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酒精」成為一個關鍵詞
它很好,因為幫助我們消毒
它又不太好,因為它真的很易燃!
比如我們看這條朋友圈
「女燒菜,男打掃家務噴灑酒精,
家裡空氣中的大量乙醇爆燃了」
↓↓↓↓
這個是假消息哦,上海消防已闢謠!
不過,我們也很關心,
現在家家戶戶都在用酒精消毒,
上述情況可不可能發生呢?
答案是:可能。
請看揚州消防姚么九的採訪視頻:
隨後,又有一段視頻宣稱
樓上扔菸頭,樓下在酒精消毒……
再看姚么九是怎麼說的:
與此同時,微信群裡流傳了這樣一段話:
那麼這段話說得對不對呢?
記者採訪了南京消防高級工程師張明暉,
在此給大家做個科普。
要注意啦,
可能有些同學會進入閱讀困難狀態,
仔細點看~
閃點,是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使用某種點火源造成液體汽化而著火的最低溫度。閃燃是液體表面產生足夠的蒸氣與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性氣體時,遇火源產生短暫的火光,發生一閃即滅的現象。閃燃的最低溫度稱為閃點。
閃點是可燃性液體貯存、運輸和使用的一個安全指標,同時也是可燃性液體的揮發性指標。閃點低的可燃性液體,揮發性高,容易著火,安全性較差。
閃點的測量有開口閃點和閉口閃點兩種。酒精的閃點是13℃(閉口閃點),屬於易燃易爆液體。
劃個重點,酒精的閃點是13℃,
意思就是酒精在環境溫度13度時,
就能揮發出易燃的蒸汽
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當混合物的濃度
達到3.3%時,
遇到點火源就會發生燃燒。
1、酒精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為的體積含量為3.3%-19%(V/V)。
2、不管是百分之多少的酒精,其閃點都是一樣的。
3、不過乙醇消毒液可能含有其他成分,其閃點會不一樣。
4、室內消毒需格外注意,避免明火。
5、室外消毒危險性低於室內,因為室外相對空曠,很難達到爆炸極限,所以只要不在噴灑的設備附近點火,應該很快揮發了,不太容易形成燃燒。
1、將衣物,桌布,床單或者棉被等用水浸溼,蓋在著火處。5、實驗室酒精著火時,酒精爐熄滅不要用嘴吹,用燈帽多蓋兩次即可。6、若酒精不小心洩漏導致起火,用溼布蓋住致使火焰缺氧熄滅。被燒傷後,第一要緊的事情,當然是滅火。傷者正確的應對措施應當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立即脫去衣物。衣物沾上酒精,已經成為燃燒物,以最快速度去除衣物,脫離熱源,可以最大限度的減輕損傷和後果。
第二,避免高聲喊叫。在頭面部已經被火焰包圍的情況下,喊叫會引起嚴重呼吸道燒傷。而呼吸道燒傷,是燒傷患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第三,設法滅火。應當就近用棉織物覆蓋或用水衝洗最好,火滅後立即就醫。
受疫情影響,
近期很多出行旅客
會攜帶消毒酒精或免洗洗手液
等消毒物品出行。
在此,江蘇應急廣播提醒: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安檢部門提醒旅客,消毒酒精不得隨身攜帶及託運,免洗消毒洗手液以及噴劑也不得隨身攜帶,需要託運處理。如果旅客有消毒的需求,可以選擇隨身攜帶酒精棉片或溼紙巾。」
此外,旅客攜帶的酒精飲料:體積百分比小於70%(含),不可隨身攜帶,必須辦理託運。如果酒精百分比超過70%,不僅不可以攜帶連託運也不可以。
鐵路進站乘車也禁止限制 汽油、煤油、乙醇(酒精)、油漆、及含易燃溶劑的製品等易燃液體;禁止攜帶高錳酸鉀、過氧化鈉、雙氧水等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
來源:江蘇交通廣播網(ID:jsjs1011,採編:羅方、於安,感謝:南京消防、揚州消防、南京祿口機場)
堅持消毒,注意防火
一個都不能放鬆!
更多關注:
2月5日:我省新增病例詳情匯總
一人多次參加酒席,4000多人被隔離!
緊急找人!有人湖北回來後還在市場賣水產!有人飛了一大圈回來後確診了!
70個湖北人在江蘇跳高速路口柵欄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