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經緯儀。
現存於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的地平經緯儀為清代康熙年間製造。
儀器主要由地平圈、象限環、立柱、窺鏡四部分構成,用於測量天體的地平坐標。
主體地平圈的外徑約1.6米,寬約26釐米,表面刻有度數,其下有四根西式圓柱立於底座上,託著地平圈。地平圈東西各有高約3.5米的立柱,分別用鐵栓固定在下面的大石座上。兩柱之間有一根兩牛抬杆式樣的曲梁,梁正中的南面有一軸瓦,正好卡住從地平圈中央豎起的立軸。
主件象限弧就固定在立軸上,穩妥地坐在地平圈中心的一個軸瓦上,象限弧的中間部分由正方形和內接圓支撐。另一主要部件遊表尺,形狀如同一把寶劍,護手和劍尖上的立耳各有一個小孔,作為瞄準天體的窺孔
用法為旋轉緯儀,對定所測遊表,於緯儀上得緯度;視緯儀邊切經儀之處,即得經度:一測而兩得焉。
據悉,該地平經緯儀採用了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法國式的藝術裝飾,表明西方文化當時已開始傳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