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鄧中應先生提供,恩施州人社局局長鄭開廷諮詢專家回復截屏。
菊石亞綱(Ammonoidea)生存於中奧陶世至晚白堊世,因表面常有類似菊花線紋得名。菊石通常分為9目約80個超科,約280個科和約 2000 個屬,以及許多種和亞種等,與鸚鵡螺近似,下圖是世界各地菊石化石(照片來自網絡)。 據介紹,許多學者推測具有旋卷螺殼體的菊石,由直殼的杆石類,如震旦角,逐漸彎曲演變為環形殼菊石類。然而地層學證據表明,最古老環形殼的無稜菊石類和弓形杆石類幾乎同時出現。野三關杆石、菊石化石同時都有,對這個題目的調查研究意義重大。 菊石是推算巖石年代、劃分和對比地層最有效的標準化石,可劃分出頗為精細的菊石帶,例如在中生代的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每一個紀均可劃分出30個以上的菊石帶,平均每個菊石帶延續時限在100~200萬年之間,在西歐古生代早石炭世晚期賽爾布霍夫期地層劃分出30個菊石帶,平均每個菊石帶延續時限不超過50萬年。應用同位素和其他方法測定地層的絕對年齡,還遠遠不能達到這個精度。可見野三關大量菊石化石發現,對於中國地質學研究及武陵山海洋地質斷代,有重要意義和燦爛前途。這是社會學調查、策劃報告、決策調研書、規劃之圖、科學之作、文字具象,圖像語言;
不只是特定人文社會故事分析、極致自然奇景比對,也是心血飽滿色彩記錄。
是一本關於大峽谷的書、留給子孫後代真實歷史,關於美麗中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