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蕨對精彩

2021-02-22 草木有語

我又走在了上山的路上,我走得很慢,但是很專心,今天是和朋友一起來的,雖然朋友一直在和我說話,但是我顯得有點心不在焉,我的眼裡滿是地上焦黃的落葉,路邊枯黃的野草,那些光禿禿的樹枝,還有那些殘留在枝條上的野果、種子,看到它們的樣子,我就想著它是什麼?它開花是什麼樣的?它結果是什麼樣的?這條路上,還有什麼不一樣的風景,可以讓我在這樣蕭瑟的季節裡關注。

轉過彎,來到滴水禪寺後面的那條路,能夠聽到潺潺水流聲,水聲並不是很大,但那是我熟悉的聲音,它們從石縫中湧出來,在路邊天然形成的一條溝裡緩緩流動,碰到石頭了拐一個彎,在不同的日子裡,水流鳴奏著不同的曲子,有時候是交響樂,有時候是催眠曲,有時候是歡快的童聲,有時候是低沉的中音,這一切,都是隨著水流的大小,天氣的陰睛而變化,水流訴說的故事,需要你仔細體味。

我終於又看到了那一株蕨,在這樣一堆枯黃的葉子中,這一株渾身綠色的蕨顯得特別顯眼。之前就注意到了它,但是那天沒帶相機,也就沒有認真拍圖片。最近看劉華傑老師的《勐海植物記》,裡面說到很多種蕨,提到識別蕨類植物的要點:主要看葉的下面,即背面。因為孢子通常長在背面。拍照時一定要兩面都拍攝,關於孢子囊群,最好有特寫鏡頭。

但是當我面對這樣一株蕨的時候,我也是沒有辦法認的,道行不夠,不知蕨的水有多深,以前在野外,見到了蕨以後,只是看看它們漂亮的葉子,不凡的氣質,不敢拍了照片帶回家,因為那會成為歷史遺留問題,始終縈繞著你。不過去年認識了一位蕨老師,自從加了微信以後,仿佛隨身攜帶著的蕨類植物志,拍個照片,我就知道了,這是對馬耳蕨,知道了名字,就可以去資料,對細節。

對馬耳蕨屬於耳蕨屬,聽著名字讓我想像的是一定有一對耳朵,例如複葉耳蕨屬,基部有一對羽片較大。眼前的這一株對馬耳蕨,看著它的葉子就會給人很多遐想。這種蕨的葉簇生,革質。這一叢有好多綠葉,並沒有像別的綠葉那樣,在這個季節顯出蒼老的樣子。最下面的一對羽片形成剪刀狀,仿佛是燕子的尾巴。

葉片為二回羽狀複葉,羽片約為20對,呈鐮刀狀披針形,小羽片7-13對,最別致的是這些小羽片的基部上側有三角形的耳狀凸起,邊緣下部全緣,上部有少數刺齒,基部上側一片較大,近長圓形。所以當把葉子翻過來的時候,這一片葉子就很特別,仿佛是貼在葉軸上的裝飾品,並不是來源於葉子。我甚至嘗試著要把這些裝飾品單獨拆下來,摸了一下才意識到它們本來就來源於葉子。

有這樣的識別要點也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孢子,我仔細地翻找了一下全株,只有一片葉子翻過來是有孢子的,根據《寧波植物圖鑑》,對馬耳蕨的孢子囊群圓形,著生於小脈頂端,囊群蓋圓盾形,中央褐色,邊緣淺棕色,早落。

就在這一株蕨的旁邊就是潺潺的流水,旁邊有石頭上滿是苔蘚,水對於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的繁殖來說至關重要,只有藉助了水,雄配子和雌配子才會相遇,如果能夠順利結合,它們就會產生孢子體,孢子體只在每年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內是可見的,所以今天運氣還不錯,找到了一片葉子,後面有孢子囊群。

這是我的蕨大神給我提供的顯微鏡下的陰地蕨的孢子囊,那一條是孢子囊的環帶,成熟時環帶處打開,把孢子彈射出去。我怎麼看著像一條從卵裡爬出來的蟲蟲。

我仔細地看著這一個一個小圓點,很多人會以為這些是蟲卵,看到這些會讓產生一種不舒服的感覺。但這裡卻暗藏玄機,一個小圓點就是一個孢子囊群,裡面有很多很多孢子囊,每個囊裡面又有很多個孢子,這些外衣一樣的囊把孢子都包裹起來,它的上面長著一些像牙齒一樣的結構,在天氣潮溼的時候,牙齒閉得緊緊地,一旦天氣合適,這些牙齒就會鬆開,然后里面的孢子就會隨風飄散,尋找合適的地方,萌發新芽,產生新的生命。 如果在合適的時候,輕輕拍一下這些葉子,就會感覺到孢子像煙霧一樣飄出來。

山間還有很多不知名的蕨類植物,苔蘚植物,那些光禿禿的樹是什麼?那些芽是怎麼越過這個寒冷的冬季的,那幾片孤零零的葉子,為什麼還留在樹上不肯離去?走在這一條山路上,路上還有很多未解的答案,2020,等著我來繼續探尋。

相關焦點

  • 【園林植物】蕨類植物:金釵鳳尾蕨
    這一期小編繼續給大家推薦一種常見的蕨類植物——金釵鳳尾蕨。金釵鳳尾蕨(傅氏鳳尾蕨)鳳尾蕨科陸生蕨類植物,植株高50-60cm。繁殖方法:孢子播種、分株金釵鳳尾蕨的葉片是簇生的,中型陸生草本,常在道路兩端的配景植物叢中可以見到,可以看到金釵鳳尾蕨的每個小分枝,像是小羽扇,小分枝再組成整把的大羽扇,非常具有觀賞性。
  • 大連的蕨
    最近有了一個新的積累總結一下吧,關於大連的蕨。蕨類植物是指一類原始的高等植物,它們跟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一樣能夠通過維管束傳輸水分和養料,但比起後者它要更古老,它們的傳導組織更簡單,有些種類不具備真正的葉片而只是低等的鱗片。
  • 金雞腳假瘤蕨
    本期小編給大家介紹一種蕨類植物,金雞腳假瘤蕨。金雞腳假瘤蕨,水龍骨科,假瘤蕨屬植物,通常生長在海拔600~1200米的林下石縫中,廣泛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及南方各省區,向北達秦嶺南坡。它的葉片有兩種形態,不分裂的葉片卵形至長條形,分裂葉片常三裂,形似雞爪,故名金雞腳假瘤蕨。
  • 水草小百科—鳳尾蕨
    中文學名:鳳尾蕨 拉丁學名:Pteris cretica var. nervosa別名:大葉鳳尾蕨、大葉井口邊草 科屬分類:鳳尾蕨科 鳳尾蕨屬 分類:蕨類 造景位置:後景 中景 產地分布:西非養殖難度:中 生長速度:慢 光照要求:低光照 適宜水溫:20-26酸鹼度(PH):6.0-7.0 硬度(GH):2-10 CO2需求:建議添加簡介鳳尾蕨是原產於西非的一種蕨類水草,因葉子對生,邊緣有整齊的鋸齒,好像傳說中鳳凰的尾羽一般
  • 鳳尾蕨資料簡介
    別名:大葉鳳尾蕨、大葉井口邊草、Pteris cretica var. nervosa難度:中等 光照要求:低 植物種類:蕨類植物 種屬:鳳尾蕨科 生長速度:慢 適宜水質:PH 6.0-7.0 ,GH 2-10適宜水溫:20-26度 是否需要添加CO2:YES
  • 小野花--木藍、泥胡菜、蕨、山麻杆
    木藍,豆科木藍屬,豆科植物花瓣構造大差不差;花色大多靚麗;此次山中偶遇的木藍並不祥聞;多年生小型喬木,身高50cm有餘,葉卵狀長圓形;對生;覆被短小絨毛;生於林間樹下;一串串的花從葉柄處竄出;伸長著腦袋看著世界的精彩
  • 荒野維生野菜系列——鳥巢蕨
    鳥巢蕨【別名】王冠蕨、山蘇花、巢蕨。【食用】為鐵角蕨科植物鳥巢蕨的嫩芽和幼嫩葉。【分布】多附生在熱帶雨林或亞熱帶雨林內樹幹上或林下巖石上。野生。也有人工栽培。我國廣東、廣西、雲南、海南、臺灣等大部分地區均有廣泛分布。
  • 革葉耳蕨
    拉丁名Polystichum neolobatum Nakai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植物是鱗毛蕨科的革葉耳蕨,革葉耳蕨廣泛分布於華北、華中、華東和西南各省區海拔1400~1800米的灌木林下或陰坡巖石下。尼泊爾、印度、不丹、日本也有分布。革葉耳蕨植株高50~90cm,根狀莖短,直立或斜生,粗5~7mm,密被棕色或棕褐色、邊緣有緣毛的披針形鱗片。
  • 鳥巢蕨葉子發黃怎麼處理? 鳥巢蕨葉子乾枯發黃什麼原因?
    鳥巢蕨葉子發黃怎麼處理? 鳥巢蕨葉子乾枯發黃什麼原因?時間:2017-02-11 12:12   來源:花百科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鳥巢蕨葉子發黃怎麼處理? 鳥巢蕨葉子乾枯發黃什麼原因?
  • 林草科普|「特立獨行」的光葉蕨
    前不久,一則峨眉後山發現光葉蕨的消息躥紅網絡。這個被稱作「二郎山神草」的物種牽動了很多人的心。光葉蕨是我國特有的極危珍稀蕨類植物,數量極為稀少,此前的記載僅分布於天全縣二郎山,此次在峨眉後山被發現,刷新了學界的認識,也讓很多人心生好奇:光葉蕨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草?它有何神奇之處?
  • 水草-黑木蕨簡介
    按水草形態分類來說,黑木蕨屬於蕨類水草;按造景分類來說,黑木蕨屬於中景及後景類水草;按照生長形態分類來說,黑木蕨屬於挺水性類水草;
  • 認識身邊的植物——鳳尾蕨
    鳳尾蕨不開花,所以它沒有種子,通常是以無性孢子發散的方式進行繁殖。小小的鳳尾蕨,有許多有用的功能可食用:它的糖、Vc、胡蘿蔔素含量都比普通蔬菜高。嫩葉可食,稱「蕨菜」,春季採未展開的嫩葉,開水燙後即可做菜,清脆鮮嫩、香味獨特;曬成乾菜,也可醃漬,還可製成罐頭食品。8、9月份蕨的根狀莖肥壯時,挖取蕨根制粉,作糕點、粉絲、飴糖,也可釀酒。
  • 蕨盆景,空靈!絕對美!
    鹿角蕨、鳥巢蕨、皇冠蕨、大葉骨碎補等,在自然界中附生於大樹上,性喜溫暖多溼的環境,耐溼性強,在室內可生長在枯木或富含腐殖質的基質中,作盆栽或垂吊植物十分壯觀,使室內呈現出熱帶情調,充滿自然的生機。草質藤本植物海金沙屬,其莖蔓匍匐向上生長,可搭架纏繞其上,別具情趣。南方地栽可選擇桫欏、鳳尾蕨、姬蕨、腫足蕨、翠雲草、紫萁、腎蕨等蕨類,而在北方可室內盆栽。
  • 青海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玉龍蕨
    url:https://m.gmw.cn/2020-09/02/content_1301520291.htm,id:1301520291  近日青海山水自然資源調查規劃設計研究院在青海互助北山林場野生植物考察中,發現一種分布於海拔3700至3800米的高山巖縫中的特殊蕨類植物,經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鑑定
  • 鳥巢蕨非常好養,在室內養一盆鳥巢蕨,別具熱帶情調
    就比如蕨類植物種的鳥巢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和其它的蕨類植物不同,它的葉片鱗片闊披針形,長約1釐米,先端漸尖,全緣,薄膜質,深棕色,稍有光澤,非常具有熱帶情調,並且令人開心的是鳥巢蕨對於陽光的需求並不高,所以鳥巢蕨植物也是一種可以在室內栽培的植物。
  •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光葉蕨人工繁育取得成功
    新華社成都7月22日電(記者張海磊)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光葉蕨於1963年首次在四川天全縣二郎山團牛坪被發現。目前,數量不足100株,均為野生植株。記者從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經過多年探索,近日科研人員依靠其珠芽成功實現光葉蕨人工繁育。  此前,有機構開展了光葉蕨的孢子繁殖研究,但只進行到配子體階段,未真正成苗。
  • 【棲霞山·植物百科】金星蕨:落楓丹葉舞,新蕨紫芽拳
    (金星蕨)金星蕨,也叫水蕨菜、白毛蛇、毛毛蛇、篦子草。屬於薄囊蕨綱水龍骨目金星蕨科金星蕨屬,是薄囊蕨綱中世界廣泛分布的大科之一。最早作為廣義的鱗毛蕨屬(Dryopteris)成員。金星蕨一般植株高40-60cm。
  • 【植物專題】「蕨」犟生長
    這便是我家的第一株蕨。       (據說,因為我爸的科普,二媽、四爹、大爹、劉大媽等等都採了一株種在了家裡。)      又是一個周末,又是同樣的興奮,我爸說,你看我們屋後那是不是鐵線蕨?!!!???       鐵線蕨?!!!不可能吧,那東西不是只有花卉市場才有麼?
  • 「鳥巢蕨」鳥巢蕨養護要點,室內室外、盆栽叢植、懸吊壁掛皆宜
    鳥巢蕨又稱巢蕨、王冠蕨、山蘇花,為鐵角蕨科、巢蕨屬,多年生、陰生觀葉草本植物。鳥巢蕨葉面寬大,株型豐滿,所以對室內灰塵、有害氣體有較強吸附作用。且葉色光亮蔥綠、野味濃鬱,深得花友們青睞。鳥巢蕨室內懸吊,別具熱帶情調;植於熱帶園林或假山巖石上,增添野趣;盆栽置於客廳、會議室及書房、臥室,顯得或小巧玲瓏、或大氣端莊。一、土壤鳥巢蕨盆栽土壤以泥炭土、腐葉土為宜。春季換盆時,盆中可添加腐葉土和苔蘚,並加少許碎石。二、澆水鳥巢蕨喜水,盆土寧溼勿幹為宜,平時需要保持溼潤。
  • 蕨類植物|松葉蕨是不是瀕危物種?如何栽培養護?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們陸續介紹了許多國家級珍稀瀕危蕨類,比如桫欏、玉龍蕨、光葉蕨、水蕨等國家Ⅰ級保護珍稀瀕危蕨類植物,還有對開蕨、天星蕨、蘇鐵蕨、七指蕨、扇蕨、貫眾、中國蕨、鹿角蕨等國家Ⅱ級保護珍稀蕨類植物,並對其分布和保護現狀作了簡單介紹。前不久有花友諮詢,松葉蕨屬不屬於瀕危物種?有何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