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的寫作活動包括制定調研方案、實施調研、統計分析調研結果和撰寫調研報告。這裡只介紹如何撰寫調研報告。在長期寫作時間中,調研報告的格式已約定俗成,相對固定,一般由標題、署名、前言、正文、結尾五部分構成。
(一)標題
調研報告的標題有三種形式:一是公文式,用單標題概括調研對象、內容、文種三部分內容。如《關於興城等七個縣區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的調研》,調研報告的「文種」還常常以「……調研附記」、「……調研札記」、「……的考察」等形式出現;二是主題式,單標題概括內容或主題,如《雙城靠產業化實現農民增收》;三是新聞式,即雙標題,正標題揭示調研的內容或主題,副標題縮小範圍,反映調研的單位、內容、文種,如《遠山的呼喚——關於土家族聚居的樟木村人口素質調研》。
(二)署名
標題下面署名,寫出調研單位或個人姓名、所在工作單位。
(三)前言
前言的作用是概括介紹有關情況,為下文展開作好鋪墊。所以,調研報告的前言要簡明扼要,信息含量大,適合下文展開的角度。一般有這樣幾種方式:
1.交代調研的組織情況,如調研目的、調研對象、單位、時間、地點,有時還包括調研方法、過程及結果。
2.概要說明調研對象的基本情況,如調研對象的工作內容、基礎、工作現狀等,讓讀者對文中所涉及的工作基本情況有一個初步了解,便於在此基礎上展開分析。
3.前言起一個提起「話頭」的作用,有的用敘述式,有的用疑問式,下文就前言提起的「話頭」展開敘述,如《19戶糧王的興衰》的前言:19XX年,我省湧現出19個售糧5萬公斤以上的專業大戶,被譽為「新糧王」。四年多時間過去了,他們狀況如何?有什麼發展變化?從中可以總結出哪些經驗教訓?為此,我們會同有關地縣的同志進行了一次調研。這個開頭抓住群眾關心的熱點提出疑問,從而引出下文予以回答,方式靈活,具有吸引力。 還有一些調研報告直接切人正題敘述情況,省去了前言的「介紹」,這也不失為一種開頭方法。
(四)正文
正文是調研報告的主體,一要全面具體地反映調研到的情況,二要對有關情況做出分析。不同類型的調研報告,正文的寫作內容也各有所側重和區別。反映情況型調研報告正文主要對調研對象的情況進行較為全面而詳盡的反映,介紹情況應抓住要害和特點,特別要注意反映那些變化了的、新鮮的、獨特的新動向,介紹情況應分門別類,區別特點加以介紹,可以根據對象的不同特點、不同類型或區域特點介紹。 (五)結尾
結尾的功能是歸納前文,補充完善。典型經驗的調研報告往往在結尾指出不足或有待改進提高之處;反映情況、揭露問題的調研報告在結尾提出建議;研究分析型調研報告結尾多用於總結全文,得出結論。不論採用何種形式,結尾要確有必要,對全文是不可缺少的補充或完善。切不可無病呻吟,畫蛇添足。如正文完結,內容已闡述清楚,全文應當自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