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基礎物理停滯近100年,真的被三體文明的「智子」鎖死了?一個電工的警告振聾發聵,地外文明被發現時,地球文明很可能迎來末日浩劫。
電工劉慈欣,既不是宇宙學家,也不是物理學家,為什麼他的話在科學界會這麼有分量?
去年《流浪地球》上映,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卻不料,出場即巔峰,後面跟了幾部片子令人大失所望。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大家對原著作者劉慈欣的《三體》寄予厚望,但又不知猴年馬月才能上映,主要是國內沒人能拍,給國外拍,劉慈欣又不放心。
《阿麗塔》上映前,詹姆斯·卡梅隆來做宣發,特地邀請劉慈欣來站臺,在臺上,卡梅隆頻頻秋波大劉,對他的《三體》讚譽連連,私下裡卡梅隆也表達了想拍《三體》大電影的願望,但是劉慈欣最後還是拒絕了。
早在2009年,劉慈欣就把《三體》的影視改編權以10萬塊的白菜價賣了,結果那一年卡梅隆的《阿凡達》全球票房高達27億美金,至今無人超越。
現在雖然三體的影視改編權沒在劉慈欣手裡,但是有一件事是十分肯定的,那就是將來不管誰來拍電影,都還得看劉慈欣的臉色。
因為誰也不可能,也沒有能力繞過劉慈欣去拍攝三體。劉慈欣最起碼也得擔當影片的顧問角色。要不然,電影上映你會去看嗎?
對於為什麼不把三體交給好萊塢拍攝,劉慈欣道出真相:好萊塢的價值觀輸出跟三體價值觀不一致。好萊塢的科幻片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強烈,黑白分明,模式套路化。
三體宇宙的故事脈絡和人物刻畫卻複雜得多,這裡面的人性並非基於我們當前的道德體系。比如貫穿三體全篇的靈魂人物葉文潔,她一手造成了地球文明的毀滅,但是也是因為她,人類文明才獲得了一線生機,她是好人還是壞人?
在全球科幻界,有幾大著名宇宙模型,其中漫威宇宙跟DC宇宙是我們最熟知的,另外一個可以並駕齊驅就是三體宇宙,但是我個人覺得,三體宇宙的格局要比漫威和DC大得多。
漫威和DC宇宙想像力也很宏大和奇妙,故事情節概括起來就是一個字——「爽」。但是三體宇宙的故事卻不局限在一個「爽」字,讀過三體的朋友應該有感觸,除了驚心動魄,腦洞奇大之外,三體更上升到了一種哲學層面的深度思考。
《三體》第二部英譯本發行後,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曾通過專門渠道聯繫劉慈欣催更,接到催更郵件時,劉慈欣還一度以為是收到了詐騙垃圾郵件。
後來歐巴馬來中國,又專門見了偶像劉慈欣一面。面對鏡頭,他倒毫不掩飾,高度評價《三體》:
「三體太有想像力了,背景十分宏大,看完《三體》之後,我覺得當個美國總統和浩瀚的宇宙相比實在太渺小了。畢竟每天處理的都是和國會爭論的瑣事,不用擔心外星人入侵。」
2015年8月23日,劉慈欣憑藉《三體》在美國奪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這也是亞洲人首次獲得"世界科幻界的諾貝爾獎"。
當時得到這個消息時,劉慈欣正在計程車上,四方八方的電話和祝賀簡訊湧進來,劉慈欣實在不敢相信,因為一直以來這個頂級獎項都是由外國人把持,從沒有中國人問鼎過。
復旦大學文學系教授嚴鋒,曾給出這樣的評價:
「我毫不懷疑,這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目前《三體》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全球發行超過2100萬冊,不僅在國外收穫一大票三體忠粉,就連國內的諸多商業大佬也是對其高度評價,雷軍、周鴻禕、馬化騰等都是劉慈欣的鐵粉。
雷軍在談到《三體》時說:
「這十年裡面,我推薦最多的書是《三體》,沒看過的真的可以看一看,看完你就知道網際網路的戰略。大家現在談得比較多的「降維攻擊」「黑暗森林」,基本都是《三體》講的,我覺得《三體》對戰略幫助非常大。」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李淼,曾在書店一口氣看完一本《三體》,直言翻開第一頁就停不下來。後來李淼據此專門出了一本《<三體>中的物理學》科普書,非常受歡迎。
今年4月份,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中,《三體》名列其中,足見此書的價值,絕非限於打發時間的閒書之流。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就是一部科幻小說而已,還能好到哪裡去?
讀過之後你就會知道,《三體》不只是一本科幻小說,更是一部橫跨百億年時間設定的恢弘人類文明史巨製,是集合人類學、社會學、化學、物理學、博弈學、哲學等多個維度的大著作。
↓↓↓↓↓↓
如果你還沒有讀過,真誠建議你看一看,全集3部,一頓飯錢,不管自己看還是送孩子,很值!
我是@今日瞎說 喜歡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