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用於教研的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量旋科技」還想在超導量子...

2020-12-02 36氪

36氪獲悉,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量旋科技」)近日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的研發與生產。

量旋科技成立於2018年,是致力於量子計算的初創公司,專注於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桌面型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以及量子計算相關軟體的自主研發和生產。目前,量旋科技已經推出了桌面型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雙子座」,以及可以連結多個量子計算體系的雲服務平臺「金牛座」。公司的技術發展路線有兩大主要方向:核磁共振技術方向的和超導技術方向。

方向一:在教育領域實現量子計算機的商業化

量子計算是信息通信行業的新興技術,能實現計算機算力指數級增長。在當下摩爾定律已接近極限、數據爆發式增長的時代背景下,量子計算擁有極大的技術潛力。由於技術仍處於開發階段,量子計算行業以投資周期長,研發成本高為特徵,短期內難以實現商業化。

量旋科技正在實現量子計算機的普及化和商業化。公司以各大高校、高中為主要客戶,產品為量子力學、量子信息等課程的教學機設備。這類量子計算機以小型化為特徵,比特數為2-4個,運用核磁共振技術實現量子計算。與量子云模擬器相比,量旋科技的量子計算機產品能提供真實的編程環境,提供更好的教學效果。

核磁共振技術通過原子核與磁場發生相互作用來探測或檢驗物質,已在醫學影像、石油勘測等領域有廣泛應用,是成熟的電磁波脈衝控制技術,計算錯誤率較低。運用核磁共振技術的量子計算機在常溫條件下即可運行,且可以實現小型化,因此設備適合日常場所使用。

國內外的量子計算機知名公司普遍以離子阱或超導晶片作為主流技術。這兩項技術以長相干時間和高計算精度的特點脫穎而出,但實現條件較為苛刻:二者都需要在超真空和極低溫的物理狀態下進行,一般只能在專業實驗室內實現,對於教學用的小比特量子計算機來說成本過高,難以商業化。因此,雖然核磁共振技術可擴展性不強,最多僅可容納4個比特數,但可以在常溫常壓條件下運作,是日常場所裡少數能實現的量子計算方案之一。

目前設備的價格為35萬-39萬元左右,遠低於使用其他技術的產品,高校客戶可以負擔。公司已與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達成協議。明年公司將發布價格更低的、適合高中教學場景使用的產品。

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產品的核心部件大多為公司自研,能大幅下降產品成本,且更方便迭代更新。以射頻系統的主控板為例,公司自研主控板的成本少於對外採購價格的十分之一。目前,公司自研的測控系統可以作為產品單獨對外銷售。

方向二:研發超導量子計算機

雖然核磁共振技術的量子計算機擁有性價比高的優勢,但可擴展性不強,只能用於比特數少的情況,因此技術上限較低,難以運用到實際工業場景。量旋科技在研發運用核磁共振技術的教學產品以外,正在推進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的研發。公司的資金現在主要投入於這一方向。

超導量子電路對量子比特的能級與耦合的設計與控制非常靈活,是目前最有希望實現通用量子計算的實現方法之一,國內外公司都在加速發展這一技術。Google於2018年發布的72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IBM、Intel分別研發了50比特的處理器原型和49比特的測試晶片。總體來說,國外的超導量子技術領先我國大約2-3年。國內方面,本源量子於2020年發布了6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是我國目前最先進的超導量子計算機。

量旋科技正在開發公司首臺超導量子計算機,預計將於明年年底發布。這臺計算機將使用從國內科研院所採購的晶片。公司也正在自研超導晶片,專注於量子比特數和量子比特保真度的提升。自研晶片會在下一代產品中使用。公司預計,超導量子計算機產品能在未來2-3年內供科研用戶使用,5年後能在具體場景落地使用。

量旋科技的研發團隊目前有20人左右,預計明年將擴充至40人以上。團隊成員由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等高校的科學家組成。首席科學家曾蓓教授在量子計算領域深耕超過20年。

公司將把本輪融資資金投入於超導量子計算機的研發,後續將繼續尋求融資來補足研發成本。

相關焦點

  • 用於實用型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研發等,量旋科技完成新一輪數千萬元...
    集微網消息,近日,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量旋科技」)完成新一輪數千萬元融資。圖片來源:天眼查據深圳高新投消息,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新產品的研發,包括實用型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的研發,以及現有桌面型量子計算機的產品迭代研發。
  • 致力於量子計算的商業化,量旋科技努力在超導量子技術上取得突破
    就在「九章」官宣的同一天,深圳的一家量子計算領域初創公司「量旋科技」(SpinQ)宣布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由深圳高新投領投,前幾輪老股東跟投。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的研發與生產。量旋科技成立於2018年,是致力於量子計算的初創公司,專注於超導量子計算機、桌面型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以及量子計算相關軟體的自主研發和生產。
  • 站在量子科技風口:量旋科技再獲千萬融資,助力實用型超導量子...
    導讀 量旋科技在第23屆QIP國際會議上正式發布了全球首臺桌面型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 2比特 )「雙子座」。
  • 量旋科技努力在超導量子技術上取得突破 明年或將發布的首臺超導...
    就在「九章」官宣的同一天,深圳的一家量子計算領域初創公司「量旋科技」(SpinQ)宣布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由深圳高新投領投,前幾輪老股東跟投。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的研發與生產。 儘管量旋科技聯合創始人、總經理鄒均庭博士告訴鈦媒體App,選在同天公布這一消息純屬巧合,「要是知道他們發新聞我們就錯開了」。
  • 桌面型量子計算機研發商量旋科技獲2000萬元A+輪股權投資
    【獵雲網北京】1月13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桌面型量子計算機研發商量旋科技(SpinQ)宣布完成2000萬元A+輪股權投資,這是量旋科技在最近半年內完成的第三筆融資。量旋科技團隊表示,新的資金將主要用於實用型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的研發。
  • 中國自主研發超導量子計算機上線
    中國建設銀行旗下金融科技的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與本源量子合作,設立了量子金融實驗室。本源量子2018年就建立了產業聯盟,金融作為比較重點的部署,直到今年才真正找到了真心想做這方面硬科技的一個夥伴。張輝說,「中國其實很缺做這種原創性的科技,從實驗室到最終變成產品的中間這過程。相信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夥伴能意識到這個問題。」
  • 比谷歌量子計算快一百億倍,「九章」引領我國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已有公司在推進產業化
    其速度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這一成果使得我國成功達到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國外也稱之為「量子霸權」)。今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會議指出,要找準我國量子科技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統籌基礎研究、前沿技術、工程技術研發,培育量子通信等戰略新興產業,搶佔量子科技國際競爭制高點,構築發展新優勢。
  • 量子物理有什麼用?或許是下一代計算機
    當某個裝置處理和計算的是量子信息,運行的是量子算法時,它就是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概念的提出者,是曾參與過「曼哈頓計劃」的物理學家費曼。模擬量子現象時由於龐大的希爾伯特空間使資料量也變得龐大,一個完好的模擬需要運算時間長到無法完成。「如果用量子系統構成的計算機來模擬量子現象來減少運算時間呢?」量子計算機的概念因此而誕生。
  • 36氪首發丨24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即將上線,本源量子獲中網投領投數...
    此前,本源量子曾獲中科創星等機構天使輪投資。此前,36氪曾報導過本源量子,詳細內容可參考2020年10月採訪文章:打造在線量子計算雲平臺,「本源量子」想讓量子計算從實驗品變成人人可用的產品。本源量子成立於2017年9月,團隊技術起源於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由兩位量子計算行業領軍人物——郭光燦院士、郭國平教授引領。
  • 「九章」問世,超越谷歌「量子霸權」!潘建偉攜90後上Science
    【新智元導讀】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即量子霸權),中國科學家取得裡程碑式進展——成功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根據現有理論,其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量子霸權」再次被實現了嗎?
  • 超導量子比特晶片特點是什麼 量子計算機研發是熱點
    超導量子比特晶片特點是什麼 量子計算機研發是熱點  浙江大學、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動化所、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等國內單位組成的團隊日前通力合作,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並成功操控其實現全局糾纏,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這一進展8月9日發表於美國《科學》雜誌。
  • 本源量子加速推出工程化超導量子計算機
    近日,本源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上線,面向全球用戶提供基於真實量子計算設備的量子計算服務。本源量子云平臺基於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這也是國內率先實現工程化的超導量子計算機。 超越經典計算的超導路徑 量子計算的概念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提出以來,就被譽為「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終極計算能力」,近年來更是成為世界各國爭相布局的前沿領域,IBM、谷歌、Intel等科技巨頭紛紛入局。
  • 量子科技概念大火,國內現狀如何?國盾量子撐起量子通信,華為BAT均入局量子計算
    「量信通」是神州信息將量子隨機數發生器結合行業需求進行的二次研發,該產品直接利用量子密鑰加密解決通訊過程中的高安全傳輸及高安全存儲問題。量子通信技術本身離不開光纖等設備,因此亨通光電、光迅科技等光電設備提供商也成為了量子通信的概念企業。
  • 重磅| Science:實用量子計算機已近在咫尺
    「在某個時點,這個傢伙會要求我們的談話經過他的許可。」這幾個看似不可能的合伙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確信:量子計算——旨在利用量子力學來大幅加速計算——已經準備迎來黃金時期。他們並非孤軍奮戰。科技巨頭英特爾、微軟、IBM 和谷歌正在量子計算上投入數千萬美元。然而這些競爭者們正將賭注下在不同的技術黑馬上:仍然無人知曉驅動一臺實用的量子計算機需要什麼類型的量子比特(qubit)。
  • 中國首次實現量子優越性!比最強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
    金磊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比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超越了谷歌量子計算優越性!」「是裡程碑式突破!」其結果如下: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嶽),快出了一百萬億倍。比谷歌去年推出的53 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
  • 量子科技概念大火,國內現狀如何?
    有實際產品的僅有合肥的本源量子和深圳的量旋科技兩家公司。其中,本源量子是由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孵化、中國科技大學郭國平創立的一家公司。中科院院士郭光燦也是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本源量子的業務範圍覆蓋量子計算機、量子晶片、量子云、量子測控、量子軟體等領域。
  • 中國自主研發超導量子計算機上線,「我們要死死咬住他們」
    9 月 12 日,本源量子公司上線了量子計算雲平臺,這是中國首個接入實體量子計算機的量子計算雲平臺。 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量子計算機名為悟源,其核心硬體是 6-Qubit 夸父晶片。,使團隊能夠在更大規模的量子計算機的研發當中保持效率。
  • 量子計算前景一片大好?MIT新研究「潑冷水」| Nature
    谷歌去年提出的「量子優越性」,在業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脆弱」?量子比特(qubits)的完整性是一個關鍵問題。量子比特,是量子計算中的邏輯元素,每個量子比特都有一個「神奇的能力」,就是可以處於「量子疊加態」。
  • 打造全自研6比特量子計算機,「本源量子」獲得超5000萬元訂單
    本源量子研發專家團隊由量子計算院士和科技部超級 973 項目首席科學家組成,核心研發團隊成員均為中科院計算機、物理領域博士,囊括了中國大部分量子計算人才,公司研發人員佔比超過75%,團隊成員以90後為主。目前總部位於合肥高新區,在成都和深圳設有分支機構。
  • 全球量子計算專利排行 躋身全球第七!揭秘中國量子計算首家創企
    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外觀據了解,該量子云平臺基於國內率先實現工程化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打造,搭載了6比特超導量子晶片夸父KF C6—130,保真度、相干時間等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雖然相比於國外同行業企業起步較晚,但此次「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量子計算雲平臺性能卻可與國外雲平臺產品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