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曉佳一]關心三農社會資訊與問題,請點擊關注謝謝!
農村有無限廣闊的天地,孕育了無數勤勞善良的人們。在我們在這土地上繁衍生息的過程中,前人們總會根據生活經驗,或者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流傳下來不少俗語。
從立春開始,其實我們已經進入了春天,雖然好多地方沒有春天的感覺。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天氣漸漸變暖,我們就迎來了春分時節。春分,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春分正當春季(立春至立夏)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而在春分就有不少農村的俗語。
「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一種說法是春分以後一天天變暖了,人的身體也漸漸舒展開來,就如同每天都在長高一樣。還有一種是根據太陽照射的影子來說,因為春分正好是太陽逐漸向北移,所以影子一天天高起來,就像人高了一樣。
而春分到了,居於北方的農村也開始暖和了起來,這時候燕子就相繼的遷徙了回來。而燕子在農村也是令人喜愛的候鳥,以前的農村誰家要有燕子窩就會小心翼翼地保護它們。有關燕子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的更廣。如「燕子不進寒苦門」、「燕子進家,紫氣東來」!因此小時候誰家要是有燕子,都會招來小朋友的羨慕。
但是這種俗語有沒有道理呢?
相信現在很多的人都會嗤之以鼻,不太相信。畢竟現在城鎮化建設太快,好多的農村人都脫離了農村的生活,對於燕子也都陌生了起來。但這些俗語、諺語能夠流傳至今應該總有幾分道理。
村長認為:
1、燕子作為候鳥,每到春天的時候就會飛來,而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往往都代表著希望,代表著開始。人們都希望新的一年有一個好的開頭,因此人們把這種希望寄託於歸來的燕子身上。
2、燕子歸來的方向在東南方,因為東南方向的天氣暖和,又因太陽從東方升起,而我國以「東」字為首,「東」為貴,因此有「紫氣東來」一說,而燕子就如從東方降臨的貴人,能帶給主人家一年的旺氣!
3、燕子對於莊稼也有著不少幫助,在農村地區以前用的農藥少,因此莊稼到處都是蟲子。而燕子作為益鳥,基本上都以蟲子為食,起到降低病蟲害,為農民增產增收的作用,因此是農民的好幫手,對於幫助我們的鳥類我們要歌頌它、記住他,因此才有這麼多關於燕子的諺語。
你有沒有現在為什麼燕子也越來越少了呢?
如果你留意就會發現最近這些年燕子好像不多了,這和環境的因素應該有直接的關係。現在的大氣汙染,工業汙染太嚴重。還有就是選擇的農田更是沒有燕子能吃的害蟲了,都被農藥殺死了。前些時候就有大批的燕子吃了些有毒的食物而死亡。
還有就是城鎮建設讓農民開始上樓,農村漸漸在減少,燕子沒有棲息的土壤也在漸漸的減少了。
這些都證明我們生活的環境越來越糟糕,糧食等農作物也只求產量不求質量了。希望這一切能隨著漸漸清醒的人們來一起努力改變我們生存的這個星球。讓紅花更豔,讓群燕飛舞!
你家燕子回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