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彈蟻因為螫人時產生的劇烈疼痛而得名。人在被子彈蟻叮咬之後,接下來的12到24小時內都會體驗著毒液所帶來的持續疼痛。子彈蟻生活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中,能長到約2.5釐米長,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螞蟻之一。
昆蟲學家賈斯汀·斯密特博士對兇猛的子彈蟻進行了近距離觀察,並將其評為世界上螫人最疼的昆蟲。他形容被子彈蟻螫到的體驗是「純粹、強烈、無與倫比的疼痛。就像走在燃燒的木炭之上,同時膝蓋還釘著七八釐米長的釘子」。
1983年,賈斯汀·斯密特提出了他的「昆蟲叮咬疼痛指數」,對膜翅目昆蟲——包括黃蜂、蜜蜂和螞蟻在內的一類昆蟲——的叮咬導致的疼痛進行了評估。該指數包含了4個級別,子彈蟻不出意料地佔據了頭把交椅,而常見的蜜蜂蜇人時所引起的疼痛程度排在中等水平的2級。
指數4級的昆蟲(子彈蟻、沙漠蛛蜂)會讓你痛不欲生。斯密特描述稱:「疼痛來得十分迅速和強烈,讓你馬上失去對正常生活的幻想。想像一下把手指插進240伏電源插座的情形。」
沙漠蛛蜂螫人時帶來的疼痛僅次於子彈蟻。雌性沙漠蛛蜂利用毒液使體型大得多的捕鳥蛛癱瘓,然後用來餵養後代。斯密特描述道:「令你眼前一黑的猛烈電流,就像一個使用中的電吹風掉到了你正在泡澡的浴缸裡。」
紙巣蜂和紅收穫蟻的「叮咬疼痛指數」為3級。據斯密特的描述,紙巣蜂的叮咬「具腐蝕性和灼燒感,嘗起來有明顯的苦澀感,就像把一燒瓶的鹽酸倒在剪紙上」。
相思樹蟻的「叮咬疼痛指數」為1.5級。
紅火蟻和汗蜂的「叮咬疼痛指數」為1級。
斯密特受到的昆蟲叮咬大部分發生在野外採集標本的時候,不過,他之所以對這一課題感興趣,最早來源於孩童時有一次坐在蟻丘上被螞蟻叮咬的經歷。從那時開始,他就按科學的方法對這些疼痛進行評估,並提出了「斯密特昆蟲叮咬疼痛指數」。
斯密特博士自稱已經被150種不同的昆蟲叮咬了超過一千次,大部分是意外,少數是故意為之。「我不認為自己很強壯,」斯密特說,「瘋狂?這是旁觀者的看法。你可能會覺得我很瘋狂,但我很享受所做的一切。」
斯密特還對昆蟲叮咬疼痛背後的化學機制,以及昆蟲利用毒液抵禦敵害的原理和方式進行了研究。「更強烈的疼痛會使印象更深刻,從而能更好地防禦敵害,」斯密特說,「這還使昆蟲能形成更大的集群,使許多種群出現社會性的演化。」
到目前為止,斯密特已經在有毒昆蟲領域的前沿工作了超過三十年,但他還想能有機會體驗被某些物種蜇刺的感覺,如秘魯東部的胡蜂,以及剛果的樹居螞蟻。
斯密特正在修訂最新版的疼痛指數,他希望把更多的昆蟲物種收錄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