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北京九所」

2020-08-27 西城組工

本文轉自:中國組織人事報 發布時間:2020年07月20日

鄧稼先在工作。

1958年7月,北京西郊的一片高粱地裡,一座名為「花園路3號院」的辦公樓開工建設,這是為一個叫「北京九所」的機構而建的。此後一段時間,鄧稼先、周光召等科學家先後加入,一項隱秘而偉大的事業,即將在這裡開始。

當時,新中國正值三年困難時期,還面臨著西方大國核訛詐與核壟斷。儘管困難重重,壯志報國的科學家們就在這裡,為了祖國核事業「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餓到浮腫也沒停止計算

當年8月,22歲的胡思得從上海復旦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九所。來九所報到的當天,他見到了第九研究所一室主任——33歲的鄧稼先。

當時,鄧稼先給大學生安排的工作是,學習一本錢三強從蘇聯帶回的《超聲速流與衝擊波》。胡思得回憶,學習是認真的,但學來學去,為什麼要學,成了大問題。

一個月後,他「鬥膽」向鄧稼先提出,據胡思得回憶,鄧稼先後來告訴他們要搞核武器,「講完『核武器』三個字後,又講了很多不能跟任何人說我們是幹什麼的話,至少交代了二三十分鐘。」

1957年,中國政府與蘇聯籤訂了《中蘇國防新技術協定》。按照協定,蘇聯將援助中國研製原子彈,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的教學模型和圖紙資料。而九所的任務就是消化這些資料。

但是,到了1959年6月,蘇聯致函中國,表示不會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教學模型和圖紙資料。1960年7月,蘇聯政府撕毀同中國籤訂的所有協定和合同,蘇聯專家帶著重要的圖紙資料撤出中國。有一種悲觀的說法,「中國再過20年也搞不出原子彈」。

1960年,正值三年自然災害,帶來糧食短缺。但「九所」的大樓裡,哪怕被餓到浮腫,算盤和手搖計算機的噼啪作響也從來沒有停過。年輕的科研人員在鄧稼先的帶領下,緊張地進行著「九次計算」。

所謂「九次計算」,就是利用特徵線法解流體力學方程,模擬從啟爆到碰靶的物質運動全過程。如果計算結果和蘇聯資料中提供的數據接近,說明九所掌握了原子彈的工作原理,只有這樣,才能開始原子彈的理論設計。

推翻蘇聯數據

也是在1960年,一批蘇聯留學生回到祖國,他們給「九所」注入了新鮮血液,李維新就是其中一員。當時的李維新只有24歲,和他同時進入九所的,還有在蘇聯取得數學副博士學位的28歲的李德元。

李德元回憶說:「1960年28歲到『九所』的,到現在沒離開過,我一直在九所。我覺得我的青春是非常幸運的。因為我一來就碰到一些頂尖的科學家。」

當時,頂尖的科學家在「九所」集結,郭永懷、王淦昌、彭桓武、程開甲、陳能寬、秦元勳、周毓麟等。但是,「九次計算」如同一個關口,卡在那裡,得出來的一個重要數據和蘇聯專家講課時提到的技術指標不符合。

直到1961年,又一位科學家的加入,為「九次計算」畫上了句號。這個人是周光召。

胡思得回憶:「他從頭至尾把我們的數據重複算了一遍,覺得沒錯。所以他當時就提出一個懷疑,會不會蘇聯專家的數字給錯了?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懷疑,我們要聽他後面的解釋。一個沒有搞過原子彈的人,否定原子彈專家給的數據,這談何容易?」

1961年9月,周光召從炸藥能量的利用率入手,求出炸藥所做的最大功,從理論上證明了九次計算結果的正確性和蘇聯數據的不可能。

「九次計算」持續將近一年時間,反覆磨礪,厚積薄發,為之後原子彈和氫彈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研究者卻不敢歡呼

「九次計算」結束後,原子彈的研製加速進行。1963年初,第一顆原子彈理論設計方案按預定計劃誕生了。鄧稼先在這份歷史性的文件上,鄭重地籤署了自己的名字。

1964年10月16日,羅布泊一聲巨響,火球騰地而起,衝擊波從地面上捲起粗壯的塵柱,戈壁灘上冉冉升起翻滾飛騰的蘑菇煙雲。根據現場採集的數據表明,爆炸威力初估TNT當量在2萬噸以上,科學家們確認這是一次成功的核爆炸。

那天,胡思得在青海核武器生產基地,李德元和李維新依舊在北京九所辦公室裡。

李維新說:「得知試驗獲得圓滿成功後,當時大家都在鼓掌,不敢歡呼。因為,我們的會議室靠圍牆太近了,怕聲音傳到外頭。那時候是保密的。」

新中國首次核試驗的成功震撼了全世界!僅僅兩年零八個月後,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繼美國、蘇聯和英國之後,中國成為第四個掌握氫彈原理和製造技術的國家。

為什麼中國人只用兩年多時間,就實現了原子彈到氫彈的突破?很多年來,人們一直在找尋這個問題的答案。這個問題被世人反覆追問,但任何理性的回答都無法涵蓋將生命投入其中的人們的體驗。

責任感驅動著新中國核武器從無到有、從0到1的突破,驅動著從原子彈、氫彈、中子彈、核武器小型化的推進。

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離世。幾天後,《人民日報》海外版發文,「中國兩彈元勳鄧稼先逝世 黨和國家領導人深切哀悼」。隱姓埋名28年後,世人終於從鄧稼先的報導中窺見了中國核武器研製的艱辛歷程。

鄧稼先走之後,胡思得從副所長到副院長、院長,主管核試驗。在一次次的突破中,曾經的小字輩已成為老者。他們人生的四分之三,都交付給了九所,那是他們人生中,最黃金的歲月。他們為核武器默默奉獻了一輩子。因為保密,他們的相冊中幾乎沒有壯年時期的照片,所獲得的榮譽和獎項也不能對外公布。

李德元曾說:「我參加了中國的核武器研製,這是我一輩子的價值。我很自豪,參加這麼偉大的事業。我大言不慚地說,我對國家是有貢獻的,這一輩子過得可以。」

相關焦點

  • 面對西方核訛詐,神秘的「北京九所」裡大學生被關照「對外保密」
    神秘的「北京九所」據中央電視臺報導,1958年7月,北京西郊的一片高粱地裡,一座名為「花園路3號院」的辦公樓開工建設,這是為一個叫「北京九所」的機構而建的。餓到浮腫也沒停止計算當年8月,22歲的胡思得從上海復旦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九所。來九所報到的當天,他見到了第九研究所一室主任——33歲的鄧稼先。當時,鄧稼先給年輕的大學生安排的工作是,學習一本錢三強從蘇聯帶回來的《超聲速流與衝擊波》。胡思得回憶,學習是認真的,但學來學去,為什麼要學,成了大問題。
  • 神秘的「北京九所」成就了多少大事?這些曾「跟任何人都不能說」
    ,一座名為「花園路3號院」的辦公樓開始動工,「北京九所」就建在這裡。日前,總臺央視《面對面》採訪了三位參與核武器研製的科學家,揭秘「北京九所」裡那些曾「跟任何人都不能說」的隱秘。1958年7月,北京西郊的一片高粱地裡,一座嶄新的辦公樓開始動工建設。這座名為「花園路3號院」的辦公樓,是為一個叫「北京九所」的機構而建的。一項隱秘而偉大的事業,即將在這裡開始。當年8月,22歲的胡思得從上海復旦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九所。
  • 北京勝利九人棒壘球俱樂部
    2009年北京勝利九人棒壘球俱樂部正式成立並走進校園,開展青少年棒壘球活動,逐漸發展壯大。迄今為止,俱樂部不僅擁有標準的棒球場地、精良的器材裝備,而且在多所中小學組建校隊開展訓練、組織賽事,同時開展了周末棒壘球訓練的專業課程,春秋季聯賽和寒暑假集訓營活動,獲得廣泛關注和喜愛。
  • 507所研究特異功能,749所又是做什麼的?曾在《九層妖塔》中出現
    「507所」是上世紀建立起來的一個神秘的研究所,這一研究所的全名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7研究所」,專攻特異功能。在上個世紀,這一研究所匯聚了不少擁有所謂特異功能的能人,比如有些人就會用「耳朵識字」,雖然最後被拆穿是騙局,但是在上個世紀,「507所」還是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
  • 北京文化攜手陸川打造《749局》,開創中國人自己的「神秘組織」
    來源:創商網說起一個極其神秘的組織,你會想到什麼?FBI?漫威宇宙的神盾局?國外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神秘組織」,如今中國也將擁有。北京文化出品的動作冒險電影《749局》,由陸川編劇並執導,王俊凱、苗苗、鄭愷、任敏、辛柏青領銜主演,李晨特邀主演,張鈞甯、李夢、楊皓宇特別主演,共同打造了一個極具神秘感的少年成長冒險熱血故事。並且根據北京文化董事長兼總裁宋歌此前接受採訪表示:「《749局》做了上映準備,等待市場開放。」短短的一句話更是激起了網友對於這部影片上映的期待。
  • 507所研究特異功能,749所又是做什麼的?曾在《九層妖塔》中出現
    01神秘的「749所」 史料上,關於「749所」的記載非常少,所以很容易讓人覺得這是一個不存在的研究所。而這一影視作品便是《鬼吹燈·九層妖塔》。這部劇的導演是陸川,他在創作這部劇的時候,曾寫過一個創作手記,並在那一個手記中記載了一段和「749」代號有關的故事。在那則故事中,「749所」裡有一個庫房,在庫房中存放著許多來自「507所」的有關於葛洪超自然現象的研究資料。「507所」研究特異功能,所以那些資料也是許多擁有特異功能的能人的研究成果。
  • 揭秘中國的兩大神秘部門:749局和507所
    還有一部分記載就是來自陸川,他在導演《九層妖塔》過程中的創作手記裡寫過:1993年夏天,軍校畢業,我被分配到北京西三環的一個軍事單位裡,它有一個代號749。我的辦公室旁是一間庫房裡外三道鐵門的神秘庫房,裡面還配備了非常奢侈的空調。和片庫管理員小黃混熟了,我得以走進這個神秘的庫房。在這裡面,我生平第一次看到了兄弟單位對於種種神秘生命現象研究的資料片。
  • 神秘的「九號行星」是什麼?研究員疑似找到答案
    據新浪科技訊6月3日消息,外媒稱,有科學家在太陽系邊緣地帶發現了一顆神秘星體,因為暫時沒能看清它的真面目,所以暫用「九號行星」來稱呼它。默默無名的「九號行星」為何會被科學家注意到?據康斯坦丁·巴蒂金和邁克·布朗推測,那些小星體有如此怪異的表現,很可能是受到了某巨型天體的控制,「九號行星」的猜想由此而來。你對「九號行星」了解多少?
  • 12月2日零時起北京九價HPV宮頸癌疫苗預約
    12月2日零時起北京豐臺九價HPV宮頸癌疫苗預約  預約時間:2020年12月2日(周三)凌晨00:00  一、接種日期:  近期  (以實際預約時間為準)  二、預約數量:  九價:少量  三、預約對象:  九價:16-26周歲女性(非妊娠或哺乳期
  • 北京潭柘寺「神秘光球之謎」
    北京  天文館館長朱進稱可能是一種光學現象  21日晚7點,潭柘寺已閉門謝客。在通往寺門南側的嘉福飯店,值班員李潤秀一人在前臺坐著,她面前是一個監控裝置的顯示器,攝像頭正對著通往寺門的石板路。「我抬頭看了一眼顯示器,突然看見一個亮閃閃的東西。」
  • 錢學森書信中神秘的507所
    受錢學森推動,面臨裁撤危機的507所工作重心轉向「人體科學」在電影《九層妖塔》中,出現了一個研究超自然現象的神秘機構
  • 短片 | 埃及(九),神秘的圖坦卡門寶藏,失落的千年文明
    用車輪丈量世界,用鏡頭捕捉美好,光影無界行攝之路尋找絲路消失的法老帝國--埃及(九)
  • 3.7億奪北京銷冠 華潤西山墅強勢迎「金九」
    3.7億奪北京銷冠 華潤西山墅強勢迎「金九」 房天下房天下
  • 神秘部門749局,專門研究超自然現象,特異功能是否真實存在
    這一切都要從《九層妖塔》這部電影說起。749局,但在《九層妖塔》裡,一開始就提到神秘的749局。在導演接受電視臺採訪之後,我們才知道,原來《九層妖塔》中提到的神秘組織749局是真實存在的,並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效果而故意杜撰的。749局是我國國家安全調查第749號研究所的簡稱,這個研究機構在建國初期就已經成立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老一輩的人說過,「在我國剛剛成立的時候,有人曾在大街上看到過轎夫抬著轎攆從面前過,但穿著打扮都是清代人」,此類情況出現過幾次,還有一次竟然是在大白天。
  • 神秘崑崙山所隱藏的神秘事件
    一說到崑崙山,我們聯想到時是皚皚白雪,聖境悠悠,崑崙山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神秘。下面就和小編一起探訪崑崙吧!   神秘的西王母國   西王母國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其首領——西王母
  • 中星九號廣播電視直播衛星發射成功 將為北京奧運會服務
    北京時間6月9日晚8時15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九號」廣播電視直播衛星送入太空記者 齊彬攝   北京時間六月九日晚八時十五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九號」廣播電視直播衛星送入太空。這是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位於四川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首次航天發射。
  • 北京九價hpv疫苗價格多少錢、預約接種醫院及適合人群年齡段
    北京九價hpv疫苗接種相關指南  預約時間:2018年9月起京九價宮頸癌疫苗啟動接種預約。  北京九價hpv疫苗多少錢:九價疫苗接種價格為1298元一支,加上25元的二類疫苗注射費,合計每支1300元出頭,一共要打三針。
  • 愛因斯坦:我們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經驗是神秘的體驗
    ——科學與神秘主義的關係神秘主義是關於宇宙本質的獨特的思想體系,其基本內容和思想特徵大體是:堅信世界的本質和意義超乎人的思考和言說的能力之外,而這個不可思議的本質和意義又是人類思想和生存必不可少的對象和內容;神秘主義追求對宇宙本體的直接領悟,追求與宇宙本體(神)的徹底融合
  • 電影《九度空間》曝終極預告 殺人遊戲真實再現
    點擊上面藍字縱貫電影公社▲訂閱 由精典博維傳媒有限公司、縱貫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福海宇(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百創文化有限公司和寧波爵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李柯執導,孫燕軍擔任製作人的顛覆性懸疑網絡大電影《九度空間之瀕死體驗》今日發布了終極預告片。
  • 神秘507所,研究「超自然現象」,把「隔空取物」的張寶勝收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神秘的507所」?很多人腦海中「507」這個數字可能跟「超自然研究」掛鈎,但其實最早這個神秘組織的定位是「人體科學」,只不過在後來的研究過程中慢慢跑偏,加上張寶勝的攪和,讓大家對這個組織的認識出現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