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長沙市芙蓉區東岸街道杉木村黨總支組織全體黨員開展以「尋初心、守初心、踐初心」為主題的紅色觀影活動。)
(活動現場。均由 通訊員 供圖)
星辰在線7月23日訊(通訊員 劉萍)7月23日,長沙市芙蓉區東岸街道杉木村黨總支組織全體黨員開展以「尋初心、守初心、踐初心」為主題的紅色觀影活動,參加此次活動的黨員共計52人。
「崇尚信仰、魂鑄利劍、智掌風雲、甘居無名」這就是蔡威精神,一名為紅軍長徵勝利、中華民族獨立、中國人民解放做出卓越歷史貢獻的技偵英雄所表現出的精神品質。
紀錄片《尋劍》中的主人公蔡威,寧德市蕉城區人,1907年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鄂豫皖蘇區根據地,他與其他幾位同事一起,開創了紅四方面軍的無線電通信和技術偵察工作,曾任電臺臺長、方面軍司令部二局局長、紅軍總司令部二局局長等職。
期間,蔡威獲取了國民黨軍隊的大量秘密情報,為配合紅軍的長徵做出了重大貢獻,得到朱德、徐向前、陳昌浩等領導同志的高度評價和褒獎,被譽為「紅軍中的活菩薩」。1936年9月22日,就在三路紅軍即將勝利會師之時,蔡威不幸病逝於甘肅岷縣朱爾坪鎮,年僅29歲。
當看到片中,蔡威之孫蔡述波說:「能找到我祖父的下落,而且能夠回到他的家鄉,和我祖母安葬在一起,我想啊,一個是我蔡家祖上積德,一個是他生前的老戰友,像宋侃夫、馬文波他們許許多多的老戰友,他們之間的,感天動地的生死革命戰友情。」在場的黨員們紛紛感動不已。而看到1998年5月20日,英雄回歸故裡,家鄉人民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英雄遺骸回家儀式,這一刻離蔡威1931年在上海「失蹤」已整整67年一幕時,更是有黨員偷偷擦拭眼角的淚水。
豐碑永鑄後人仰,秉志共圖華夏興。正如徐向前元帥之子徐小巖中將所說,蔡威的歷史貢獻、他的智慧、他的品質,都在那放著呢。
紀錄片《尋劍》,再現了蔡威同志短暫而曲折的革命歷程,是學習蔡威精神、傳承紅色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此次觀看影片,帶動了全體黨員同志以蔡威同志為榜樣,化蔡威精神為力量,為推動芙蓉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