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否會經歷"大滅絕" 地球會否成為"陪葬品"?

2020-12-08 網易科技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譯者|小小

在美國地質學會年會上,美國古生物學家道格·歐文(Doug Erwin)走上講臺,向與會的地質學家們展示物種滅絕和電網故障的不同動態圖,他稱二者都是以同樣方式展開的。

2003年停電的影響範圍

停電前的衛星圖像,美國東部時間2003年8月13日晚上9:21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NOAA)衛星拍攝的停電前的美加情況。

停電期間的衛星圖片,美國東部時間2003年8月14日晚上9:03的衛星圖片。

歐文展示了美國東北部多座大城市夜間的衛星圖片,他說:「這些都是NOAA網站上有關2003年美國大停電事件的圖片。有些是停電前20小時拍攝的,你可以看到長島和紐約。有些則是停電後7個小時拍攝的場景,紐約幾乎完全陷入黑暗。停電一直延伸到多倫多,囊括密西根州和俄亥俄州,覆蓋了加拿大和美國的大片地區。在很大程度上,此次事件是俄亥俄州某個控制室的軟體故障造成的。」

歐文是二疊紀末物種大滅絕事件的世界級專家之一。這次事件發生在2.52億年前,巨大的火山噴發幾乎抹去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歐文指出,地球上的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可能像這些電網故障那樣發生:大部分損失可能並非源自最初的打擊,比如軟體故障導致電網故障,小行星撞擊或火山噴發導致大量生物死亡等,而是隨之而來的次級災難。這些毀滅性的連鎖反應至今還沒有人能完全理解。

歐文認為,地球歷史上大多數物種滅絕事件導致地球上大多數物種死亡並非來自外部衝擊,而是來自內部,比如食物網斷裂以及附加災難所致,就像2003年出現在美國東海岸的陰霾。歐文說:「儘管事實上這類崩潰事件應該很容易就被控制住,但我們還不清楚該如何應對它,以至於其演變成了橫跨整個美國東北部的電網故障。我之所以提到這一點,是因為從數學的角度來看,理解這些食物網問題與理解電網性質是完全相同的問題。在這些大規模的滅絕過程中,生態系統的崩潰非常迅速。」

我曾寫信給歐文,讓他接受當代的觀點,即目前地球上正在發生第六次物種大規模滅絕事件,它與動物生命史上所謂的「五大滅絕事件」不分上下。許多科普文章都介紹了這種理論,認為正是因為人類的傲慢和短視,以至於整個地球都在成為人類的陪葬品。

鑑於千百年來,人類已經對自然界造成了嚴重傷害,我發現這樣的想法非常有吸引力,許多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都是它的支持者。事實上,我們對毀滅已經如此熟悉,甚至將其幾乎等同於文明的同義詞,以至於我們往往忽略了我們所創造的世界正變得多麼的陌生。

按理說,直到最近,地球上所有脊椎動物都是野生動物。但令人震驚的是,今天的野生動物只佔地球上陸地動物的3%,而人類、家畜以及寵物則佔剩下的97%。這個怪異的生物圈既是由於工業農業的爆發所致,也是野生動物數量驟減所影響。自1970年以來,野生動物的數量已經減少了50%。第六次大滅絕來自於人類的直接狩獵和全球規模的棲息地被破壞:幾乎近半土地被轉換成農田。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隨著工業在二戰期間出現爆發式增長,海洋也經歷了類似的轉變。每年拖網漁船會將相當於美國大陸面積的海底「清理」兩次,導致海底生物受到嚴重影響。珊瑚和海綿形成的花園容納了豐富多彩的海洋生命,但它們如今卻變成毫無生氣的平原。自從1950年以來,這些漁船對所有大型海洋掠食動物進行大量捕撈,從而產生巨大破壞性,包括鱈魚、左口魚、石斑魚、金槍魚、旗魚、馬林魚以及鯊魚等都成為我們熟悉的盤中餐。為了獲得無味的魚翅,每天有27萬條鯊魚被殺死。

如今,即使捕撈壓力在上升,漁船數量在增加,甚至拖網漁船放棄日益枯竭的傳統漁場追逐越來越遠的魚群,魚群探測技術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全球捕魚量依然沒有明顯提高。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靠近岸邊的地方,作為海洋生物多樣性源泉的珊瑚礁已經減少了1/3。

這些「水中天堂」都被過度捕撈,汙染以及侵蝕所困擾,但至少5億人依靠它們提供食物、工作以及躲避風暴,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的窮人。就像過去的幾次珊瑚礁崩塌事件那樣,現代珊瑚礁預計將在本世紀末因氣候變暖和海洋酸化而崩潰,而且時間可能更早。在1997年到1998年,世界溫度曾創造歷史最高, 全球15%的珊瑚礁死亡。在過去幾個月裡,大堡礁也發生了類似的死亡浪潮,而這絕不會是最後一次。

所以不管我們研究什麼地方,事情看起來都不那麼好。的確,動物世界裡的受害者包括可怕的頂級掠食者,它們能對人類構成明顯的威脅,比如獅子,但它們的數量正急劇減少,耶穌時代的獅子有100萬隻,20世紀40年代減少至45萬隻,如今只剩下2萬隻,減少了98%。與此同時,也有許多出人意料的受害者,如蝴蝶和飛蛾,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它們的數量已經減少了35%。

像所有的滅絕事件一樣,到目前為止,第六次大滅絕事件是分階段進行的,跨越了幾千年,從我們的祖先離開非洲就已經開始。埋藏在地球歷史深處的其他大規模滅絕事件也同樣發生在數萬年甚至數十萬年的時間裡。對於未來的地質學家來說,幾千年前的巨大滅絕浪潮始於「第一人」到達新大陸和偏遠的群島,這些與現代化釋放的破壞潮息息相關。

當然,我們已經在「萬神殿」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那裡與歷史上所有最嚴重的生態災難緊鄰,即所謂的地球歷史上五大滅絕事件。當然,我們「人類世」滅絕事件可以輕鬆代替以前滅絕事件的神像,包括奧陶紀、泥盆紀、二疊紀、三疊紀以及白堊紀滅絕事件。

歐文表示:「許多對當前局勢和過去發生的大規模滅絕事件進行簡單比較的人,在數據本質區別方面沒有找到任何線索,對海洋化石記錄的大規模滅絕究竟有多可怕更是所知甚少!更重要的是,我並未聲稱人類沒有對海洋和陸地生態系統造成巨大的破壞,也沒有否認發生過許多物種滅絕事件,而且在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的物種滅絕。但我確實認為,作為科學家,我們有責任對它們進行準確對比。」

在每年的地質會議上,我都有機會與歐文坐下來聊聊。有傳聞稱,歐文曾擔任科馬克·麥卡錫(Cormac McCarthy)的大規模滅絕事件顧問,這個神秘的作者正在構建其著作《末日危途》(The Road)中的「後末日世界」。但在思考第六次大滅絕時,他認為其即將到來。

如果歐文的電網比喻是正確的,然後試圖阻止大規模滅絕事件。這有點像建築物正發生內爆時,有人驚呼要繼續保存下它。他說:「那些聲稱我們正處於第六次大滅絕中的人們對大規模滅絕的理解不夠,他們無法理解自己論點中的邏輯缺陷。在某種程度上,他們的主張都是恐嚇人們採取行動的方式,事實上,如果我們正處於第六次大規模滅絕中,那麼保護生物學就沒有意義了。」

這是因為到了大規模滅絕開始的時候,世界就已經結束了。我問道:「所以,如果我們真的處於大規模滅絕的中心,不僅僅是拯救老虎和大象的問題?」歐文回答說:「的確,你可能不得不擔心拯救土狼和老鼠。這是網絡崩潰的問題,就像電網一樣。網絡動力學研究已經獲得DARPA(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的大量資金扶持。物理學家們在研究它,他們不關心電網或生態系統,他們只關心數學。所以關於電網的秘密是,沒有人知道它們是如何工作的,這和你在生態系統中所遇到的問題完全一樣。

歐文還說:「我認為,如果我們能把事情維持得足夠久,即使我們將面臨大規模滅絕,但我們可能也不會大規模滅絕,我認為這是一種樂觀的發現,因為這意味著我們確實有時間避免世界末日。」。

歐文的另一個觀點是,迄今為止,地球上五大物種滅絕事件的劇烈程度都讓人類的破壞相形見絀,這是最微妙的地方。他並沒有試圖淡化人類造成的巨大破壞,而是提醒我們,關於大規模滅絕的說法必然需要大量古生物學和化石記錄。歐文說:「所以有人估計19世紀鴿子的數量有多少。就像50億隻,它們會遮蔽天空。」

旅鴿作為「第六次大滅絕的吉祥物」,它們倖免於大規模生態災難,並證明了人類的地質破壞力不容小覷。他說:「然後你會問:在非考古學背景下,有多少只鴿子化石?有多少旅鴿的化石記錄?」我主動問道「不多嗎?」他說:「只有兩個。這是一種非常驚人的鳥,它們的數量非常龐大,但卻被人類消滅了。但是如果你觀察化石記錄,你甚至不知道它們曾出現過。」

歐文喜歡回憶他曾經與某位生態學家的對話,後者曾在熱帶雨林中記錄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那令他感到極度不安。歐文說:「他用這個例子來說明委內瑞拉這些雲霧森林中的植物遭到嚴重破壞,所有這些都是完全正確的。問題是,在化石記錄中找到一片雲霧森林的可能性是零。」

化石記錄通常都是非常不完整的。粗略的估計認為,我們只發現了所有曾經存在過的物種的0.01%。在化石記錄中的大多數動物都是海洋無脊椎動物,如腕足類和雙殼類動物,它們的地理分布非常廣泛,而且骨架能夠長久保存。事實上,雖然本文專注於大規模滅絕中消失的大型動物,但我們首先要知道,大規模滅絕的證據來自豐富、耐久以及種類繁多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化石,而不是體型巨大、魅力非凡、類似恐龍這樣罕見的東西。

歐文指出:「你可能會問:『好吧,迄今為止有多少分布廣泛、數量豐富、持久的海洋類族群滅絕?』答案是相當接近零。」事實上,在最近的人類歷史上,由諸如石珊瑚、兩棲動物、鳥類和哺乳類等現代動物組成的最佳評估組中,有0至1%物種之間滅絕了。而二疊紀末大滅絕中,超過90%的地球物種滅絕。

當大規模滅絕事件發生時,不僅大型動物(如大象)或特殊的生態系統(像雲霧森林)會遭到毀滅性打擊,即使耐寒和無處不在的有機體(例如蛤、植物和昆蟲)也無法倖免。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但是一旦你越過邊緣,翻轉到大規模滅絕模式,沒有什麼是安全的。大規模滅絕幾乎毀滅了地球上的一切。

生態系統會對此產生非線性響應,或稱臨界點到來。慢慢地步入大規模滅絕可能有點兒像邁入黑洞邊界,一旦你越過特定的界限,似乎界限根本未曾出現過,一切都會消失。換句話說,大滅絕可能以海明威(Hemingway)的《太陽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中說明破產的相同形式展開:「兩種方式:先是漸進的,然後是突然的。」歐文表示:「未來我們唯一的希望是,如果我們沒有大規模滅絕事件該多好!」

本文來源:網易科學人 責任編輯:郭浩_NT5629

相關焦點

  • 地球經歷五次生物大滅絕,第六次已經來臨,人類會是罪魁禍首嗎?
    自大爆炸以來,宇宙已經150億歲了,而我們今天賴以生存的地球,年齡也才46億歲,還不到宇宙的三分之一!而地球生物從出現到現在也僅僅是6億年,但是地球生物在這佔據不到地球三分之一的6億年裡,生物已經遭受過5次物種大滅絕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已經發生過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以及已經悄然臨近的第6次生物大滅絕!
  • 地球經歷過5次大滅絕,如果第6次輪到人類,下一任統治者會是誰
    文/行走天涯地球經歷過5次大滅絕,如果第6次輪到人類,下一任統治者會是誰地球是我們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有一天地球突然不能繼續容忍人類繼續生活下去了的話,人類一旦在這之前還沒有找到新的家園可以居住的話
  • 地球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會發生第六次嗎?可能是什麼方式?
    其實地球上根本不止五次生命大滅絕,從三十八億年前第一個生命誕生開始到寒武紀的滅絕性事件並未做記錄,而此後到白堊紀最後一次生命大滅絕就結束了嗎?其實從第四紀到上新世,陸陸續續還有很多次生命大滅絕,而且最近一次就發生在不久以前。
  • 人類會怎麼滅絕?
    公元前400年左右:儘管古代哲學家也會討論巨大災難和世界末日,但他們都相信,自然不可能永遠荒廢,事物和價值也不可能永遠消失。在自然中消失的事物最終都會再度歸來,物種、人類和價值都不可能被徹底摧毀。公元前360年左右:柏拉圖提出,人類此前也許也曾在大災難中滅絕過,但這只是一個永恆的循環的一部分而已,永久性的滅絕依然是無法想像的。
  • 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人類進化已停止?為高級物種讓路?
    地球的歷史已經有46億年了,42億年前地球上出現海洋,3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生命,自地球生命誕生以來,地球上已經經歷了六次生物大滅絕,這六次都屬於生物大規模集群滅絕事件,而規模較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則超過了二十次,大大小小的生物滅絕事件則不計其數,地球上已經出現的生物,其中有98%已經滅絕了,倖存下來的只是少數,不過,地球上現存的生物不全都是倖存者
  • 生物大滅絕,人類是否有一天會把自己推向深淵?
    你可能想像不到,地球的歷史有多麼的豐富多彩,物種的豐饒程度簡直是無與倫比。很難有一個準確的比喻或者說明。以我們現有的化石等證據,能夠統計的,粗略估計有將近百分之八十的物種在兩萬年內滅絕了。這可以稱之為生物大滅絕。這樣慘烈的物種滅絕速度,簡直可以跟小行星撞擊地球有的一拼了。兩萬年和二十年對與地球的歷史來說,看上去都差不多。
  • 人缺氧會窒息,地球缺氧會怎麼樣?三疊紀末生物大滅絕
    地球的生命從單細胞生物進化到人類,經歷了數次無數次災難,而最嚴重的就屬地球歷史上發生的五次大滅絕,幾乎將地球生命置之死地,但是地球卻總是頑強的復甦,生命依舊周而復始繁榮著這顆藍色的星球。什麼造成了三疊紀末大滅絕?對於這次大滅絕,科學家認為可能是由於地球海洋氧氣含量中極低造成。最近,由中國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小組從地球巖石的證據中再次找到三疊紀末期海洋缺氧滅絕理論。巖石往往記錄著地球的故事,所以研究人員從英國,西西里島和北愛爾蘭收集到三疊紀時期的巖石樣品。
  • 揭秘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地球生命的脆弱,人類是否也會遭遇此劫
    大多數人都知道大約6600萬年前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的理論,但也許不太知名的是早期的大規模滅絕事件有助於引發恐龍統治。在英國皇家學會B會刊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集中討論了恐龍更好的日子,他們的強壯和瘋狂的爬行動物祖先不僅在25220萬年前經歷了大規模滅絕,而且隨後也蓬勃發展。
  • 地球經歷過5次大滅絕,人類還會赴後塵嗎?幸福來之不易,要珍惜
    這些所謂的「五次大滅絕」已成為確定人類今天是否為第六次大規模滅絕創造條件的科學基準的一部分。一次的滅絕讓地球上近半數的生物物種死亡,尤其是當時的優勢大型物種,最有名的即是恐龍的滅絕。也是從此次的大滅絕後,哺乳類登上歷史舞臺,鯊魚也才成為海中霸主。因為唯有那些巨型食肉爬行類動物滅絕後,其他動物才有出頭的機會。目前,認為當時大滅絕的原因是由於小行星的撞擊,另一種說法是地球內部巖漿的爆發導致的。
  • 地球經歷過5次大滅絕,人類還會赴後塵嗎?幸福來之不易,要珍惜!
    至少大約5.4億年前的寒武紀(古生代第一個紀)開始以來,生命的多樣性首次爆發,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物種,但其實只有五個滅絕事件確實滿足了大滅絕的標準。 這些所謂的「五次大滅絕」已成為確定人類今天是否為第六次大規模滅絕創造條件的科學基準的一部分。
  • 地球為什麼會缺氧?缺氧會怎麼樣?三疊紀生物大滅絕還會發生嗎?
    地球的生命從單細胞生物進化到人類,經歷了數次無數次災難,而最嚴重的就屬地球歷史上發生的五次大滅絕,幾乎將地球生命置之死地,但是地球卻總是頑強的復甦,生命依舊周而復始繁榮著這顆藍色的星球。大約2億年前爆發的火山活動增加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使海洋變得更酸性,並導致海水變得缺氧,嚴重的缺氧會導致水中的「死區」,低水平的氧氣會導致海洋生物窒息而死。研究人員表示;二疊紀末期大滅絕持續時間更長,恢復期更長,大滅絕更為嚴重,所以從某些方面來說,三疊紀末期大滅絕只是一個二疊紀末期大滅絕的延續。
  • 2020年,地球是否會出現第六次大滅絕?
    隨著人類疆域的逐漸擴大,其他物種的空間和資源也開始逐漸縮小,人類的現代生活也導致了全球氣候的急劇變化,許多物種不能適應人類的快速發展而滅絕。生物學家認為,根據之前物種滅絕的速度,地球上75%的物種將在未來300-內消失時間裡,地球第六次大滅絕已經開始,原因是人類。
  • 地球正經歷第六次「大滅絕」?為給高等生物讓路,人類已停止進化
    地球在經歷第六次「大滅絕」?為給高等生物讓路,人類已停止進化據考證地球的歷史已經非常古老,差多都有46億年了,海洋的出現大約42億年前,而生命的出現時間較晚一些,大約在35億年前。自地球生命誕生以來,生命體的繁衍與迅速蓬勃的發展,幾乎佔據了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
  • 只有人類會導致物種滅絕嗎?並非如此,這些物種自身容易滅絕
    如果說有什麼現象對於生物種群來說是可怕的,那應該就是滅絕了。一旦物種滅絕之後,就永遠沒有在地球舞臺上亮相的機會了。雖然地球生物史只有幾億年,但是在這段期間內地球上就已經發生過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幾乎每次事件都會導致地球上80%的物種消失。滅絕事件過去一段時間後又會有一批新物種出現,地球所有的物種似乎都在經歷著這樣一個輪迴,以至於有說法認為人類未來或許會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 100億年後,地球會發生怎樣的改變,人類文明是否還存在?
    地球100億年後會發生什麼?從地球誕生開始,已經經歷了46億年的漫長歲月,時間尺度已經在人們的腦海中存在了幾千年,若你能看到更遠的未來呢?一千年、一萬年、一百萬年,甚至一百億年以後,你認為宇宙會是什麼樣子?這麼長的時間裡會發生什麼事情?人類還能否存活呢?經過研究,我們預測到了未來將發生什麼,讓我們一起來一趟未來之旅。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會不會出現,影響人類嗎?
    ,而且我們都知道就算是一些高等生物,也是沒有辦法的,所以緩慢的物種都出現了永久性的消失,能夠經歷過生物大滅絕的可能是少之又少。而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大規模的集群滅絕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約62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所以說不少人就在說,我們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出現,那到底出現沒?有跡象表明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出現?
  • 5次生物大滅絕地球經歷了什麼?人類離第6次有多遠?
    包括我們人類自己在內,我們每一個人不僅要感謝自然界對整個人類種族的不殺之恩,更要感謝自己的幸運,因為在人類的歷史上還經歷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爭、疾病、災害;很多人都在歷史上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留下後代,絕子絕孫,而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人類都是歷史倖存者。
  • 如果人類滅絕之後,地球是否會誕生另一種文明,再次統治地球?
    文/濤聲依舊如果人類滅絕之後,地球是否會誕生另一種文明,再次統治地球?地球的誕生歷史距今已經差不多有46億年了,然而人類才存在了200多萬年而已,和地球的年紀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麼在地球這麼長的時間裡是否誕生過人類文明之外的地球文明呢?儘管很多人提出了可能性,但是都是沒有確鑿的證據,我們最多只能證明恐龍是曾經地球的霸主這種事實,然而恐龍卻不是智慧文明,它們只是單純的野獸而已。
  • 珊瑚白化、南極西瓜雪,地球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嗎
    是否想過這些遠古巨獸為何消失?人類既有的地質研究表明,地球生命自進入顯生宙以來,至少經歷過五次物種大滅絕,每一次物種大滅絕都意味著地球環境的巨大改變。雖然這五次物種大滅絕都離我們很遙遠,但我們很可能將在有生之年見證這一末世的重現——更確切地說,按照科學家的最新說法,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不是迫在眉睫,而是已經來了。
  • 地球曾經經歷了5次大滅絕,也許我們正經歷第六次
    ,世界的物種也經歷過五次大滅絕,毀滅的方式各不相同,我們就來聊聊這可怕的「生物大滅絕」滅絕又稱滅種,指某個物種完全消失的自然過程,能造成一個物種滅絕的原因有很多。不過無論過程如何,其結果都是地球上85%的物種被滅絕,地球短暫的繁盛狀態被打破,一切歸為寂靜,等待下一次的物種的再爆發,這就是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也被稱為第一次生物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