大家有木有發現
我們身邊的紅樹林公園裡,
其實一點也不紅!
但是,為什麼一直被叫做「紅樹林」呢?
@好奇的天涯寶寶們,
想不想知道紅樹林不紅的原因?
一起去探究下紅樹林的奧秘吧!
先看看咱們天涯區的紅樹林
三亞河旁的紅樹林
三亞河旁的紅樹林
再看看全世界各個地方的紅樹林
本圖是日本西表島的紅樹林。JANINE NAO攝。
貌似,所有的紅樹林看起來都是滿滿的綠呢,
那為什麼要起名叫紅樹林呢?
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是「紅樹林」吧!
紅樹林(Mangrove),是指生長在熱帶、亞熱帶低能海岸潮間帶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灌木或喬木組成的潮灘溼地木本生物群落。組成的物種包括草本、藤本紅樹。它生長於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涂淺灘,是陸地向海洋過度的特殊生態系。
劃重點!!!
紅樹林是以紅樹植物為主體的木本生物群落
那麼,紅樹植物又包含哪些呢?
它們真的是紅色的?
紅樹植物,是一類生長在熱帶海洋潮間帶的木本植物。例如,紅樹、秋茄樹、紅茄苳、海蓮和木欖等。當退潮以後,紅樹植物在海邊形成一片綠油油的「海上林地」,也有人稱之為碧海綠洲。它們對調節熱帶氣候和防止海岸侵蝕起了重要作用,而由紅樹植物構成的樹林,就叫作紅樹林。
咦!!!
其實,紅樹植物是綠色的!
那麼,紅樹植物的「紅」是怎麼來的?
我們以紅樹植物裡面的「紅海蘭」為例,
一起看看「紅」的由來!
紅海蘭(又稱紅海欖)
紅海蘭,是紅樹科紅樹屬植物,喬木或灌木,基部有很發達的支柱根。葉橢圓形或矩圓狀橢圓形,長6.5-11釐米,寬3-4釐米,頂端凸尖或鈍短尖。總花梗從當年生的葉腋長出,與葉柄等長或稍長。成熟的果實倒梨形,平滑,頂端收窄,長2.5-3釐米,直徑1.8-2.5釐米;胚軸圓柱形,長30-40釐米。
紅海蘭多分布於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紐西蘭、澳大利亞和中國;在中國多分布於海南、廣東、廣西和臺灣。
紅海欖生長於沿海鹽灘紅樹林的內緣,對抵禦海浪衝擊比其他同屬種要強。它的樹皮含有17-22%的單寧酸,也可作染料。
看到這裡,
小夥伴們是不是還一臉懵,
這哪裡來的「紅」?
來來來,
紅樹林的「紅色」終極大揭秘!
全世界紅樹林的面積加起來有18萬平方公裡之多,相當於兩個韓國國土大小,它們集中分布在赤道兩側,南北緯 25°之間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著名的紅樹林保護區有:日本西表島的仲間川;1997年登錄成為世界遺產、位於孟加拉國恆河三角洲的孫德爾本斯;中國著名的紅樹林保護區有海南東寨港、福建漳江口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在世界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一些生長在陸地的有花植物,進入海洋邊緣後,經過極其漫長的演化過程,形成了在潮間帶生長的紅樹林。這種在潮漲潮落之間,受到海水周期性浸淹的木本植物群落因其植株內富含單寧酸,被砍伐後紅樹植物中單寧酸氧化後呈紅色,氧化變成紅色,故稱「紅樹」。
原來,
紅樹林的紅是因為富含單寧酸的緣故。
單寧酸遇氧變紅,
被砍伐的紅樹植物中的單寧酸遇氧變紅,
造成了紅樹林的「心紅表不紅」,
這也是紅樹林名稱的由來。
當然,紅樹林的價值可不止這些噢!
它還能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淨化海水和空氣的功能,
有「消浪先鋒「、」海岸衛士」之稱噢!
看到這裡,各位天涯寶寶們,
知道咱們身邊的紅樹林為什麼「紅」了嗎?
記得點讚轉發給其他的小夥伴噢!
註:部分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來源:天小涯
(↑ 點擊查看三亞市天涯區「新名片」)
(↑ 點擊查看紀錄片《村裡的脫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