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正在進行產業升級;伴隨著「十三五」的結束和「十四五」的即將來臨,電動工具行業的發展環境顯得極為重要。本文將從PEST四個方面來解讀電動工具行業的發展環境以及未來趨勢。
政策環境 外銷轉內銷方向明顯
電動工具精密程度是反應一國製造能力和工業化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對國民經濟、能源利用、環境保護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夯實工業基礎,提升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促進我國實現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轉變,國家先後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政策。
近年來,相關政策的頒布讓外銷轉內銷方向明顯。自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以來,一些以外貿生產和銷售為主的企業和商家及時轉換經營策略,開始專注於國內電動工具市場的開拓與創新,而一些本身就以國內銷售佔優勢的電動工具企業和商家,更是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在提檔升級上狠下苦功,發展也是相當迅猛。此外,在2020年6月22日,國務院頒布了《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在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著力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促進外貿基本穩定。因此,國內電動工具出口型企業應進一步研究掌握歐美電動工具貿易慣例,在穩定和不斷擴大中國電動工具在西歐北美市場上佔有率的同時,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實現市場多元化。
宏觀環境 中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比重逐年攀升
中國製造業發展迅速,根據IHS Global Insight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佔全球製造業產出的比值第一次略高於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製造國。儘管體量巨大,但中國製造的綜合實力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目前以勞動密集型的低端製造為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國製造業長期發展。高端製造能力不足、創新能力和製造能力不強、發達國家製造業回流、東南亞等國家低端製造業產能轉移和國內人口紅利下降給中國製造業發展帶來巨大挑戰。長期來看,中國人口老齡化必將導致人力成本的提升,削弱國內製造業的成本競爭力優勢,加速製造業向印度、泰國、越南等國低人力成本國家轉移。
社會環境 人均收入提高帶動翻修熱潮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城鄉居民經過了從脫離貧困,解決溫飽,到邁向小康的曲折歷程,人民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消費水平和質量明顯提高。對於電動工具行業而言,生活質量的提高代表人們對於消費品的需求將持續增大,而電動工具作為製造業中重要的一環,不管是從房地產還是平時家用工具的維修等等都需要電動工具作為輔助。因此,生活質量的提高也使得社會對電動工具的需求進一步擴張。
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比2019年同期名義增長3.9%,名義增速比上半年回升1.5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實際增速由上半年的下降1.3%轉為增長0.6%。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21元,增長2.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0.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7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7元,增長5.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6%,增速比上半年回升2.6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快於城鎮居民3.0個百分點,實際增速快於城鎮居民1.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19年同期的2.75下降至2.67,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繼續縮小。
技術環境 小型化、輕型化、無繩化趨勢明顯
——技術水平發展現狀
自2006年以來我國電動工具行業專利的申請數量呈現波動上升的趨勢。2012年,我國電動工具行業年專利申請數量為2490件,為近年來最大值;2019年,專利申請數量下降為2212件。截至2020年11月,電動工具專利申請數量為550件。
在中國電動工具行業專利申請技術排名TOP20的技術中,以「B25F 不包括在其他類目中的組合工具或多用途工具;與執行操作無特殊關聯並且不包括在其他類目中的輕便機...」技術申請的專利數量最多,累計專利申請數量達到3934件,佔比14.87%;其次是「H01M 用於直接轉變化學能為電能的方法或裝置,例如電池組」技術,專利申請技術達到了1699件,佔比6.42%。
——技術水平發展趨勢
電動工具作為一種「低值易耗品」,一直是家庭必不可少的好幫手。隨著電動工具市場不斷擴大,中國已然成為全球上主要的電動工具產品出口國和全球電動工具生產基地,行業發展潛力巨大。然而,國產電動工具在中高端領域競爭力不強,價格戰非常激烈,為了順應電動工具小型化、輕型化、無繩化的發展趨勢,企業面臨著新的技術挑戰。
在2020年9月2日,大比特舉辦了「第三屆(蘇州)電動工具關鍵元器技術研討會」;在此次會議中,議程方向覆蓋範圍廣,包括了BLDC電機驅動方案、無感方波,無感正弦控制技術、電動工具電源充電方案、鋰電池和鋰電池充電器方案、電動工具鋰電保護方案、無刷電機控制器評測與發展、磷酸鐵鋰動力電池技術與工藝介紹等等。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動工具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