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自研6比特量子計算機,「本源量子」獲得超5000萬元訂單

2020-10-24 36氪

作者:李子月、石亞瓊

編輯:石亞瓊

**

隨著2020年量子計算方向科研及工程進展突破,量子計算再度受到關注。疊加政策利好,以及二級市場的財富效應,一級市場對量子計算的關注度提升。

我們近期接觸的本源量子成立於2017年9月,是國內較早進入量子計算領域的公司。團隊技術起源於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由兩位量子計算行業領軍人物——郭光燦院士、郭國平教授引領。本源量子研發專家團隊由量子計算院士和科技部超級 973 項目首席科學家組成,核心研發團隊成員均為中科院計算機、物理領域博士,囊括了中國大部分量子計算人才,公司研發人員佔比超過75%,團隊成員以90後為主。目前總部位於合肥高新區,在成都和深圳設有分支機構。

一、5千萬價格出貨6比特量子計算機

雖然很多人認為量子計算機還是一個」未來願景「,但近年來也已工程落地。本源量子已於今年以超5000萬的價格出貨了第一臺量子計算機。根據公開信息,本源量子已出貨的第一臺量子計算機名為「悟源」,6比特量子晶片「夸父」組裝而成,採用超導方案,對標IBM 2017年時產品,但售價僅為後者的一半。

這款量子計算機從量子晶片、量子測控、量子軟體、量子云、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量子計算軟體系統均為本源量子自研。

量子晶片方面,本源已擁有超過10種各類量子計算晶片、量子功能晶片產品,並開發出本源第一代半導體2比特量子處理器玄微 XW B2-100、本源第一代超導6比特夸父量子處理器KF C6-130。

量子測控領域,本源成功研發了首款國產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第一代量子測控一體機OriginQ Quantum AIO,此款量子測控一體機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填補了此類儀器國內空白。2019年底完成了國內第一套涵蓋標準儀器到低溫電子器件的定製化量子測控產品體系。並於2020年9月發布了32位國產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

量子軟體方面,本源開發了國內第一套量子語言標準QRunes,研製了國內首款量子編程架構QPanda(量子語言與編譯器的複合架構),國內首款量子計算應用框架pyQPanda,及國內首個量子程序開發插件Qurator-VSCode。

2019年9月,本源量子化學應用系統ChemiQ正式亮相,它是世界上第一個量子計算機應用軟體,可用於模擬計算化學分子在不同鍵長下對應的能量,為量子計算在化學領域的應用提供基礎,幫助相關人員探索量子計算應用、推動生物科技研發進程。

量子云領域,本源已開發出基於32位量子虛擬機的量子計算免費體驗平臺,成功仿真64位量子電路,並推算72位量子電路模擬的可行性,突破了去年由IBM創造的56位仿真記錄。並推出了64位虛擬機付費使用服務,針對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了量子模擬器接入服務、為客戶訂製特定的量子計算解決方案。

2020年9月上線的本源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提供了圖形化編程、代碼編程兩種在線編程方式,開發並推出了複雜網絡排序、手寫數字識別、用戶偏好行為預測3款典型的量子編程應用,供用戶學習使用。

本源量子一直專注於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建設。近日,在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IPRdaily與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發布的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中,本源量子以77項專利排名第7,前6位為IBM、D-Wave、Google、Microsoft、Northrop Grumman、Intel。

二、人才是這一階段量子計算機方向最為重要的壁壘之一

隨著國家號召學習量子計算,量子計算的重要性、前沿性也開始被認可。本源量子之所以能實現量子計算機的出貨,也與其團隊背景有關。

公司技術起源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的量子計算研究團隊。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是我國量子信息領域第一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實驗室長期從事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的理論與實驗研究,做出了一系列國際一流水平的原始創新科研成果,是中國量子信息領域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之一,承擔多項重大項目。主要研究方向為半導體量子晶片、量子糾纏網絡、量子集成光學晶片、實用的量子密碼以及量子理論等。

公司首席科技顧問郭光燦院士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長期從事量子光學、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的理論和實驗研究。國家科技部中長期規劃「量子調控」重大項目《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的物理實現》、中科院B類先導專項項目《基於固態系統的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和基金委重大儀器專項《多功能固態量子存儲器》的首席科學家。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9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郭國平教授在實用化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了多個重要成果,在國際主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擁有量子計算相關專利30餘項,成功入選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長江教授青年學者。

人才是這一階段量子計算機方向最為重要的壁壘之一。本源量子研發專家團隊由量子計算院士和科技部超級 973 項目首席科學家組成,核心研發團隊成員均為中科院計算機、物理領域博士,囊括了中國大部分量子計算人才。目前,公司研發人員佔比超過75%,團隊成員以90後為主,學歷水平以國家重點高校本科為主,其中博士人才佔比11%,碩士以上人才佔比40%,本科以上人才佔比92%。

本源部分團隊

本源部分團隊

事實上,國內至今也未有量子計算直接的專業。量子科學人才稀缺,據估計,2018年時全球一線人才不超過1000人,國內不超過100人。國外許多高校已開設量子科學專業,而國內只有中科大有涉獵。目前團隊成員均為光學、量子學相關專業科研人員,引入公司後進行跨界培養。未來隨著量子科學有可能被設為一級學科,各高校也開始重視量子科學領域的人才培養,人才儲備也有可能進一步補充。

三、追趕國際先進水平,加強生態建設時不我待

本源的戰略目標是全棧式開發,直接對標國外量子計算公司IBM、Rigetti等。本源今年推出的6比特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對標IBM 2017年5比特量子計算機。預計今年年底,將上線的2比特半導體計算機「悟本「,對標Intel 2018年的水平。從當前的進度來,公司在超導技術方向於IBM的差距約為3年,在半導體技術路徑上,與對標Intel 差距約為2年。

公司表示,技術奇點理論提醒我們,科學研究很有可能突然間飛速進步,短短兩三年的差距很可能將在某一時刻突然拉大。比如,今年9月,IBM發布了擴展量子技術路線圖,該圖顯示IBM量子計算機將在2021年實現127比特,2022年實現433比特,2023年實現1121比特,之後量子比特數將達到百萬級。

事實上,當前量子計算機還處於早期階段,配套也完全不成熟。相比於IBM、Intel,本源量子在量子計算機的生產方面,也需要克服更多難題。目前本源使用的配套設施都是中科院根據科研和工程進展依託現有計算機產業鏈進行改造的,未來希望有能力建立生產線。當前,諸如臺積電、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等公司都已開始布局量子計算,基於其工業背景,未來或有可能在工業配套方面產生合作或者競爭。

與此同時,計算機不僅是硬體本身,還涉及到軟體及生態。本源2019年9月發布了的化學應用系統ChemiQ,為世界上第一個量子計算機應用軟體。團隊告訴36氪,這是世界上第一個量子計算機應用軟體,比微軟和谷歌早3個月左右。

不過,量子計算要落地,還要靠更多這樣的應用。培養量子計算生態圈,2019年12月,本源量子發起中國首個量子計算產業聯盟OQIA(Origin Quantum Industry Alliance),同中船重工709所、中科類腦、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臻天鏈、中國海洋大學、雲從科技、中船鵬力、瀚海博興10家聯盟夥伴共同致力於量子計算在各類場景的應用開發,加速研製實用性量子計算機,推動量子計算產業化發展。2020年9月7日,本源量子與建信金融科技共建量子金融應用實驗室,未來將圍繞金融領域應用場景,推動量子生態的構建及其與金融產業的協同發展。

Google等公司目前已開始進入國內市場,本源量子也將加大推廣力度,加速生態建設及人才培養。比如,本源於2019年3月推出國內首家在線量子教育平臺——本源量子教育雲平臺,免費開放大量量子教學課程。同年9月,本源發布國內第一部專業的量子計算與編程教材《量子計算與編程入門》。除此之外,本源正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為高校學生及研究人員提供量子計算學習工具,推動高校院所提前開啟量子算法及量子軟體的學習與應用。目前本源已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重點高校建立穩定的高端儀表儀器供應關係。

2019年5月,本源量子公司首批量子學習機開始向包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多所國內一流高校捐贈。今年8月,本源發布了國內首款量子計算全物理體系學習機。

資金毫無疑問是做這件事最為重要的資源之一。本源量子成立初期的三年主要資金來自於科研經費、融資、政府資產,團隊成員薪資多低於此前工作薪資。近期公司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預計可籌款3億元人民幣左右,籌集的資金將用於提升員工薪資、搭建低溫測試平臺(已投資1.5億)、納米加工平臺等。

相關焦點

  • 36氪首發丨24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即將上線,本源量子獲中網投領投數...
    此前,本源量子曾獲中科創星等機構天使輪投資。此前,36氪曾報導過本源量子,詳細內容可參考2020年10月採訪文章:打造在線量子計算雲平臺,「本源量子」想讓量子計算從實驗品變成人人可用的產品。本源量子成立於2017年9月,團隊技術起源於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由兩位量子計算行業領軍人物——郭光燦院士、郭國平教授引領。
  • 本源量子獲數億元A輪融資 24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即將上線
    近日,高新區企業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主要為政府基金,由中國網際網路投資基金領投,國新基金、中金祺智、建銀國際、成都產投等跟投。本輪融資將用於量子計算機研製,量子晶片、量子測控等核心技術攻關、產品開發。此前,本源量子曾獲合肥高新區產業基金及中科創星等機構天使輪投資。
  • 24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即將上線,「本源量子」獲數億元A輪投資
    1月14日,本源量子對外宣布:正式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由中國網際網路投資基金領投,國新基金、中金祺智、成都產投、建銀國際、中科育成、中天匯富等知名機構,以及天使輪老股東磐古圖靈跟投。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研發國產自主可控的實用化量子計算機,量子晶片、量子測控等核心技術攻關,以及人才隊伍的培養建設。此前,本源量子曾獲中科創星、合肥高投等天使輪投資。本源量子成立於2017年9月,由中國量子計算行業領軍人物,中科院院士郭光燦、中科大教授郭國平領銜創立。團隊技術起源於中國量子信息領域第一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中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
  • 24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即將上線 「本源量子」獲數億元A輪投資_個股...
    24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即將上線 「本源量子」獲數億元A輪投資 2021-01-14 13:53:01 來源:億歐
  • 獨家|本源量子上線工程化超導量子計算機 3-5年內或推出50-100比特量子計算機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汪慧)訊,《科創板日報》記者獨家獲悉,本源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上線,面向全球用戶提供基於真實量子計算設備的量子計算服務。本源量子云平臺基於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這也是國內率先實現工程化的超導量子計算機。
  • 獨家|本源量子上線工程化超導量子計算機 3-5年內或推出50-100比特...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汪慧)訊,《科創板日報》記者獨家獲悉,本源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上線,面向全球用戶提供基於真實量子計算設備的量子計算服務。本源量子云平臺基於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這也是國內率先實現工程化的超導量子計算機。
  • 本源量子加速推出工程化超導量子計算機
    近日,本源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上線,面向全球用戶提供基於真實量子計算設備的量子計算服務。本源量子云平臺基於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這也是國內率先實現工程化的超導量子計算機。超導物理體系的量子計算機憑藉量子比特集成度與保真度良好、現有工藝成熟的優點,成為目前國際主流的技術流派。IBM、谷歌等都將超導量子計算機作為主要研發方向,並在近年來連續取得突破性成果。 2019年1月,IBM推出商用化的超導量子計算設備IBM Q SYSTEM ONE;同年9月,谷歌宣布使用53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實現「量子霸權」,證明了量子計算機在特定問題上全面超越經典計算機的能力。
  • 包含6個比特超導量子晶片,本源量子或於明年推出我國首臺自主知識...
    集微網消息(文/小如)據第一財經,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郭國平表示,爭取在2020年底推出中國首臺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量子計算原型機,它將包含6個比特超導量子晶片,隨時隨地可以網絡訪問。圖片來源:本源量子本源量子是國內首家以量子計算機的研製、開發和應用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核心團隊源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公司主營業務分為4大板塊,分別是:量子晶片、量子測控、量子軟體和量子云。
  • 我國量子計算新成果!本源量子聯合中科大團隊在半導體量子比特耦合...
    原標題:我國量子計算新成果!本源量子聯合中科大團隊在半導體量子比特耦合與擴展方面取得進展   我國量子計算新成果!
  • 本源量子首席科學家郭國平: 一切為了量子計算機研製提速
    近日,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簡稱「本源量子」)創始團隊主要成員、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教授郭國平給出的答案出乎意料:為了推動量子計算機的研製速度和效率。        「量子計算機從理論上來說或許不存在根本性的障礙,但具體實現上有很多技術和工程難題。」郭國平舉例說,比如量子相干性的保持與量子比特的操控和集成之間的平衡問題,量子測控系統和量子晶片的互聯及自適應問題,以及量子比特的糾錯與容錯、更多量子算法和量子軟體的開發問題等。
  • 敲開圖靈之門:量子計算機的「前世、今生、未來」
    馬丁路德金曾經說過:「我們必須接受有限的失望,但萬萬不可失去無窮的希望」。打破這種天花板不僅僅是將大量電晶體塞入晶片中,還需要從根本上重新思考計算機,這要從最基本的單元 - 比特開始。在過去 120 年裡,我們或許取得了物理學歷史上最偉大的進步。
  • 重磅| Science:實用量子計算機已近在咫尺
    其研究團隊已經打造出了一臺 9 量子比特的機器,並希望一年內擴展至 49 量子比特——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門檻。「囚禁離子現在確實有點害群之馬(black sheep)的感覺,」Monroe 承認,「但我認為未來幾年人們會蜂擁而至。」有一件事是確定無疑的:打造出一臺量子計算機已經不再是一些大學科學家的遙遠夢想了,現在這已經成了世界上一些最大型的公司的直接目標。而且 Monroe 及其同事也只是那些希望從中獲利的許多人的一部分。
  • 本源量子完成數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將研發實用化量子計算機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國平、郭光燦等人創立的本源量子公司宣布完成A輪融資,輪融資規模達數億元人民幣。據悉,本輪融資將直接用於研發國產自主可控的實用化量子計算機,攻關量子晶片、量子測控等核心技術,以及培養建設人才隊伍。
  • 研發用於教研的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量旋科技」還想在超導量子...
    量旋科技正在實現量子計算機的普及化和商業化。公司以各大高校、高中為主要客戶,產品為量子力學、量子信息等課程的教學機設備。這類量子計算機以小型化為特徵,比特數為2-4個,運用核磁共振技術實現量子計算。與量子云模擬器相比,量旋科技的量子計算機產品能提供真實的編程環境,提供更好的教學效果。
  • 「中國科學報」量子計算迎來裡程碑式突破
    在波色高斯取樣這項任務中,由76個可被探測的光子所組成的「量子計算機」,其200秒的「算力」,相當於目前最強超算6億年的計算能力,速度比後者快一百萬億倍。《科學》12月4日發布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九章」所取得的重大突破,舉世轟動。
  • IBM計劃建造包含1000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打入處理技術裡程碑
    與非網 9 月 17 日訊,據美國雜誌網站報導,IBM公司近日公布了其量子計算機發展路線圖,其中包括到 2023 年建造一臺包含 1000 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據悉,IBM 目前最先進的量子計算機僅包含 65 個量子比特。
  • 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搭載6個量子比特處理器
    9月12日,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源量子)正式上線其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悟源。基於該平臺,本源量子即日起將面向全球用戶免費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服務。本源量子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孵化,是國內首家以量子計算機為研發目標的企業。
  • 量子計算前景一片大好?MIT新研究「潑冷水」| Nature
    谷歌去年提出的「量子優越性」,在業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脆弱」?量子比特(qubits)的完整性是一個關鍵問題。量子比特,是量子計算中的邏輯元素,每個量子比特都有一個「神奇的能力」,就是可以處於「量子疊加態」。
  • 全球量子計算專利排行 躋身全球第七!揭秘中國量子計算首家創企
    近日,「本源量子」正式發布了國內首款量子計算全物理體系學習機。該產品專門為量子計算行業學習和從業人員量身打造了仿真環境,致力於量子算法及量子軟體的學習、培訓、開發、實驗和應用。但除了為中國的量子計算保留和培育人才,「本源量子」更重要的是要「死死咬住」國際量子計算領域的第一梯隊。2017年9月11日,「本源量子」正式成立。
  • 60個量子比特超越經典超算,指甲蓋大小存儲整個世界!薛其坤院士:第二次量子革命來了
    「我們可以用以前發現的量子規律主動設計一個量子晶片,大家現在常說的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還有很多量子精密傳感,都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技術。」薛其坤提到。通用量子計算機研製比登月還難量子計算機相對經典的計算機,不一樣的地方,它的電晶體是一個量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