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突破性技術,有望為MRAM帶來大幅提升

2020-11-23 IT168

  【IT168 資訊】過去的十年裡,快閃記憶體革新了數據存儲和系統技術。但是快閃記憶體在性能、功率和使用壽命等方面也存在一些比較嚴肅的問題。而且它不會像其他半導體技術那樣不斷縮小工藝尺寸,所以廠商不得不採用大尺寸的3D製造。這就是為什麼該行業會對NVRAM技術的發展而感到興奮了。英特爾的3D Xpoint是其中最有名的,但也有其他幾家公司在努力為靜態RAM (SRAM)以及DRAM創建可行的替代方案。

  MRAM是什麼?

  對於MRAM的定義,下面有一段介紹:

  ……非易失性存儲器技術,通過磁存儲元件存儲數據。這些元件是兩個鐵磁板或電極,它們可以維持一個磁場,並且由非磁性材料分開……其中一個板塊的磁化強度是固定的(也就是一個「參考層」)……第二個板塊通常被稱為自由層,它的磁化方向可以由一個較小的磁場改變。

  這裡是一個簡單的圖示:

  磁RAM,或稱MRAM,已經投入生產了10年,主要用於嵌入式系統。通常,出於電力或耐久性的原因,快閃記憶體無法介入這一領域。其供應商,如Everspin和Spin Transfer Technologies(以下簡稱STT),一直致力於提高MRAM的密度、性能和耐久性。

  與快閃記憶體相比,MRAM有一些很大的優勢,包括:

  ·低成本製造

  ·製造工藝在28nm以下,不像快閃記憶體。

  ·功耗更低,甚至比快閃記憶體低數百倍。

  ·字節可尋址,如DRAM,不像快閃記憶體。

  但MRAM也存在缺陷。許多嵌入式系統必須在高溫下運行,而高溫往往會損害數據保存能力。雖然MRAM單元所佔的面積只有SRAM的一小部分,但今天它並沒有那麼快,其保持力和耐久性也不是那麼好。當MRAM與DRAM對比競爭時,性能也是一個問題,還有密度。

  什麼是進動自旋流?

  進動自旋流(PSC,PRECESSIONAL SPIN CURRENT)的物理實現是在垂直磁性隧道結(pMTJ)上的三層薄層。這些薄的、獲得了專利的層對pMTJ的作用有四點:

  ·減少寫入單元所需的電流。

  ·在讀取時提高單元的數據保留度約10000x,減少讀取幹擾問題。

  ·由於寫入電流減少,PSC增加了100x到1000x的耐久度。

  ·同時,隨著特徵尺寸的縮小,單元行為提高。

  研發這一技術且獲得專利的,正是初創公司STT。該公司有一個磁學研發Fab,以5天的周期時間快速建立測試晶片。他們把晶片測試——每個都有數千個pMTJ設備——擴展到測試溫度、開關電流和其他參數。

  市場情況

  目前臺積電、三星和格羅方德都有MRAM產品。此外,SK Hynix、東芝和高通等公司也在這方面進行研發,整個行業約投資了10億+美元,聚焦在Fab設備、材料研究和EDA工具等層面。

  那麼MRAM的未來之路是什麼樣的呢?我們倒是期待它能有像當年NAND快閃記憶體一樣的經歷。快閃記憶體在80年代開始出貨,並慢慢地在硬碟上增加了磁碟技術無法提供的容量,例如Compact Flash(緊湊式快閃記憶體)。然後,真正的爆點出現了:快閃記憶體達到了DRAM的價格。在近20年的時間裡,突然間交易量激增,價格跳水,在接下來的5年裡,快閃記憶體仿佛一夜之間獲得了成功。

  據了解,STT的PSC技術直到2019年中後期才會進入商用產品,主要用於汽車、地理和其他困難環境的嵌入式應用。在一個日益移動化的世界,MRAM的廣泛應用將是一個很好的結果。

相關焦點

  • 新技術有望使太赫茲光譜掃描速度大幅提升
    科技日報北京7月15日電 (蔡禾 張景 記者付毅飛)記者15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7所獲悉,該所團隊近日完成太赫茲時域光譜系統快速掃描模塊研發,或將使光譜掃描速度大幅提升。據介紹,該模塊由基於音圈電機的時間延遲線及高速數據採集系統組成,可將單次波形(100ps)掃描時間由過去的15分鐘縮短到0.25秒,採樣率達到4赫茲。
  • 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有哪些?
    自2001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評選出當年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這份在全球科技領域舉足輕重的榜單曾精準預測了腦機接口、量子密碼、靈巧機器人、智慧傳感城市、深度學習等諸多熱門技術的崛起。 本年度「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有哪些呢?
  • 科技期刊評出今年十大突破性技術:量子霸權、數字貨幣等入選
    科技期刊評出今年十大突破性技術:量子霸權、數字貨幣等入選 新華社華盛頓2月26日消息,全球知名科技評論期刊《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26日發布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量子霸權、人工智慧篩選分子
  • 新技術有望大幅減少塑料廢料對地球環境的汙染
    新技術有望大幅減少塑料廢料對地球環境的汙染 來源:科技日報時間:2020-11-26 09:35:42 據最新一期《科學進展》報導,美國科學家開創了一種使用溶劑回收多層塑料中聚合物的新方法,該技術有望大幅減少塑料廢料對地球環境的汙染。全球每年生產約1億噸多層熱塑性塑料,每種熱塑性塑料由多達12層不同的聚合物組成。其中總量的40%是製造過程本身產生的廢物,由於無法分離聚合物,幾乎所有熱塑性塑料最終都被送到填埋場或焚化爐中。
  • 先聲藥業(02096)管線中這個小分子,為何被FDA認定為突破性療法?
    儘管在中國尚在臨床前階段,但Trilaciclib在美國已經是FDA認定的突破性療法,並很有希望在2021年獲批上市,其首個適應症為減輕小細胞肺癌的化療副作用。該項目的三大硬核屬性不可小覷!全新機制,美國突破性療法認定CDK 4/6(細胞周期蛋白依賴型激酶4/6)為近幾年來全球炙手可熱的抗癌小分子藥靶點。
  • 新型片上光學頻率梳:有望帶來新一代的時鐘、望遠鏡和通信技術
    導讀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官網近日報導,該研究院和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的研究人員創造出了最新版本的基於晶片的微型頻率梳。這個最新版本通過改善和拓展微型頻率梳的功能,進一步提升對於時間和頻率的測量。(圖片來源:維也納技術大學)這些頻率梳(之所以這麼命名是因為等間距的頻率集合就像梳子的梳齒一樣)的微型版本小到足以放在晶片上,有望帶來新一代的原子鐘,大幅增加通過光纖傳輸的信號數量以及識別星光中微小頻率變化,這些變化暗示著看不見的行星存在。
  • 光啟技術半年報:超材料營收大幅提升,已佔比過半,高達61.46%
    此外,目前在研型號將持續10-20年的服務期,有望數以百倍的轉化為持續性批產訂單,這也讓光啟技術提前敲下未來的業績確定鍵。研發業務扮演著提前鎖定業績的重要作用,一直以來都是光啟技術的重點工作。在今年上半年,光啟技術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0.50%,持續保持高比例。
  • 「上海智造」光學量子調控技術有望推動汽車玻璃產業...
    玻璃作為汽車外維護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司乘人員的安全及舒適程度,因此,大幅提高汽車玻璃的陽光控制性能,已經勢在必行。近日,第346期東方科技論壇「光學量子調控技術在汽玻產業當中的應用前景」學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為汽玻的產學研創新「指路」——光學鍍膜和量子點能級調控等新技術,將是未來汽玻自主創新主攻方向。
  • MIT公布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微型人工智慧
    全國學校聯盟網北京10月23日訊(通訊員/孟凡傑)日前,神州網(www.snzo.cn)智庫展望欄目轉發了MIT Technology Review(《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於今年發布的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
  • Oxford PV鈣鈦礦薄膜串聯層提升太陽能電池性能20%
    英國牛津——2014 年9月22日——創新太陽能技術與材料的開發者 Oxford PV 全新推出了一項鈣鈦礦薄膜技術應用。此次突破性進展致力於將常規矽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提升20%——相當於絕對轉換效率大幅提高3%至5%。
  • 北大課題組發表重要研究進展,有望大幅推動光子晶片技術發展
    4月2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北京大學獲悉,該校信息學院電子學系副教授彭超課題組4月22日在《自然》雜誌在線發表拓撲保護下單向輻射導模共振態重要研究進展,為光子器件拓展了可期應用前景。
  • 華為發布突破性5G天線技術
    5月25日,據外媒報導,華為發布突破性5G天線技術承載功率一千瓦以上,輻射效率提高20%。該5G天線技術,名為CableFree。
  • 大幅提升暗光拍攝 三星Galaxy S20 Ultra或支持9像素聚合技術
    據說本次Galaxy S20系列中的旗艦型號Galaxy S20 Ultra將會配備高達1.08億像素的傳感器,而Nonacell技術則是用於取代此前名為「Tetracell(4合1像素聚合技術)」的9合1像素聚合技術,該技術可在弱光情況下大幅改善成片效果。
  • MIT公布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抗衰老藥物
    全國學校聯盟網北京10月13日訊(通訊員/孟凡傑)日前,神州網(www.snzo.cn)智庫展望欄目轉發了MIT Technology Review(《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於今年發布的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
  • 《科學美國人》:2019年十大突破性技術
    ,包括可能給人類的垃圾處理帶來新的解決辦法的「生物塑料降解」技術,有專門用於幫助和陪伴老人的治療型機器人,還有可能用於治療癌症的「IDP靶點」醫療法。本文將從清潔環境、AI智能、醫療健康、能源革新幾個方面給大家梳理一下這十大突破性技術。
  • 自然資源部:去年油氣勘查開採投資大幅回升,達到歷史最高
    通報如下:2019年,自然資源部和石油企業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的重要批示精神,油氣勘查開採投資大幅增長,勘查投資達到歷史最高。五、常規油氣勘查不斷在新區、新領域和新層系取得新突破;頁巖氣形成川南萬億方大氣區,深層和常壓頁巖氣勘查取得突破性進展在鄂爾多斯盆地長71+2頁巖油效益開發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新增探明地質儲量3.58億噸,發現了儲量規模超10億噸的慶城大油田。
  • 浪潮AI伺服器大幅提升NLP模型Transformer訓練性能
    性能數據顯示,相比同類伺服器,浪潮AI伺服器NF5488M5大幅提升了Transformer的訓練性能,GLUE基準訓練至80.4%的時間相比同類產品大幅減少67%。Transformer被視為是NLP的經典模型,2017年由谷歌提出,其利用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機制實現快速並行,並且可以增加到非常深的深度,充分發掘DNN模型的特性,提升模型準確率。但是Transformer模型訓練是一大難題,因為其參數規模達到數億,對計算力的需求很大。
  • 2017年鋰電池的突破性技術匯總
    打開APP 2017年鋰電池的突破性技術匯總 發表於 2018-02-06 18:04:55 大到自動駕駛汽車和電動平衡車,小到筆記本和智慧型手機,電池在各種智能設備中無處不在,它們已然成為了現代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對於這個電池市場,自然是有少不了的開發者,他們總是在設想著如何創造出更安全,持久,節能且充電速度快的電池,而在2017年世界上到底出現了哪些突破性的電池技術呢?
  • 中國量子通信技術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
    量子通信因此被看作信息安全傳輸的「保護盾」,為破解信息加密「瓶頸」提供了解決方案。近年來,中國量子通信技術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墨子號」的發射為通過太空「量子傳密」提供了可能。5月,中國科研團隊在國際物理學權威期刊《現代物理評論》上發表論文,系統闡述了量子密碼的原理、理論和實驗技術,為量子密碼的廣泛應用以及標準化制定奠定了基礎。今年9月,郭光燦院士團隊與奧地利同行合作,首次實現了高保真度的32維量子糾纏態,顯著提高了量子通信的信道容量,創造了當前世界最高水平。
  • 核電板塊大幅走高:兩項目獲核准 核電建設有望穩步推進
    探尋創業板增長邏輯北信瑞豐基金 王忠波:3000點上,如何把握未來投資機遇中信建投 楊榮:如何布局銀行股估值修復行情華創證券 袁豪:新常態下的房地產行業研究框架與投資展望法國巴黎銀行 黃集恩:下周阿里巴巴染藍帶來的市場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