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一個家庭總收入能達到1萬元則被稱之為「萬元戶」。也就是當地的富豪,現如今「萬元戶」則被升級為百萬千萬甚至億萬,這些人群才能被稱為富豪,但當時的萬元戶不是富豪,只是有點錢而已。而八九十年代一個手機(大哥大)是兩萬元.一臺865的黑白電腦是2萬元,29寸電視機是3000元。
2000年時豬肉約5元每斤,現在約30元每斤,相當翻了6倍,所以2000年時的1萬元相當於現在的6萬元,摩託車5升93石油加滿是15塊左右,現在加滿油同樣93號5升是40塊左右。 算一下物價漲了3倍。那麼3萬塊相當於現在的9萬塊。如果再算上2000的國民生產值沒有現在的高的話,就相當於現在的十萬出頭吧。
根據數據,2000年全國住宅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為1,896元/平方米,而2019年每平方米的平均銷售價格已升至15000元/平方米。它在19年中增長了8倍。如果看房價的平均銷售價格漲幅,那麼1998年的1萬元相當於現在的4.8萬元。
實際上,單獨比較某物是不準確的,因為並非所有事物的價格都會上漲。隨著技術和生產率的提高,某些東西變得更便宜了。例如,2000年,一部手機的價格超過10,000。現在可以花幾百元買一部智慧型手機。
談貨幣的未來價值,就不得不聯繫貨幣的增長速度。由於未來的貨幣增長速度是不確定的,我們只能通過當前的貨幣發行速度進行一個推測。金融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82.67萬億元,同比增長8.1%。
如果未來10年都是按照這個速度發行貨幣,那麼10年後的貨幣增速是1.081^10=2.18。簡單來說,未來10年的貨幣量是現在的2.18倍,也就是說貶值55%,未來的錢購買力只有現在的45%,1萬元人民幣相當於現在的4500元。
當然,這是在沒考慮經濟增長的情況下做出的設想。如果將經濟增長考慮在內,1萬元實際並不會折算那麼多,2018年的經濟增速是6.6%,假設未來10年的平均經濟增速保持這一趨勢,那麼10年後的經濟總量將是現在1.06.6^10=1.89倍。
理論上來說,就是平均每1萬元人民幣,會有1.89萬人民幣的收益增長,因此再結合貨幣增發速度,最終1萬元相當於現在的8460元人民幣。
為了經濟發展,貨幣貶值是不可避免的。適當的貶值證明經濟一直處於上升通道,我們的收入將繼續增長。只要貨幣沒有過度貶值,就沒有問題。具體的貨幣貶值取決於中央銀行。中央銀行每年發行貨幣,通常由M2代替。2000年,M2貨幣總量為1044980.5億,參考2019年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高達198.6萬億。 21一年增加了19倍。如果看M2的增長率,那麼1998年的1萬元人民幣相當於今天的19萬元。
你覺得當今物價高嗎?如果回到2000年,一萬塊你會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