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協第十次代表大會·學會風採(上)

2021-01-08 澎湃新聞

江蘇省力學學會:學術引領,培育一流科技人才

▲江蘇省力學學會2019年科技獎項頒獎現場

省力學學會在省科協的指導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學術為本、守正創新、服務發展,圍繞「四服務一加強」,整體設計、有序推進,取得突出成績。

發揮學科優勢

打造品牌學術活動

省力學學會堅持強化學術引領,打造了江蘇力學大會、江蘇力學青年論壇等4個主題鮮明、層次豐富的品牌學術活動。2020年主辦的首屆「長三角力學論壇」,成為學會的第五個品牌學術活動。

近年來,省力學學會吸引了一批國內外專家到江蘇實地考察,也帶著江蘇專家走出江蘇、宣傳江蘇,為我省人才引進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5年來,學會舉辦各類學術活動128次,參加學術交流13400餘人,交流論文數近6500篇,形成論文集、摘要集33輯,獲江蘇省自然科學學術活動月優秀論文4篇。在省科協能力提升計劃的指導下,學會的服務能力取得提升,學術交流頻次、範圍、學術影響力不斷提高。

堅持學術引領

培育一流科技人才

學會充分發揮科技獎勵在激勵自主創新中的積極作用。2018年,學會調整優化獎勵體系,設置「成就獎」「成果獎」「人才獎」和「榮譽獎」4類共10個獎項,獎勵對象包括優秀科技工作者、優秀教師、優秀科技項目、優秀教學成果和傑出青年科技人才等。

其中,「徐芝綸力學獎」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力,已評選的8屆中,有6名獲獎者當選院士、5名獲評國家教學名師。

「江蘇省力學學會科學技術獎」在省科協能力提升計劃項目的支持下,完善、規範了獎勵制度和獎勵流程,於2018年完成了江蘇省社會力量設獎登記,並獲得了省科學技術獎提名資格,提高了學會的學術引領力。

5年間,學會共獎勵48人(項),獲各級各類組織獎勵51人(項);推薦會員到本省、全國、國際組織任職16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獲「全國創新爭先獎」2項、「江蘇省創新爭先獎」1項;入選中國力學學會理事14人;江蘇省科協第九屆委員會委員1人。為培育、舉薦一流的科技人才作出貢獻。

加強學風建設

增強學會凝聚力

近年來,學會積極開展「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專題宣講活動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進「黨建強會」計劃,引導學會廣大黨員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創先爭優,同時,在科技工作者群體中發揮凝聚動員和先鋒模範作用,增強學會凝聚力。

2016年以來,學會先後組織採訪了「匠心傳承木結構技藝」的劉偉慶教授、「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江大河上」的任青文教授等一批「科技英才」,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為高質量發展服務,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江蘇省物理學會:創新爭先,打造現代科技社團

▲2019年在蘇州市舉辦第七屆江蘇省中學生物理學術創新競賽

省物理學會全面貫徹《江蘇省科協系統深化改革方案》,努力打造現代科技社團,實現學會創新發展,綜合實力和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先後獲得省科協綜合示範學會一等獎2次、二等獎2次、學術特色學會1次。

深化改革

推動可持續發展

學會積極推進自身建設,對組織架構、制度建設、分支機構、信息化服務平臺、黨建工作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改革與治理,完成了秘書處「兩化」工作,學會活力大大增強。

目前,會員以每年10%的增幅穩步遞增,為學會的發展不斷注入新鮮活力。考慮到會員分布廣泛,學會還特別設置了三個副秘書長分管蘇北、蘇南、蘇中地區日常事務,更好地服務會員。學會狠抓黨建工作,開展了「紅色之旅」「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等系列黨建活動,有效促進了學會發展。同時,學會調整工作思路,積極開展第三方科技鑑定、技術培訓等多樣服務,服務性收入逐年增加,為學會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凝聚力量

服務學術與科技創新

學會匯聚了全省50餘所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物理學科優質資源和優秀人才,積極組織開展不同類型的學術與交流活動,每年達40餘場次。

學會創建的一批品牌學術活動,如省物理春季學術會議、青年物理教師學術沙龍、省青年物理學家論壇、物理院長論壇等,在全省乃至全國範圍內產生廣泛影響,為促進物理學科發展和學術繁榮起到重要作用。

學會還不斷為企業科技人員和學校教師提供各種專業培訓,以提升會員業務能力。學會自2016年起,設立科技成果類獎項和人才類獎項,極大地激發了創新活力。

此外,學會大力發展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在省內建有6個科技服務站和鹽城環保產業雙創服務示範基地等。利用這些科技服務平臺,組織專家教授與省內近50家企業對接,在新能源、新材料、環保產業等領域開展成果轉化、項目研發、科技諮詢等服務,累計幫助企業建立研發平臺12個,完成研發合作項目及解決關鍵技術120項,為企業直接或間接創造經濟效益數千萬元,提升了學會服務地方創新驅動發展的貢獻度。

創新思路

開創科普工作新局面

學會匯聚院士、傑出青年人才、優秀大學生等各類志願者,建立了3個不同層次的科普團隊,並在江南大學、南京大學建立了兩個「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常年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年均達30餘場次,每年受惠民眾超2萬人次。

學會創辦的一批特色科普品牌活動,在社會上產生廣泛影響,如「諾貝爾進校園」「江蘇省中學生物理學術創新競賽」等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大大激發了青少年學習物理的興趣。

砥礪奮進新徵程,揚帆起航再出發。5年來,省物理學會全面深化改革,綜合實力得到全面提升。未來,學會將不忘初心、繼往開來,探索創新發展的新途徑、新模式,努力將學會建設成為一流的現代科技社團。

江蘇省藥學會:打造品牌學術活動 服務醫藥產業發展

▲成立江蘇省醫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近年來,江蘇省藥學會按照「四服務一加強」的職能定位,以黨建促會建,自覺把黨的工作覆蓋到學會工作的各個環節和方面,團結全省廣大藥學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連續6年榮獲省級綜合示範學會稱號。

打造品牌學術活動

助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學會自成立以來,持續開展品牌學術活動,服務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近年來,共舉辦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380多場次,成功舉辦了第十四屆、十六屆國際新藥發明大會、第十屆國際基因組活動周、第十九屆中國藥師周等30多場大型高端學術會議,為推動學會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直以來,學會積極開展以醫院藥品質量管理為宗旨的 「品管圈」活動,現已覆蓋全省13個市、163家醫院,共有376個品管圈,入圈藥師近3000人,充分體現出藥師在合理用藥、安全用藥以及藥事管理方面發揮的作用以及肩負的責任。每年的醫院藥師演講比賽,激發了我省藥學工作者的工作熱情和前進動力,引導廣大藥師用樂觀、積極的心態投入到藥學事業中,在和諧的工作氛圍中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藥學服務。一年一度的江蘇省藥學大會暨江蘇省藥師周吸引全省近450名藥師參會,10多家知名醫藥企業參展。

承接政府轉移職能

助推醫藥經濟發展

2013年以來,省藥學會先後在有關醫藥企業、醫療單位等建立19個科技服務站,選派 18名首席專家(工程師),高質量的創新服務樹立了學會良好的社會形象。2016年,學會在泰州醫藥城建立了「協同創新服務示範基地」,組織藥學專家與園區20多個醫藥企業對接,助推企業創新,促成有關企業的產品技術轉讓,取得了學會、企業之間互補雙贏的可喜成果。

為傳承發揚我省中醫藥文化精髓,促進飲片產業健康發展,省藥學會承擔了省藥監局《江蘇省中藥飲片炮製規範》修訂和發行工作,明確提出對藥品監管事業負責、對省局負責、對讀者負責的3條原則,經過數年的努力,已完成了新版江蘇省中藥飲片炮製規範的修訂工作。

創新服務形式

多措並舉加強藥學科普

近年來,學會堅持每年舉辦「食藥安全 科技惠民」科技活動周,組織科普服務團隊的專家、科普志願者進學校、進農村、進社區,向社會群眾宣傳普及安全合理用藥科普知識,發放宣傳資料2萬餘份。此外,學會還先後編輯出版了《孕婦及乳婦安全合理用藥讀本》《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藥讀本》等5本安全合理用藥科普教育叢書,印刷總計10000冊,免費向社會發放。

未來,省藥學會將堅定不移地創新發展、服務黨和政府、服務社會、服務廣大會員,努力建成我省藥學工作者的溫馨之家。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作出更大的貢獻。

江蘇省科普場館協會:推動新時代科普場館事業創新發展

▲第二屆江蘇省科普場館優秀科學實驗、科學表演巡演活動

2016年以來,江蘇省科普場館協會堅持「四服務一加強」的工作定位,努力推進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組織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多次被省科協評為省級先進學會。

搭建學術交流平臺

促進管理服務創新發展

為加強全省科普場館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建設,深入探討科普場館的運行管理、展覽教育、公共服務、科普產品研製的發展思路、對策及實施途徑等重點問題。2018年,協會主辦了「江蘇省第二屆科普場館論壇」,為推動新時代科普場館事業創新發展獻計獻策,有效促進了我省科普場館事業的創新發展。

為解決我省當前科普場館事業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探索建立現代化科普場館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研究總結出在全省可複製、可推廣的實踐經驗和成果。省科普場館協會首次開展科普場館專項實踐課題研究,發布了《關於開展2019年度專項研究實踐課題申報工作的通知》和《2019年度專項研究實踐課題申報指南》,明確提出了申報課題條件、經費額度、實施時序、結題評估及表彰獎勵等相關要求。

積極發揮場館作用

深化科普工作發展

為切實發揮科普場館在促進全民科學素質建設、提高公民科學素養中的重要作用,五年來,協會統籌組織參與全省性「科普周」、「科普日」重大活動,精心打造可複製、可推廣的十佳科普品牌,組織大型特色科普巡演活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為有效提高全系統科普工作水平,充分調動公眾參與科普場館活動的積極性。2016年以來,省科普場館協會不斷推進科普活動內容和形式的創新,提高活動的自主策划水平,打造了一批內容與形式新穎、公眾參與面廣、媒體關注度高、具有示範引領價值的品牌活動。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省科普場館協會與省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省科技廳政策法規處聯合主辦省科普講解大賽,通過大賽為全省講解人員搭建相互學習交流的平臺,提升科普講解水平,促進全省科普事業創新發展。自2017年以來,協會聯合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共同主辦了全省科普場館優秀科學實驗、科學表演項目巡演,旨在通過有效整合全系統優質科普資源,擴大特色活動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強化自身建設

有效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為有效推進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工作,省科普場館協會積極參與省年度「雙百」推薦評選工作,承接了全省科普類(科普場館、科普產品企業、科技出版、科普期刊、科普音像等)「雙百」評審工作,並按分配給我會的指標名額組織專家進行了評審。

為提升科普場館科學教育活動的開發水平,省科普場館協會積極舉辦「全省科普場館教育活動開發骨幹培訓班」,邀請來自中國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南京師範大學、上海博物館等專家作專題講座,為學員闡述理論、剖析典型案例。此外,協會還邀請聲像中心錄製了專家講課內容,並製作成光碟分發給各會員單位,有效擴大了協會影響力。

為學習借鑑國內不同類型科普場館的建設和運行管理經驗,助力科普場館負責人專業發展,不斷提升我省科普場館建設和管理水平。省科普場館協會於2018年、2019年分別組織了場館負責人赴武漢、重慶及山西考察交流培訓,武漢科技館利用廢棄客運碼頭進行改造、重慶科技館開展館校合作的創新理念和成功做法以及山西科技館四大核心功能的治館方略,拓寬了省科普場館協會的工作思路。(江蘇科技報)

原標題:《省科協第十次代表大會·學會風採(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電子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
    12月18日,中國電子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苗圩,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國電子學會第九屆理事會理事長、「十大」主席團主席懷進鵬,國家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詹成付,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十大」主席團副主席張峰,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宋軍等出席會議。苗圩、詹成付、宋軍分别致辭。
  • 省中醫藥學會召開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
    11月29日,浙江省中醫藥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在杭州召開省科協黨組成員、秘書長謝牧人,省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夏時暢,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謝國建等領導出席並致辭。國醫大師葛琳儀,首屆全國名中醫王永鈞教授、王坤根教授等專家蒞臨現場。中華中醫藥學會秘書長王國辰發來賀電視頻。來自全省各地的145名中醫藥界會員代表參加大會,選舉產生了該學會第七屆理事會。
  • 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代表大會開幕
    交匯點訊 1月7日,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代表大會在南京開幕。
  • 江蘇省環境科學學會蟬聯「江蘇省科協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1月7日上午,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代表大會在南京開幕。省委書記婁勤儉、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懷進鵬、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政隆,省政協主席黃莉新等領導出席大會並講話。吳政隆省長還為大會做了江蘇省經濟形勢的報告,強調要加快把科技創新勢能轉化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大動能。
  • 李粵安:廣東省水利學會第八次全省代表大會閉幕詞
    各位領導、各位代表、同志們:     這次召開的廣東省水利學會第八次全省代表大會,在與會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即將閉幕。這次大會是一次繼往開來的大會,也是一次團結奮進的盛會,必將成為我省水利學會發展史上新的裡程碑。
  • 德陽市科協代表四川省在中西南學會學研究第38屆年會上作交流發言
    德陽市科協代表四川省在中西南學會學研究第38屆年會上作交流發言 2020年11月20日 08:23:06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 近日,中西南學會學研究第38屆年會在廣州舉行。
  • 江蘇科協:凝聚科技力量,激蕩創新磅礴動力_新華報業網
    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代表大會召開在即。回顧過去的五年,全省各級科協組織及廣大科技工作者踔厲風發,勇挑科技創新歷史重任,爭做創新創業時代先鋒,一年上一臺階,取得長足進步,實現跨越發展。  萬裡揚帆風正勁,奮楫篤行再啟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為科協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 西南交通大學召開第三十次學生代表大會和第九次研究生代表大會
    11月28日,西南交通大學第三十次學生代表大會、第九次研究生代表大會隆重召開。本次大會應到學生代表262人,實到242人;應到研究生代表125人,實到122人。開幕式後,舉行了西南交通大學第三十次學生代表大會、西南交通大學第九次研究生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分別審議了《第二十九屆學生會工作報告》和《第八屆研究生會工作報告》,聽取了《西南交通大學學生會章程(修訂案)》和《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會章程(修訂案)》修訂情況說明。
  • 海智專家張祥成院士應邀訪問省科協
    12月16日,省科協副主席馮少東在江蘇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會見應邀到訪的中國科協海智專家、劍橋大學教授張祥成院士。省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中心、省人才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陪同交流。馮少東介紹了省科協海智工作和國際交流方面的最新情況,陪同張祥成院士參觀了院士之家、學會之家和海智之家
  • 中國力學學會召開2019年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10月13日,中國力學學會2019年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屆、第十一屆理事會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宋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理科學部副主任孟慶國,中國力學學會第十屆理事會理事長楊衛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來自全國各地的344位會員代表和特邀代表參加大會。
  • 聚光科技董事長王健當選杭州市科協副主席
    聚光科技董事長王健當選杭州市科協副主席北極星環保網訊:12月9日上午,杭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代表大會在杭州開幕。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龔正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鴻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金財,市政協主席葉明及市四套班子其它有關領導同志出席大會。
  •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第十一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18年學術年會在京...
    本網訊 日前,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第十一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18年學術年會在北京召開。大會由中國植物病理學會主辦,我校植物保護學院承辦,副校長龔元石出席開幕式。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第十屆理事會理事長、我校植物保護學院院長彭友良致開幕辭。
  • 江蘇科協未來5年「大動作」:遴選100名科研苗子,發展精品科技期刊
    近日,在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召開第十次代表大會中,中科院院士、江蘇省科協主席陳駿表示,未來5年,將持續提升科技人才服務水平,持續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持續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水平,持續增強科學決策服務能力,持續加強海內外科技交流等。
  •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
    11月15-16日,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呂昭平代表中國科協視頻致辭,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薛一平出席會議並致辭。近300名會員代表參加會議。
  • 省科協組織召開祝世寧院士報告會
    省科協組織召開祝世寧院士報告會 2020-10-27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九三學社第9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 韓啟德連任主席
    九三學社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閉幕韓啟德連任九三學社中央主席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 九三學社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13日在北京閉幕。大會順利完成各項議程,通過了《九三學社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於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和《九三學社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於九三學社章程修正案的決議》,選舉產生了由225人組成的新一屆中央委員會。
  • 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六次代表大會開幕
    1月6日上午,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六次代表大會在海口開幕,會議將選舉產生省科協新一屆領導集體。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省委副書記、代省長馮飛出席並講話,省政協主席毛萬春出席會議,省委副書記李軍主持會議。
  • 中國科協 民政部印發《關於進一步推動中國科協學會創新發展的意見》
    強調要建立導向性評估體系,將學會創新發展成效和規範管理情況作為重要評估指標,支持建設一批在學術引領、智庫支撐、科學普及、產學融合、國際化發展等業務上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單項冠軍」,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學會,實現學會發展「高位起跳」。《意見》體現出中國特色科技社會組織的鮮明特徵。
  • 阿壩州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汶川縣融媒體中心 楊光富 顏威) 1月12日上午,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州人大常委會主任谷運龍作州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州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秦海作州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州人民檢察院代理檢察長宋驥作州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