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本科讓人有些畏懼,不敢輕易下手。至今也只是接觸了很少的幾個種,有些識別特徵特別明顯的,可以一下子就定論,例如白茅、看麥娘、菵草、橘草,糠稷,之前是不太敢碰斑茅的,因為和它樣子長得象的有好幾種,需要花點功夫認真辨別一下。
斑茅長得實在太高大了,我們這群人站在它的下面,顯得有些矮小了,誰又能夠想到,它只是一根草。植物志上說它可以長到2-4米,甚至達到6米,6米是什麼樣壯觀的景象我沒有概念,我只知道滴水巖這一路上的斑茅已經非常好看了。它們在秋日的一堆雜草中特別突兀,那些花兒在風中搖擺,粗壯的葉子有時候會發出沙沙的聲音。斑茅跟甘蔗一個屬,屬於甘蔗屬。但這個種是甘蔗屬中莖稈不具甜味的種類,這句話一下子打消了我準備嘗試的念頭。
它們的葉子和其它所有禾本科的一樣,葉片寬大,線狀披針形,但是這種葉子有一條明顯的白色中脈,這個葉子頂端長漸尖,葉子邊緣有厲害的鋸齒,這種鋸齒有點粗糙,但是比較厲害,不小心拉上這些葉子,手上是會受傷的。葉鞘長於節間,基部或上部邊緣和鞘口有白色的柔毛,這些柔毛看上去比鋸齒友好多了,我摸了一下,柔柔的,手感很好,我猜這種毛長在葉子的關鍵部位,可能具有保溫作用,畢竟在這樣秋風蕭瑟的季節要開出巨大的花,需要積蓄很多能量。
葉邊緣有鋸齒
葉尖
斑茅的花是大型圓錐花序,主花軸分節,每節著生2-4枚分枝,分枝2-3回分出,我把照片曬在朋友圈的時候,有人說是粉黛亂子草,但是我覺得斑茅比粉黛亂子草好看多了,它們紫紅色的花穗在陽光下特別漂亮。在花開以後,結的種子帶有冠毛狀器官,可以帶著種子飛。由於種子數量巨大,在種子成熟的時候,冠毛們一副蓄勢待發的樣子,所有的冠毛都膨脹起來了,整個花序就變成了一把巨大的雞毛撣子,不過誰要是拿著這個來撣灰塵,那可真是要哭了,那些種子會藉助冠毛,到處亂飛,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地方。
觀察之路已經進行到第四年了,我也不知道到底寫了多少個物種,只是覺得經常會有新的物種冒出來,周末荷葉等花友來的時候,在山上發現了地榆,真是讓我有些吃驚,禾本科和殼鬥科還沒有怎麼對過,兔子來了一趟,把蓼對了一遍,感覺有點暈頭轉向,雖然這個問題之前也貌似研究了一下,但是每到季節要分蓼似乎變成了一個慣例。走過的路,看過的景,每年都在發生著變化,今年感覺這條路進來的時候,加拿大一枝黃花特別多,但是一枝黃花也在不少地方發現了,山上我以前發現的那一片金燈藤居然不見了,山下卻多了一大片南方兔絲子,大自然每年都在發生著變化,這樣的變化讓我總是應接不暇,卻總也不會厭倦,我願意就這樣一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