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接觸電子製作的時候肯定需要一個類似實驗室的地方讓我們大展身手,我們需要擁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但是打造一個專業的個人實驗室需要花費很多,所以今天關注一下如何低成本打造一個相對「專業」的個人實驗室。
在這邊,託尼並列出個人電子實驗室的必備的八個選項:
1.個人空間:個人建議這樣的空間最好是容易通風,因為我們做diy的時候難免用到電烙鐵,焊接過程中產生很多刺激性氣體。而且這樣的房間需要是少有易燃物體,因為實驗室首先要是安全的。我建議在家裡找一個帶窗的小房間,不一定要很大,但是最重要的是安全而且沒有別人打擾。
2.工作檯:一個可以容納你的元器件工具的桌子,最好是防靜電桌子,或者是普通桌子上面鋪一層防靜電臺墊,因為電路板焊接好了以後下面都是直接和桌面相貼合,通電後如果發生靜電則容易損壞元器件。另外這個桌面最好要大一點,因為當你做電子DIY 的時候桌面會放很多東西比如電腦萬用表電烙鐵示波器巴拉巴拉......還有就是最好有抽屜,因為這樣更好放一些元件工具等相對小點的東西,如果沒有可以用桌面小抽屜來代替。以上這些東西某寶都有售,如果你已經有桌子的話,其他東西加起來總共不會超過20塊。
3.一臺計算機:你需要一臺電腦,用來畫PCB布局,編程等,所以理所當然,一臺稱手的筆記本或者臺式機是必要的。
4.麵包板或洞洞板:洞洞板或者一個萬能麵包板可以讓你在前期實驗階段更好的了解電路特性,避免後期直接打板造成不必要的電路錯誤,一個比較大的麵包板大概是20塊。
5.電子焊接工具組:就像木匠需要一把稱手的斧子一樣,電子工程師需要一款用著舒服的焊接工具,一款可調溫的恆溫電烙鐵是必不可少的,推薦恆溫電烙鐵的原因是普通電烙鐵在焊接時候溫度不可控,溫度太高的情況下容易損傷電子元件,另外在焊接貼片元件的時候很不方便。如果預算不夠10塊錢不到的一支普通電烙鐵也是可以勝任的。
6.萬用表:眾所周知,萬用表是一個基本測量工具,可以測電壓、電流、電阻、電容、通斷等等。它是作為一個電子實驗室,首先要有的儀器,一款數字萬用表幾十到上百元不等,可以根據預算酌情購買。
7.示波器:如果已經有上面這些了的話,最值得再擁有的就是示波器了。示波器在診斷問題的時候非常有用。它可以幫你找到與序列通訊訊號、DAC輸出以及其他領域的相關問題。但是示波器又該如何選擇呢?示波器需要考慮這些:帶寬、採樣率、波形更新率、底噪、存儲深度、按鍵、旋轉編碼器壽命等等,1000左右就可以購買一個不錯的入門級示波器了,如果預算不夠則可以去淘一個二手、三手的示波器,大概只需要幾百元。
8.電源供應器:不要以為電源供應就需要一個插座就OK了,當你需要不同電壓電流的電源時,如果沒有合適的電源供應,則需要你自己DIY,過程比較麻煩,如果有一個電源供應器,則要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比如一款一百多的可調直流穩壓電源就是不錯的選擇。
目前為止,除了已經有的桌子和電腦,其他的為打造實驗室的花費加起來大概為一千元人民幣(包括二手的示波器),所以說,個人實驗室別以為是一個很高大上的東西,只是那些對器材要求很高的實驗室才會需要投資很大,入門級的實驗室還是可以做起來的。另外大家如果覺得什麼是個人電子實驗室的必需工具可以在下面留言補充,託尼還沒吃飯,先溜了,大家下次見!!
(文章為託尼本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