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小課堂開課了,今天我們來說一說一直傻傻分不清的「線電壓」和「相電壓」。
通常我們把
火線和零線間的電壓為220伏,稱為「相電壓」;
而兩根火線間的電壓為380伏,稱為「線電壓」。
通俗的理解就是:
1、三相電——發電機中三個固定線圈,它們在磁場中運動相應產生三個感應電壓,而且每個電壓的相角相差120度,這就是日常所謂的ABC三相;
2、發電機的三相電輸出接法若採用「三相四線制星形接法」, 就會有一根零線和三條相線;
3、零線——變壓器低壓側一般採用Y型接法,中性點用導線與大地相連,同時在中性點拉出一條導線,該導線便是零線。零線的好處是把中性點的電位保持為零電位,使相線(A、B、C相拉出的導線)與零線之間的電壓保持相對穩定,有利於用戶電器使用。
4、線電壓、電流——相線與相線之間的電壓稱為線電壓(例如AB相線之間的電壓,一般為380V),相線與相線之間形成迴路所產生的電流稱線電流
相電壓,相電流——相線與零線之間的電壓稱相電壓(一般為220V),相線與零線之間形成迴路所產生的電流為相電流
5、母線——在輸電線路中的主幹線稱為母線
6、相電壓是各個相與地的電壓。線電壓是相與相的電壓,就是三相四線制的380伏。
相電壓是220伏,線電壓是380伏,兩個是1.732的關係 。
零線是電源的迴路,當然它在變壓器附近接地,如果接地不好可能帶電。地線是單獨接地,它不是電源迴路,是保護線,單根與地同電位,也就是零電位。
家裡應該是單相三線制,就是火線、零線、地線。
1、結構的區別:
零線(N): 從變壓器中性點接地後引出主幹線。
地線(PE):從變壓器中性點接地後引出主幹線,根據標準,每間隔20-30米重複接地。
2、原理的區別:
零線(N): 主要應用於工作迴路,零線所產生的電壓等於線阻乘以工作迴路的電流。由於長距離的傳輸,零線產生的電壓就不可忽視,作為保護人身安全的措施就變得不可靠。
地線(PE): 不用於工作迴路,只作為保護線。利用大地的絕對「0」電壓,當設備外殼發生漏電,電流會迅速流入大地,即使發生PE線有開路的情況,也會從附近的接地體流入大地。
講了這麼多,你對線電壓、相電壓,零線、地線分清楚了嗎?
歡迎下方評論,一起來討論!
分享是一種美德,讓更多需要的朋友看到 !!!變電小課堂,分享變電小知識,服務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