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拉薩10月27日電(記者黃興)西藏自治區氣象局近日發布的《西藏氣候變化監測報告》顯示,西藏凍土層在全球氣候變暖的過程中日漸變薄,過去約50年間西藏凍土層「萎縮」了26.5釐米。
《報告》顯示,從1961年到2012年間西藏平均最大凍土深度呈現顯著的變淺趨勢,平均每十年減少5.3釐米。特別是近30年來,這一趨勢更加明顯,平均每十年變淺7.4釐米。
形象地說,西藏凍土層在過去約半個世紀「萎縮」了約三個中指長的深度。資料顯示,西藏2012年平均最大凍土深度為47.1釐米,比1971至2000年的平均值偏小13.7釐米。
曾有專家以未來50年間平均升溫速率0.04℃/年的氣候變化情景對未來20多年凍土的變化進行了模擬。結果表明,青藏高原厚度小於10米的多年凍土將消失,凍土面積減少3%-5%,50年後多年凍土面積縮小約8.8%。
西藏氣象局的這份氣候監測公報顯示,過去約50年時間裡西藏年平均氣溫上升了約1.6攝氏度,其中年平均最低氣溫上升了約2.1攝氏度。另外年降水量在過去半個世紀也增加了33毫米。
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王澄海說,最低氣溫不斷上升會使冰川融水增加、雪線上升、凍土退化。凍土退化導致凍土的南界北移,凍土的土壤活動層也會加厚,這時土壤裡的二氧化碳排放就更多。
據介紹,另一方面,凍土退化時其水分滲出來,加之冰川融水增加以及氣溫上升,這可能會使生態系統得到局部改善,植被會釋放出更多的氧氣,但可能跟凍土土壤活動層加厚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兩相抵消。
有專家指出,凍土退化過程中,凍土涵養水源的功能減弱或喪失,從而引發和加劇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退化,並有可能造成青藏高原生態的進一步惡化。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姚檀棟曾表示,凍土退化將造成大量路基病害。他以青藏公路為例介紹說,青藏公路的路基變形以沉降變形為主,凍土路基下多年凍土的融化使路基產生不均勻下沉,將造成巨大損失。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欒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