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至2次 臺灣屏東萬丹泥火山今晨再次噴發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15日電 臺灣屏東萬丹泥火山今天(15日)凌晨3時多噴發,這是今年第二次爆發。據了解,這座泥火山近幾年一年會噴發一到二次,這次噴發的泥漿量並不多,到上午10時左右,已差不多停止噴發。

  據「中央社」報導,萬丹泥火山在1994年以前,約有10年未噴發,以後每年約噴發一到二次。泥火山又叫鯉魚山,有鯉魚翻滾導致泥火山噴發的傳說,因此,泥火山的噴發被當地居民認為有神旨降臨,也有泥火山會在地震前後噴發的說法。

  不過,這幾年一年噴發一到二次,民眾也都見怪不怪,泥火山噴發的真正原因是地底天然氣醞釀到一個程度,噴出泥漿,居民會點火讓天然氣快燒完,也讓泥漿儘快停止噴出,因為每次泥漿噴出,總是造成附近農田受損。

  泥火山噴發時,有時會有好幾個噴出口,而且有時會噴到二層樓高,非常壯觀。這次只有一個噴出口,噴出的量也不大,不到半層樓高。

  這幾年頻繁的泥火山噴發,造成附近都是泥漿覆蓋的地形,而且還有一個個的噴出口,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火山帶,成為萬丹的特殊景觀。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解析度

相關焦點

  • 臺灣屏東泥火山相隔半年再度噴發 附近農田遭殃
    中新網7月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相隔半年時間,臺灣屏東縣萬丹鄉泥火山8日上午再度噴發。這回泥火山噴發地點在明發種苗場附近,共出現2個噴發口,噴出的高度超過1米,不少民眾聽到噴發消息前往觀看,自然景觀讓人稱奇,有網友開玩笑說「又有用不完的面膜了」。
  • 臺灣地區水火同源、泥火山、恆春出火奇觀探秘
    水火同源我們經常講「水火不相容」,但是在臺灣臺南縣白河鎮關仔嶺枕頭山麓西南側,出現了水火同源(圖1)的奇觀。因為該處正好位於斷裂帶上,地下水沿斷裂破碎帶流出,在其下方形成一水潭,池中巖壁又時時冒出天然氣,點燃後火就從水中冒出。
  • 2016年2月6日臺灣高雄強震分析簡報
    據臺灣氣象局官網消息北京時間2016年2月6日03時57分27.2秒在臺灣高雄市美濃區發生6.4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6.7千米。
  • 印尼魯西泥火山噴發進行時,到底有多可怕?
    火山噴發,是地球上最危險的自然現象之一了,比方說在今年的12月1日,位於印尼東部的塞梅魯火山就突然噴發,火山灰將周圍的很多村莊都沒淹沒了。不過,除了我們熟悉的火山之外,在地球上,還存在著另一種非常神秘的火山——泥火山,一直到今天,科學家們都沒有搞清楚它們的形成機制,不過,它們卻和正常的火山一樣,同樣非常的危險。印尼魯西泥火山噴發進行時說起來,印尼一直都是火山噴發的高風險地區,而且除了正常的火山,在印尼還有著上文中我們提到過的泥火山。什麼是泥火山呢?
  • 臺灣每年平均地震1萬6千次 近幾年尤為頻繁
    華夏經緯網12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交通部」統計處統計,臺灣每年平均發生16千次地震,其中近幾年地震次數最頻繁的時間,則是發生921大地震當年,一年內共發生了42898次地震;其次則是921大地震的第二年,共有24332次地震,不過今年受到331地震影響,截至9月為止,已經出現了2萬2千多次的地震。
  • 克拉瑪依有一種奇觀,名叫「泥火山」遊客們都說:好神奇
    活火山的噴發較為頻繁,並且在噴發之後還有可能二次噴發,具有著很大的不確定性。死火山則與之相反,它是指該火山雖然曾經噴發過,但是在人類歷史時期,從來沒有活動或長期不噴發的火山,換句話說,死火山基本喪失了噴發的能力。休眠火山則兩者兼具,是一種今天不可能噴發,卻在未來有可能噴發的火山。
  • 消暑好去處 臺灣屏東涼山瀑布蝴蝶帶路(圖)
    (臺灣《聯合報》/蕭雅娟 攝)親子到涼山瀑布消暑。(臺灣《聯合報》/蕭雅娟 攝) 中新網7月2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位於臺灣屏東縣瑪家鄉涼山遊憩區的涼山瀑布,目前正值豐水期,瀑布更加氣勢磅礡、壯觀;走上木棧道接近第三層瀑布,轟隆隆的水聲,涼意瞬間湧上,是暑假消暑的好去處。
  • 綠會代表擬前往臺灣屏東科技大學就穿山甲救護開展交流
    近日,為推動國內穿山甲保護,尤其是解決穿山甲在被救助後由於技術不過關、容易再次導致死亡一事,綠會負責穿山甲工作的工作人員擬前往臺灣屏東科技大學,就穿山甲的救助繁育、野放與追蹤、飼料營養、基因遺傳、環境衛生與畜舍建築等課題與相關專家進行交流。(來源:網絡)在國內,活體穿山甲被海關、林業部門、甚至個人救助後,往往出現無法進食、或因感染疾病而死的情形。
  • 臺灣地區新季鰻苗捕撈逐漸步入正軌,福建長樂苗影已現
    相比之下,昨晚南部屏東的苗獲略有下滑。出港的漁船平均苗獲100尾左右,加上定置網、手撈等方式的捕撈,昨夜屏東合計收穫鰻苗不到10000尾。昨晚,臺島南北兩地合計收穫鰻苗高達70000尾,再次刷新開漁以來最高苗獲紀錄。截至11月22日,臺灣地區累計收穫鰻苗60-65kg。
  • 臺灣屏東海生館首度人工繁殖七彩麒麟魚(圖)
    屏東海生館副研究員張文炳歷時年餘,成功繁殖花斑連鰭䲗的下一代。圖/海生館提供(臺灣《聯合報》)華夏經緯網4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色彩豔麗的花斑連鰭䲗是水族業「寵兒」,但一直無人嘗試人工繁殖;臺灣屏東海生館副研究員張文炳
  • 臺灣南部地震研究
    2016年2月6日臺灣高雄美濃區發生6.7級地震,這次地震是最近6年臺灣南部地區發生的第3次6級或者6級以上的地震了;前2次6級或者6級以上地震分別是
  • 臺灣"中央氣象局"發布天鴿陸上警報 屏東臺東為警戒區
    臺灣「中央氣象局」已發布天鴿陸上颱風警報。圖/翻攝「氣象局」網站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8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央氣象局」今下午2時30分發布天鴿颱風陸上警報,目前颱風中心在鵝鑾鼻的東南東方約380公里海面上,以每小時15轉19公裡速度,向西北西進行,暴風圈正逐漸接近巴士海峽,臺東、恆春半島及屏東地區為警戒區域。
  • 穿山甲女孩考察臺灣屏東科大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擬開展合作
    10月22日,穿山甲女孩Sophia繼續前往位於中國臺灣屏東縣的屏東科技大學,考察其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臺灣屏科大孫敬閔:穿山甲繁殖目前還不現實接待Sophia的是屏東科技大學生物資源研究所孫敬閔博士,Sophia向孫博士首先介紹了目前南方各省穿山甲救護的情況,及穿山甲目前面臨的極危處境。並特地向孫博士介紹現在市場上充斥著大量非中華藥典裡面所指可入藥的非洲穿山甲鱗片 。綠會近幾年一直在推動提案,希望中華藥典取消穿山甲入藥等一系列工作。
  • 最冷時間即將到來 臺灣今晨低溫10度2地區有雨
    華夏經緯網1月1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今(15)日清晨受輻射冷卻影響,新竹、苗慄平地只有 10、11度左右,中部、南部平地也降至10至12度,臺北、桃園因「輻射冷卻」作用弱,氣溫約在14至16度,北部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臺灣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這2天氣溫稍微回升後,17日會有另一波冷空氣南下,苗慄以北平地約降至11、12度。
  • 墾丁又有飯店倒閉 屏東女兒蔡英文為鄉親帶來啥?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6日報導,臺灣屏東縣車城鄉墾丁泊逸渡假酒店今(6)日起停業,60名員工面臨失業。飯店營運總監王柏弘坦言,大陸遊客減少和「一例一休」成本增加是飯店倒閉的主因。諷刺的是,屏東是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老家,但號稱是「屏東女兒」的蔡英文上臺後,陸客卻大幅下跌,屏東鄉親不禁要問:蔡英文執政究竟帶給老鄉帶來了什麼?
  • 這世界真神奇,快來看看獨山子泥火山在冒泡呢
    這就是獨山子泥火山!獨山子泥火山位於中國新疆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境內主要有兩個噴出口,兩者相距約100米,較大的一個噴口直徑60釐米,高出地面1米。噴口內是粘稠的泥漿,泥漿呈灰綠色,略帶油氣味,不停地向外翻泥泡,匯集的泥漿沿西南側的開口外溢。湧出的泥流在地表形成錐形丘,底部直徑在10米以上,表面是乾裂的泥漿塊。它是一種構造流體地質現象,它是在地殼應力作用下,發生在特定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下的一種類似於巖漿火山的作用。
  • 臺灣屏東田地噴農藥 至少3千隻鳥被毒害(圖)
    臺灣屏東田地噴農藥 至少3千隻鳥被毒害(圖)     屏科大動保所撿屍   中新網11月21日電 據臺灣東森電視臺網站報導,臺灣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去年解剖黑鳶時,發現死因為農藥中毒;今年10月有民眾撿到2隻黑鳶屍體,為探究死因,研究員在崁頂鄉一片18公頃的紅豆田勘查,才巡視一半就拾獲2500隻的鳥屍體,保守估計超過3000隻鳥被毒害。
  • 蘇門答臘火山今早二度噴發 2萬居民轉移(圖)
    火山噴發後居民忙轉移環球網記者薛珊珊報導,據臺灣「中廣網」8月30日消息,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省卡羅區的錫納朋火山今天早上二度噴發,迫使2萬多名居民撤離家園,暫時安頓在臨時收容所。報導稱,錫納朋火山已經沉睡了400年,29日凌晨時分突然爆發,噴出的煙塵衝上1500米高空,今天早上7點30分二度噴發,迫使更多居民緊急撤離。稍早前有消息稱,火山噴發造成2死2傷,其中1人死於呼吸困難,另1人因心臟病發死亡,而2名傷員是在撤離時發生車禍而受傷。印度尼西亞座落在環太平洋火山帶上,境內至少有120多座活火山。
  • 臺灣演員出演小葉丹
    臺灣演員遊大慶飾演小葉丹。「大事不虛,小事不拘」是被創作者廣泛認可的歷史劇創作原則,即大的歷史事件必須真實,小的細節可以藝術創作,這也是被王偉民反覆提及的創作心得,「在拍攝的時候,我與劉伯承、小葉丹等人物原型的家屬反覆探討。我告訴他們,此劉伯承非彼劉伯承,此小葉丹非彼小葉丹。」本著這樣的創作態度,王偉民表示大事件上堅決尊重史實,小事件上可以有所發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