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醒十分,採擷新知——記寒假仙湖蕨園行

2021-02-22 深高科技創新項目組

同學們早已在人教版《生物學》教科書第一章第一節的學習中對蕨類(英文名:Fern)植物耳熟能詳。不同於藻類與苔蘚,它已經出現了根、莖、葉的分化。依靠孢子繁殖的蕨類植物,是泥盆紀時期的低地生長木生植物,而這些蕨類中的絕大多數已在中生代前滅絕,保留下來的多是低矮的草本植物,成為森林植被中草本層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對森林的生長發育有著重大的影響,同時可作為敏感地反映環境條件的指示植物。

 

全世界有蕨類植物約10000餘種,我國有2000餘種,其中許多種類為藥用,部分可作蔬菜及澱粉植物。蕨類植物的枝葉青翠,姿態奇特,還可供庭園美化。

 

在教科書中我們見到各種蕨類植物及它特有的孢子囊群的圖片,今天走進仙湖蕨園,來一窺這些蕨類的倖存者如何再度繁盛。

蕨類植物的幼葉片呈捲曲狀,又以其獨特的孢子囊群排列方式作為自己的DI密碼。

 

筆筒樹(學名:Sphaeropteris lepifera (Hook.) R. M. Tryon)

筆筒樹在約3億6000年前就已存在,為當時恐龍的主要食糧,被稱為"活化石"。

 

披衣葉石韋 (學名:Pyrrosia lanceolata)

孢子囊群近圓形,幼時被很厚的星狀毛覆蓋。主要生長於海拔750-2000米雨林下巖石上或樹幹上。還可作為清肺洩熱的中草藥。

 

江南星蕨(學名:Microsorum fortunei (T. Moore) Ching)

葉片四季常綠,生長勢好,橘黃色孢子囊群鮮豔別致,沿中脈兩側排列成較整齊的一行或有時為不規則的兩行,靠近中脈,條形葉很有特色,是室內較好的盆栽植物。

 

巢蕨(學名:Neottopteris nidus (L.) J. Sm.)

 

 雙蓋蕨(學名:Diplazium donianum)

  

瘤蕨(學名:Neottopteris nidus (L.) J. Sm.)

 

烏毛蕨(學名:Blechnum orientale)

烏毛蕨根狀莖可藥用,有清熱解毒、活血散淤除溼健脾胃之功效,嫩芽搗爛外敷可消炎。可治療高血壓、肥胖症。有去油膩、助消化等獨特作用,能降氣化痰、提神醒腦,常食可軟化血管、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臟病。

 

探尋蕨類植物的路上偶遇了生長出孢蒴的小羽蘚

    

這一路,同學們是不是有了新的收穫?踏著深圳的早春,足踐之處採擷新知!

 感謝仙湖植物園睡蓮老師、木棉老師為同學們傳授新知、答疑解惑!

【1】羅來輝.烏毛蕨[J].《特種經濟動植物》.2006,9(10).

【2】《中國植物志》

相關焦點

  •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開放時間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開放時間每周二、周四、周六和周日的10:00—16:00面向公眾開放同時段蕨類中心內部限流人數為300人蕨類中心蕨類中心是「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國家蕨類種質資源庫
  •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位置在哪裡(附交通指引)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位置在哪裡位於深圳仙湖植物園內仙湖植物園地址:深圳市羅湖區蓮塘仙湖路160號交通指引地鐵仙湖植物園可以坐地鐵2號線在「仙湖路站」C出口出站,步行幾分鐘即可到達仙湖植物園大門。
  • 深圳仙湖植物園新景點蕨類中心開放詳情
    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以下簡稱「仙湖植物園」)將於12月17日正式開放「一專類園」蕨類中心。新開放的蕨類中心不另外收取參觀費用,公眾只需提前在仙湖植物園官方微信進行報名併購買仙湖植物園門票即可入專類園參觀。
  • 深圳仙湖植物園將開放兩新景點
    陽光穿過樹林,透過蕨類植物,仿佛置身於熱帶雨林…….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以下簡稱「仙湖植物園」)將於12月17日正式開放「一專類園
  •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17日對公眾開放
    12月10日,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以下簡稱「仙湖植物園」)再開放集資源保護、自然教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一專類園」蕨類中心和「一科普徑」幽溪,持續推進該園「打造世界一流植物園」發展規劃。蕨類中心:國家蕨類種質資源庫蕨類中心為「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國家蕨類種質資源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於2016 年開始規劃建設,是集科學研究、自然教育和旅遊觀光為一體的蕨類植物專類園,建有以庭院及室內蕨類植物應用示範的「醒蕨屋」,以科普宣傳、互動體驗為主的「知蕨館」,以及設置在園中各處的科普互動解說牌。
  • 精妙絕倫的首屆中國觀賞蕨展獲獎作品揭曉
    此次觀賞蕨類聯展參賽作品來自國內8家單位的37盆個體植株和14盆蕨類盆栽組合入圍參展,參展單位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深圳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上海植物園、上海辰山植物園、四川省峨眉山植物園、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暨杭州市園林文物局錢江管理處、上海師範大學等。
  • 深圳仙湖植物園將開放兩新景點,跟著讀創記者來探秘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文燦/文廖萬育/圖通訊員韓躍武陽光穿過樹林,透過蕨類植物,仿佛置身於熱帶雨林…….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以下簡稱「仙湖植物園」)將於12月17日正式開放「一專類園」蕨類中心和「一科普徑」幽溪。
  • 2020年深圳仙湖植物園及仙湖路限行規定(時間+路段)
    關於在深圳仙湖植物園及仙湖路(蓮十路以東段)實施臨時交通管制並實行預約通行措施限行時間2020年10月9日至2021年4月8日,所有雙休日、元旦、清明節、端午節、勞動節、中秋節、國慶節(含法定調休時間
  • 大連的蕨
    最近有了一個新的積累總結一下吧,關於大連的蕨。蕨類植物是指一類原始的高等植物,它們跟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一樣能夠通過維管束傳輸水分和養料,但比起後者它要更古老,它們的傳導組織更簡單,有些種類不具備真正的葉片而只是低等的鱗片。
  • 深圳市仙湖植物園——廣東景點
    深圳市仙湖植物園仙湖植物園位於深圳市羅湖區東郊的蓮塘仙湖路,東倚梧桐山,西臨深圳水庫
  • 認識身邊的植物——鳳尾蕨
    種名:蜈蚣鳳尾蕨(蜈蚣草)學名:Pteris vittata別名:蜈蚣鳳尾蕨、蜈蚣蕨科屬:鳳尾蕨科鳳尾蕨屬種名:白羽鳳尾蕨學名:Pteris ensiformis 'victoriae'別名:維多利亞劍葉鳳尾蕨、銀脈鳳尾蕨、斑紋鳳尾蕨科屬:鳳尾蕨科鳳尾蕨屬
  • 2020,蕨對精彩
    我終於又看到了那一株蕨,在這樣一堆枯黃的葉子中,這一株渾身綠色的蕨顯得特別顯眼。之前就注意到了它,但是那天沒帶相機,也就沒有認真拍圖片。最近看劉華傑老師的《勐海植物記》,裡面說到很多種蕨,提到識別蕨類植物的要點:主要看葉的下面,即背面。因為孢子通常長在背面。拍照時一定要兩面都拍攝,關於孢子囊群,最好有特寫鏡頭。
  • 蕨盆景,空靈!絕對美!
    鹿角蕨、鳥巢蕨、皇冠蕨、大葉骨碎補等,在自然界中附生於大樹上,性喜溫暖多溼的環境,耐溼性強,在室內可生長在枯木或富含腐殖質的基質中,作盆栽或垂吊植物十分壯觀,使室內呈現出熱帶情調,充滿自然的生機。草質藤本植物海金沙屬,其莖蔓匍匐向上生長,可搭架纏繞其上,別具情趣。南方地栽可選擇桫欏、鳳尾蕨、姬蕨、腫足蕨、翠雲草、紫萁、腎蕨等蕨類,而在北方可室內盆栽。
  • 深圳仙湖植物園幽溪需要門票嗎
    深圳仙湖植物園幽溪需要門票嗎需要先預約購買仙湖植物園門票後,再免費預約幽溪參觀名額。幽溪12月23日起每周三15:00-16:00接受公眾參觀體驗。
  • 深圳仙湖植物園幽溪開放時間
    深圳仙湖植物園幽溪開放時間12月23日起,幽溪將於每周三15:00-16:00接受公眾參觀體驗。溫馨提示因道路崎嶇、溼滑,加上時有蛇蟲出現,出於安全考慮,幽溪僅對預約的導賞和自然教育活動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