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前行風帆勁 鏗鏘邁步譜新篇——韶山市2020年社會經濟發展紀實

2021-01-07 華聲在線

各地遊客在毛澤東廣場敬獻花籃。

毛澤東同志故居。

賀凌雲 肖 燕 蔣 睿

韶峰鬱郁,韶河清清。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12萬韶山人民秉承著「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韶山精神,在這塊紅色土地上書寫著壯美的時代答卷。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這一年有波濤洶湧,也有朝霞燦爛。

——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韶山市迅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堅定信心、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立夏剛過,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測評中,韶山市獲得一類縣市區排名第四的佳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和成效,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持續增強。

——金秋十月,韶山市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範城(縣)」。韶山鄉韶山村村民、毛家飯店創始人湯瑞仁獲評全國愛國擁軍模範。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成為這片紅色土地上又一閃亮的標籤。

——11月,再傳喜訊。韶山市成功蟬聯「全國文明城市」,這一令人激動的消息傳來,全市上下無不歡呼雀躍。

——臨近冬至,「神舟十號」返回艙運抵韶山,同時該市也被確定為月壤異地災備點。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可上九天攬月」的壯麗暢想在今朝化為現實。

這一年,無論什麼樣的暗礁險灘,無論多麼大的驚濤駭浪,都阻擋不了韶山人民乘風破浪、奮勇前行的決心和步伐。

優化產業結構

闊步前行邁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冬日的韶山寒風凜冽,氣溫直逼冰點。但坐落在韶山市高新區內的湘潭恆欣有限公司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之景。11月16日,公司董事長肖公平在湖南省質量大會上捧起了「省長質量獎」獎盃。21年磨一劍,他們最終登上了全省質量領域最高峰。

公司負責人介紹,在疫情和煤炭行情走低的雙重壓力下,今年二季度,湘潭恆欣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以上。公司知名產品「猴車」,在國內外市場一騎絕塵,當之無愧稱「猴王」。

「恆欣」勇攀「高峰」之路,也是韶山市深入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韶山城區鳥瞰。

作為全國知名的旅遊城市,韶山先天稟賦決定了這片土地與高汙染、高能耗的工業絕緣,而單純靠旅遊業又不足以支撐發展。韶山市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厚植於心,堅持以創新驅動為引領, 在發展路上加速「趕」,在發展質量上提速「轉」,全力實現工業經濟效益變革、質量變革、動力變革。

該市以創新為源動力,以韶山高新區為主陣地,將新材料新能源產業作為工業的主攻領域。2020年,全市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4%以上,擁有省級孵化器、技術中心、眾創空間、星創天地和產學研基地等20餘個,與國內著名院士專家合作成立「高新智庫」。萬全裕湘不飽和脂肪酸、鼎熠新材碳化矽防彈片等9大創新成果成功轉化。

創新要素資源的集聚融通,形成了智能製造、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醫藥三大產業集群。今年1—10月,高新區實現技工貿總收入162.7億元、同比增長9.89%,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9%;固定投資同比增長4.9%;實現稅收5.11億元,同比增長259.45%,佔全市比重的70.09%。

駿馬自知前程遠,無需揚鞭自奮蹄。

在韶山學校高新區項目工地的現場,塔吊林立,機械轟鳴,300多名工人正在搶抓工期施工。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總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總投資1.84億元,建設內容包括教學樓、綜合樓、體育樓等教學設施,辦學規模包涵高中和初中兩個階段,共75個班,預計明年5月底竣工。

據統計,今年,韶山市安排重點項目105個,其中:實施類項目76個,前期類項目29個。76個實施類項目中新建項目51個、續建項目25個,年度計劃投資85.22億元。項目數量及年度投資相比去年均略有增加。

為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韶山市委、市政府迅速制定出臺了《韶山市開展「奮戰一百天 實現雙過半」競賽活動方案》,將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化債工作等18項指標分解到韶山市發改局、科工信局、商務局等6個牽頭單位,細化了目標任務,全力以赴搶機遇、破難題、強弱項、補損失、促發展,確保各項工作任務穩步推進。今年前三季度,韶山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7.5億元,同比增長2.4%。

助推文旅復甦

共克時艱激發旅遊行業新動能

韶山,深厚的人文底蘊,旖旎的自然風光讓這裡成為了蜚聲中外的紅色旅遊勝地。

歲末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韶山的旅遊業發展按下了「暫停鍵」。為此,韶山市出臺了《關於支持文化旅遊產業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若干政策意見》,從支持旅遊市場營銷推廣、開展旅遊業務免費培訓、優化景區景點環境以及切實落實稅收減免政策等方面,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抓魚、夯土、割稻子……12月氣溫驟降,知行研學實踐基地負責人毛頻卻忙得熱火朝天,明德天心中學和深圳市南頭中學先後有共計近1700名學生來韶山研學旅行。

「今年10月21日才開業,如今已接待了1.1萬名研學人員,平均每戶村民增收7000元。」毛頻告訴筆者,上半年因疫情影響未營業,剛好利用這段時間對基地周圍進行了整修,並為農耕體驗項目耕種了十餘畝紅薯。「開業以來整體形勢不錯,在疫情不反彈的情況下,我們有信心做得更好。」

為促進旅遊產業穩步復甦,韶山市積極爭取企業信貸,幫助毛家食品、韶山雅斯特精選酒店申報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的優惠貸款支持;支持韶旅集團等7家企業申報湘潭市受疫情影響較大文旅企業信貸資金支持,申報貸款資金4.095億元。

24個城市、137家企業、800類產品;VR全景、5G科技、智慧旅遊;直播帶貨、文創產品銷售、項目籤約……7月,湘潭首屆紅色文化產業博覽會在韶山舉行,全面展示各地紅色文化新業態、新產品以及新線路,讓遊客全方位了解各地紅色文化產業發展成果,也為參展商相互交流經驗、探討紅色產業發展路徑提供了重要平臺。

韶山市遊客換乘中心。

本版圖片由韶山市委宣傳部提供

今年以來,韶山市還大力組織策劃市場營銷推廣活動,成功舉辦「真情閃亮·炫動韶山」抖音視頻大賽。通過開展旅遊從業人員線上培訓,依託「韶山公共文旅雲」網絡直播的方式組織開展了旅遊從業人員線上培訓,邀請省內旅遊業專家來韶講課,針對疫後旅遊業形勢、導遊服務技能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和交流,直播收看總人次達1萬餘人次。

全市文旅產業項目建設穩步推進。編制了《韶山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按照「一核一星多點」的全域旅遊發展總體思路,重新編制了《韶山市全域旅遊地圖》。同時,加快重點文旅項目建設,組織重點文旅項目開展湖南省文化旅遊產業項目網上申報,棠佳閣文化體驗園項目等7個重點文旅項目納入省文旅產業項目庫。完成韶山景區健身步道建設項目立項,推進全域旅遊諮詢服務點復工建設,優化最憶韶山沖演出項目劇場建設。推進民宿示範戶工程建設,打造鄉村旅遊新業態。目前第一批7家民宿示範戶全部建成投入運營,成立了韶山市民宿旅遊行業協會,民宿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很多村民放下了鋤頭,吃上了旅遊飯。」「夢稀鄉宿」民宿老闆沈楚華告訴筆者,當地不少村民把自家的房子改成了賓館、民宿,民宿旅遊行業協會將會幫助他們進一步規範管理,促進韶山民宿行業健康發展,「我們都對韶山的民宿產業發展充滿信心!」

逐夢全面小康

夙興夜寐決戰脫貧攻堅圓夢今朝

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2020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韶山謀劃在「先」,謀業在「實」,謀遠在「行」,用「繡花」功夫推進脫貧攻堅,以必勝信心迎接全面小康。

全面奔小康,關鍵在民生。韶山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六覆蓋」為核心抓手,全面提升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韶山市在全省率先實行12年免費教育,義務教育合格學校建設全面完成,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實現全覆蓋,義務教育就學保障率100%,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50.96%,義務教育大班額清零;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行政村衛生室標準化達標率達100%,每萬常住人口全科醫生數為2.8人,每千常住人口註冊護士數為3.2人,實現鄉鎮衛生院2名以上全科醫生全覆蓋;保障體系日趨健全,在全省率先實行城鄉最低生活保障一體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每千老年人口養老床位數39.6張。

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當奮楫。對於一部分貧困群眾來說,沒有過上好日子,何能談「小康」?

韶山市始終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千方百計牽住產業扶貧這個「牛鼻子」。結合該市「一縣一特」產業發展要求,韶山市建立了「村+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大力培育銀田村產業扶貧基地、銀康園藥材種植基地、韶陽村茶葉基地、平裡村「一畝田」產業等一批長期增收項目,引導和鼓勵各鄉鎮、村組發展特色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充分帶動有產業發展能力和意願的貧困戶發展產業,與貧困戶建立了緊密的利益聯結,實現了產業扶貧全覆蓋。積極推廣「村+合作社+農戶」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經濟收入5萬元以下薄弱村全面清零,全市村級集體經濟水平大幅躍升。如銀田鎮銀田村創建的扶貧產業基地,與該村所有的6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籤訂協議,今年村級集體收入預計達114萬元,相比2018年增長近8倍,人年均收入預計超過2.98萬元。

韶山市銀田村鳥瞰。

通過開展就業扶貧和社會幫扶,切實增強貧困群眾致富增收的內生動力。該市堅持以就業促增收,通過採取崗位推送、公益性崗位安置、勞務輸出等措施,精準做好貧困群眾穩崗就業工作。目前,全市有1809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務工人數較去年同期增長3.7%。充分發揮就業扶貧車間作用,認定口口香、新韶光、遠東鋼模等企業為「韶山市扶貧車間」,提供就業崗位100餘個;此外,深入開展「戶幫戶親幫親、互助脫貧奔小康」主題活動,為177戶貧困戶捐款捐物,並提供陪護照看、心理疏導等,累計對接6600人次,位列全省第三。依託扶貧日等活動,廣泛動員社會志願者、婦聯、團委、關工委和愛心企業等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近三年整合社會資金500萬餘元,凝聚了全民助力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澆灌文明之花

萬眾一心凝聚紅色之城向上的力量

2017年11月14日,中國文明網上發布了一則令所有韶山人民歡欣鼓舞的消息:在新入選的全國文明城市的名單中,韶山赫然在列。2020年11月,韶山市再度蟬聯這一城市的「最高榮譽」。

文明創建融入到了城市「肌理」,融入到百姓生活,與經濟發展及民生改善同頻共振,今日韶山正在向建設更高水平的全國文明城市邁進。

紅色基因,是韶山得天獨厚的精神財富。韶山以「我是主席家鄉人,我為主席家鄉添光彩」為主題,開展「我會每天讀書」「我會禮讓行人」「我會自覺排隊」「我會公筷光碟」「我會垃圾分類」「我會講普通話」等「六大文明氣質」倡樹實踐活動,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堅持開展「黨員進社區」「陽光五號」「文明勸導日」等主題志願服務,志願服務品牌不斷拓展。如今,「映山紅」志願服務隊在韶山市設有50多個服務站(點),「紅馬甲」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欲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韶山市將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質作為文明創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教育中培養,在實踐中塑造,在管理中強化,在環境中薰陶,市民素質在創建中得到提高和升華。

韶山市火車站社區日月新村小區門口一側的社區清吧,一張磨得光滑透亮的大桌子,幾條寬寬的長板凳,二三十平方米的小空間,就是龐紅亮的「臨時理髮店」。在他的感染下,先後有17名理髮店老闆加入了義剪志願服務隊,「臨時理髮店」也由1個發展到4個。

龐紅亮只是韶山眾多「好人」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韶山開展身邊好人、最美人物、時代楷模、凡人善舉的推薦評選,積極動員群眾做文明創建的參與者、實施者、宣傳者;開展「文明家庭」創建、「好公婆、好媳婦、好妯娌」評選和「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活動,評選表彰文明家庭、書香家庭、兩型家庭、最美家庭等。

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廣泛開展,澆灌出了豔麗芬芳的城市文明之花。80多歲的毛家飯店創始人湯瑞仁用誠信恪守初心;韶山好娭毑彭惠民扶貧濟困做公益;退伍軍人羅燦危急時刻勇救落水群眾;堅守抗洪一線的共產黨員牛峰等先後入選「中國好人榜」,還有15人入選湖南好人榜,1人入選湖南新時代好少年……普通老百姓的善行義舉,增加了這個城市的道德厚度。如今,在韶山,最美景色,即在步履之中;最美文明,就在舉止之間;最美風光,映照著偉人故裡……

擘畫全新藍圖

乘勢而上邁向建設紅色名城新徵程

回望來路,偉人故裡踏石留印、抓鐵有痕。

展望前路,大美韶山信心百倍、不勝不還。

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十九屆五中全會以寬廣歷史視野,清晰展望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為韶山描摹出今後5年乃至更長時期該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動人圖景。

韶山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傳統,奮力推動韶山各項事業走在前列,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在打造「三個高地」、踐行「四新使命」、落實「五項重點任務」中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

堅定不移朝著宏偉奮鬥目標闊步前行,必須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展開新實踐、實現新作為。新目標是任務書,也是動員令。實現新目標、完成新任務,要辦的事情千頭萬緒,關鍵是要立足於韶山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統籌抓好紅色旅遊、先進裝備製造、鄉村振興、民生福祉、黨組織建設等多項任務。

未來幾年,韶山市將朝著「建設世界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的目標,持續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加快紅色教育培訓基地建設;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發揮三一風電、恆欣實業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加快鈺盛科技、雨韶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推進省級創新型城市建設,做大做強先進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醫藥三大主導產業,培優扶強碳基產業鏈和總部經濟,全力以赴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上勇闖新路;聚力鄉村振興,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道路上,突出產業興旺,按照「四季化種植、生態化栽培、項目化推進、科技化引領、企業化運作、品牌化打造、集群化發展」的思路,大力發展「一縣一特」時鮮水果和「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培育和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業發展、農民致富;突出以民為本,在保障改善民生和維護社會穩定上,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同時,加強黨的組織力量建設,推進政治建設考察向基層延伸,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傳承紅色基因,矢志不渝奮進前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吹響了開啟新徵程、創造新偉業、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號角。韶山這座紅色文化浸染、綠水青山浸潤的城市,正立足新的起點,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新時代領袖故裡山清水秀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畫卷!

相關焦點

  • 奮進這5年 精彩看湖南丨韶山市五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偉人故裡」闊步向前 「紅色名片」熠熠閃光 ——韶山市五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與此同時,韶山還聚焦基層最急需、群眾最期盼解決的問題,選取就業、就醫、上學、出行、住房、飲水、用電、社會公共服務、文化健身需求、環境保護等項目,建立《韶山市鄉鎮惠民項目清單》,兩年來共有302項群眾身邊的小事、急事、難事列入其中,投入資金近1.5億元。
  • 鐵腕治汙 鏗鏘前行
    鐵腕治汙 鏗鏘前行面對即將結束的2014年,回首過往,這一年,霧霾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空間的轉移而散去,神州大地依然飽受其侵擾,惡性的環境汙染事件依然時有發生,被GDP和企業「綁架」的地方政府面對公眾的質疑時,仍然不願去積極的公開信息。
  • 2020中國最美縣域榜單發布 韶山市上榜
    在建設「美麗中國」理念、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政策指引下,發布「中國最美縣域榜單」的意義和宗旨在於「發現美、創造美、傳播美、享受美」,為廣大遊客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旅遊目的地,助推全域旅遊發展與經濟復甦。
  • 中流擊水 破浪前行——從基層調研把脈2019年中國經濟上半程
    新華社北京7月1日電 題:中流擊水 破浪前行——從基層調研把脈2019年中國經濟上半程新華社記者時至2019年年中,中國經濟走過了不平凡的上半程。國際金融危機發生10年後,世界經濟再次來到十字路口。外有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逆風擾動,內部結構性、周期性矛盾凸顯、轉型升級爬坡過坎,中國經濟巨輪如何中流擊水?
  • 披荊斬棘鑄輝煌 開拓創新譜新篇——中國煤炭地質總局航測遙感局...
    2020年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航測遙感局迎來55歲生日,這件大喜事讓每一位煤航人心潮澎湃。秦嶺之北,渭水之南。自1965年在古城西安成立以來,煤航陪伴這座千年古都走過半個多世紀。鬥轉星移,滄海桑田。煤航從纖纖幼苗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歷經風雨,迎來彩虹。
  • 2020年濟南經濟社會發展交出振奮人心"成績單"
    年濟南經濟社會發展交出振奮人心「成績單」  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繼續領跑全省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回望這一年,濟南主動融入、服從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打造「五個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奮的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單」。
  • 感知中國經濟的溫度——國研中心專家聚焦2021年經濟社會熱點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 題:感知中國經濟的溫度——國研中心專家聚焦2021年經濟社會熱點新華社記者鄒多為2021年,「十四五」開局。站在歷史新起點,面對當前新形勢,中國經濟怎樣邁好第一步、如何持續穩定恢復和推動高質量發展?
  • 凝心聚力謀發展 厚積薄發譜新篇——甘肅銀行服務隴原發展紀實
    2011年11月19日掛牌成立,2018年1月18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2139),成為西北地區首家上市城商行。截至2019年6月末,甘肅銀行資產總額3427.91億元,負債總額3180.83億元,存款總額2356.23億元,各項貸款總額1708.26億元,自成立以來,主要經營指標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 精耕細作二十年 砥礪前行譜新篇
    內蒙古銀行已走過二十年的發展之路。二十年間,該行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各項決策部署,以高質量發展為中心,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一手抓科學發展,一手抓風險防控,不斷夯實黨的建設和經營發展兩個基礎,努力推動經營管理和發展模式由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交出一份服務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答卷。內蒙古銀行成立於1999年,前身是呼和浩特市商業銀行,2009年正式更名為內蒙古銀行。
  • 中國留基會《全球抗疫英雄譜》電子書向社會發布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給世界公共衛生事業帶來巨大挑戰。面對這場全人類的共同危機,各國迅速採取疫情防控措施,有效切斷疫情傳播,打好疫情防控的全球戰爭。各國人民以前所未有的直觀方式,切身感受到人類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關係,各國之間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展現了國際社會團結合作的抗疫力量。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作為國家級全球性公益組織,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發揮著特殊的橋梁紐帶作用。
  • 2020年濟南經濟社會發展交出振奮人心「成績單」 主要經濟指標增幅...
    原標題:政府工作報告解讀|2020年濟南經濟社會發展交出振奮人心「成績單」 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繼續領跑全省2020●270 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350億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62%、提高10.5個百分點●23件民生實事全完成「十三五」
  • 王貽芳:砥礪前行30載,而今邁步從頭越
    砥礪前行30載,而今邁步從頭越 王貽芳 2013 年,「 北京譜儀Ⅱ實驗發現新粒子」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近年來,BES Ⅲ實驗利用世界最大的J/ψ 事例等數據樣本,對強子譜進行系統研究,希望建立完整的輕介子譜和重子譜,發現新型強子並確定其自旋、宇稱及產生和衰變的性質,以徹底理解強子結構,理解強耦合非微擾機制下的強相互作用,發展QCD 的理論。
  • 鑄忠誠警魂篤行致遠 煉鏗鏘玫瑰砥礪前行
    鑄忠誠警魂篤行致遠煉鏗鏘玫瑰砥礪前行向韻熹恩施州公安局法制支隊政委、婦委會主任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儀式上以「解決實際問題」為題,發表重要講話,深情寄語廣大青年幹部要提高七種能力,勇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
  • 精耕細作二十年 砥礪前行譜新篇 ——內蒙古銀行服務自治區經濟...
    內蒙古銀行已走過二十年的發展之路。二十年間,該行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各項決策部署,以高質量發展為中心,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一手抓科學發展,一手抓風險防控,不斷夯實黨的建設和經營發展兩個基礎,努力推動經營管理和發展模式由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交出一份服務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答卷。
  • 以奮鬥姿態揚起時代風帆 | 人民論壇
    奔跑追夢正是奮鬥的姿態,之於個體,決定著人生的高度和廣度;對於家庭,是改變命運最明確也最受肯定的路徑;置於國家和民族大局,則是匯聚每一份力量、凝結社會發展推動力的活力源泉。數字經濟時代,網際網路、大數據創造了一個更加開放、普惠的環境,為更多人通過奮鬥實現夢想提供了機會。從「電商主播」「帶貨網紅」到「網際網路營銷師」,從「線上輔導」「網課老師」到「在線學習服務師」,新職業的誕生、新機會的湧現,搭建起經濟發展新業態和群眾生活新期待的全新舞臺,也為每個人打開新的築夢空間。時代前行,每個人都是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
  • 開發抗疫納米纖維新產品 助力抗疫科技攻堅譜新篇
    助力抗疫科技攻堅譜新篇。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年內,隨著國家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新材料產業市場潛力逐步釋放,新材料產業有望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屆時,以長春高琦、江西先材、內蒙古復材院為原料與研發支撐,以新成立的長春琦材聚醯亞胺防護科技有限公司,將把新型材料作為基礎科研開發,更多的把新材料應用到特種領域、工業領域以及個人普通防護領域的新產品中,把科技成果更加廣泛的服務於社會。
  • 世界最驚險海岸鐵路:火車破浪前行
    在風和日麗的天氣下,這條鐵路周邊的景色美妙無比,但如果遭遇颶風這樣的壞天氣,那麼發怒的巨浪會瞬間吞沒鐵路,列車只能破浪前行,場面驚險。
  • 蓄勢揚帆破浪行——九江經開區大力發展「首位產業」引領經濟轉型...
    我們堅信,在九江市及經開區各位領導的支持、呵護、幫助下,一定能夠創造令人滿意的生益速度,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今年5月,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述峰在國家級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2018年第一批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暨集中開工儀式上,對生益科技落戶九江後的發展,充滿信心。
  • 2020年11月27日臨猗新聞
    2020年11月27日臨猗新聞 2020-11-28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