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最早知道沙坡頭這個名字時是在九十年代初,專門有個科教片,是關於保護包蘭(包頭到蘭州)鐵路沿線治沙的。包蘭鐵路有31公裡經過騰格里沙漠的東南邊緣,就是現在的沙坡頭一帶,為解決流沙不掩埋鐵路,使用稻草在流沙中埋成一米見方的網狀方格,使其連成片。鐵路沿線200-300米的範圍內經過治理,原來的流動沙丘被固定,保障了鐵路運輸安全。這種使用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將流沙固定住,可以說在當時治沙史上開創了世界先例,也是一項偉大的奇蹟。
沙坡頭地處黃河前套之首,騰格里沙漠南緣,黃河北岸,乾隆年間,因在河岸邊形成一個寬2000米、高約100米的大沙堤而得名沙陀頭,訛音沙坡頭。百米沙坡,傾斜60度,天氣晴朗,氣溫升高,人從沙坡向下滑時,沙坡內便發出一種「嗡——嗡——」的轟鳴聲,猶如金鐘長鳴,悠揚宏亮,故得「沙坡鳴鐘」之譽,是中國四大響沙之一。
站在沙坡下抬頭仰望,但見沙山懸若飛瀑,人乘沙流,如從天降,無染塵之憂,有鐘鳴之樂,所謂「百米沙坡削如立,磧下鳴鐘世傳奇,遊人俯滑相嬉戲,婆娑舞姿弄清漪。」正是這一景觀的寫照。
沙坡頭旅遊區是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是第一個國家級沙漠生態自然保護區,是中國三大鳴沙一一沙坡鳴鐘所在地,豐碩的治沙成果於1994年被聯合國授予「全球環保500佳單位」的光榮稱號,同年被國務院授予「科技進步特別獎」被世人稱為「沙都」。2004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民健身二十個著名景觀」。2007年5月8日,中衛市沙坡頭旅遊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沙坡頭集大漠、黃河、高山、綠洲為一處,具西北風光之雄奇,兼江南景色之秀美。有中國最大的天然滑沙場,有橫跨黃河的「天下黃河第一索」,有黃河文化代表古老水車,有黃河上最古老的運輸工具羊皮筏子,有沙漠中難得一見的海市蜃樓。可以騎駱駝穿越騰格里沙漠,可以乘坐越野車沙海衝浪,咫尺之間可以領略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奇觀。
沙坡頭和騰格里沙漠實際上是兩個景區,中間只是隔著包蘭鐵路,鐵路以北為騰格里沙漠景區,以南為沙坡頭景區,兩個景區要分別買票。這裡的騰格里沙漠只是寧夏區的邊緣部分,真正的騰格里是非常大的主要是在內蒙的阿拉善盟。
騰格里蒙古語為天,意為茫茫流沙如渺無邊際的天空,故名。景區內的沙漠很純淨,一望無際,沙漠處處熱浪襲人,仿佛燃燒著火焰要把人烤焦一般。遊玩項目也很多,有沙漠越野車、沙漠卡丁車、騎駱駝、滑沙、沙漠客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