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4日 12:43:06
智通財經網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玩具行業是一個非常分散的行業,市場集中度不高。中國作為玩具製造大國,全球超過70%的玩具產品由中國製造,但卻沒有誕生一個響噹噹的巨頭。
去年全球最大的玩具零售商玩具反鬥城破產,似乎也沒有激起很大浪花。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玩具公司只是個路人甲。
在港股市場,有一家叫德林國際(01126)的公司,帶著「全球最大毛絨玩具製造商」的光環,收入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在負債率保持合理的情況下,ROE多年維持在13%以上,過去7年股價上漲超過27倍,但卻鮮有人關注。
玩具行業處於什麼格局?成千上萬家中國玩具製造企業生存狀況如何,現在又面臨著什麼樣的變局?作為一家玩具OEM企業,德林國際為何能夠連年增長?其業務的天花板在哪裡?近日,智通財經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德林國際總裁兼財務長李泳模。
據了解,德林國際是首家在香港上市的韓國公司,1984年開始在韓國開展玩具業務,1992年進入中國,在香港正式成立公司之後,德林國際在先後在深圳、上海、安徽等地設立工廠,2004年開始轉移到越南。目前公司共有19間廠房,其中4間位於中國,15間位於越南。目前公司的收入規模約為4.15億美元,李泳模預計,在不增加其他新產品或業務的情況下,公司營收能夠到7-8億美元,所以德林國際仍然專注於玩具業務。
在李泳模看來,整個玩具行業就像一個金字塔,塔尖是娛樂公司,中部是玩具分銷公司,金字塔底層是數量眾多、競爭激烈的玩具製造商。和很多人印象中的製造業不同,處於產業鏈底端的德林國際,其利潤率比玩具零售商的還要高。
以下是智通財經APP整理的德林國際專訪實錄:
到人力成本更低的地方去
智通財經:公司目前在中國有4間工廠,業務收入大部分來自美國,請問中美貿易關稅的增加是否對公司的業務產生影響?
李泳模:目前玩具不在加徵關稅的產品清單範圍內,所以雖然我們在中國生產玩具,但我們的業務沒有受到貿易摩擦的影響。
當然客戶對未來的不確定存在擔憂,他們開始尋找中國之外的產品供應商,而我們大部分產能在越南,所以實際上我們是這一事件的受益者。雖然無法確定在多大程度上受益,但我們確實收到了更多的詢價。
智通財經:今年有沒有新增廠房的計劃?未來新廠房的地點會傾向於選擇哪裡?
李泳模:玩具行業是人力密集型行業,人力成本低的公司會更具有競爭力。相比中國,越南的人力成本更低,所以公司在越南擴廠的可能性高於在中國擴廠。
越南不是我們唯一考慮的地方,可能在5-6年後,隨著越南的人力成本越來越高,我們會考慮在緬甸、印度等其他國家建廠。
智通財經: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玩具消費國,公司在中國市場收入佔比僅為4.1%,您如何看待中國玩具市場的增長潛力和挑戰?
李泳模:我們的客戶群很小,主要的客戶少於10個,其中大部分是美國客戶,一個日本客戶,一些是歐洲客戶,我們目前在中國沒有大客戶。
就玩具市場來說,中國的玩具市場主要由零售商主導,在中國建立銷售渠道要花更長的時間。在我們的業務中,與零售相關的業務量很小,所以對於我們來說,直接與零售商合作不划算。公司業務以大批量生產為主,我們只與大型客戶合作。
智通財經:公司客戶集中高,有四名客戶收入佔比超過10%,其中有一名佔比超過30%,公司如何降低過於依賴某一客戶帶來的風險?今年以來,有沒有增加新的客戶組合?
李泳模:這是一個效率和風險平衡的問題,集中於大客戶的訂單會使生產成本低很多,如果同時處理多個小型客戶訂單,生產效率肯定沒那麼高。
當然過於依賴某一個大客戶會有問題。大約6-7年前,我們特別專注於服務一個日本大客戶,這是我們最大的客戶,收入佔比超過30%。當時我們來自日本市場的收入比美國還要多。由於對這一客戶的依賴度過大,我們的業績受其經營狀況影響波動大。2011年日本大地震,導致這名客戶營收大幅下滑,我們的業績也受到極大的影響。
為了分散風險,我們後來增加了新的主要客戶,現在這家公司不再是我們的最大客戶,我們增加了幾個大客戶,通過這種方式,我們依賴特定某一客戶的風險得到了平衡。現在我們儘量將主要客戶的數量維持在10個左右。
至於新增客戶方面,玩具行業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行業,主要參與者只有少數幾個人盡皆知的公司,現在我們幾乎與所有主要參與者都有業務往來。
智通財經:在爭取大客戶訂單方面,公司相比競爭對手有哪些優勢?
李泳模:我們是全球最大的毛絨玩具製造商,擁有全球最大的毛絨玩具生產產能,加上我們業務經營歷史悠久,擁有35年的經驗,在獲取大客戶的訂單方面,我們有足夠大的生產能力滿足大批量的訂單需求,這是小型玩具製造商做不到的。
其次,我們的工廠大部分在越南,剛才提到,很多美國客戶正在尋求中國之外的供應商,我們在中國之外有大量產能,所以這也是我們的優勢。
另外,由於我們規模大,採購原材料的價格能夠比一般水平便宜,生產成本比競爭對手低,給客戶提供的產品也因此更具有價格優勢。
智通財經:公司的優勢之一就是很早就在越南設廠,生產成本比較低,但是隨著其他更多玩具廠商也在越南設廠,與德林一樣享受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公司的競爭優勢是否會被削弱?
李泳模:玩具行業就像一個金字塔,金字塔的頂部是全球知名玩具及娛樂公司,金字塔頂部的公司數量很少。頂層往下是玩具分銷商,比如孩之寶、美泰等。再往下是成千上萬的玩具製造企業,其中大部分是小型的家族企業,我們是成千上萬的製造商之一。
在海外投資建廠需要很多錢,大部分玩具製造企業沒有足夠的財力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建廠。我們當初在越南用了5年時間才盈利,我估計,其他中國玩具製造商至少需要3年以上的時間才能盈利。
按照我們的經驗,一般來說,新建一個工廠需要投入1千萬美元,在盈利之前的至少三年內,可能需要再投入3-4百萬美元。有多少家族企業能夠在不熟悉的海外市場投入1500萬美元的資金?肯定不多。哪怕他們嘗試進入越南與我們競爭,我們已經在這裡紮根,有先發優勢,所以我們不擔心競爭。
智通財經:生產成本上升時,公司有沒有哪類產品價格相應提升?
李泳模:當然會提升,我們業務是OEM模式,理論上,我們只提供生產服務,我們向客戶收取的價格包含了100%的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以及我們的利潤,這是固定的公式,即使所有東西都上升,我們也儘量不去改變毛利,所以當原材料成本或勞動力成本上升時,客戶需要為上升的成本買單,我們不必壓縮利潤。
但現實情況卻有點不一樣,大部分客戶可能不願意承擔增加的全部成本。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重要客戶,我們會在毛利方面做出犧牲,否則,我們可能會面臨失去客戶的風險。
我們不是非得要提價,因為原材料成本非常穩定,人力成本單位數增長,增幅大約為6%-7%,我們業務的效率也在改善,所以實際上我們不必提價。
很難說哪些產品價格提升了,因為我們並不是一直在生產完全相同的產品,我們每次從客戶獲取的訂單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產品的價格變動幅度沒有可比性。整體而言,在我們的觀念裡面,沒有提價的迫切需求。
今年收入有驚喜
智通財經:2018年貴公司收入同比上升22%,但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別下降7.8個百分點、4.8個百分點,請問主要原因是什麼?
李泳模: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我們去年建了一個工廠,這個工廠是現有19間工廠裡最大的一間,規模是其他一般規格工廠的兩倍,年產能達到約7500萬美元。在推動建設的過程中,產生了啟動成本,新工廠從穩定運營到開始盈利需要數個月,所以啟用的最初階段通常會產生虧損。這間最大的工廠在去年第二季度開始投入運營,主要生產塑膠手板模型,預計今年年底接近盈虧平衡點,明年年初開始可能產生利潤。
我們毛利下滑的第二個原因是,去年我們的一個主要客戶讓我們生產一款新產品,一般來說,一款產品我們在一個月內就能生產出來,但生產這款產品耗時超過三個月。由於該客戶是我們的主要客戶之一,所以我們安排了所有產能去生產這一新產品,其他的產品暫停生產。因為這款產品對安全性要求比較高,我們為此增加了研發成本,最後通過了所有安全測試,但中間有三個月的生產時間被耽擱了。按照原計劃,這款新產品的生產應該會維持一整年,但由於市場反響不及預期,最後只持續了三個月,所以這一產品給公司帶來了虧損。
第三,與騎乘玩具有關。過去這一業務在中國發展,後來轉移到越南,但一直以來這項業務沒有足夠的訂單來讓機器滿負荷運轉,產能利用率不足50%,過去三年都是虧損經營,去年虧損幅度擴大,所以我們停止了這項業務,換成生產其他產品。
以上三個因素是導致去年毛利下降的原因,但這些都是一次性因素,今年不會再出現。
智通財經:新成立的業務,比如洋娃娃業務、注塑產品,目前發展如何,預計近兩年的訂單情況怎樣?
李泳模:注塑產品去年才開始生產,工廠是以前生產騎乘玩具的工廠,今年以來注塑產品的訂單已經超過去年全年騎乘玩具的訂單,而且毛利率和利潤率也都比後者高。我們預計注塑產品今年有望達到盈虧平衡點。
洋娃娃業務三年前已經開始經營,主要是為兩個美國的玩具銷售公司提供洋娃娃,2018年公司來自洋娃娃的收入約700-800萬美元,預計今年有望超過2000萬美元,約為去年的兩倍多。洋娃娃業務收入達到2000萬美元後,我們會考慮再新建一個工廠。
智通財經:財報提到,塑料手板模型將繼續成為公司的增長動力,請問這一產品的市場爆發點在哪裡?您預計市場空間有多大?公司如何增加在這一市場的份額?
李泳模:在毛絨玩具領域,我們是全球最大的製造商,但對於塑料手板模型,我們是新進入者,塑料手板模型的市場比毛絨玩具大,去年公司來自塑料手板模型的收入約2.2億美元,但佔市場份額不到2%。
玩具市場已經是一個很成熟的市場,同時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很多製造商都想從客戶拿到更多訂單。通常來說,我們接觸的主要客戶能夠給一個供應商的最大訂單量是20%,所以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從單個客戶爭取更多訂單。相比增加一個新的客戶,公司會更傾向於增加現有客戶的業務比例來提高市場份額。
玩具行業重新定義OEM
智通財經:公司的原設計製造(ODM)業務收入在2017年是下滑的(下滑幅度約22%),但在2018年大幅上升(上升幅度約50%),請問這部分業務主要受哪些因素影響?公司是否會考慮增加研發投入,增強研發創新能力?
李泳模:玩具行業的ODM和其他行業的ODM不一樣。在玩具行業,OEM業務主要為知名玩具及娛樂公司代工生產角色玩具,我們把這些OEM產品歸類為高端產品,比如,同樣的規格、同樣原材料和同樣的人力成本之下,知名公司的卡通人物玩具通常比一般玩具,如泰迪熊,享有更高的溢價。
ODM產品一般是沒有特別形象的普通玩具,所有人都可以不經過特別許可就能生產,相對來說幾乎沒有溢價空間,成本和零售價格也和OEM產品不一樣。因此,玩具行業OEM業務的利潤率反而更高。我們想要擴大ODM業務,但不是很賺錢。
智通財經:現在玩具的定義變得越來越寬泛,玩具也正在經歷從「製造」到「智造」的轉變,您認為對於玩具代工企業來說,核心競爭力或商業模式有沒有隨之發生變化?
李泳模:玩具行業下面有很多不同的細分行業,創新或者說「智造」的趨勢更多是在分銷層面,因為他們是設計產品的一方。
與過去相比,涉及到技術創新的產品,其周期非常短;而傳統的玩具,例如毛絨玩具、注塑產品、洋娃娃,生命周期相對更長。芭比娃娃從誕生以來到現在已經二三十年了,米奇老鼠和米妮老鼠已經超過100年了,生命周期非常長。
德林就是生產這種長周期產品的公司,玩具分銷公司則必須一直要有新的產品,一旦其產品不再那麼受歡迎,它不得不創造另一款新的形象產品,而我們不需要冒這些風險。
在增長達到天花板之前,可能至少5-6年內,我們會保持現有的業務。5-6年之後,我們可能會尋求業務多元化,可能會生產其他更創新的玩具產品,或者玩具行業之外的其他新產品。
比改善流動性更重要的事
智通財經:貴公司每年的收入都在穩步增長,股價也每年都在上漲,但成交量比較低迷,請問大股東有沒有考慮過出售部分股份,改善流動性?
李泳模:實際上,我們也一直在尋求改善流動性的方法,但出售股份不是最佳的選擇。2004年,也就是公司上市兩年之後,我們曾嘗試賣出5%的股份,但幾乎沒有任何效果,因為兩位投資人買了這部分股份後就一直持在手裡。
為了改善流動性,在考慮減持之前,我們會採取以下兩個措施。首先,擴大公司業務規模。公司目前還是小市值公司,很多投資人不會關注小市值股,因此最好的辦法是擴大業務規模,提升公司商業價值,爭取納入中等市值股票範圍。現在公司收入大約4.5億美元,當收入增長到5-7億美元左右時,相信我們會成為中等市值公司。所以在擔心流動性的問題之前,我們還需要努力。
其次,增加與投資者的交流,讓更多投資者對公司感興趣,這是比考慮出售股份還要重要的事情。
智通財經:你覺得公司目前的股價是被低估的嗎?
李泳模:我認為是被低估的,但目前我們並不擔心,當公司增長到一定水平,更多投資人關注到我們,股價自然會得到支撐。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