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現「巨型蚯蚓」 竟是世上最小蛇類

2020-11-27 騰訊網

原標題:驚死郎!!永春驚現成精巨型蚯蚓; 竟是世界上最小的蛇類,網友驚呼這不是鐵線蛇嗎?

近日,有網友遇到一條「蚯蚓」,這條「蚯蚓」爬行姿勢怪異。他把它拍了下來,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這「蚯蚓」竟被別人說是一條鉤盲蛇

路遇「蚯蚓」,可能是蛇

永春網網友【科CKJ】給我們發來視頻爆料聲稱,在五裡街水岸第一排附近發現這條「蚯蚓」爬行姿勢怪異,頭部有鱗片,比一般的蚯蚓要細,還會吐舌頭,於是好奇的網友順手把它拍了下來。

隨後永春網老鄭將照片發到網絡上,沒想到,不少網友說,網友遇上了「世界上最小的蛇」———鉤盲蛇。

在網友提供的照片和視頻中可以看到,這條「蚯蚓」通體披著黑色鱗片,行進時呈「S」形,速度比一般蚯蚓快,十分靈活,像蛇在爬行。

那麼他到底是什麼物種?求助了某度,竟發現這條「蚯蚓」正是世界上最小的蛇類「鉤盲蛇」。也就是閩南人所說的「鐵線蛇」,又叫「鉤盲蛇」,在蛇類中的體型是世界上最小的。

我們先來看看鉤盲蛇到底是啥?

鉤盲蛇

又名入耳蛇,由於體型細小,加上善於掘洞,因此經常被誤認為蚯蚓,唯一分別就是鉤盲蛇的身體並沒有分成明顯的段節,是世界上最小的蛇。

根據網上鉤盲蛇的資料圖片,再對比網友拍的圖看上去有些類似。

其實,小編比較關心的是如果真是鉤盲蛇,它到底有沒有毒呢?還是要來聽聽專家的意見。

專家:是條蛇,無毒性

鉤盲蛇是棲息於地洞的蛇種,是蛇類中的弱勢群體,沒有任何攻擊性。由於體型細小,加上善於掘洞,因此經常被誤認為蚯蚓。鉤盲蛇經常在市區及農地出沒,生活於地下並居於螞蟻或白蟻的巢穴裡,它們在土壤中主要捕食螞蟻、白蟻、蛆蝴、多足類和其他昆蟲卵、幼蟲、蛹,對農作物是有益無害的蛇類。

區分鈍尾雙頭蛇與鉤盲蛇的方法,就是看細節,鈍頭雙尾蛇頭尾都有一對斑點,鉤盲蛇則是因鱗片覆蓋了眼睛而「盲」。所以,這種蛇是沒有毒性。

也就是說鉤盲蛇壓根就無毒的!尤其是現在天氣漸漸轉熱,處於冬眠期的蛇也逐漸甦醒,進入頻繁活動期,市民外出爬山,可能會遇到這些甦醒的蛇,那麼咱們要怎麼防止被蛇咬呢?

專家給大家出了幾招

爬山過草地 先打草驚蛇

蛇類常在早晚時分外出覓食,尤其是山邊、陰涼處,常有它們的身影。常見的本土蛇類有王錦蛇,俗名菜花蛇,無毒,行動迅速;有毒的蛇有眼鏡蛇、銀環蛇、金環蛇。

別看蛇長得可怕,其實它比人類膽小得多。遇到蛇,最好繞行,路線保持「S」形;若不幸被蛇追趕,千萬不要下坡,因為那樣很容易被追上;家裡出現了蛇,不要驚擾它,應立即撥打110求助。

在《白蛇傳》裡,蛇是害怕雄黃酒的,此事倒也不假———實則是因為蛇對氣味敏感,哪怕是家裡的殺蟲劑,噴灑後也會讓蛇「退避三舍」。但這種以氣味驅趕蛇的方式並不長久,只要兩三個小時,氣味散去就無效了。

專家建議,市民外出爬山、過草地,用「打草驚蛇」的辦法特別實用,可用一根長棍探路,這樣可以驚走前方潛伏在草叢中的蛇。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小蛇似大蚯蚓 據悉這種蛇類對人類是有益
    世界最小蛇似大蚯蚓 據悉這種蛇類對人類是有益時間:2015-07-22 00:05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最小蛇似大蚯蚓 據悉這種蛇類對人類是有益 近日,鄭州一名少年半夜起床上廁所的時候無意在家中發現一條類似蚯蚓的黑色生物,於是該少年立即將其抓住放在瓶子裡,誰知道第二天經專家一看發現
  • 圖跡 | 常見蛇類——遊蛇科
    遊蛇科(學名:Colubridae),又稱黃頷蛇科,是爬蟲綱有鱗目蛇亞目下的一個蛇科,是眾多蛇科中擁有最多物種的一個科,數量幾乎佔據世上過半的總蛇種。遊蛇科下的蛇類特性較為普通,亦較為常見。大部分遊蛇科下的蛇種都是無毒的(又或者含有輕量而且對人體不構成傷害的毒素),因此對人類的威脅普遍不大。
  • 不是蚯蚓竟是蛇 廈門一人行道縫隙裡現5釐米盲蛇
    原標題:不是蚯蚓竟是蛇 廈門一人行道縫隙裡現5釐米盲蛇東南網(微博)5月20日訊 (海峽導報(微博)記者 林彬彬/文陸軍航/圖)地磚縫中竟然出現一條蚯蚓一樣的小蛇!昨日上午9點多,李先生路過雙十中學枋湖校區旁的人行道時,突然看到,地磚之間的縫隙中,有一條快速移動的「蚯蚓」。李先生彎腰觀察,發現它像蛇一樣曲線行進,而且似乎還會吐信子,不像是蚯蚓。「這是什麼東西?有沒有毒?」出於好奇,李先生就用小木條把它抓了起來。後經了解他才得知,這是一條盲蛇,約5釐米長。
  • 廈門市民邂逅世上最小的蛇 它的世界沒有雄性
    據記載,這種蛇是世界上最小的蛇。第一次偶遇以為是蚯蚓陳先生第一次和鉤盲蛇邂逅,是在去年五月初的一天晚上。據陳先生回憶,當時他在海滄自貿公園散步,還以為自己遇到的是條蚯蚓。它長十餘釐米,通體披著黑色鱗片,不過,行進時呈「S」形,速度比一般蚯蚓快,十分靈活。陳先生拍了一段十幾秒的視頻及幾張照片後,那「蚯蚓」鑽進石縫裡消失了。事後,陳先生把視頻及照片發到網上。網友告訴他,這是鐵線蛇,學名鉤盲蛇,是世界上最小的蛇。「沒想到今年又在海滄自貿公園偶遇鉤盲蛇了!」
  • 兄弟倆在家抓的「大蚯蚓」竟是世界上最小的一種蛇
    原標題: 兄弟倆在家抓的「大蚯蚓」竟是世界上最小的一種蛇  20日凌晨,到鄭州探親的11歲少年朱可起床撒尿時,發現臥室門口的地面上,一條大蚯蚓在快速蠕動,趕緊叫來表哥張馳將其捉進瓶子。它身體呈深紫色,形似蚯蚓,體型細小,長約10釐米,頭部的鱗片非常細碎,不時吐出白色的細舌(如圖)。  「我表弟發現的,當時把他嚇壞了。」13歲的張馳指著一旁悶不作聲的朱可說,昨天凌晨2點,表弟朱可起床解手,看到地上有個黑乎乎的細長蟲子在快速蠕動。  「我被表弟叫醒,用鑷子把它夾起來後,放入一個玻璃瓶裡。」
  • 是蚯蚓還是蛇?世界最小的蛇.也太弱了吧——盲蛇
    是盲蛇不是蚯蚓老夫小的時候也是很怕蛇的,但隨著對蛇類的研究和了解,這份恐懼慢慢的減弱,畢竟蛇類家族中也不全是脾氣火爆,爭強鬥狠的傢伙。美國科學家宣布,它們於2006年在北美洲加勒比海巴貝多島上發現一種小蛇,不僅是一個新種,而且還是世界上最小的蛇,從頭到尾粗細一致,長得和蚯蚓差不多,全長只有10釐米左右,也就比咱家得筷子長一些,細得又如同桂林米粉一般
  • 兄弟倆在家抓到「大蚯蚓」 竟是世界上最小蛇(圖)
    原標題:兄弟倆在家抓到「大蚯蚓」 竟是世界上最小蛇(圖)   凌晨,來鄭州探親的11歲少年朱可起床撒尿時,發現臥室門口的地面上,一條大蚯蚓在快速蠕動,趕緊叫來表哥張馳將其捉進瓶子。它身體呈深紫色,形似蚯蚓,體型細小,長約10釐米,頭部的鱗片非常細碎,不時吐出白色的細舌(如圖)。   「我表弟發現的,當時把他嚇壞了。」13歲的張馳指著一旁悶不作聲的朱可說,昨天凌晨2點,表弟朱可起床解手,看到地上有個黑乎乎的細長蟲子在快速蠕動。   「我被表弟叫醒,用鑷子把它夾起來後,放入一個玻璃瓶裡。」
  • 不是蚯蚓竟是蛇 雙十中學福建人行道的縫隙裡現5釐米盲蛇
    ­  臺海網5月20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彬彬/文 陸軍航/圖)地磚縫中竟然出現一條蚯蚓一樣的小蛇!­  昨日上午9點多,李先生路過雙十中學枋湖校區旁的人行道時,突然看到,地磚之間的縫隙中,有一條快速移動的「蚯蚓」。李先生彎腰觀察,發現它像蛇一樣曲線行進,而且似乎還會吐信子,不像是蚯蚓。­  「這是什麼東西?有沒有毒?」出於好奇,李先生就用小木條把它抓了起來。後經了解他才得知,這是一條盲蛇,約5釐米長。
  • 美國驚現兩條傳說中的「巨型」帕盧斯蚯蚓
    >  據美國《探索》網站報導,傳說中的巨型帕盧斯蚯蚓(Palouse earthworm)十幾年來一直讓眾多科學家為之著迷。  傳說中的「巨型」蚯蚓  此次找到的兩條蚯蚓中一條是成蟲,身體完全舒展來時體長約0.254米到
  • 蛇之最:世界上10大最美蛇類排行榜
    天氣越來越熱,冬眠的蛇類慢慢的從睡夢中醒來。很多人談蛇色變,因為蛇是軟體動物,從外表來看都讓人害怕,其次,每年都有關於毒蛇攻擊人的各種新聞,所以蛇成為不少人心中的陰影,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不是毒蛇,而是世界上最漂亮的10大蛇類,這些蛇類生存數量極少,有些種類已列為國家級野生動物保護名錄。
  • 男子散步時遇上一條特殊的「蚯蚓」 專家:是條蛇
    掃描二維碼可以觀看陳先生拍攝的視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陳璐)5月1日凌晨1時許,在海滄自貿公園散步的市民陳先生,遇上了一條特殊的「蚯蚓  網友:這「蚯蚓」是蛇  開始只是覺得這條「蚯蚓」爬行姿勢怪異,陳先生順手把它拍了下來,照片發到網絡上,沒想到,不少網友說,陳先生遇上了「世界上最小的蛇」———鉤盲蛇。  在陳先生提供的照片和視頻中可以看到,這條「蚯蚓」通體披著黑色鱗片,行進時呈「S」形,速度比一般蚯蚓快,十分靈活,像蛇在爬行。「也就十幾釐米長,我拍了它十幾秒,它就鑽到路邊的縫隙裡了。」
  • 拇指粗半米長 宜賓發現巨型蚯蚓
    這條蚯蚓好大的個頭,怕是一條『蚯蚓王』喲?!」昨日,在宜賓五糧液某車間上班的謝先生等人,從廠區一花臺泥土內無意發現一條長約50釐米、直徑1釐米左右的巨型蚯蚓,(下圖)引來眾多工友好奇的目光。  大家印象中的蚯蚓最多也就七八釐米長,身體細小;為此,大家甚至認為這是「蚯蚓王」。
  • 巨型蛇類美國成災,一次產卵83個,捕獲一條可得3萬
    因為人類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所以導致了很多動物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而且隨著經濟全球化,也有著很多的外來物種入侵,甚至在另一片土地上泛濫成災,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種巨型蛇類美國成災,一次產卵83個,捕獲一條可得3萬。
  • 世界上10大最美蛇類排行榜
    綠曼巴蛇:產於非洲的綠曼巴蛇被認為是目前爬行速度最快的蛇之一,其時速超過每小時11公裡。以這樣的速度,穿梭在草叢間,相信人是追不上的,而且,大多數的獵物可能也難逃被捕捉的命運。盛夏季節,由於地面高溫灼熱或者天氣悶熱,翠青蛇經常攀登上樹,靜伏納涼,直到夜間才下地在農田周圍搜捕蚯蚓、昆蟲及其幼蟲為食。
  • 南康驚現世界上最小的蛇!
    鉤盲蛇身體彎成一圈時與一枚五角錢硬幣大小相當 「我在水溝裡發現了一條蠕動的『蚯蚓』,抓到瓶子裡仔細觀察,發現這個與蚯蚓還是有很大區別,還會吐舌頭,這是不是蛇啊經贛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科工作人員初步認定,這條「蚯蚓」正是世界上最小的蛇類「鉤盲蛇」。  8月18日,在贛州市南康區務工的陳先生向中國江西網記者反映稱,當日上午10時30分,他與工友在南康區龍嶺工業園西區一沙發廠工作時,在水溝中發現了一條蠕動的「蚯蚓」,一時好奇抓起來放到瓶子裡仔細觀察,發現它和蚯蚓有很大區別。
  • 世上的生物不是公的就是母的?蝸牛、蚯蚓...不服!
    這世上很多生物的性別,沒有那麼簡單,有很多動物身上會有兩性腺體,有的可以同時存在,也有的不同時存在。很奇妙吧!今天知力君就來帶你看看哪些生物有這樣的特徵,它們身上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蚯蚓蚯蚓是對環節動物門寡毛綱類動物的通稱,很常見,但你可能不知道它是雌雄同體生物。
  • 巨型蛇類美國成災,一次產卵83個捕獲一條可得3萬
    小編覺得每一個女生都會有自己所可怕的一種動物,比如說有的人討厭老鼠,有的人害怕蟲子,更有的人害怕一些其他的動物,但是小編最害怕的動物還是要說蛇,因為小編覺得蛇類是一種沒有骨頭的動物,而且他的行動很敏捷,總在人們想到的地方出沒,看見她都會渾身起雞皮疙瘩,特別可怕,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
  • 盤點現存最大的蛇類,這巨型「辣條」誰啃得動?
    巨蚺是世上最大條的蛇類之一,巨蚺的母蛇可以長達黃森蚺黃森蚺也屬於然這款巨型蛇的物種因此也有很多人相信綠森蚺是所有蛇當中最長也最重的,但這並非事實。不過最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我們居然可以在佛羅裡達州找到他們,緬甸網曾經被當成寵物非法進口,有些跑掉之後就繁殖了,其預估的數量約為10萬條。
  • 千島湖巨型青魚重180斤 盤點世界十大最罕見變異動物
    原標題:千島湖巨型青魚重180斤 盤點世界十大最罕見變異動物 千島湖巨型青魚:10月18日,漁民捕獲千島湖巨型青魚,這條青魚體長1.75米,重達180斤。千島湖巨型青魚,盤點全球巨型魚類,漁民捕獲巨型狼魚,巨型歐亞鱒魚吞食同類。
  • 臺灣省有一種像蚯蚓一樣的小蛇,只有二十多釐米長
    並且它們還是臺灣所特有的一種蛇類,其主要活躍與臺灣高雄以及屏東等地區。所以它與蚯蚓給人們的感覺是比較相似的。不怕蚯蚓的話,怎麼可能會怕這種蛇?當然高雄盲蛇是蛇,與蚯蚓是兩種本質上不同的物種。 但是高雄盲蛇與蚯蚓一樣都喜歡在潮溼的泥土中生活。有時它們也會出現在腐朽的木頭中或者是背陽的石頭下面。總之它們與蚯蚓一樣,都非常喜歡陰暗潮溼的環境。且高雄盲蛇的眼睛也極度退化,幾乎不具備什麼可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