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筆下的天然之趣:蜜蜂在振翅,瓜藤在潛行,還有一隻呆萌傻鳥

2021-01-17 瀟湘晨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文 林雲龍/攝

浙江美術館,《秋蕊香——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正在展覽中。

9號展廳的玻璃櫃裡,橫放著齊白石的一幅草稿,吸引了不少人駐足。這幅高28釐米,寬20.5釐米的畫上,畫的是一隻鳥,輪廓簡約、憨態可掬,用今天的話說,可謂「呆萌」。畫上白石老人題跋中,有「真有天然之趣」六個字。

在美術評論家、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看來,這也是齊白石畢生追求的藝術旨趣。

用放大鏡看他筆下的蜜蜂,振翅的虛影都畫得出來

齊白石筆下最有名的是蝦,如在水中遊,栩栩如生。以至於他曾感嘆:「予年七十八,人謂只能畫蝦,冤哉!」看來,白石老人也鬱悶,遺憾世人多認為他只會畫蝦。但看過這場展覽,很多人會和我一樣,不禁感嘆齊白石的眼力和匠心。

本次展出的近百幅花鳥作品中,除了魚蝦,還有多幅草蟲作品,蜜蜂、蟈蟈、蟋蟀、蝗蟲、蛾、蜻蜓、螳螂、蟬等等。展廳中,這幾幅蟲類作品的旁邊都放了一個放大鏡,方便參觀者看細微處。原來,這畫上的蟲子,幾乎都是按照1:1還原的,與自然界真實蟲類一般大小。

蜻蜓和蟬,透明的翅膀上是一根根網狀紋路;飛蛾翅膀上覆著粉泛著光澤;蟈蟈飽滿肚子上其實暗藏褶皺,強壯後腿上還有細小的刺……這些細節,在放大鏡下纖毫畢現。有兩隻蜜蜂,一隻停著、一隻懸著,蜂翅快速振動的虛影都畫出來了。

《雙蜜蜂》

有一幅《螳螂畫稿》,雖然這只是一幅草稿,卻清楚記下了齊白石思考的過程。畫上有兩朵萱花,旁邊標記著,這種花是斜著向上開的,花瓣中心的黃色不要墨鉤。花的周圍還有幾隻螳螂。左上角一隻,是用線條勾勒的,偏工筆,螳螂背腹的線條、前肢上的倒刺,都畫出來了。

齊白石畫稿

其餘幾隻,是墨塊組成的,偏寫意,比如整個軀幹只用了一兩筆撇成,還有些枯筆的感覺,再細品,這種筆法正好畫出了螳螂翅膀的透明效果。齊白石又在旁邊標註:「寫意者好,此四字言蟲。」看來,經過一番試驗和比較,他得出結論,畫螳螂還是用偏寫意的手法更好。

《齊白石年譜》中,齊石白的忘年交黎錦熙曾這樣回憶:1901年以前,齊白石的畫以工筆為主,草蟲早就傳神。因為他家一直養草蟲:紡織娘、蚱蜢、蝗蟲之類,還有其他生物,他時常注視其特點,做直接寫生的練習,歷時既久,自然傳神。定居北京以後,才獨創紅花墨葉的兩色花卉,還有那著名的寥寥幾筆的蝦。

《多壽》

此次參展的草蟲,只佔了齊白石草蟲作品的一部分。北京畫院收藏的齊白石草蟲作品有295件,涉及草蟲22類,其中最多的是蜻蜓,有45件,其次是螞蚱43件。有些種類還畫出了下屬的不同科類,比如蛾類包括燈蛾、鳳蛾、尺蛾、天蛾、鹿蛾、螟蛾、蠶蛾、雀天蛾等,它們之間細微的差別如果不是昆蟲專家,幾乎很難分辨。

獨行花院研究絲瓜蔓,他對自然的熱愛盡付筆下

1960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拍攝了第一部實驗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當年動畫中那些蝌蚪、青蛙、魚蝦、雞、荷花、絲瓜,都出自齊白石筆下。這部動畫一出世,一舉拿下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動畫節——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齊白石的蝦

他筆下的花草蟲魚,魚蝦蟹、蝴蝶、螳螂、瓢蟲乃至葫蘆、石榴等植物,一片片翅膀、一根根觸鬚,都讓人感受到真實自然的氣息從紙上漫出來。

齊白石的兒子齊良遲說,父親在畫每一幅畫之前,都要打腹稿。打腹稿時,他要去觀察實物。比如要畫牡丹花,就去看看牡丹花是怎麼開的,葉兒是怎麼長的,是對生的還是互生的,它和芍藥花又有什麼區別等等,甚至做好筆記、勾畫出草稿。

《草蟲秋海棠》局部

對自然的熱愛在齊白石身上與生俱來。

齊白石的童年,在湖南湘潭杏子塢星鬥塘度過。他說自己小時候,「見到狗子貓兒則笑,見生客則哭。」他愛花花草草,愛小狗小貓,愛水塘裡的魚蝦。因此多年之後,在北京定居的齊白石,在院子裡重建了農家的田園。

1926年,北京跨車胡同15號。齊白石在院子裡,開闢了一塊地,種上絲瓜、葡萄、花草,家人稱為「花院」。「這是父親最喜歡的院子。」兒子齊良遲說,「父親在花院裡種了很多的絲瓜,絲瓜結了很多很多,個個長得一米來長。」

這位大畫家,常常喜歡在花院裡獨行。

有一次,齊良遲走過去,齊白石指著一根絲瓜蔓的末梢說:「你記住它在架子上的位置,晚上來看看,明早再來看看,你就會曉得,蔓白天長得很慢,只有到夜晚的時候,才長得很快。」齊白石對著絲瓜,給兒子講解藤蔓和葉子的走行,畫畫時要注意的地方。「他還教我,多注意觀察生活中遇見的自然生長的各種植物。」

齊白石的朋友龍龔在《齊白石傳略》中提到,齊白石自己養過許多草蟲,且進行了相當多的寫生:從1909年到1919年十一年,速寫的或工細的畫在毛邊紙上的畫稿,最少也在一千張以上。每個畫稿都不出一張信紙大,有的畫幾隻蟲,有的畫一隻鳥,有的甚至是打亂了的花瓣或折下來的樹葉,每一張都附記月日,作些題識。

齊白石曾說:「餘畫小雞二十年,十年能得形似,十年能得神似。」齊白石對絲瓜藤、小雞、蝦蟹,下足了觀察上的功夫,所謂胸有成竹,如此才有了形神兼備、充滿自然氣息的花鳥蟲魚。

齊白石畫了50年花鳥草蟲,只要是他見過的草蟲,幾乎都被他繪於筆下。

天然之趣來自何處,這個「呆萌」鳥藏著答案

齊白石的草蟲,展現著他的天然之趣,為什麼這是前代畫家中沒有,也是後代畫家難以見到的?

北京畫院理論研究部主任呂曉認為,中國歷代都不乏擅畫草蟲的名家,他們或擅工筆,或重寫意,但很少像齊白石那樣,將工筆、寫意天衣無縫地結合在一起,創造出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而且在歷代畫家的筆下,草蟲僅是花草的點綴而已。在齊白石的畫中,草蟲雖與真蟲大小無異,卻成為真正的主角與視覺中心。

齊白石《葫蘆》局部

他的工筆草蟲雖極寫實,卻不是死的標本,充滿生機與活力,雖細緻入微,卻又高度概括,精練而不失之瑣碎。

齊白石的草蟲畫1920年後便受到廣泛的歡迎,而他覺得自己老眼昏花,還要畫這種工細的作品,有些苦不堪言,也時時感到兩種畫法的矛盾,以及達到形神俱似的難度。但最終他悟到:「善寫意者,專言其神;工寫生者,只重其形,要寫生而後寫意,寫意而後複寫生,自能形神俱見,非偶然可得也。」

齊白石畫稿

齊白石藝術的核心到底是什麼?這是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直到在畫院近2000件齊白石藏品中,吳洪亮看到了一幅畫稿,一下子豁然開朗——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那隻呆萌的小鳥。

齊白石在畫上有題跋:「己未六月十八日與門人張伯任,在北京法源寺羯磨寮間話,忽見地上磚紋有磨石印之,石漿其色白,正似此鳥,餘以此紙就地上畫存其草,真有天然之趣。」

「真有天然之趣」,吳洪亮覺得找不到更合適的表述了。

北京畫院院長 吳洪亮 資料圖

法源寺是唐貞觀年間的古剎,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廟。101年前,齊白石客居北京,暫住在寺內。一次與晚輩閒聊時,偶然瞥見地上的石磚,刻著鳥的紋樣。齊白石把紙放在地上描了下來。石磚上充滿了天然之趣的小鳥,吸引了心中也充滿天然之趣的齊白石。

「這兩行題跋,為我們描繪了最真實的齊白石,一位飽經世事滄桑,卻依然保持單純童心的老人。」吳洪亮說,「真有天然之趣正是齊白石自己的寫照,齊白石這個人就是一個『真』字。」也正因如此,他的小魚小蝦、石榴大桃,才那麼鮮活可人,那份自然之情躍然紙上。

《水草螃蟹圖》

吳洪亮認為,這種簡單快樂對齊白石是情之所至,在人際交往中,他也是一樣灑脫自在。比如,他對自己畫的一幅寫生小蝦十分喜愛,不想出讓,他會直接寫上「此小蝦乃予老眼寫生,當不賣錢。」

為了杜絕某些官僚商賈俗人來索畫,他寫出告示掛在屋中:「賣畫不論交情,君子有恥,請照潤格出錢。」潤格就是價目單,北京畫院收藏的他的潤格,大概內容是:扇面大者三十元、中者二十五元;紅色重用十元、少用五元;刻印朱文廿元、白文十五元。最後還加了一句「出門之畫,回頭加印、加字,不答應!」這就是他的直白和爽利,正與他的藝術相同。

【來源:錢江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齊白石的《菊花小鳥圖》,放大20倍後,竟發現「傻鳥」這個秘密!
    齊白石的《菊花小鳥圖》,放大20倍後,竟發現「傻鳥」這個秘密!文/小魚看看今天小編也當一回文人雅士,和大家一塊探討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的《菊花小鳥圖》,齊白石大師一生致力於藝術創作,在國畫、木雕領域的藝術造詣可謂是登峰造極,對於他畫的國畫,很多人都只知道蝦,其實在齊白石大師早期、中期的作品中,還有很多的植物作品
  • 齊白石第三代傳人-湯發周趣談:齊白石畫的最呆萌小鳥,你見過嗎
    磚紋若鳥稿 29cmx21cm 託片 北京畫院藏釋文:己未六月十八日與門人張伯任,在北京法源寺羯磨寮間話,忽見地上磚紋有磨石印之,石漿其色白正似此鳥,餘以此紙就地上畫存其草,真有天然之趣。這幅小畫,你來展廳的時候看到了嗎?
  • 又到吃櫻桃的季節,看看齊白石筆下的櫻桃圖
    這碗櫻桃是齊白石的學生張仃贈送的,題字上有表明。此幅作品齊白石是想告訴張仃櫻桃的美味,有人還評說白石老人是覺得送的太少了,想讓張仃下次多送一點。當然,還有人說這可就不一定了,鮮美的櫻桃嘗嘗味就好,不然白石老人為什麼不多畫幾碗?這是一個謎,每一個人在賞畫的同時心中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
  • 養不了寵物就畫一隻,馬來西亞藝術家筆下的小狐狸,萌翻無數網友
    話說,養一隻寵物,似乎是很多人的夢想。但不能否認,因為很多限制,這個想法也只存在於很多人的腦海裡。因此,不少人選擇雲吸貓,雲吸狗的方式。然而,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藝術家Yee Chong,用畫筆創作了一隻寵物小狐狸,呆萌可愛的模樣,萌翻了無數吃瓜群眾。
  • 齊白石萬裡挑一的《花草工蟲冊》少白湯發周說你不看一定後悔莫及
    「此冊十開即如平泉莊之木石,是吾子孫,不得與人」。這是齊白石於本冊頁的自跋。雖只是短短數句,但齊白石對於此作的鐘愛之情,早已躍然紙上。題款中有「平泉莊之木石」一語,亦為一典。「平泉莊」指唐宰相李德裕(字文饒)別墅。位於東都洛陽南部,園周圍十餘裡,內有臺榭水泉之勝,四方奇花異草畢備。李德裕在其《平泉山居戒子孫記》中,留給子孫的訓戒是:「鬻平泉者,非吾子孫也。
  • 齊白石筆下草蟲栩栩如生:可透過翅膀看到花紋
    本報訊 若說到今年拍賣市場上的明星藝術家,齊白石老先生絕對算一個。  而說到先生,就不得不提到他筆下的蟲子。年紀大一些的藝術愛好者,可能對1955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畫家齊白石》還有些印象。在這部紀錄片裡,曾出現過一套十八開的花卉工筆草蟲冊頁,只是之後,尋常人就沒有機會親眼看到了。  60年後,我們終於有機會近距離重溫它。
  • 韓羽讀齊白石:兩個九零後老頭的「趣畫」與對話
    齊白石,《卻飲圖》「誤讀」之趣白石老人筆下的小生物,往往像似孩子,比如這幅畫裡的小魚兒,歡快得活蹦亂跳,甚至有點兒做作了。且看跋語:「草野之狸,雲天之鵝,水邊雛雞,其奈魚何。」是替小魚出一口氣的。同時又似乎還有一聲嘆息,是白石老人的:亂兵、土匪,搶糧綁票,老百姓東藏西躲、顛沛流離,亂世人不如太平犬,更不如這河中小魚也。很明顯,是借小魚這「酒杯」,以澆自己心中之塊壘,哀人復自哀之。而我又看又笑,當樂子了。陰錯陽差,不弔詭乎,寫以志之。
  • 齊白石《百蟲圖卷》
    芙蓉蜜蜂瓜藤螳螂 蜜蜂蜜蜂烏子藤與瓢蟲
  • 他畫昆蟲栩栩如生,瞧不起早年的張大千,一起看看他筆下的昆蟲
    齊白石書工篆隸,取法於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代表作有《蛙聲十裡出山泉》《墨蝦》等。著有《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述》等。昆蟲繪畫和昆蟲詩歌一樣,在昆蟲文化中佔有重要分量。
  • 草蟲的畫法、創作、齊白石最全草蟲圖,經典巨創《百蟲圖卷》
    墨要新磨的濃墨,點睛的最關鍵之處在於眼睛的顧盼之趣。墨點黑睛上面的白色高光留得好,可使草蟲眼仁明亮,炯炯有神。《三希堂畫寶》介紹畫螳螂法說透了畫蟲的傳神秘訣:「凡畫螳螂,須威嚴之狀。其攫物也,雙眸欲吞,一鼓作勢,極貪饞機警又極威猛。具此情形方為曲肖。」草蟲的神態不僅表現在眼睛上,還藉助於多變的足和雙須上。一般長鬚草蟲爬行或覓食時,雙須一上一下的前後擺,咬鬥時,雙須直挺,跳躍時,雙須後披。
  • 齊白石把草蟲畫成了照片,把畫面放大20倍,看螳螂的這個小動作!
    齊白石不僅是一位大寫意畫家,他在工筆畫上的造詣也非一般畫家所能相比的,筆下工筆草蟲形象真實堪比照片。齊白石在寫實畫上並不是一味地求像,而是追求畫面的生動和意趣,我們從上一幅畫中可以看出,畫面上方一隻蟬,下方一隻螳螂,然後又以寥寥數筆勾勒出花葉。
  • 夠呆萌,好想養一隻!
    夠呆萌,好想養一隻!說起老鼠,大概很多人都不陌生,在我們生活中,我們有「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這樣的惡語,老鼠也就成了不受歡迎惡名昭彰的壞人的代名詞,然而,我接下來要說的小動物真的很難讓人討厭起來呢~gou'dai'meng有沒有萌到你,哈哈不知道有沒有朋友跟我一樣,尤其喜歡毛茸茸的小動物。最近迷上了這種小動物,意外的發現它們壽命竟然能長達二十年!
  • 齊白石畫了一隻鳥,網友嘲笑是兒童畫,專家:放大看才是最高境界
    他所畫的《百蝦圖》,一共有123隻,隨便一隻都價值百萬了,而那幅《蟬》更是活靈活現,似乎能從畫裡面飛出來一樣,被拍到了八億的價格,總是他的畫都看起來很簡單,似乎就幾筆可以完成,但是越簡單,背後所蘊含的東西就越深刻,簡單才能真正創造萬物的特色。
  • 齊白石畫櫻桃,畫一碗還加一隻昆蟲,最後作品的價值1.5個億
    很多朋友們看過了齊白石的繪畫作品就立馬會愛上它,不是因為齊白石本人的名氣大,原因就是他的繪畫作品,的確是獨成一派,非常具有藝術天成之氣。但齊白石筆下的櫻桃,畫得最簡單,也最具有童趣味,後續拍賣的價值也是最高的。說到關於他作品的價值性,一方面可以說是受到了齊白石本人名氣的影響,另一方面,就是齊白石的繪畫方式,還有風格決定了高拍賣價值的最重要原因。
  • 他把百獸之王畫成「橘貓」,呆萌呆萌的,寧靜都忍不住轉發
    東西方文化在很多地方都彰顯了其不同之處,例如對待龍的看法,在亞洲,龍不僅是無所不能之物的化身,甚至很多皇帝、統治者皆以「龍之子」自稱,而在西方國家,尤其是歐洲,龍卻是邪惡的反派角色。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東西方差別,其中有一處非常有趣,即對於「百獸之王」的理解。在迪士尼巨著《獅子王》中,我們看到了獅子王木法沙作為整個非洲草原的統領,其雄姿英發,智慧過人,然而在東方,我們卻以老虎作為「百獸之王」的象徵,例如成語「龍爭虎鬥」中,將老虎與龍排到了同一水平,而在中國歷史上,關於虎的成語也均顯霸氣威猛之勢。
  • 齊白石是書畫大師,他的工筆昆蟲畫,體現出他的寫實功底很深厚!
    齊白石必竟是有功底的繪畫大師,他沿襲吸收了文人畫的簡約印象風格,在雜誌上發表了一幅幾筆而成的山水畫之後,北平的文人才逐步認可了齊白石的繪畫藝術,成為了一代國畫大家。這時的齊白石已經是70歲了。眾所周知,在近代中國美術史上齊白石是詩書畫印俱佳的巨匠。
  • 雙面鳥鯨頭鸛,在動物園中是傻鳥,在野外卻是不折不扣的猛禽
    在鳥類當中,許多的猛禽因為外表英俊,兇猛,以及不俗的實力被大多數網友所喜愛,但也有一些猛禽走紅靠的不是實力,而是靠呆萌的外表以及沙雕的性格,博得大眾的喜愛。  但它其實是一隻雙面鳥,在人前人後的狀態完全不相同,它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非洲溼地的頂級掠食者——鯨頭鸛。
  • 同樣是畫蜜蜂,他畫出了書法的感覺,她卻畫成了胖嘟嘟的蜘蛛俠
    這就是他的蜜蜂手繪作品,第一眼看到這個畫面,還以為是老外寫的書法呢!走近一看,原來都是形態各異的蜜蜂,帶著簡單的色調,在寫實和寫意之間徘徊。Terry涉獵廣泛,作品不僅僅局限在繪畫領域,畫蜜蜂屬於「情不自禁」之作,畫裡畫外,滿滿都是愛。
  • 齊白石畫的小蟲子放大5被,小蟲子翅膀薄如蟬翼,他是實力派畫家
    蟬的四肢比例準確,形象生動,放佛準備振翅高飛,齊白石不僅刻畫出了造型,也表達出了神韻。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齊白石之所以能立足於畫壇,不僅僅憑藉著深厚的大寫意造詣,還有他形神兼備的工筆寫實畫。齊白石大器晚成並不是偶然,而是幾十年積累,厚積薄發的結果。
  • 齊白石畫了只鳥價值1000萬,網友斥其為兒童畫,專家:看看鳥眼睛
    其實,畫一隻鳥價值1000萬,這種情況也不少見。像潘天壽、李苦禪這樣的大師,如果畫一隻鷹,可能畫一隻鷹也能價值千萬上億。不過,在國畫裡,鷹基本上是一種獨立的作畫題材,雖然它的確是鳥,但是跟平日裡大家說的小鳥兒是不一樣的。我們要講的這幅畫,就是一般的小鳥,花鳥畫中無處不見的那種小鳥兒。 眾所周知,齊白石畫的蝦可謂是名聲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