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界趣聞每日為大家帶來養鴿賽鴿小常識以及鴿界趣事,點擊關注,每日免費為您帶來實用養鴿小文章,大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共同學習,如有問題更可留言,有問必答。
小燕子穿著一身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的確如此,它每年來我們家,儘管我的房子裝修了,但我還是一如既往地歡迎它,而且還在大門上方的玻璃上劃了一個大口子,方便它出入。
我照常像每年一樣,檢查老將的足環,確認是去年來過的燕子,並給小燕子套上足環、編號,年年如此,它們也年年光顧燕子的「賓館」——我的家。燕子秋去海南島、臺灣等熱帶省份或東南亞國家(書上的資料記載)。估計離湖南有500到1000多公裡的距離,應該是算飛遠程的吧!
春來湖南我們的家,真是善於翱翔千裡的小鳥,踏遍千山萬水總是情,翱翔藍天尋覓它與我的家。燕子是一隻了不起的小鳥,它可以從湖南,飛到我國的海南島、臺灣以及東南亞的熱帶地區,飛行距離從幾千甚至幾萬公裡。它們為了求生,同鴿子一樣被老鷹的追擊,一切是為了求生而努力翱翔南北往返,鴿子是為了比賽爭奪冠軍而拼搏。
燕子的眼和羽毛在同一地區、同一家族都是統一「服裝」和黃眼,我想,這不正是鴿友們說的品系吧!燕子給我帶來配對的新課題、新嘗試,產生的下代效果各有不同,仿照、近親,改革、遠親,創新、雜交……揭開謎宮,一一分享。這樣可以抨擊那些講半句留半句,還有什麼牽扯到育種機密……信鴿沒有政治,沒有軍事機密。寒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願此文使鴿友對所謂機密繞道而過。如今開放時代,沒有什麼不敢言,不敢為,遵守法律就可飛行天下,若是有人罵我、恥辱我、笑我。我會以「虧了我一個,幸福天下鴿友」的雄心壯志,揮筆而就!
燕子身材修長,翅窄、尖,體輕、平衡感很好,能夠在天空上持久高飛,羽毛柔軟光滑。它的主食是小體型的昆蟲類為食,致使羽毛光滑的緣故。為了做這樣光滑的嘗試,在每年的賽前,我的鴿子都是吃多品種,含蛋白質效高的豆類為主食。
大膽的嘗試
經過每年的查環記錄才了解到,燕子多數是三代以內的近親產生的下代,但最多的還是兄妹配。這不正是鴿友常常念念有詞的極端近親嗎?於是,我反覆多年的近親測試證明,兄妹、父女、母子、祖孫近親產生的下代歸巢率低,但偶爾也有快的,比例太少了。這種配對最大的特點是:幾個月以後,常有鴿子回來。
但是,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下代,在500公裡以下有百分之四十至六十的歸巢率,速度有快有漫,與極端近親相比,是天地之別。燕子的性子鋼烈,不能久抓,更不能關養,否則它會用生命來對抗你。下雨天它找不到食,我會把麵包蟲掛在它窩的下面,以防止小鳥餓死,阿彌陀佛!
我家住農村,房子很大,養的鴿子很多,且有意在客廳的牆上飼養了一對鴿子「牆頭鳥」,它的友好鄰居是一窩燕子,它們沒有語言的交流,但有不成章的規章制度,從不來往、互不侵犯。倒是燕子顯得調皮一些,當鴿子不在窩裡的時候,燕子會像「物業部門」一樣,偶爾光顧,但雙方並不構成威脅。
燕子、鴿子友好幸福為鄰,只是主人辛苦,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打掃地上的衛生,但它們給我帶來的樂趣還是多一些,一是幫助我對信鴿和燕子的研究,可提供記錄給大家分享。二是可以經常拿它們做模特畫速寫,我飯後之餘總要畫它幾張。因業務繁忙,家有年老父母需要伺候,所以,「燕子的鄰居是鴿子」油畫至今未完成,真想早日與鴿友分享,自己也特別期待。
走燕子的近親路
為了做這一嘗試,多年以來,我有一對從拍賣會上引進的快速鴿子,它是同母異父的關係,每年都產生了下代比賽,歸巢率在百分之五十至八十左右。2015年出四羽下代,500公裡當天歸兩羽,有一羽晉級前十名。2016年出六羽,500公裡歸四羽,有一羽晉級十二名,它與2015年的前十名鴿子正好是雌雄兄妹一對。2017年出了一雄兩雌,共計三羽。從來沒有參加訓放,家飛也沒有過,關棚飼養。原因是以前放過兄妹配的下代,損失慘重,家飛也丟了好幾羽。
協會的老師傅說:這是雙重近親,但我是根據燕子的配對方式進行作育和嘗試的。目前,網上有個別人把一些雙重近親的文章講半句留半句,並以「機密」逛言,所以,我的文章是往那方向寫,不走他們的道,而我的目的是為了脫光他下半句的內衣內褲,揭開美女的神秘面紗,繞開那些不敢觸碰的因子、基因……
於是,我也傾聽眾多老師傅的意見和建議進行配對,故不敢多出鴿子,只是一個現實的夢想,是一個嶄新的嘗試。2018年春的時候,三羽兄妹配的近親鴿子都分別找到了稱心如意的帥哥、美女,它們的組合真是郎才女貌!不久,它們分別產生了十二羽健將,來勢很好!不到四月齡我自己就放到了100公裡,不敢再往上放了,因年齡太小,且都是2018年的棚號環和秋大賽環。
秋天到了,秋天來了!天上的候鳥與燕子匆匆往南翱翔,飛到我國的海南島、臺灣和東南亞國家的熱帶地區過冬。秋天來了,落葉滿地,最好看的是紅葉,多少詩人為之傾倒,多少畫家把它畫在油畫上,顯得格外生機勃勃。我的十二羽鴿子在100公裡和150公裡以及200公裡,雖然丟失了兩羽比效好看的鴿子,但有領先冠軍的記錄,在外圍賽事中贏了些小錢,協會很多朋友準備在下站「打鳥」。因去外地出差進貨做生意,耽擱了我的秋賽,此刻回想起來也實在可惜,但在600公裡的對抗賽事中,鴿子已經是亞健康狀態,因時間來不及調理,只能「全民皆兵」。我的十羽鴿有五羽晉級,其它五羽都美化環境了。
到了晚上,我把回來的鴿子一一認真仔細檢查了一遍,發現都屙碌色大便,並立刻分棚「伺候」和調理,所有的希望寄於明年了。2019年,我準備重新、多出一批同樣的鴿子,迎接挑戰明年的秋賽,愛拼才會贏。這也是協會朋友的期待,我的想法也得到了他們的一致認可。昨天,協會的劉師傅和唐師傅借走了一對今年沒有趕上路的秋賽鴿子,目的是也想嘗試一下燕子的育種方式。更有朋友想要我幫他們出大賽,實在難以勝任!他們對我的期望太大了,其實,他們養鴿子的水平比我強多了,我只是一個養燕子和鴿子的探討與愛好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