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玻尿酸嗎
說起玻尿酸成分黨都不會陌生,它的學名是透明質酸,最早從牛眼玻璃體中分離出來,溶液呈透明玻璃狀,所以又稱為玻璃酸。在藥品和化妝品中用得更多的是透明質酸鈉,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不過作用差不多。
玻尿酸是人體內天然就有的成分,一半存在於皮膚,另一半分散在關節、軟骨等組織中。它對組織的形態、結構和功能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還是良好的保溼成分,有優異的吸水保溼功能,使皮膚柔嫩光滑有彈性。
玻尿酸是一種多糖,分子量很大,一般都是在百萬級別,例如人臍帶中的透明質酸分子量約為三百萬,這是什麼概念呢?
構成玻尿酸的單體分子結構如上圖所示,其分子量約為306,要一萬個單體分子首尾相連,才能達到三百萬的級別。然而,想要穿透角質層,分子量在800以下才比較容易。也就是說,兩三個單體分子連在一起,是可以進入角質層的;十個八個連在一起,擠一擠也許也能勉強進去;但是一萬個連在一起,還想擠進去就實在是強人所難了。
所以大家對玻尿酸的認知就是不容易穿透皮膚表層,更不要說進入真皮層了,除非是用注射的辦法,biu的一下將玻尿酸打到真皮層裡面。
不同分子量玻尿酸的區別
整形醫生經常用注射玻尿酸來塑形和去皺,打多了就發現,不同分子量的玻尿酸有不同的效果。
大分子玻尿酸(分子量範圍1.8-2.2×106)有填充深層組織的作用,主要用於隆胸、豐臀、隆鼻、隆下巴等塑形手術。
中分子玻尿酸(分子量範圍1-1.8×106)適合填充軟組織,主要用於鼻唇溝、唇部以及皺紋橫生的部位,塑形效果較為柔和。
小分子玻尿酸(分子量範圍0.4-1×106)主要用於補充真皮層,它的流變性好,不會形成硬塊。
既然不同分子量的玻尿酸有不同的效果,化妝品廠家肯定不會放過這麼好的噱頭,於是各種營銷話術和套路紛紛出爐,例如強調自家的玻尿酸如何的分子小好吸收,或者強調產品有大中小各種分子量的玻尿酸,「總有一款適合你!」
實際如何呢?以小分子玻尿酸為例,很多產品說分子量低到多少,但到底有多少分子能達到這麼低的分子量?更深入地思考一下,分子量再怎麼小,為了維持基本的分子結構和吸水功能,總有個限度吧?能不能穿透角質層?能不能滲透到基底層?如果都是停留在角質層之外,不同分子量的玻尿酸能有實質的區別嗎?
所以,小分子的玻尿酸能如何如何,大分子的玻尿酸能如何如何,通過大小分子搭配又能如何如何,這類話聽聽就好,不必當真,對於外用塗抹的玻尿酸來說,它只能承擔保溼的作用。
含玻尿酸一定會更好嗎
玻尿酸有很強的吸水能力,但是在乾燥寒冷的秋冬季節,還是需要和封閉性比較好的乳霜配合使用,對幹皮或者低溫低溼的北方來說尤其如此,嚴苛的環境下光靠它來挑大梁,還是力有不逮。
作為化妝品原料,玻尿酸的價格還算便宜,但它的用量並不高,一般都在0.1%左右,增加用量並不會提升效果,反而會讓產品變得粘膩。所以玻尿酸可以作為成分含量的一個參考節點:如果某個原料在成分表中的排名位於玻尿酸之後,其含量一定不會高於1%。
綜上所述,玻尿酸是一個不錯的保溼成分,不論其分子量如何。夏天可以用玻尿酸主打的產品,質地和膚感比較清爽,秋冬季節還是要和滋潤的乳霜共同使用,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部分圖源來自網絡
作者 / 廣東省藥監局政務服務中心特約專家 葉劍清
編輯 / 廣東省藥監局政務服務中心(砂糖)
審稿 / 鄒宇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