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詞語,它是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它能較長時間懸浮於空氣中,其在空氣中含量濃度越高,就代表空氣汙染越嚴重。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購買空氣淨化器,來過濾環境中的PM2.5。而許多空氣淨化器廠家,把「可以過濾比PM2.5小得多的顆粒物」作為噱頭,不懂行的大眾,一不小心就被「套路」了。
上圖是戴森空氣淨化風扇的廣告語:「濾網淨化小至0.05微米的汙染物」。0.05微米比PM2.5的2.5微米小了50倍呢,這麼密的濾網,過濾PM2.5應該輕輕鬆鬆吧!
上圖是飛利浦空氣淨化器的廣告語:「高效過濾掉空氣中小至0.02微米(比PM2.5的上限值小100倍)甚至0.003微米的顆粒物」。哇!這個貌似更厲害一些,甚至更便宜一點!
上圖是小米空氣淨化器的廣告語:「80-110納米濾除率99.99%」。80-110納米換算成微米是0.08-0.11微米,這個雖然沒有前兩個過濾得小,但是配圖看起來更專業,價格也更低呢,不愧是性價比之王!
小米的配圖,雖然是經過美化的,但確實比較接近濾網的真實情況。上圖便是顯微鏡下濾網的真實情況,左下角的標尺是2微米,大約相當於PM2。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濾網的纖維上吸附了很多小於2微米的顆粒物,但細心的你一定發現了,我們最關心的PM2.5,也就是2.5微米左右的顆粒物,在圖中並沒有看到。
因為濾網的工作原理不像漁網,漁網只要夠密,小魚跑不了,大魚自然也跑不了。而濾網的主要功能有兩個:一個是卡住,一個是吸附。比濾網孔徑大的顆粒物,會像大魚一樣被卡在網上;比濾網孔徑小得多的顆粒物,會吸附在濾網纖維上。那麼問題來了,最大的和最小的被過濾了,不大不小中不溜的呢?很遺憾,科學研究證明,不大不小中不溜的,既不能被卡住,也不能被吸附,而是穿過了濾網,PM2.5則正好屬於這一類。
外行人的慣性思維會認為:比PM2.5小得多的顆粒物都能過濾掉,那麼過濾PM2.5也一定沒問題了。商家正是利用了這一點作為賣點,他們都沒有進行虛假宣傳,他們只說自己可以過濾比PM2.5小得多的顆粒物,卻幾乎從來不說自己可以過濾PM2.5,而是讓消費者自己去對比、自己去延伸、自己去思考。親愛的小夥伴們,小編在麗江,用不到空氣淨化器(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