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花--木藍、泥胡菜、蕨、山麻杆

2021-02-22 走進小森林

點擊藍色字體,即可免費關注


地標: 河南新縣

文/圖:祺珍

木藍,豆科木藍屬,豆科植物花瓣構造大差不差;花色大多靚麗;此次山中偶遇的木藍並不祥聞;多年生小型喬木,身高50cm有餘,葉卵狀長圓形;對生;覆被短小絨毛;生於林間樹下;一串串的花從葉柄處竄出;伸長著腦袋看著世界的精彩;鮮豔的色彩一下子就能吸引我的眼球;招蜂引蝶也就罷了,偏偏還獨具魅力,令人愛憐。』

我喜歡這天青水明;流水細潺;那遼闊的長江黃河也不能媲美;泥土芬芳,沙石不安分的滾動;偶爾能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魚小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智也!池塘小溪乾涸,這裡卻經年不毀,這是自然生存的智慧,業小不招風;家小方穩固。泥胡菜:兩年生草本植物,冬季鮮嫩,是家禽家畜的優質零食;春夏開紫色花,花瓣絲絲縷縷;葉羽狀泥胡菜性味苦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祛瘀的功效

某蕨類,鑑於蕨強大的家族,我這半瓢水的功力,很難認準;這億萬年的滄海桑田,蕨的地位巋然不動;在生物鏈充當著重要角色。深山幽林、田間地頭;搖曳的身姿,終年可見;初生蜷曲的身體,初顯異域風情。

第一次養蕨,失敗告終,牆角的貫眾冬日鬱鬱蔥蔥;甚是心動,拔起種下,沒幾天便一命嗚呼,歸西;此後因為上學的緣故,便很少伺弄花草,直到前年春天偶遇牆角貫眾,被我帶回屋頂樹下,今年已經一發不可收拾;那一片區域已然獨霸天下了;蕨生命力頑強,合適的氣候便比誰都活的好;鄉間最不缺各種蕨;自成禁止無需用心造景。這麼多年還是很想念路邊,牆角,井邊那一抹蔥翠倩影。

山麻杆;初春羞紅的臉,葉脈清晰刻畫著別樣精緻;

喜歡就關注喔、每天都有不同,歡迎花友轉載

蘋果也擋不住你讚賞的腳步

歡迎投稿哦,

投稿可以在公眾號主頁回復「投稿」即可

公眾號轉載需要授權喔,

江城子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小野花,你喜歡嗎?

相關焦點

  • 在野外如何區分大薊、小薊和泥胡菜三種紫色野花
    點擊↑↑↑藍字,進入寶媽講自然  在百花盛開的季節裡,會有好些花兒看著非常像孿生姐妹,仔細一看呢,仿佛有不完全一樣
  • 植物小百科——山麻杆
    植物屬性——中文學名:山麻杆拉丁名:Alchornea davidii Franch.別稱:紅荷葉、狗尾巴樹、桐花杆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大戟目科:大戟科 屬:山麻杆屬種:山麻杆
  • 泥胡菜、刺兒菜、 苦菜、沼生蔊菜和蒲公英如何區分?
    蒲公英一 分類泥胡菜是桔梗目菊科泥胡菜屬泥胡菜二 葉片泥胡菜的葉片多為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頂端多分裂成三角形,葉片長度一般是7-21釐米泥胡菜薺菜五 果期泥胡菜
  • 【棲霞山·植物百科】山麻杆:早春綻紅葉,觀植若如火
    山麻杆是大戟科山麻杆屬植物。又名紅荷葉、桐花杆、野火麻、桂圓樹,落葉灌木,高1-5米;嫩枝被灰白色短絨毛,一年生小枝具微柔毛。葉薄紙質,闊卵形或近圓形,長8-15釐米,寬7-14釐米。雌雄異株,雄花序穗狀,1-3個生於一年生枝已落葉腋部。
  • 水草小百科—鳳尾蕨
    中文學名:鳳尾蕨 拉丁學名:Pteris cretica var. nervosa別名:大葉鳳尾蕨、大葉井口邊草 科屬分類:鳳尾蕨科 鳳尾蕨屬 分類:蕨類 造景位置:後景 中景 產地分布:西非養殖難度:中 生長速度:慢 光照要求:低光照 適宜水溫:20-26
  • 鳳尾蕨資料簡介
    別名:大葉鳳尾蕨、大葉井口邊草、Pteris cretica var. nervosa難度:中等 光照要求:低 植物種類:蕨類植物 種屬:鳳尾蕨科 生長速度:慢 適宜水質:PH 6.0-7.0 ,GH 2-10適宜水溫:20-26度 是否需要添加CO2:YES
  • 水草科普 | 水草紳士-黑木蕨
    它原產於非洲西部水域,雖生長緩慢但根莖粗壯,生命力頑強,它蔥鬱的底色,挺拔的身形,迸發出勃勃的生機,它是水草中的謙謙君子,是草缸中的實力擔當,他就是水草紳士黑木蕨。黑木蕨,拉丁學名Bolbitis heudelotii,原產於非洲西部的一些水域,是水族造景中非常常見的,也是非常讓人青睞的一種蕨類水草。
  • 研究發現萊氏蕨在全球泥盆紀不同地質時期和古氣候帶的時空分布模式
    南京古生物所泥盆系工作團隊成員在雲南盤溪地區採集化石樣品現場工作圖雲南盤溪中-晚泥盆世地層中所產出的Leclerciqa(萊氏蕨)石松類和竹節石化石萊氏蕨在泥盆紀不同時期的時空分布模式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洪河、王懌,助理研究員黃璞、張小樂、喬麗、盧建峰,助理工程師陳焱森,博士生汪瑤等,基於雲南盤溪所發現的萊氏蕨植物大化石標本以及該植物相關的全球化石產出記錄,開展了基於植物化石與大數據結合的研究,發現了萊氏蕨在全球泥盆紀不同地質時期和古氣候帶的時空分布模式。
  • 牛尾蕨葉子長的像菝葜,嫩葉可以吃,根煲湯味道更鮮美
    我一朋友,以前熬湯只知道用市場賣那些配好的清補涼,跟我爬過幾次山,採過幾回草藥,才知道原來熬湯的草藥有那麼多種,熬出來的湯那麼鮮美,大人小孩都喜歡,從此他家再也沒買過清補涼,不囉嗦了, 天快亮了,今天介紹一下一種煲湯的好藥材--牛尾蕨。牛尾蕨,也叫土春根、牛尾結、馬尾伸筋、七層樓、金剛豆藤、草菝葜 等,來源於百合科菝葜屬植物牛尾菜,以根及根狀莖入藥。
  • 為藍溼地生物記錄(十七) 莕菜
    ,這是《詩經》中留下的經典詩句,雖是男歡女愛的浪漫詩篇,卻和本文的主角密不可分,詩中的荇菜即莕菜,就是本文介紹的溼地植物---插圖作者:小灰本插圖是為藍俱樂部特約作者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莕菜(Nymphoides peltatum (Gmel.) O. Kuntze),別名水荷葉,龍膽科莕菜屬,多年生水生草本。
  • 【生物多樣性】節肢動物·藍胸木蜂:玩轉高級藍的時尚大咖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節肢動物·藍胸木蜂。  藍胸木蜂  cyaneoderes caerulea  節肢動物,昆蟲綱,膜翅目,蜜蜂科,木蜂亞科,木蜂屬。  與人們常見到的中華蜜蜂相比,藍胸木蜂屬於「人高馬大」型,成熟期的藍胸木蜂有成年人大拇指大小,飛行速度極快並發出嗡嗡的轟鳴聲。  當然,藍胸木蜂最明顯的特徵還是那一身的高級藍。雌蟲頭、胸、前足腿節外側、以及腹部部分地方都長著一層藍色絨毛,其他部分為黑毛,再配上閃著紫色金屬光澤的翅膀,在陽光的照射下非常美麗,絕對是「時尚界的寵兒」。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蕨類植物:中國蕨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蕨類植物|中國蕨花木君關於蕨類植物,我們前面介紹了很多種類,其中有高大如樹的桫欏和鐵樹,有幼小的翠雲草石松,有葉片優美的鐵線蕨,有形態奇特的鹿角蕨等等,今天我們給花友介紹一種以我國國家命名的珍稀蕨類植物,那就是——中國蕨。
  • 珍稀蕨類植物光葉蕨的保護和現狀
    從頒布的情況來看,從中可以看出光葉蕨等三種屬植物的珍稀程度,以前我們已經介紹過世界上最耐寒的高山蕨類植物玉龍蕨,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光葉蕨。光葉蕨(學名:Cystoathyrium chinense Ching),為我國特有物種,屬於蹄蓋蕨科、光葉蕨屬常綠蕨類植物。
  • 國家Ⅱ級保護瀕危珍稀蕨類植物:對開蕨
    對開蕨(學名:Phyllitis scolopendrium (L.) Newm.),又叫東北對開蕨,是鐵角蕨科、對開蕨屬土生常綠蕨類植物。對開蕨的外形很容易和水龍骨科的江南星蕨和表面星蕨相混淆,因而我們將這兩種蕨類植物形態特徵也介紹一下,並進行簡單區別。江南星蕨(學名:Microsorum fortunei (T. Moore) Ching),又叫大葉骨牌草、七星劍、旋雞尾等,是水龍骨科、星蕨屬附生蕨類植物。植株高30-100釐米,根狀莖長而橫走,頂部被鱗片;鱗片棕褐色。
  • 大連的蕨
    最近有了一個新的積累總結一下吧,關於大連的蕨。蕨類植物是指一類原始的高等植物,它們跟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一樣能夠通過維管束傳輸水分和養料,但比起後者它要更古老,它們的傳導組織更簡單,有些種類不具備真正的葉片而只是低等的鱗片。
  • 「植培施」鹿角蕨Plcitycerium bifurcatum 蕨類植物栽培手冊
    鹿角蕨Plcitycerium bifurcatum又稱蝙蝠蕨。為水龍骨科鹿角蕨屬植物。屬附生性觀賞蕨,其孢子葉十分别致,一年四季的常綠色植物,活象梅花鹿角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物種知識:多年生草本。同屬種類有銀色鹿角(P.veitchii) 、重裂鹿角蕨(P.willinckii)、硬葉鹿角蕨(P. hillii)、腎形鹿角蕨(P.ellisii)、西非鹿角蕨(P.stemmaria)、安第斯鹿角蕨 (P.andinum)、大鹿角蕨(P. grande)和馬達加斯加鹿角蕨(Pmadagascariense)等。
  • 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玉龍蕨
    在高海拔地帶,由於氧氣稀薄,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因此能在如此惡劣環境下生存的植物少之又少,然而卻有不少植物頑強的生存者,生生不息,而且不少為世界上稀有的物種,玉龍蕨就是其中之一。玉龍蕨(學名:Sorolepidium glaciale Christ),是我國特有的高寒物種,屬於鱗毛蕨科、玉龍蕨屬高山冰川洞穴多年生小型草本蕨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