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先生的樓板鑽穿,掉下大片水泥塊。
當事人稱地板厚度還不到半根筷子長
如果不是樓上裝修不小心打穿了樓板,我們一家至今也不會知道,自家的天花板竟會這麼薄。
圖紙設計要求的樓板厚度是10釐米,而經過檢查,這塊樓板厚度只有8釐米左右。少了近2釐米的樓板到底安不安全?
九龍坡灘子口港韻新苑3幢23—2號 唐先生
樓板太薄 裝地板打穿樓下天花板
港韻新苑3幢23—2號的房子,是唐先生兩年前購買的,去年底才裝修入住。
今年6月11日下午,唐先生下班回家。「路過次臥時,我嚇了一跳。次臥的地板和床上,散落著大大小小的混凝土塊,抬頭一看,天花板上竟然出現四個洞。」唐先生趕緊跑到樓上一看,原來是樓上安裝地板的工人在釘龍骨時,把樓板打穿了。「開始以為是樓上野蠻施工打穿了樓板。」唐先生說,於是他打電話給樓上的業主王女士理論。
第二天一早,王女士風風火火趕來。可了解情況後,王女士卻有了疑問,「我請的都是專業地板安裝工人,電鑽鑽孔都是5釐米的標準深度,這個深度怎會把樓板釘穿?」王女士認為,出現這事兒是因為地板太薄,應該是開發商的責任,自己不應該負責。王女士接房時還收到一份《住宅工程質量驗收合格證》,上面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都有負責人籤名。
雙方各執一詞,一時爭執不下,說到激動處更是發生抓扯。最後還是王女士求助110調解,雙方才冷靜下來查找問題。兩家人找來尺子,大致測了一下樓板的厚度。可這一測,讓樓上樓下兩家人都嚇了一跳。「樓板只有約8釐米厚,不被打穿才怪。」王女士說,兩家人隨後找到開發商要求其負責,但直到現在也沒解決問題。
工程圖紙 標註樓板厚10釐米以上
昨天,重慶晚報記者在唐先生的房間看到,雪白的天花板上,水泥塊掉落留下的痕跡就向四個傷疤一樣,顯得格外刺眼。透過鑽孔處能清晰看到樓上的光亮。唐先生還保存著掉下來的水泥塊,大的有半公斤重。「幸好當時屋裡沒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唐先生說。
重慶晚報記者與唐先生一起,通過四個已被打穿的洞口,再次測量了樓板厚度,結果厚度都在8釐米~8.5釐米。
該棟樓的樓板厚度到底應該是多少?昨日,在九龍坡區建委檔案室,重慶晚報記者翻看了該樓盤備案的工程圖紙。其施工樓層結構圖上明確標註,樓層從2樓到27樓的現澆板厚均要在10釐米以上。也就是說,重慶晚報記者所測的樓板厚度,比最薄的樓板標準還相差約2釐米。
「和設計標準差了這麼多,我們不得不為自己的安全感到擔憂。」唐先生說,次臥是女兒居住的房間,因為擔心房子的安全,現在女兒只能在外面住旅館。樓上業主王女士同樣感到鬱悶,因為她此前一直在外面租房住,準備房屋裝修完後就入住,可現在租期臨近,新房卻出這麼一檔子事,現在工程被迫延期,她只能繼續在外租房居住。
部門回應 樓板厚度超出誤差範圍
九龍坡區城鄉建委建築工程質量監督站一位姓劉的監管員表示,樓板的厚度與整個房子的設計有關,厚度的標準與房間的大小以及承重梁的布置都有關係。在驗收規範裡,樓板厚度允許的誤差範圍是「正8(毫米)負5(毫米)」。而唐先生家的天花板厚度,顯然已經超出這一誤差範圍。
劉同時表示,這種誤差只出現在唐先生家的次臥房間內,只是樓房局部的質量缺陷,這種情況一般都是業主與開發商協商解決。目前,質監站正在督促開發商儘快找專業檢測機構對房屋質量進行檢測,隨後質監站會根據檢測報告作進一步處理。
重慶晚報記者隨後聯繫了該樓盤的開發商———重慶澤源房地產開發公司。一位姓李的副總經理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在得知業主的反映後,公司派人到現場進行了測量,結果是樓盤厚度為8.5釐米,這一厚度確實超出了允許的樓板厚度的誤差範圍。
李稱,公司已委託專業建築質量檢測機構今日到現場檢測,如果經過驗算,確定房屋存在安全隱患,公司將妥善安置業主;若確定房屋結構沒有安全隱患,公司除對地板進行加厚處理外,還會對受到影響的業主進行合理補償。(記者 程洪川 史宗偉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