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
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在太原開幕
開幕式現場視頻
這一晚,萬眾矚目這一晚,盛情滿懷
紅燈籠體育場內,數萬名觀眾、4300餘名參演人員、1000餘名保障人員,熱情湧動,激情躍動,共同奉獻了一臺主題為「逐夢新時代」的精彩開幕式。
各界祝福視頻
二青會開、閉幕式總導演孟可
預演時接受媒體訪問
孟可:做一個百分之百完美的現場
導演孟可接受山西晚報記者採訪。
二青會於8月8日在山西太原開幕。作為運動會標誌性活動,開閉幕式備受關注。8月6日,二青會開閉幕式總導演孟可在預演現場,接受了媒體記者的採訪。
此次二青會開幕式有45分鐘的文體展示,分為「序+三大篇章+點火」5個環節。總導演孟可表示,山西黃河文化、太行文化、長城文化三種文化在開幕式的文體展演中起到了非常大的支撐作用,開幕式的節目編排中,山西元素將貫穿始終。「山西有著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背鐵棍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全國久負盛名,我們將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運動項目糅合在一起,用高科技手段演繹山西文化,讓全國觀眾大飽眼福。」
「除了『序』篇章和點火環節,其他篇章都有側重的山西元素。」孟可介紹,第一篇章以「紅日照東方」為題,主要側重的是「太行」元素;第二篇章以「水擊三千裡」為題,用到的是「黃河」元素;第三篇章以「萬裡長空行」為題,側重的是「長城」及「一帶一路」。
「晉」字帶來震撼視覺盛宴。
「運動項目和當地文化的銜接、體育元素和文藝元素的融合,一向是運動會開幕式的難點和突破點,導演組在這個問題上做了很多創新。至於如何銜接和融合,希望觀眾到時候可以去現場感受一下。」孟可說。
記者:您之前擔任山西省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的總導演,社會反響特別好。此次執導二青會開閉幕式有什麼難點?
孟可:我在省運會更深地接觸到了山西的文化,為我做二青會打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對我個人而言,此次執導二青會開幕式的最大難點就是,在省運會已經表現過的東西,二青會可能需要迴避。但對於咱們山西來說,有很多好東西是必須展現的,就需要使用另外一種方式去展示和表達。同樣一種內容不同的表達,還要達到驚豔效果,這需要磨鍊和思考。
記者:編排時怎樣把山西元素融進去?
孟可:從大方面來說,山西元素其實貫穿了整個開幕式文藝演出。比如我們的第一篇章其實整個體現了太行文化,第二篇章「水擊三千裡」展現了山西的黃河文化,第三篇章說到了長城文化,節目中安排了在長城上做「青春宣言」。山西文化為我們編排開幕式做了一個非常好的藍本。
記者:此次運用的聲光技術在國內是什麼水平?
孟可:開幕式上使用的聲光技術在國內都處於領先,很多呈現方式在國內各大運動會的開幕式中也是第一次運用,所以視覺效果應該也是前所未有的。我們在每次彩排中都會發現一些問題和瑕疵,導演組也儘可能去彌補和修繕。爭取在8月8日做出一個百分之百完美的現場。
記者:臨近演出最後時間裡,導演組的工作重心是什麼,還有什麼需要協調準備的?
孟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讓各工種不要過度亢奮,詳細檢查所有細節和流程。這時候所有的演員需要養足精神、休息好。演出前他們需要平靜地把所有的表演細節與情緒在腦子裡多過幾遍,只有這樣才能在開幕式演出時發揮出一個非常好的狀態。
射箭運動員劉慧敏射箭表演。
火鳳凰翩躚起舞
聖火瞬間照耀龍城
6名火炬手高舉火炬向觀眾展示。山西晚報記者 胡續光 攝
主火炬以何種方式點燃?由誰來點燃?這是歷屆大型綜合運動會開幕式上最令人期待的懸念之一,也是最高級別的「核心機密」。8月8日晚,在山西體育中心「紅燈籠」體育場舉行的二青會開幕式上,這些終極之謎在近6萬人的見證下,一一揭曉。
此前,二青會開、閉幕式總導演孟可透露,最動人心魄的點火儀式,在開幕式中的《涅槃重生》這一部分上演。而在6日晚進行的最後一次開幕式預演中,雖然不少觀眾還是沒有完全看到,豎立在體育場東北角的二青會火炬塔點燃的盛況,但是進行聖火傳遞的前5棒火炬手均已亮相。
第1棒火炬手是我省「金牌教練」蔡光亮。蹦床項目之所以能夠成為我省的優勢項目,這與蔡光亮的功勞密不可分,在他的培養下,我省湧現出了穆勇峰、董棟、塗瀟等一批具有世界超高水平的蹦床健兒。儘管蔡光亮在國內外各項大賽的參賽履歷豐富,但二青會卻是他體育生涯裡第一次擔任火炬手。此番從國家隊回到山西,低調的蔡光亮都沒跟家人和弟子說自己來擔任火炬手。他認為,「火炬手是一份榮耀,但這份榮耀不是屬於我一個人,而是屬於很多和我一樣的教練員。」
第2棒火炬手是汾酒集團的掌舵人李秋喜。兩年前,汾酒集團與山西省國資委正式籤署全省國企改革首份「軍令狀」,李秋喜沒給自己留後路,他說:「完不成任務,我引咎辭職!」之後,李秋喜帶領汾酒在改革之路上奮力前行,創造了經營業績兩年翻一番的「汾酒速度」。「這火炬也不知道會不會給我們留一把?」李秋喜一句輕鬆之言,道出了對這份榮耀的珍惜。
第3棒火炬手是太原理工大學的青年教師李立博。去年,太原理工大學首次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上以第一單位發表論文,這對該校來說是一次歷史性的突破,1986年出生的李立博是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在這篇論文背後更多是科研成果產生的價值。這一成果巧妙地實現了乙烷-乙烯吸附反轉,製備出迄今最高效的乙烷選擇吸附劑,使不同濃度的乙烷乙烯混合物一步分離得到聚合級乙烯。業內人士稱,這一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將對乙烯產業的發展帶來革命性影響。
第4棒火炬手是農民體育代表的李英。今年52歲的李英曾是有著光榮歷史的民間體育組織——海鷗女子鍛鍊隊的第11任隊長,2008年擔任過北京奧運會火炬手的她曾堅定地說:「我就是農民體育的代表。」如今,海鷗女子鍛鍊隊不僅人數眾多,參與的人員也從中青年婦女擴大到「上至80歲的老人、下至剛上學的娃娃」,開展的項目也愈加多元化。
第5棒火炬手是身殘志堅的高思恩。從出生到長大,先天左臂殘疾的高思恩,一直與抱養她的以收廢舊物品為生的奶奶高佔仙相依為命。歷經生活磨難的她現已成為一名中共黨員、山西大學研究生、國家二級運動員。以感恩的方式笑對一切的高思恩,曾獲得過山西省殘疾人運動會短跑金牌、全國殘疾人田徑錦標賽銀牌和銅牌、獲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等多項榮譽。
第6棒火炬手的神秘面紗也在開幕式當晚揭開,她就是屢奪金牌的「神射手」趙若竹。今年21歲的趙若竹是山西臨汾人,在2017年天津全運會上一戰成名後,她如今已將全國錦標賽、射擊世界盃、亞運會等國內外各項賽事的冠軍拿到手軟,並多次創造新的世界紀錄。從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賽程安排上看,趙若竹很可能將擔負中國隊奪得首枚金牌的重任。
此次盛會的主火炬塔豎立在山西體育中心體育場東北角,看上去似乎與開幕式的主會場「紅燈籠」沒有任何物事相連,這也意味著最令人期待的點火儀式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點燃。當晚21時15分許,激動人心的場內火炬傳遞和主火炬點燃儀式正式開始。萬眾矚目下,前3棒火炬手蔡光亮、李秋喜和李立博,依次進行傳遞後,一同跑到場地中央,將火炬傳給後3棒火炬手李英、高思恩和趙若竹。
之後,6位火炬手與智能機械臂共同點燃了「渾天儀」造型的主火炬裝置,主火炬裝置藉助「火鳳凰」點燃主火炬塔。聖火的點燃將現代視覺藝術與高新科技完美融合,首次實現了「場內場外、火炬手與機器人、實景和虛擬」相結合。當青運聖火在「紅燈籠」旁的主火炬塔絢麗綻放的瞬間,全場群情激昂,歡聲雷動,現場的氣氛被推向高潮。
青運聖火照耀龍城,不僅點燃了青運健兒奮力拼搏的激情,也點燃了三晉兒女參與運動的熱情。
火炬手與機器人點燃「渾天儀」造型的主火炬裝置。
山西晚報獨家專訪
二青會開幕式上的「林妙可」
7歲的張梓暄
壓軸獻唱《我愛你中國》
張梓暄
張梓暄領唱《我愛你中國》引發萬眾合唱。
當長110米、寬70米、面積達7700平方米的巨幅五星紅旗流動進入現場,一個童聲劃破天際,隨後萬人同聲齊唱《我愛你中國》,共同獻禮偉大祖國70周年華誕,愛國激情瞬時燃爆全場,將二青會開幕式整場演出推向高潮……
這個萬眾矚目的小女孩是誰?她如何被選中擔任開幕式獨唱?演出開始前,山西晚報記者在化妝間獨家專訪了二青會開幕式上的「林妙可」——張梓暄,以及她的爸爸、媽媽和帶隊老師。
7歲4個月的張梓暄,來自太原市五一路小學一年1班,從入學起,就加入了學校的童聲合唱團,正是在這裡,小梓暄一步步走上了更大的舞臺。據此次帶隊的學校音樂老師王平介紹,孩子在學校就非常優秀,在合唱團選拔時,覺得是個好苗子,不僅會唱,而且跳舞也非常好。
今年5月,她所在的合唱團參加太原市「時代新人說」大型講述活動,張梓暄因長相甜美、表現突出,被宣傳部長點名要求清唱一段,結果小梓暄不卑不亢,音準出色,隨即成為二青會開幕式獨唱演員候選人。後又經過嚴格選拔,最終在這次全國盛會上放歌!
孩子的爸爸告訴山西晚報記者,原本8月6日,梓暄還入選上海一個國際舞蹈比賽,為此她練習了好幾個月,不過怕耽誤二青會的開幕式,最後全家人還是決定放棄了。當然,孩子此番能在二青會上擔此重任,全家人也非常驕傲,在家裡妹妹還和她一起唱、一起練。爸爸最後也自豪表示:「我有信心她能唱好!」
坐在山西晚報記者眼前的小梓暄,一身杏色的蕾絲公主裙,頭戴花環,從容自在,問她緊張嗎?她靦腆笑笑「不緊張!」她說,自己最喜歡就是唱歌、跳舞,在學校裡還擔任數學課代表,這個暑假裡最高興的事,就是能在這個大大的舞臺上唱歌。
「我愛你中國,我愛你中國,我愛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愛你秋日金黃的碩果……」張梓暄走進「紅燈籠」她夢想的舞臺,而她清脆的童聲,也成為這個立秋之夜所有觀眾最深刻的記憶!
精彩絕倫的開幕式演出。
觀眾:
帶著家人來看現場,值!
8月8日晚,不少太原市民發現自己的手機被刷屏了。歷時2個小時,近4000名演職人員為觀眾帶來精彩的表演,洋溢著濃濃的青春朝氣。微信朋友圈裡幾乎全是關於二青會開幕式的內容,有圖片,有視頻,還有各大媒體現場採訪。關於這場盛會,驚豔、精彩、精心、精緻……這樣的感嘆,比比皆是。
「我只想說太精彩了!太震撼!太難忘!這種感覺,不到現場永遠感受不到。」在二青會開幕式現場,太原市民李濤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當晚,他帶著妻子和女兒一起見證了這場盛大的開幕式,還將其中的精彩部分錄成視頻發到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
李濤告訴山西晚報記者,這些天,隨著開幕式文藝演出的內容通過媒體介紹傳播,「二青會開幕式」成為市民口中的熱詞。開幕式也因此出現了「一票難求」的情況。他說,這樣高水平的開幕式只能在電視、網絡上看到,這次不但來到家鄉,自己也成了見證者,親眼看到這樣高水平的演出、震撼的舞美效果,讓他有些「小激動」。
「時而山巒起伏,時而大河澎湃,我感覺自己不是在看表演,而是置身於大江、大河、山川的身邊,享受山川拔地而起,甚至躍到空中的視覺體驗。」李濤說,作為太原人,這場盛大的演出真的讓自己特別驕傲,選擇帶著家人一起來到現場觀看演出,太值了!
據了解,作為本屆青運會的主要承辦地,山西省聘請國內知名的導演團隊對開幕式進行了精心策劃。其中,北京奧運會「畫卷」設計團隊操刀,時隔11年,這支團隊再次出徵,負責「二青會開閉幕式」文體展示。
「聲光電的表現,完全可以媲美我印象中的任何大型盛會,我感受到了一個歷史積澱與科技創新交織融合、熱情與活力兼具的山西。」李濤感嘆道。
精彩絕倫的開幕式演出。
吉祥物扮演者:
很高興給大家帶來快樂
山西晚報記者採訪吉祥物扮演者張峰賓。山西晚報記者 範璐 攝
當晚,在二青會開幕式氣勢恢宏的視覺盛宴中,你是否留意到了16隻活潑可愛的吉祥物「青青」呢?本屆青運會的吉祥物「青青」,原型為山西省鳥褐馬雞,它全身深褐色,臉部鮮紅,頸圈漸白,兩簇雪白的絨毛突出於腦後,尾巴蓬鬆上翹,一副可愛靈動的形象。
在開幕式上,來自太原旅遊職業學院的16名大一男生,裝扮成「青青」的模樣,賣力地奔跑、跳躍,活躍著現場的氣氛。而場下,還有一名同樣來自太原旅遊職業學院的大一學生,穿著「青青」的服裝作為「替補吉祥物」,準備時刻頂上。
扮演吉祥物看似簡單,但是穿著特製的道具服、戴著重重的頭套,在這炎熱的夏天跑來跑去,還要向觀眾揮舞翅膀,那滋味可想而知。「雖然又熱又累,每次排練貼身的衣服也都會溼透,但我覺得扮演吉祥物比表演別的節目都有意思,就像是在『玩』。」張峰賓是一個體格健壯的大男孩,他摘下頭套時,發梢正在滴水。
當山西晚報記者問及「扮成青青的模樣,家人如何在開幕式的直播中認出你」時,張峰賓的回答頗有玩味,「我們『吉祥物』都一樣,隨便指一個就說是我就行了。」在張峰賓看來,吉祥物的扮演者雖然不能露臉,但是能給大家帶來快樂,就覺得挺高興的,「其實每一個節目的演員都不容易,大家這麼努力,我覺得都是在為山西爭光。」
「這麼大的場面以前只在電視上見過,這次能參與進來,感覺很激動,家裡人都很支持我。」張峰賓的老家在河津市,開幕式一結束,他就會踏上回家的列車,給家人分享開幕式上的點點滴滴……
精彩絕倫的開幕式演出。
合唱母女:
幾千人共唱《我愛你中國》很震撼
張文璇和母親在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上除了在舞臺上近4000名演職人員之外,還有一群特殊的「演員」在臺下用她們的歌聲表達對祖國和本屆二青會的祝福。在開幕式演出的最後一個篇章「我愛你中國」中,3000名互動觀眾齊聲高唱《我愛你中國》,將演出推向了高潮。在8月6日的二青會彩排現場,眾多互動觀眾中的一對母女讓記者眼前一亮。
據了解,母女二人並非專業歌手,而是通過民間合唱團入選二青會開幕式。「我和女兒都特別喜歡唱歌,平常有空閒就會去合唱團一起練習,能和女兒一起入選開幕式我特別驚喜。」母親薄俊英說。一個月前,二人與其他團員接到通知,要參加青運會開幕式的演出,合唱《我愛你中國》。這一個月裡,大家都在抓緊練習。大約一周前,互動觀眾進場進行預演排練,合唱團提高了訓練強度,每天定時進行排練。
今年大三的女兒張文璇告訴記者,剛開始知道要佔用暑假排練心裡有疑慮,但當來到場館看到幾千人共同演出時,感到非常震撼。「感覺自己很幸運,假期回到家鄉遇到青運會這樣的盛會,並且還能和媽媽一起參與其中。以前常常羨慕世博會、亞運會在別的城市舉行,這次我也能參加家鄉舉辦的大型活動,我覺得特別有意義。「聲音裡帶著滿滿的自豪感。
「當燈光亮起的那一刻,握著女兒的手,我感覺所有的努力與付出都值了。雖然坐在臺下,我們也拿出了最好的表演狀態。」說起當時的場景,薄俊英仍難掩心中的激動,她說:「這次和女兒一起合唱是我們倆之間特殊的經歷。」
二青會主火炬塔點燃。
《擊壤歌》小演員:
我的小夥伴都特羨慕我
《擊壤歌》小演員們和老師一起合影,留下值得紀念的瞬間。
二青會開幕式第二篇章以「水擊三千裡」為題。在這一篇章中,有本次開幕式上平均年齡最小者表演朗誦節目——《擊壤歌》。相傳《擊壤歌》是堯時的歌曲,也是中國最早的詩歌。演出中伴隨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朗誦聲,來自太原市舞韻藝校的100名萌娃用稚嫩的聲音和充滿節奏感的舞蹈動作,表現了黃河兩岸農耕人民純樸勤勞的個性和農耕地區和諧美好的生活。
8月6日,二青會開幕式彩排現場,這個節目的帶隊老師張琳和小演員代表接受了山西晚報記者的採訪。
「我們從6月初開始編排節目,歷時兩個月的排練,孩子們都非常辛苦,但沒有人喊累,大家都非常珍惜這次機會。」張琳老師介紹,參與表演的小朋友年齡都在7——10歲,因為年齡尚小的緣故,很多小演員對於「二青會」並沒有明確的概念,「作為老師,我就告訴他們,這是山西最大的運動會,能參加表演的小朋友都是最棒、最棒的,孩子就特別高興。」
在問起參加演出排練累不累的時候,今年9歲的小演員代表張楊用稚嫩的聲音說「不累!能來表演,我很驕傲,我的小夥伴都特羨慕我!」
此次排練期正逢小演員們期末考試,但孩子們在排練之餘,都克服困難抓緊空閒時間複習,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些孩子以後可能不會記得他們演出的細節,但在未來,這段經歷一定會是他們的一筆寶貴的財富。」張琳說。
「晉」字帶來震撼視覺盛宴。
禮儀引導員:
每一步都是在展示最好的山西形象
山西代表團禮儀引導員李沁洋。
在二青會開幕式上,高舉引導牌、身著藍色連衣裙、步伐矯健地走在35個方隊前面的禮儀引導員,可謂是開幕式現場的「顏值擔當」。她們是從太原理工大學和山西傳媒學院的學生中,經過對身高、體態、形象的層層選拔及兩個多月排練後,最終脫穎而出的。
按照入場儀式的流程,山西代表團安排在所有方隊之後,最後一個入場。「能夠被選為引導員就已經非常幸運了,沒想到自己還能成為山西代表團的引導員,我覺得自己太幸運了。」來自山西傳媒學院的大二學生李沁洋說,因為山西是東道主,所以每一名引導員都非常希望能夠引導山西代表團入場。
李沁洋覺得,能夠被選為山西代表團的引導員,是「自信」給自己加了分,「我覺得在這麼大的舞臺上,『自信』非常重要,只有展示出自己最自信的一面,才能傳遞出當代大學生應有的青春朝氣。」
別看這些引導員引導各個方隊入場,只是簡單的「走路」,但實際上她們走的每一步都充滿了技術含量,比如腳下保持直線前進、目光要看向主席臺,更重要的是,她們高舉引導牌的兩隻手臂還要始終保持垂直角度。但在李沁洋看來,她們走的每一步,都是在展示最好的山西形象。開幕式總導演孟可說:「排練時引導員每天步數都達到3萬多步,有的人腳都磨破了。」
值得一提的是,為應對突發情況,除了這些正式引導員外,此次還特意挑選了3名備選引導員,她們的訓練也非常刻苦。開幕式當晚,她們化好了妝,換上了禮服,做好了隨時頂上的準備。
山西代表團最後入場引來全場熱烈歡呼。
威風鑼鼓隊:
讓鑼鼓真正威風起來
後臺演員們疲倦地躺在鑼鼓上休息。山西晚報記者 範璐 攝
二青會開幕式上有一個200人的威風鑼鼓團隊,他們在開幕式跟隨節奏擂出鼓點,鼓聲激越,氣勢磅礴。這個200人的團隊來自山西冶金技師學校太鋼鑼鼓藝術團,藝術指導張記亮曾參加1990年第十一屆亞運會的威風鑼鼓隊,他說,1990年,他25歲,非常榮幸參加北京亞運會,在全世界人面前展示威風鑼鼓的風採,2019年,他54歲,能參與到二青會開幕式中,將威風鑼鼓的氣勢在自己家門口向世人展示,讓他更加自豪。
威風鑼鼓團隊是從5000人中層層篩選來的,平均年齡不到20歲。為了備戰二青會,兩個月的時間裡他們每天至少要訓練8個小時,累了就原地休息。其中,鑼鼓隊員駱志傑每晚訓練完後,都會給自己加練兩到三個小時,他說:「我希望將最完美的威風鑼鼓在開幕式上展示,所以我一定要精益求精!」像駱志傑這樣的孩子,鑼鼓隊中還有很多,張記亮指導說:「我為這群參加二青會的孩子們自豪,經過我們認真摳動作,摳節奏,加緊排練,孩子們的鼓打得振奮人心,真正威風了起來。」
開幕式尾聲。
採寫: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範璐 辛戈 張楊 曹欽
實習生 張文璇
攝影: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範璐 寇寧 胡續光
視頻拍攝: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永江 趙亮
視頻製作: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趙亮
編輯:山西晚報全媒體編輯 閆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