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世界上和恐龍最接近的動物是什麼?
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就是冷血兇殘的科莫多龍。
科莫多龍,又叫科莫多巨蜥,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蜥蜴,身長可達3米以上,體重可達80kg。
這樣的體型完全能夠捕食巨大的獵物,包括野豬、鹿和水牛等大型動物。
科莫多龍由亞洲的巨蜥屬進化而來,遷移到澳大利亞後,因為缺乏競爭對手,導致體型巨型化。後由於地殼運動,科莫多龍再次回到印度尼西亞群島,最終在這裡定居。
如今,除了孤立的科莫多島及其周邊島嶼外,這種巨蜥幾乎已經絕跡,被列為瀕危物種。
雖然生活在偏僻孤立的島嶼,但它一直享有盛名,一方面是因為它外形,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它是非常強大的掠食者。
速度驚人,會攻擊人類
為了捕捉獵物,科莫多龍會使用伏擊策略,會埋伏著等待毫無戒備的動物經過,並在獵物逃跑前狠狠咬上一口。
雖然科莫多龍看起來又大又笨,但這些巨蜥全身都是肌肉,能以爆炸性的速度移動。
據統計,在全力以赴的衝刺中,科莫多龍可以達到每小時19公裡的驚人速度,而人類的平均衝刺速度只有每小時24公裡。
這意味著,如果你被一隻埋伏著等待獵物的科莫多龍發現,那麼你必須全力逃跑,千萬不要因為它的體積而低估它的速度。
在過去的41年裡,科莫多巨蜥已經造成了4人死亡。
愛吃腐食,含有劇毒
科莫多龍不僅體型龐大,胃口也很好,能夠吞下相當於自己體重80%的食物。
雖然捕食能力很強,但是科莫多龍並不經常捕食。
相反,它們吃很多腐肉,嗅覺靈敏的它,可以在10千米外發現獵物的屍體。
這樣的飲食習慣,也讓它們有了非常獨特的捕獵技巧。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認為,被科莫多龍咬一口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它的嘴裡有大量的細菌。作為一種食腐動物,咬傷獵物後,會在傷口留下致命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會感染並殺死任何獵物。
然而,澳大利亞科學家認為,科莫多龍真正讓獵物致命的是它分泌的毒素,細菌感染只是輔助。
也正是通過這次研究,讓長達數十年的關於科莫多龍「細菌感染」的殺戮神話被推翻。
經過頭骨掃描,發現科莫多龍的下顎有兩個腺體,這兩個腺體能分泌出多種有毒蛋白質,能讓獵物血壓降低、肌肉麻痺和血液無法凝結等症狀。
也就是說,對於科莫多龍來說,致命三大法寶是:撕咬、毒素和細菌感染。
其中最致命的是毒素,在捕獵過程中,即使科莫多龍沒有一口咬死獵物,獵物僥倖逃脫,咬傷的一口只要注入了毒素,那麼逃脫的獵物也會因為這些毒素而倒下。
到這個時候,科莫多龍只要用敏銳的嗅覺,緊隨其後,找到那些垂死掙扎或者已經死亡的獵物,然後飽餐一頓。
雖然是冷血動物,但它的行為超出了冷血動物的範疇
大多數爬行動物都缺乏有氧運動的能力,但科莫多龍是個例外。
科莫多龍速度很快,也非常活躍,追蹤獵物的耐力也很好。
研究人員認為,它的線粒體發生了遺傳適應性變化,能讓這些生物實現類似哺乳動物的活力。
眾所周知,線粒體能為細胞提供燃料,尤其是科莫多龍的肌肉細胞,這也是這種生物擁有難以置信的速度和耐力的主要原因。
同類相殺,幼仔也不放過
科莫多龍有非常陰暗的一面,那就是幼仔會成為一頓簡單的晚餐。
如果沒有其他的獵物,或者幼仔看起來很美味,那麼成年科莫多龍就會抓住一隻幼仔作為食物。
因為,為了避免被大的科莫多龍吃掉,幼仔會在樹上呆上一段時間,避免與較大的巨蜥相遇。
與此同時,幼仔會將自己置身於糞便中滾一滾,一方面能沾染成年科莫多龍的氣息,防止其他科莫多龍獵殺自己,另一方面,這麼噁心的便便,相信科莫多龍也下不去口。
沒有爸爸,一樣可以繁殖
有時,雌性科莫多龍也可以孤雌生殖。
研究人員發現,位於倫敦兩個不同的動物園中,發生了非常離奇的事情。在沒有雄性的情況下,雌性科莫多龍仍產下了一窩可存活的卵。
對這些卵進行遺傳分析發現,這些卵根本沒有受精過程,也就是說,完全是雌性科莫多龍孤雌生殖完成的。
雖然世界上大約有70種動物存在孤雌生殖,但這是首次在科莫多巨蜥身上得到證實。
最後
很多會疑惑:同樣是爬行動物,科莫多龍能打敗鱷魚嗎?
顯然,會問這個問題的人,可能已經過於神化科莫多龍。
科莫多龍雖然是蜥蜴中最大的,但對於鱷魚來說,還是小菜一碟。
首先,從體型上來說,鱷魚明顯比科莫多龍大很多。鱷魚中體型最大的是灣鱷,平均就有4米,最大的完全可以超7米,體重完全可以超過1600千克,這樣的體型,3米左右的科莫多龍還是沒法比的。
其次,科莫多龍雖然能分泌毒素,但由於咬合力並沒有這麼強,在打鬥過程中,可能還沒來得及將毒素注入全身堅硬的鱷魚,鱷魚就用強大的咬合力將科莫多龍咬死了。
最為重要的是,鱷魚作為最古老的活化石之一,存活至今,肯定有其過人之處,絕對不是年紀輕輕的科莫多龍可以比的。
因此,對於科莫多龍,我們應該客觀評價,雖然很厲害,但也不要過度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