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樓盤樓板厚度才5釐米
比國家標準薄了一半,無錫一住戶裝修時輕鬆打穿樓板,捅出這幢「樓薄薄」
樓上住戶裝修時在地上打孔,沒想到一下就把樓板給打穿了,直通樓下。房主仔細一測量,發現樓板厚度竟然只有薄薄的5釐米,而按照國家標準,樓板厚度整體應當不小於10釐米。記者了解到,發生此等怪事的樓盤在無錫還是一個「明星」樓盤,曾經獲得過國家建築和房產等部門頒發的綜合大獎,這更讓人有點匪夷所思。
一看嚇一跳
天花板被樓上住戶裝潢時打通了
徐先生住在無錫陽光城市花園三期B區57號201室,婚房於10月份已經裝修完畢,即將於12月迎娶他的新娘進門。然而,樓上301室連日來的裝修將他的計劃全部打亂。11月25日,他回到家突然發現臥室地面有一堆水泥碎塊,抬頭一看,讓他大驚失色。頭頂的天花板上突然出現兩個洞,透過光線還能聽到樓上工人的說話聲和走路聲音。「野蠻裝修!」這四個字第一時間躍入徐先生腦中。
當晚,301室的主人唐先生接到物業電話,說樓下201住戶反映他們家野蠻裝修,將自家天花板打穿了,並且不斷有水泥碎塊掉落下來。唐先生聽了以後一邊忙著道歉,一邊表示一定會到現場整改。
第二天,唐先生和201室的徐先生碰了面。徐先生說,自家天花板上不斷有水泥碎塊落下,好在當時家裡沒人,如果砸到人後果不堪設想。看到現場情況果然和物業反映的如出一轍,唐先生立即向徐先生表示歉意,同時他認為這是裝修公司裝修不當所致,要求裝修公司整改,孰料遭到裝修公司的拒絕。裝修公司解釋,他們都是按照正常程序施工的,打進地面孔的深度最多只有4釐米,沒想到打穿樓板直通樓下住戶了,這在他們多年的裝修經歷中是從來沒有遇見的。
一量更嚇一跳
樓板厚度竟然只有薄薄5釐米
起初唐先生將信將疑,決定測量一下樓板到底有多厚。他在一截電線的頂端彎個鉤,然後把彎鉤的電線伸到洞裡,勾住樓下的天花板,用手指齊地面掐住電線,拉出來一量,果然只有5釐米(包含粉刷層),眼前的景象讓唐先生驚得啞口無言。
唐先生告訴記者,這套房子是他在2006年年底購買,面積有130多平米,2008年夏天拿到房子,今年11月開始裝修房子。臥室裡原本要裝一個衣櫃,需要安裝輕鋼龍骨隔牆,所以在地面上固定輕鋼龍骨,打了膨脹孔,沒想到發生了此事。他回憶,此前裝修公司已經向他反映樓板比較薄的問題,挖槽埋線鋪設電線管道時,才挖了不足一釐米,鋼筋表面已經裸露在外。隨後,他嘗試著用力在臥室的地面上跳了幾下,沒想到整個樓板都在晃動,令人擔驚受怕。無奈,唐先生將臥室裡所有裝修的水泥、材料等重物品全部移了出去,避免發生意外。
一聽也嚇了一跳
其他業主居安思危也怕「樓薄薄」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該小區其他業主聞訊後,紛紛查看自家房屋的安全性。一位業主告訴記者,他當初收房時,粗略看了一下開發商提供的相關驗收合格證件,大概看看門、窗等外在東西有無缺損,哪裡會想到這種深層次樓板的厚度有問題。不少業主表示,現在自家的樓板厚度有沒有出現和唐先生家的情況還不得而知,他們也會想辦法測量一下樓板厚度是否有問題。
唐先生告訴記者,陽光三期花園洋房的設計圖紙上,明確規定客廳現澆樓板15cm、房間10cm,水泥砂漿2.5cm,而現在臥室樓板厚度卻只有5釐米,其他地方樓板是否有問題還不清楚。他感慨道,暫且不提住這個房子,現在連裝修都不敢進行下去。萬一發生意外怎麼辦?
按照《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樓板厚度起碼要在8釐米以上,表麵粉質層最薄也要2釐米,標準誤差範圍可在「正八負五」毫米之間。按照這個標準來算,唐先生家主臥的樓板厚度明顯不達標,屬於典型的「樓薄薄」。唐先生告訴記者,這套房子是自己花了100多萬買的,現在他們實在是想不明白為什麼如此高價的房子,會出現這樣離譜的問題。
記者調查
「樓薄薄」竟然還是個「明星」樓盤
記者調查獲悉, 陽光城市花園小區坐落於無錫南長區,佔地超過50萬平方米,是無錫市在建的超大規模濱河居住區和高尚人文社區。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周邊配套設施和其不斷攀高的房價在無錫可謂家喻戶曉,曾被市民看作是房產市場的風向標。該小區獲得由中國建築學會、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建設部城鄉規劃管理中心主辦的2003全國人居建築規劃設計方案綜合大獎,它也是當年江蘇省唯一的獲得綜合大獎的樓盤。如此獲獎樓盤出現這種情況,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記者採訪獲知,發現問題後,唐先生在第一時間就把這個情況反映給開發商陽光置業、設計單位、監理單位,開發商等相關工程人員也都到現場察看過,但對事情原因及處理意見並沒有給出回復。
記者撥通開發商相關人士電話,他承認樓板的厚度有點薄,這確實是他們的錯誤,並希望唐先生不要聯合其他業主一起維權,他們會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記者問為何有問題還通過了相關部門驗收時,這位工作人員解釋,當初驗收時按照相關規定,是抽查,當時抽查的一些點情況是好的,他們也沒想到會發生這種情況。記者表示,其他業主表示也擔心自家房屋質量有問題,這位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檢測出有問題,費用、責任等由開發商承擔,如果檢測沒有問題,檢測等費用則需業主自己承擔。這位工作人員稱,此事已經引起開發商重視,他們會妥善解決。
對此,無錫市錦程律師事務所荊文律師告訴記者,業主可請建築專家對該樓的安全性進行檢驗和評估,如果被判定為危房,該開發商則涉嫌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如果出事,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此事最後該如何處理,相關部門對該樓盤又是如何進行監理和驗收的,本報將繼續予以關注。
本報記者 季娜娜 文/攝
薄薄的樓板與高高的房價
國家標準10釐米,結果在建築時縮水成了5釐米,這樣的「偷工減料」可恨更可怕。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房價卻仍在攀升,根據統計,自今年3月份以來,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已連續7個月上漲,無錫市區商品房均價也早已「破七」。開發商賣房賺的錢越來越多,結果卻把房屋質量折騰成這樣。試想,薄薄的樓板又如何能承受高高的房價之重?
樓板厚度對於業主來說,是一個相對隱性的部分,在拿房時沒法像牆面門窗那樣可以具體地感覺和觸摸得到。正因為此,對於這些隱性建築,就更需要監理部門和驗收部門的責任,需要開發商和建築商們的良心。惟有此,才能對得起高高在上的房價,也惟有此,才能對得起一個「明星」樓盤的稱號。
房屋質量安全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上海一在建的13層住宅樓整體倒塌的「樓脆脆」事件也猶在眼前,但願無錫陽光城市花園這樣的「樓薄薄」只是個案,「碰巧」給業主唐先生遇上了。我們也寧願相信,其他業主的樓板厚度都是正常的,畢竟對很多家庭來說,現在買套房子幾乎會花光所有積蓄,就讓大家都安心地住著吧。 周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