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劇劇組紛紛開工之後,綜藝錄製也開始陸陸續續的製作放送。
昨天,有人在國內的菜市場,拍到了趙麗穎和黃曉明兩個人在一起的畫面。
趙麗穎身穿白色T恤,和黑衣黑帽的黃曉明在一起。
都打扮的頗為時髦,一出手,卻是推著小提車在買菜?
▲黃曉明趙麗穎買菜
這詭異的畫面還在讓網友諸多猜測時,趙麗穎和黃曉明卻先行一步官宣了。
綜藝節目《中餐廳》第四季,宣布這是產後復出的媽媽趙麗穎參加的第一個綜藝。
原來,小明和趙麗穎被拍到一起買菜,是正在為錄製中的《中餐廳》第四季採購食材。
趙麗穎一邊買菜,一邊默默的在自己手裡的小本子裡記帳。
看起來倒是頗具生活氣息。
買菜講價記帳的手法,看起來也挺熟練的,是真的為綜藝用了心。
不過,還是免不了讓粉絲心裡咯噔一下。
點擊播放 GIF 0.0M
畢竟,《中餐廳》從第三季開始,口碑就有點下滑的趨勢了。
趙麗穎接下這個綜藝,真的對自己的事業有幫助嗎?
即使有美食美景美人,但我們首先想到的,卻都是那個廣為人知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梗。
點擊播放 GIF 0.0M
雖然小明因此被黑了好一波,但回過頭去看,他也不過是個想把餐廳經營好的憨傻大男孩。
只是《中餐廳》委實不太爭氣,前兩季評分尚且可以說剛過及格線。
到了第三季,評分直接滑到4.8分,想救都救不回來了。
這到底是為什麼?
明明呈現形式和後期都頗具看點,無論哪一樣單拎出來,其實都是高質量的綜藝元素。
為什麼還是燉出了一鍋食之無味的雞湯?
這就得從《中餐廳》的前輩綜藝《尹食堂》說起了。
點擊播放 GIF 0.0M
▲尹食堂
尹食堂,一個讓你心甘情願坐在電視機前,看著他們翻來覆去炒那幾道菜的綜藝節目。
節奏不緊湊,沒有插科打諢,也沒有勾心鬥角。
有的只是海島上慢悠悠的風,樂呵呵的人,和一間並不算太熱鬧的尹食堂。
點擊播放 GIF 0.0M
昨天,伴隨黃曉明和趙麗穎一起上微博熱搜的,還有韓國綜藝《李食堂》的身影。
而《李食堂》的導演羅PD,正是《尹食堂》的靈魂人物.
《中餐廳》的明星餐廳經營類綜藝模式,最早是由《尹食堂》衍生出的概念。
點擊播放 GIF 0.0M
兩個節目最開始,都是抱著宣傳本國餐飲文化的目的開始經營的。
對比《中餐廳》,尹食堂的員工只有4個人。
店鋪處在西班牙的一個小鎮上,人不多,店不大,初次見面,的確是很不起眼。
賣的菜色看起來也挺匱乏。
點擊播放 GIF 0.0M
主賣烤肉拌飯,炒雜菜。
炸雞塊泡菜餅,糖餅冰淇淋都是看心情加入的菜單。
點擊播放 GIF 0.0M
而中餐廳的店開在泰國一個人來人往的海島上,員工有5個人。
第一季大家都還是帶著信心滿滿的5道硬菜來參加的這個節目。
點擊播放 GIF 0.0M
怎麼看,都應該是中餐廳更勝一籌吧?
然而,硬體設施上中餐廳沒輸。
輸在了態度。
一種用心做事情,不把生活當drama的態度。
當我們回過頭去看中餐廳,很快就可以發現節目的重心,分給餐廳的不多。
全片一個半小時,展示做菜的鏡頭和美麗風景的確讓人心曠神怡。
但剩下的關注點,大部分都放在明星的人設,對話和衝突上了。
明星的咖位加時賽從官宣海報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咖位較大的趙薇和黃曉明在最前面,咖位較小的靳夢佳和張亮就在最後。
和尹食堂大家其樂融融站在一起的畫面對比。
一目了然的站位,比中餐廳多了一份生活氣。
海報上的嘉賓看起來都像朋友,中餐廳則更側重明星宣傳。
再說回餐廳經營。
尹食堂的嘉賓們都沒有主廚的經驗。
但是為了節目,他們甚至會找到專業的廚師,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專門用來學做飯。
到了開張時,兩個嘉賓負責主廚,另外兩個嘉賓則包了餐廳所有的其他事項。
於是,呈現給我們的,就是一個運營的有條不紊,分工明確的餐廳。
在看尹食堂時,你不會記起嘉賓們都是明星。
因為他們做飯和經營時的姿態,都專業的讓人嘖嘖稱奇。
點擊播放 GIF 0.0M
食客們也特別真實,一開始,他們的餐廳只會有好奇的人探頭看看。
直到後來熟悉了以後,過來吃飯的人逐漸多了起來。
大家用著天南地北的語言交流著,仿佛在西班牙小鎮,真有這麼一個韓式餐館,會一直一直開下去。
點擊播放 GIF 0.0M
而中餐廳第一季裡,能夠專業做菜的廚師,只有張亮一個人。
小明也有拿手的青島大蝦,但除此之外,他還要兼任招攬,採購和種種餐廳雜貨代言人。
點擊播放 GIF 0.0M
剩下的周冬雨和趙薇,雖然也在餐廳裡發揮了作用。
但礙於做飯實在不是很拿手,所以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想幫忙,卻不知從何幫起。
這也就導致中餐廳的運營格外緊湊。
點擊播放 GIF 0.0M
所有人幾乎都幹過和自己毫不相關的事情。
手忙腳亂的情況也很多見,能看得出嘉賓們都很著急,可是又不知該往哪裡使勁兒。
導致嘉賓之間,難免因為意見不統一,產生一點小摩擦。
本來,出現這種情況時,節目組是應該出來統籌安排的。
但節目組顯然更樂意看到這種一片混亂的狀態。
有話題有噱頭,才是他們最想要的東西。
明星在屏幕裡手足無措,才更有看點和討論度呀。
點擊播放 GIF 0.0M
當餐廳經營類節目,看點卻都在明星身上時,就註定了中餐廳能成為一個好綜藝,但還不夠好。
看尹食堂,我們能體會慢生活的淡和輕,似乎能和他們一起放鬆在西班牙的小鎮裡。
看中餐廳,每個嘉賓都忙碌又辛苦,屏幕外的人,都在為他們擔憂和緊張。
點擊播放 GIF 0.0M
中國的綜藝們,無論一開始做的有多好。
到最後,似乎總是會陷入明星真人秀的輪迴。
無撕逼不綜藝,好像成了中國綜藝不成文的規定。
仿佛只要一檔節目有了流量明星和撕逼,收視和廣告就能手到擒來。
點擊播放 GIF 0.0M
但他們又掉進了一個怪圈。
很少有人意識到,真人秀的目的在於真人,而不是明星。
真人秀,意在營造一種拉近明星和普通人生活的氛圍。
如果只關註明星,而忽略了他們生活的細節,這檔綜藝,就很容易被打上「有劇本」「有人設」的標籤。
點擊播放 GIF 0.0M
每個明星都在綜藝裡各自分到一個人設。
展現給我們的,很多都是衝突、戲劇和開撕。
到最後,滿屏幕上幾乎都是明星之間的戲劇互動。
但如果我們想要看狗血,電視劇裡上演的,就夠了呀。
點擊播放 GIF 0.0M
誰在日常生活裡,也不會像個drama皇后一樣,每天都有數不清的事故和意外吧?
相比那些不太接地氣的drama,其實我們更想看的。
是綜藝帶給觀眾的真誠。
就像第一季裡,大家平平淡淡的坐著吃飯,一樣也很美好不是嗎?
點擊播放 GIF 0.0M
中餐廳本可以變成一檔高質量的宣傳中國美食的經營類綜藝。
結果最終展示出來讓人記住的,依然是小明被趙薇吐槽,小明經典語錄。
中國菜卻很容易讓人看過就忘。
點擊播放 GIF 0.0M
節目懂得利用明星的名氣和流量賺取收視。
也不能忘記最重要的口碑,始終來源於專業的態度和最生活的本真呀。
不改變態度,中國綜藝永遠只會有一個「表」。
丟失了「裡」,聲勢浩大的「表」,又能支撐多久呢?
點擊播放 GIF 0.0M
希望這次趙麗穎和黃曉明的中餐廳。
能讓我們記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