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四射的夏天來了,真是可以讓孩子肆意撒歡兒的黃金季節。每到這個時候,我都喜歡帶小小常去公園,場地大,空氣好,還可以玩五彩的泡泡玩具,讓孩子們吹啊吹,追啊追,既好玩又鍛鍊身體。
飄揚的五彩泡泡,在孩子心中絕對是無可替代的童年回憶。
可是最近看了一則新聞,我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了!這種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泡泡水,成本也就幾塊錢,我們在家用肥皂等生活用品,自己就可以做。沒想到,不起眼的它也被黑心廠家盯上了,為了節省成本,或者讓泡泡看起來更誘人,這些壞人們又把魔爪伸向了泡泡水……
據江蘇新聞報導,之前曾有一個四歲女孩接觸到「三無」泡泡水後第二天皮膚潰爛腫脹,就是因為生產者在裡面添加了有害物質「相轉移催化劑」。
「隨機購買5種泡泡水,發現均是三無產品」,而且灑在臉上就會導致皮膚潰爛腫脹?還能影響體內重金屬平衡???
這新聞信息量有點太大了!咱們一個個來拆解下:
泡泡水危害一
三無產品可能會腐蝕皮膚
首先,前面新聞提到的「相轉移催化劑」是個什麼東東?
相轉移催化劑(Phase transfer catalyst,PTC)是可以幫助反應物從一相轉移到能夠發生反應的另一相當中,從而加快異相系統反應速率的一類催化劑。大量接觸是會腐蝕皮膚的。不過在新聞報導中較為鮮見,平時我們聽到更多添加在泡泡水裡可腐蝕皮膚的物質是「燒鹼」。
燒鹼,即氫氧化鈉,化學式為NaOH,也稱火鹼、苛性鈉,為一種具有強腐蝕性的強鹼,一般為片狀或塊狀形態,易溶於水(溶於水時放熱)並形成鹼性溶液。
燒鹼
如果泡泡水的鹼性較弱,即使濺到皮膚上也沒什麼關係,不長期接觸就不會出現問題;但有些生產者為了讓泡泡起泡效果更好,在泡泡水裡添加大量燒鹼,導致泡泡水的鹼性極高。
如果燒鹼成分若超過15%,則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兒童皮膚脆弱,更容易發生問題。
陝西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教授劉偉介紹,燒鹼是帶有腐蝕性的,孩子接觸到燒鹼,可能導致皮膚發癢,或有痛感,脫皮,甚至潰爛腫脹。
▲山東女孩被泡泡液腐蝕過的皮膚,第二天開始蛻皮
廣西網絡廣播電視臺的記者隨機帶了幾款無任何標識的泡泡水到劉教授那裡去檢測,其中一款泡泡水就檢測到了燒鹼成分。
劉教授把幾款泡泡水倒入錐形瓶,再分別加入酚酞試劑。如果鹼性PH值高,溶液就會變成紫紅色,證明裡面含有燒鹼。
其中一個錐形瓶,只加了一滴酚酞,就立刻變成了紫紅色!
經檢測,這款泡泡液的PH值,達到了12.85,這個值已經非常高了,PH值接近13的泡泡水,一旦接觸皮膚,很容易造成燒傷!
有媒體統計,市面上做泡泡水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用起泡劑製作,成本較高;一種是用火鹼+磺酸,成本較低。而恰恰是因為含有燒鹼,泡泡水才具有了極高的起泡性。
這麼美麗的泡泡,竟然可能會燒傷皮膚,真讓人難以想像!
泡泡水危害二
三無產品可引起血管堵塞
而如果泡泡水裡添加了「相轉移催化劑」同樣可怕,除了前面介紹的可導致皮膚問題外,如果添加過多,一旦被孩子誤服,或通過皮膚接觸滲透到體內,還會引起影響人體的重金屬平衡,引起血管堵塞!
對於隨機買來的幾款泡泡水,揚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教授景崤壁做了檢測,檢查是否含有「相轉移催化劑」:
首先,配置好氯化銅和氯化鐵兩種試劑。
接著,將泡泡水分別倒入兩種試劑後,兩管清澈的液體裡馬上出現了很多絮狀物。這些絮狀物,就是相轉移催化劑和銅離子、鐵離子相互作用而產生的。
也就是說,這兩款泡泡液的確含有相轉移催化劑。一旦進入人體,它就可以和我們體內的銅離子、鐵離子等微量元素發生反應。且因為產生的絮狀物不溶於水,如果沉澱發生在血管裡,會引起血管堵塞!
▲▲▲
敲重點
三無泡泡水一定不要買!
在地攤,或者公園、遊樂場,以及某寶網站,隨處可見三無泡泡水。這種泡泡水,要麼乾脆連包裝貼紙都省了,直接裝在塑料瓶裡就拿出來售賣,要麼包裝上寫的全是英文,找不到廠家、產品成分、注意事項等有用信息。
至於這些泡泡水裡面的真實成分,現在來說還是個迷。
常爸覺得,對於這些肉眼難以分辨的東西,還是遠離為好。市面上有的是質量合格的品牌泡泡水,備一點在家出門帶上,而不要為了讓孩子一時高興,隨便購買,損害健康。
吹泡泡注意事項
不要誤食泡泡水&遠離火源
即使買的是正規泡泡水,也建議吹泡泡時,儘量不要讓泡泡沾染皮膚,尤其是嘴唇、口腔,沾染上要及時擦掉、漱口,因為畢竟不是可食用的東西。除此之外,還有兩個方面需要注意:
▼不要誤食泡泡水
因為泡泡水外表無色清澈,和白開水差不多,對於分辨力不強的孩子來說,容易誤食。經常從媒體看到,有小寶寶誤食泡泡水的新聞。
去年10月,衡水有個3歲男孩誤喝了泡泡水,高燒不退,已經休克。經緊急送往醫院洗胃,才轉危為安。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明知道是泡泡水,但還是給喝下去了。怎麼回事呢?因為他是用吸管沾著泡泡水吹泡泡,一不小心吹氣變成了吸氣,泡泡水就會被吸到嘴裡。
所以,泡泡水平時最好放在孩子不容易夠到的地方,孩子玩吹泡泡遊戲時,家長也要做好監督。
▼ 吹泡泡時要遠離火源
先來看下面一個動圖,泡泡遇火後會瞬間點燃。如果這時候,小朋友正在追著泡泡跑的話,就非常危險了!
點擊播放 GIF 0.5M
泡泡不是水做的嗎?為什麼會點燃呢?
這是因為,如果你的泡泡是用肥皂水、甘油做成的,這些化學成分遇到火就可以點燃了。
肥皂是動植物油脂和鹼相互作用的產物,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鈉。當泡泡吹起來的時候,硬脂酸鈉和甘油形成泡泡的外壁,而泡泡裡面包裹著大量空氣,遇到明火時,泡泡外壁就會燃燒起來,然後在氧氣的作用下,迅速燃透。
所以玩泡泡,高興之餘也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常爸一手體會:一點都不難
自製安全無毒泡泡水
買外面的泡泡水擔驚受怕,還不如親自給孩子做一次,泡泡水的製作其實一點也不難。製作之前,先說說泡泡是怎麼形成的:
泡泡是由於水的表面張力而形成的。這種張力是物體受到拉力作用時,存在於其內部而垂直於兩相鄰部分接觸面上的相互牽引力。水面的水分子間的相互吸引力比水分子與空氣之間的吸引力強。這些水分子就像被黏在一起一樣。但如果水分子之間過度黏合在一起,泡泡就不易形成了。肥皂「打破」了水的表面張力,它把表面張力降低到只有通常狀況下的1/3,所以用肥皂做主要原料,就可以吹出可愛的泡泡了。
這個周末,我也跟小小常試驗了一把,所用的原料非常簡單,但效果並不差:
材料
杯子、吹泡泡工具、水、肥皂片、攪拌工具
切幾塊小肥皂片
把小肥皂片用溫水泡一段時間,直到泡爛
再加進適量的冷水,把泡泡水攪拌均勻
接下來,用不同的吹泡泡工具,就可以盡情玩兒起來啦!(3歲以下的孩子不建議用吸管,以防誤吸泡泡水)
小小常發明了各種玩法,玩得不亦樂乎,看還在桌子上吹出了泡中泡!
建議,爸爸媽媽可先不告訴孩子肥皂水與水的比例,讓孩子自己不斷嘗試。但可以用語言稍作提示,比如:「是不是水太多了?」、「是不是需要再加些什麼?」等等 。又好玩,又能讓孩子學到東西!
除了這種非常簡單易行的泡泡水製作方法,網上還有不少「進階版」,比如「洗潔精+膠水」系列的,這種做法,可以讓吹出的泡泡更有韌性。
材料
白糖、膠水、洗髮水、洗潔精、水、杯子、勺子
首先在杯子內加入一勺白糖
再加入一勺膠水
接著加入一勺洗頭膏/洗髮水
加入兩勺洗潔精
最後加入三勺水
攪拌均勻
然後,再配上造型各異的吹泡泡工具,就可以盡情享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