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紅星新聞記者跟隨四川援助湖北(第六批)醫療隊赴武漢抗疫。緊張的一線工作,時間已過去一月有餘,趁著隊員們輪休的時間,記者採訪了全隊300餘名隊員,為他們拍攝肖像和錄製視頻,希望歷史能記住這一個個逆行者。期間記者了解到,對於大多數醫護來說,這幾乎是他們職業生涯中歷時最長的一次出差,也是與兒女最長的一次分別。醫護們大多30、40歲左右,兒女尚年幼,每每談及此,至少90%的隊員會流下思念的淚水。也許這就是人類的軟肋吧。爸爸媽媽為什麼要去武漢?醫護們的兒女還不是很懂,通常被比喻為奧特曼打怪獸。醫護們希望兒女們有一天能懂,這是他們冒著生命危險,為兒女和全國的小朋友們,在拼一個健康成長的未來……由此,記者與3名醫護約稿,他們寫下了自己的「與子書」。
↑楊波與隊友、患者們合影
【一】
作者:楊波 四川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成飛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
簡介:20餘年行醫生涯,曾參加2003年非典抗疫、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2020年2月9日,隨四川援助湖北醫療隊進入武漢新冠抗疫一線,兩個孩子的父親,一個立誓「疫情不撤他不撤」的醫生。
3月12日,其兒子楊欽瑞在就讀小學發表文章,寫道:「爸爸出徵的那天我們一家都哭了,我擔心爸爸的工作有危險,我擔心爸爸會很累很累,但我知道醫生的職責就是救死扶傷,我也知道疫情中的武漢需要很多像我爸爸一樣的醫生,所以我願意把我偉大的爸爸『借』給武漢,希望疫情快點結束,把我的爸爸『還』回來。」於是,楊波寫下這篇「與子書」,他感到兒子歷經這次疫情,懂事多了。
↑楊波一家
時間:3月12日
親愛的兒子、女兒:
陽春三月,春回大地,疫情逐漸好轉,晨起讀到一條你們傳來的微信圖片和視頻,打破了我這顆沉重的心。先給你們「匯報」一下爸爸的工作情況吧:
疫情就是命令!2020年2月9日凌晨,接到參加武漢疫情保衛戰的通知,倍感榮幸,深感責任重大,舍小家,顧大家。沒有親人的送別,獨自匆匆準備,大包小包,重裝上陣,直奔前線,俯視武漢,一座美麗的城市,全國醫療精英集結這裡,城區空空如也,只見逆行者的身影。
經過簡短的休息和嚴格的戰前院感培訓,2020年2月12日,漢陽方艙醫院正式開艙,有幸成為開艙「元老」。零點乘坐專用公交前往,全副武裝入艙,接受新病人,連續戰鬥6小時,雖然辛苦,也造就了我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全身裹得只露兩隻眼睛,誰也不認識誰;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病毒,見證了它的威力;第一次管理新冠病人,看到了他們的堅強;第一次心驚膽戰,緊張而又沉著,必須勇往直前;第一次兩眼霧蒙蒙,全身水汪汪;第一次體驗穿尿不溼的感覺;第一次看到他們積極樂觀戰勝病魔的精神;太多第一次……我覺得我的付出「很值」!
↑楊波
第二次入艙,剛出酒店,外面狂風夾雜著大雪撲面而來,這也是一次特殊的二線(指導一線醫護的上級醫師)醫生班。
召集本班一線交班,分工直接進入戰時狀態,開始逐一病人查房,問病史,查病情,答疑解問,尤其是對緊張患者,積極溝通,消除焦慮,並贈送安心守則,查房一半時,我全身溼透,腰酸背痛,自感無法堅持,眾多患者見到我感激地說到「醫生,你們辛苦了」!主動搬起板凳讓我開啟方艙醫院特殊的「坐診」,他們自覺排起長隊,逐一在我的「臨時診斷室」就診。仔細為他們問診、讀片,為他們教授衛生知識,提高他們自我防護意識。他們一句簡單而樸實的問候,一個不在意的舉動,我內心猶如春天般的溫暖,我更加堅定信心,堅持、堅持、再堅持……我覺得我的努力是應該的。
出艙、入艙,兩點一線就這樣重複著每天的工作。直到2020年3月8日,休艙的日子,我繼續堅持有始有終,再次榮幸入倉,轉運病人、協助辦理出院,叮囑出院患者注意事項,就這樣緊張而有序的工作暫時告一段落,希望我的祖國永不再建方艙醫院。
↑兒子畫畫鼓勵楊波
兒子、女兒,來武漢一線已有一個多月了,遠離親人,我想家了……病毒不可怕,我們努力可以戰勝它,但身處異鄉的我,孤獨已向我挑戰。
此時,遠在成都的你們才是我堅強的後盾,對照著我的照片,哥哥(兒子)連夜親手製作出了一副畫發給我。畫中的我,栩栩如生,並在祝福我的視頻中說到「我擔心爸爸工作有危險,擔心爸爸很累很累,我知道疫情中的武漢需要很多像你一樣的醫生,願意把偉大的爸爸』借』給武漢,希望疫情快點結束,把我爸爸』還』回來」,「四川楊波,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楊波
你們在後方為我加油鼓勁,小小年紀如此懂事,真是棒棒的!肺腑之言讓我心軟了,眼睛溼潤了,感動又感激,如此的親人給我莫大的精神支柱,我孤獨已去,信心百倍,爸爸一直忙於疫情工作,但爸爸心中一直牽掛著你們,牽掛著你們的健康成長。
未來的路上,你們將遇到很多未知的挑戰,希望你們一定要學會善良,學會堅持,學會自律,在生活上要學會自理,照顧好自己,在家裡停學不聽課,好好學習,更要學會擔當,努力做一個勇於面對困難,經得起挫折、失敗的人,做一個聰明的孩子,做一個時間的主人,長大成為社會有用的人;願你們有顆不斷求索的心,為目標永不言棄,在追夢的旅程中,一路奮鬥,一路精彩,不負青春,不畏將來,我也會一定加油!一定堅定不移打贏疫情阻擊戰!一定加強自身防護,凱旋迴家!
↑李嘉欣在方艙
【二】
作者:李嘉欣 四川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成飛醫院護師
時間:3月10日
親愛的寶貝:
媽媽給你講一個多年前的故事,那是2020年的春節,是最不平凡的一個春節,新型冠狀病毒席捲華夏大地,武漢有很多人感染,醫療十分緊張,作為一名護士,媽媽立即向組織請纓馳援武漢,2月9日凌晨,媽媽接到緊急通知當日奔赴武漢一線,看看熟睡的你,感慨萬千,想抱抱你,又怕把你從睡夢中驚醒,便輕輕吻了一下你的額頭,就出發了。
你若問我怕不怕?孩子,我怕,我怕再也不能回到你的身旁,我怕你的未來沒有我的參與,這是我最不願意去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你若問我既然害怕,為什麼還要堅持上一線?我告訴你,因為責任,我不僅是你的媽媽,更是祖國母親的女兒,現在祖國有難,我必須衝在第一線,這是共產黨員應有的擔當和醫務工作者應盡的責任。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我深深明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人們的的身體和心理都受到了重創,我們不僅要治療患者的身體疾病,更要給她們帶來溫暖和鼓勵,幫助他(她)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所以,我來了!
↑李嘉欣
來到武漢漢陽方艙醫院,一個個患者帶著恐慌的情緒來了,她們害怕,因為還沒有特效藥,見到我們,她們猶如抓住了救命草,終於有醫生幫她們判斷病情了。每天,她們都向我們傾訴著她們的故事,因為家人都在不同的醫院隔離或者住院治療,她們無法訴說自己的心事,我們便成為了唯一的傾聽者。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20幾歲的女孩,別人都在焦急恐慌的時候,唯獨她一直在感謝,她說:「感謝我們強大的國家,短時間搭建的方艙醫院,生活,醫療上都特別的到位;感謝你們醫生護士,遠離家鄉,不怕危險來幫助我們!」我說:「不用謝,這是我們應該做的,56個民族永遠是一家人,我們是來報5·12大地震全國人民對我們四川的幫助之恩的」,她告訴我,前幾天醫院沒有床位,她在家稍微活動便呼吸困難,當時非常的絕望,來到漢陽方艙醫院,她看到了生的希望,只有經歷過絕望的人,才會懂得希望的難能可貴。
孩子,我想讓你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們身後都有我們偉大的祖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一定要愛護我們各族的兄弟姐妹,在這次疫情中,我們的醫護人員、警察、環衛工人、社區工作人員等等,她們都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付出了很多努力,每一個職業都值得被尊重,無論你今後從事什麼職業,首先要愛國,有國才有家,在國家需要你的時候,勇敢的站出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李嘉欣
還有一位婆婆,2個小時內找我測了4次血壓,其實多數是正常的,每次我都耐心的給她解釋,安慰她,消除她緊張的情緒。其實防護服下的我,汗水早已溼透衣服,但是,我沒有表現出一絲的不耐煩,因為穿上這身衣服,我不僅是守護健康的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戰士。漸漸的,她告訴了我她的故事:「我非常擔心血壓升高的問題,因為老頭子已經離開了,我害怕我也會離開我的兒孫,所以我特別緊張。」我說:「沒事,您別緊張,血壓現在是平穩的,您要保持良好的心態,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她又告訴我:「老頭子走得太突然了,當時他在家隔離的時候呼吸已經非常困難了、全身也無力,兒子說要送他去醫院,為了不讓兒子感染,老頭拒絕了,他堅持不讓孩子接觸他,所以直到老頭離開,我們都沒有讓兒孫見他一面。」我看到她的眼睛裡面泛起的淚花,而我的雙眼也飽含淚水,我咬咬牙,不能讓淚水流下來……
孩子,我想讓你知道,父母的愛是天地間最偉大的愛,自從我們呱呱墜地,父母就開始愛著我們,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百善孝為先,我們要尊敬長輩,常懷感恩之心,感恩他們的付出,才有了我們現在舒適的生活。
寒冬總會過去,春天總會來臨,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疫情終究會過去,我們的城市依舊萬家燈火,車水馬龍。孩子,少年強則中國強,你們是祖國的新生力量,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加油!
↑趙小瓊護理患者
【三】
作者:趙小瓊 四川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成飛醫院護師
時間:3月12日
親愛的寶貝:
己亥末,庚子春,荊楚大役,染者數萬計,眾惶恐,舉國防,皆閉戶,道無車舟,萬巷空寂。南山鎮守江南都,帥白衣郎中數萬抗之。月餘,疫將去,望國泰民安……兒子,這是2020年冬春之交華夏舉國援鄂抗擊新冠病毒的故事,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媽媽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名白衣郎中。
2020年的春節是一個最不平凡的春節,新型冠狀病毒席捲華夏大地,武漢多人感染,醫療告急,作為一名護士,媽媽立即向組織請纓馳援武漢,2月9日凌晨,媽媽接到緊急通知當日奔赴武漢一線,想到遠在攀枝花的你,感慨萬千,多想抱抱你,我帶著對你的思念出發了。
我們的祖國正在受到新冠病毒的肆虐,有國才有家,媽媽作為醫務工作者必須衝在第一線,這是醫務工作者應有的擔當和應盡的責任。寶貝媽媽希望你長大後也能做一個有擔當的人。熱愛我們的祖國,在祖國危難之時,能夠挺身而出。
2020年3月4日,農曆2月11日,是你4歲的生日,遠在武漢漢陽方艙醫院的我,只能以獨特的方式祝你生日快樂!祝願你快樂成長!
↑趙小瓊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老大爺的母親離世,老大爺思念母親,由於隔離不能送母親最後一程,不能回家守孝,悲痛萬分……
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在漫長的歷史畫卷中,中華民族曾湧現出許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在中國的古書上,東漢末年有「香九齡,能溫席」的記載。講的是我國古代「黃香溫席」的故事。黃香小時候,家中生活很艱苦。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黃香非常悲傷。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親生病期間,小黃香一直不離左右,守護在母親的病床前,母親去世後,他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儘量讓父親少操心。
冬夜裡,天氣特別寒冷。那時,農戶家裡又沒有任何取暖的設備,確實很難入睡。一天,黃香晚上讀書時,感到特別冷,捧著書卷的手一會就冰涼冰涼的了。他想,這麼冷的天氣,父親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幹了一天的活,晚上還不能好好地睡覺。小黃香為讓父親少挨冷受凍,他讀完書便悄悄走進父親的房裡,給他鋪好被,然後脫了衣服,鑽進父親的被窩裡,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後,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黃香溫席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街坊鄰居人人誇獎黃香。
↑趙小瓊護理患者
9歲的小黃香就是這樣孝敬父親,人稱溫席的黃香,天下無雙。他長大以後,人們說,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愛百姓,愛自己的國家。事情正是這樣,黃香後來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負眾望,為當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傳。
我還想告訴你,凡事要將心比心。將心比心,看似一個簡簡單單的詞語,卻包含著深刻的意義和做人的道理。很多事情,你並不會理解別人的做法,也許你會覺得別人無理,甚至是胡鬧。但是當你換位思考時,你會發現,事情並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簡單,所以,你沒有經歷別人經歷的痛楚,就不要輕易去評價別人。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思考。世界上會多一份美好……
月有陰晴圓缺,日有朝夕晝夜,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世事無常多變幻,生命珍貴有短長,我們能做的是坦然面對,處驚不亂,穩中求勝。中華民族總能在災難面前,不畏懼,不退縮,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用生命守護生命!迎接勝利的曙光,迎接荊楚康華,迎接華夏春風!
紅星新聞記者 王勤 王拓 攝影、整理報導
部分圖片由文內醫護提供
編輯 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