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我們知道鸚鵡是群居鳥類,是不能單獨生活的,但是家養鸚鵡是沒有機會和更多的同類生活在一起的。
無論是野生鸚鵡,還是家養的玄鳳鸚鵡、牡丹鸚鵡、虎皮鸚鵡等,都有鸚鵡的天性需求;一隻鸚鵡會和自己的伴侶長相廝守一生的時間,除了自己的伴侶之外,它們也喜歡暫時和同伴們共處。因此鸚鵡也像狗一樣不能長期單獨生活,它們最基本的要求是生活在一個鸚鵡群裡,然後就是在群體有一個自己的伴侶,這一點是最為重要的,有了伴侶即使沒有群體,它們照樣可以在人類的飼養環境中生活。
當它們被迫成為人類的寵物以後,它們慢慢學會了適應,對於這些家養鸚鵡來說,我們是要和它們生活在一起的,我們眼裡的鸚鵡你真的了解嗎?在鸚鵡的眼裡,主人是什麼呢?
今天我分享一下鸚鵡專家的研究心得,以供正在飼養鸚鵡的老手,和將要計劃飼養鸚鵡的新手來做參考。
如果我們弄明白主人在鸚鵡的眼裡什麼,那麼我們就能理解鸚鵡的想法了,也不會再輕易地對它們發脾氣了。我來打個比方吧,就拿狗來說,它們的同類在野外是群居性的動物,每個群體都有一個頭領,這是狗的生存本性,它們通過打架來建立自己的地位,低等的狗必須服從高等的狗,這種基因已經被自然地保留下來了,家養的狗永遠服從自己的主人,不管你如何對它,它永遠忠誠與你,討好你。
但是鸚鵡不是狗,鸚鵡從來不把主人放在眼裡,它們沒有主人的概念,這點和我們想像的寵物完全不一樣。
幾乎所有的鸚鵡都沒有主人的概念,即使它們在取悅你,討好你,也不要被迷惑。
鸚鵡在野外有不同於人類的交往關係,它們通常形成非常緊密的關係紐帶,比我們人類之間的關係要深得多。
鸚鵡嚴格遵守著「一夫一妻」的關係,不受什麼制度的約束,它們天性可以做到這點,並且終身保持不變的配偶關係。
在所有的鸚鵡種類中如果發生意外,有一方死亡,另一方只有一半的機率會再找配偶,另一半的情況就是很快憂鬱的死去。
所以鸚鵡是成對生活的鳥類,伴侶對它們很重要,是它們生命延續的關係,還是小鸚鵡的時候,它們把給它們提供食物的人或鸚鵡視為親密的同伴。
長大以後,成年鸚鵡會在它一起生活的人或者鸚鵡中尋找伴侶,並表現出十分討好對方的行為,像對方張開翅膀輕輕抖動,同時發出有趣的聲音,或者向你反芻食物,這基本上就是在邀請你成為它夥伴,出於這個目的讓你成為它的配偶。
那麼主人在雌鸚鵡眼裡就是它的「丈夫」形象,同樣,主人在雄鸚鵡眼裡就是「妻子」的形象。
主人在鸚鵡眼裡就是這個樣子的形象,並且是平等的關係,你有義務幫助和保護它,它也有義務幫助和保護你,完全沒有主人和僕人的關係。
那麼人和鸚鵡之間就必須存在平等和忠誠的關係,如果你不懂這點,將另外一隻鳥帶入家中,就會引起你的鸚鵡的不滿,產生嫉妒,那隻鳥會受到鸚鵡的攻擊,甚至包括你自己在內,懲罰將不能避免,因為你不忠誠。
雖然鸚鵡是你從小飼養大的,在你眼裡鸚鵡是你的「孩子」,你下意識地認為你是它的「父母」或者主人,這是完全錯誤的認為,你和它永遠處於平等的地位。
鸚鵡不會試圖討好你(除了給你提供半消化的食物!), 通常只做它自己想做的事; 在野外,成對的鸚鵡會互相餵食,這是一種配對結合的跡象,但這也是由於一個基本的平等需求,必須要存在的一種行為,當一隻鸚鵡在孵化小鸚鵡時,另一隻鸚鵡有義務向它提供食物,這是它們生存習性的本能。
請記住你家的鸚鵡不會去做你想讓它做的事情,它們只會為了自己,或者是為了得到你的獎勵。
鸚鵡是一種非常有智慧的鳥類,是一種非常有個性的寵物,希望以上的這些分析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