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發現:中美科學家發現5.5億年前海底生物
4種古生物,生活在約5.5億年前的海底,現在已經完全滅絕。前寒武紀末期和寒武紀時初期交界處,寒武紀(Cambrian)是顯生宙的開始,距今約5.42億年前—4.88億年。前寒武紀開始於大約45億年前的地球形成時期,結束於約5億4200萬年前——大量肉眼可見的硬殼動物誕生之時。儘管前寒武紀佔了地史中大約八分之七的時間,但是古生物學家對這段時期的了解相當少。
-
石頭上的時間之箭 雲南建水發現3億年前的古地中海珊瑚動物群化石
你是天成的美,你的大自然的奇蹟,你是上帝珍藏了3億3千多萬年的珍寶。你的美和你的奇蹟,一直規劃著我們相約相見的佳期。 那天,我們終於約著張家志教授來與你相見。擔任桂林理工大學地質博物館館長15年的張教授今年已85歲高齡,對石頭、對化石愛得著迷,愛成了化石專家。
-
探訪雲南帽天山化石地 原來5.3億年前蟲子長這樣
1984年被發現後,便撬開了地下5.3億年前地球生命演化事件的面紗,揭開前寒武紀生物世界的奇觀。右圖為早寒武世丘疹光楊蟲。一直以來,寒武紀被確定為顯生宙的起始,即從寒武紀開始地球上有了「看得見的生命」,因此這裡的化石很多種類代表了動物的老祖宗基群。隨後澄江化石地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帽天山因形如一頂草帽而得名,就這樣一座不為人知的小山包,卻暗藏著生命的演化密碼。
-
5億年前的海底有什麼神奇物種?這隻千足蟲化石,帶你窺探一二
地球上的生命出現的歷史已經比較悠久了,不過關於具體的時間古生物學家一直在努力地去探索研究,最近發現了5億年前的某一天地球上在海底出現了一隻尖尖的小千足蟲,而這隻小千足蟲在海底棲息,並且在泥濘的海底漫步,結果卻死在了這裡,留下了一塊非凡的化石,正是這塊化石的出土,讓我們了解了當時動物在地球表面行走的最早證據
-
科學家發現4.25億年前的天鵝絨蟲化石
北京時間11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最新一期出版的《地質學雜誌》上,英國萊斯特大學地質學家馬克-佩納爾博士稱,他們最近在北美洲的安大略湖沿岸發現了一塊有著4.25億年歷史的罕見天鵝絨蟲(Velvet Worms)化石。
-
「最古老的眼睛」:5.3 億年前動物如何看世界
12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在一枚距今約5.3億年的化石上發現了最古老的眼睛痕跡。該化石屬於一種早已滅絕的三葉蟲,其古老的眼睛形態在今天的許多動物身上還能見到,包括螃蟹、蜜蜂和蜻蜓等。(科學家在一枚距今約5.3億年的化石上發現了最古老的眼睛痕跡。
-
巴彥淖爾發現距今3.2億年前的珍貴化石!
2020年9月,巴彥淖爾市地質公園管理局戴瑞明、賈勝等人與中科院古脊椎所開展「巴彥淖爾古生物化石調查」課題過程中,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海力素以南5公裡處寶日漢圖地區的一處石炭系海相沉積巖中發現距今3.2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
中國發現14.3億年前古海底「黑煙囪」 - 新聞回顧
中國發現14.3億年前古海底「黑煙囪」 2003年6月6日 華聲報訊:中國科學家經過長期不懈的野外「追蹤」,終於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完整的古海底「黑煙囪」,這些億萬年前生長在海底的「黑煙囪」不僅能噴「金」吐「銀」、形成海底礦藏,而且很可能和生命起源有關。
-
世界著名化石遺蹟 北極發現熱帶海龜化石
這具化石不僅顯示了古代亞洲海龜遷徙的新路線,也說明了這些遷移之日可 巴哈巴群島海岸附近的一隻巨型單細胞動物。當它沿著海底向前緩慢滾動時,會留下一條痕跡。這一發現也推翻了此前關於到底是何種動物在18億年前的海底留下了如此相似痕跡的結論。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只有左右均勻對稱的多細胞動物才有可能留下這種化石痕跡。
-
科學家確認5.58億年前化石為動物化石 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動物
據英國《衛報》報導,科學家確認了一種存在於5.58億年前的生物化石為動物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這表明地球上最早的動物生命始於寒武紀之前。據報導,這種化石是被一名博士生Ilya Bobrovskiy在俄羅斯西北部偏遠荒野的懸崖邊發現的,但一直以來科學家都無法確認這個化石在進化體系中屬於什麼物種。
-
發現一條5.5億年前的夷陵蟲 揭示動物早期演化史的巨大飛躍
但是,這類體型複雜的動物何時出現?自達爾文以來,一直是古生物學家和演化生物學家關注的焦點。2019年9月4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他們在三峽地區埃迪卡拉紀地層中的新發現——5.5億年前,一條奇特的蟲子長眠在行進途中,它兩側對稱的分節形態和最後行跡同時留在了埃迪卡拉紀的海底。該研究論文為探索早期動物的演化提供了重要證據。
-
5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活著」
大約5.2億年前,在雲南澄江的一片淺海中,生活著一群形狀各異、結構複雜的動物:有的體型龐大,有的則穿著硬殼。突然有一天,地震引發的海嘯把它們衝到了沙灘上,然後很快被泥沙掩埋. 世事瞬息萬變。1984年,在雲南省澂江縣(今澄江市)毛天山地區進行科學研究的古生物學家侯先光教授,用錘子敲開了他腳下的巖層,發現了一個節肢動物化石——奈羅蟲,這是以前在加拿大伯吉斯頁巖中唯一發現的。於是,記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謎的澄江生物群化石再次浮出水面。 走進展示這些化石的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有一個兩層的化石牆,由埋藏化石的巖層拼接而成。化石可以在巖壁上找到。
-
科學家在內蒙發現1.25億年前的化石,謎團終被揭開
2006年時,科學家在內蒙寧城發現了一種帶有翼膜的哺乳動物的化石,該化石距今有1.25億年,而翼膜便是翼龍的飛行結構,這是一個新的發現,古生物學家將其命名為「遠古翔獸」,並且創建了「翔獸目」這一新的類別。
-
"海洋暴龍"可吞下轎車 北極發現1.5億年前龍化石
一個挪威科研小組2月27日稱,他們在北極島嶼上發現的1.5億年前的海洋爬行動物化石是迄今發現的最大的上龍,這種生活在恐龍時代兇猛異常的「海怪」體長約15米,牙齒巨大,撕咬力驚人,可一口吞下一輛小轎車。
-
四川興文發現三葉蟲化石 專業人士稱有幾億年歷史
四川興文發現三葉蟲化石 專業人士稱有幾億年歷史 10多天前,宜賓市興文縣居民楊先生路過石海鎮平寨村金家洞(小地名),看見路邊有很多帶有花紋的石頭,便隨手撿了一塊相對完整的石頭,他回家上網查詢,這塊石頭竟是幾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
-
英國科學家或發現42.8億年前微生物化石 將有助於證明火星生命存在
【觀察者網綜合】綜合媒體報導,當地時間3月1日,兩位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者宣稱,他們發現了在37.7億年前至42.8億年前形成的微生物化石,這或許是目前發現的最古老微生物化石,包裹著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之一。這一研究成果或將有助於人們了解生命的起源,並幫助科學家證明火星上生命的存在。
-
山西發現2.54億年前新化石標本,為始椎類最「長壽」化石
12月4日,澎湃新聞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劉俊研究團隊在山西陽泉發現始椎類最「長壽」化石標本、始椎類生物新種——陽泉長壽螈,距今約2.54億年。始椎類新種、始椎類最「長壽」化石標本——陽泉長壽螈的頭骨。
-
中科院南古所專家發現5.5億年前海底生物,形態奇特似樹葉
這一研究發現來源於22塊從湖北三峽地區挖掘的化石,研究人員最終確定這些是來自5.5億年前的早期動物。參與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員龐科介紹,此次新發現的這4種古生物,生活在約5.5億年前的海底,現在已經完全滅絕。形態上看,這4種古生物大體相似,體長都在10釐米左右,長得很像樹葉葉片。
-
中科院專家在三峽地區發現22塊5.5億年前海底生物化石,形態似樹葉
與真正長在樹枝上的葉子不同,這些「樹葉」實際上是形態奇特的早期動物,它們生活在遠古海洋底部。 這一研究發現來源於22塊從湖北三峽地區挖掘的化石,研究人員最終確定這些是來自5.5億年前的早期動物。參與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員龐科介紹,此次新發現的這4種古生物,生活在約5.5億年前的海底,現在已經完全滅絕。
-
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蠍子、蜘蛛等螯肢動物始祖
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蠍子、蜘蛛等螯肢動物始祖 莫裡森蟲復原圖新華社南京9月12日消息,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與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