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5位教師9位校友獲選2017年度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會士

2020-11-27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大學5位教師9位校友獲選2017年度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會士


清華新聞網11月25日電 日前,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公布了新選2017年度會士(IEEE Fellow)名單,全球共有299人獲此殊榮,有14位清華校友入選,其中5位目前在清華任教。

 

第一行分別為:董新洲、康重慶
第二行分別為:李力、王建勇、王志華。

董新洲(Xinzhou Dong),1983、1991、1996年在西安交通大學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9年天津大學博士後出站後被引進清華大學電機系任教至今,現為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研究方向為電力系統故障分析、繼電保護、故障行波理論、行波保護、行波測距、小波變換應用、無通道保護、面向電網安全的系統保護、智能變電站集成保護等。

因基於行波的輸電線路保護及故障定位的貢獻而獲選。

康重慶(Chongqing Kang),1988年考入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1993年獲雙學士學位(電機工程、環境工程),1997年獲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現為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力系統規劃、電力系統優化運行、低碳電力技術、可再生能源、負荷預測、低碳電力技術、電力市場。

因不確定環境下的電力系統運行和規劃做出的貢獻而獲選。

李力(Li Li),1999年在華中理工大學電信系獲學士學位, 2005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系統與工業工程系獲博士學位。2006年8月任教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現為自動化系系統工程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複雜系統和網絡化系統、智能控制和感知、智能交通系統和智能汽車。

因對智能交通系統和汽車的貢獻而獲選。

王建勇(Jianyong Wang),1999年4月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獲博士學位,現為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計算機軟體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數據挖掘及Web數據管理。

因對開發高效的數據挖掘算法的貢獻而獲選。

王志華(Zhihua Wang),分別於1983、1985和1990年在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取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包含集成電路和系統的設計方法學,用於醫療和通信的低功耗模擬與射頻集成電路設計,高速實時信號處理等。

因對電路和微系統在醫學中應用的貢獻而獲選。

 

第一行分別為:戴懷宇、鄧鏡、黃振宇
第二行分別為:李京山、劉江川、劉鐵巖
第三行分別為:譚曉波、王真、吳郢

戴懷宇(Huaiyu Dai),1991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1996年和1998年先後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2002年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數字通信、數位訊號處理、多媒體信號處理、無線網絡。

因對多變量控制系統通信和無線安全的貢獻而獲選。

鄧鏡(Jing Deng),1989年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分別於1994年及1997年獲得學士及碩士學位。2002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獲得電機與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網絡安全、網絡系統等。

因對開發和優化無線安全和網絡協議的貢獻而獲選。

黃振宇(Zhenyu Huang),1994年在華中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獲學士學位,1999年在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獲博士學位。現為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能源和環境局的高級研究工程師。研究領域包括高性能計算、相量技術和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及仿真。

因對動力系統中的動態分析和高性能計算做出貢獻而獲選。

李京山(Jingshan Li),1989年在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獲學士學位,1992年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碩士學位,2000年在美國密西根大學獲得電氣工程與系統博士學位。2000—2006年,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研發中心工作;2006—2010年,就職於肯塔基大學的電子和計算機工程系;2011年起就職於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現為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工業與系統工程系教授。研究方向是生產系統的建模分析和優化。

因對製造系統自動化方面的貢獻而獲選。

劉江川(Jiangchuan Liu),1999年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獲學士學位,2003年在香港科技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2013—2016年任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講席教授。研究領域包括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的各個方面,從計算科學理論到系統設計、開發和優化的實際問題。

因對網際網路上的多媒體通信及內容分發做出貢獻而獲選。

劉鐵巖(Tieyan Liu),1994年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分別於1998年、2000年、2003年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劉鐵巖是排序學習領域的知名專家,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因對網上搜索和在線廣告的機器學習的貢獻而獲選。

譚曉波(Xiaobo Tan),1995年和1998年在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2002年在馬裡蘭大學電氣及計算機工程系獲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電氣及計算機工程系、機械工程系教授、智能微型系統實驗室主任。研究方向為智能材料、微型仿生機器人及自動控制。

因智能材料和水下機器人的建模與控制的貢獻而獲選。

王真(Zhen Wang),1996年在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獲學士學位,2000年和2002年在美國康乃狄克州立大學電機工程系獲碩士和博士學位。2004年8月任教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現為該系教授。研究方向為統計信號處理理論和應用(多媒體安全,無線通信和生物醫學問題)。

因對多媒體安全和大腦數據分析的統計信號處理做出貢獻而獲選。

吳郢(Ying Wu),1994年在華中科技大學自動控制系獲學士學位,1997年在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獲碩士學位,2001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獲博士學位。現為美國西北大學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教授、計算機視覺實驗室主任。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視覺、統計模式識別、多媒體處理、生物圖形處理等。

因對計算機視覺中的運動分析和模式發現的貢獻而獲選。

IEEE是全球最大的非營利專業技術協會之一,一直致力於推動電氣電子技術在理論方面的發展和應用方面的進步。IEEE在全球160多個國家有超過四十萬的會員,其會士(Fellow)是由董事會授予某些相關領域取得傑出成就的個人。每年新增的會士不超過總會員數的千分之一。作為會員的最高級別,IEEE會士在學術科技界被認定為權威的榮譽和重要的職業成就。

供稿:校友總會 編輯:襄樺 徐靜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6位教師8位校友入選2018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
    清華大學6位教師8位校友入選2018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清華新聞網11月23日電 (通訊員 田陽)11月21日,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 三位清華校友獲選2019 ACM Fellow
    三位清華校友獲選2019 ACM Fellow清華新聞網12月13日電 12月12日,國際計算機學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 ACM)公布了2019年新選會士名單(ACM Fellow),清華大學1995屆計算機系校友李向陽、1997屆電子系校友謝源、1996屆物理系校友宋曉東當選
  • 清華大學5位教師4位校友當選2021 IEEE Fellow
    清華新聞網11月27日電 (通迅員 田陽)11月26日,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簡稱IEEE)公布了2021年新選會士(Fellow)名單,在282名新選會士中有5位清華大學教師和5位清華校友。
  • 鄧小鐵、張大慶、宋令陽當選2019年度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
    2018/11/29 信息來源: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2018年11月28日,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the Institute
  • 清華大學6位教師8位校友新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景虹、醫學院教授董晨、生命學院教授謝道昕和航天航空學院教授鄭泉水共4位教師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鄭緯民、建築學院教授莊惟敏共2位教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此外,還有8位校友分別獲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校友為北京大學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物理學院院長高原寧(2000-2018年任清華大學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近代物理所所長)。
  • 周東華當選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會士
    11月21日,2019年度新當選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名單揭曉,山東科技大學周東華教授因在動態系統可靠性與維護技術領域的傑出貢獻當選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會士,是山東省唯一入選者。周東華,山東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三位浙大學者入選2021年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
    2020 年 11 月 25 日,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 Fellow據不完全統計,文福拴、徐政、呂徵宇等3位浙大學者榮列其中。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文福拴教授入選愛思唯爾 (Elsevier) 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度中國高被引學者, 發表的論文入選2016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內學術論文」,「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高被引論文」,8篇論文入選「領跑者5000 —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簡稱F5000)。
  • 兩位清華校友當選2020年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清華新聞網9月25日電 9月22日,英國皇家工程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RAE)公布2020年新選院士名單,新當選的50位院士和3位外籍院士中有7位華人學者,兩位清華校友榜上有名,他們是英國肯特大學教授閆勇和倫敦大學學院教授羅開紅。
  • 何金良教授獲2018年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赫爾曼·霍爾珀林電力...
    何金良教授獲2018年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赫爾曼·霍爾珀林電力傳輸和配電獎清華新聞網6月30日電 6月26日,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 董事會會議確定了31個技術領域的2018年獲獎者名單及獲獎成就。
  • 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汪宏當選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會士!
    2020年11月25日,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公布了2021年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名單。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講席教授汪宏以其在無源集成用新型介電陶瓷和複合材料的開發、集成和產業化方面的貢獻當選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
  • 清華電子系戴凌龍、周盛獲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通信學會亞太...
    清華電子系戴凌龍、周盛獲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通信學會亞太地區傑出青年學者獎清華新聞網12月15日電 12月4-8日,由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通信學會(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主辦的2017年全球通信大會(IEEE GLOBECOM 2017)在新加坡召開。
  •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黃如院士當選2017年度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
    日前,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公布了2017年度新當選的會士(IEEE fellow)名單,其中包括18位中國大陸科學家。
  • 北航4位教授、2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北航4位教授、2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宮聲凱教授、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蘇東林教授、無人系統研究院向錦武教授等3位教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北航大數據科學與腦機智能高精尖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樊文飛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我校校友曹建國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校友楊威迦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東南大學三位校友當選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會士
    未來網高校頻道4月10日訊(記者 張程 通訊員 陳小敏、冷玥)日前,2019年度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會士(AIMBE Fellow)受聘儀式在美國科學院舉行,來自全球的156名科學家當選。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校友彭漢川、蔡林濤、徐蓁順利當選。
  • 超70位華人當選!當選率不超過1‰
    11月25日,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公布了2021年新晉Fellow名單,共有282名科學家新晉Fellow,超過70位華人學者當選(名單為不完全統計),華人科學家佔比近30%。先後主持 863 計劃重大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牽頭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 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主持和推動了4項無線局域國家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出版專著和教材5本,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80多篇,學術成果豐碩。曾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及合肥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 一位教師兩位校友當選2020年度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清華新聞網10月20日電 近日,美國物理學會(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簡稱APS)公布了2020年新增會士(APS Fellow)名單,共有163位研究人員當選,其中有一位清華教師和兩位校友,他們是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燃燒能源中心教授孫超,1999級工物系校友、上海交通大學
  • 9位北大校友獲2019年美國斯隆研究獎 總數居國內高校第一
    編者按:近日,2019年美國斯隆研究獎獲獎名單揭曉,北京大學有9位校友獲獎。其中在化學領域,北大有5位本科校友獲獎。斯隆研究獎被譽為「諾獎風向標」,旨在獎勵職業生涯早期的傑出青年學者。新聞網轉載微信公眾號「青塔」關於此次獎項評選結果的最新報導(標題有改動),供讀者了解更多信息。
  • 中國科大三位校友新晉國際數理統計學會會士
    日前,總部設在美國的國際數理統計學會(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IMS)宣布2010年新增選的13位會士名單,包括3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在內的5位華人科學家當選會士。2010年IMS新科會士中,嚴加安(591)、楊宇紅(831)、曾冬林(891)都畢業於中國科大數學系。
  • 5位清華校友榮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獎
    清華新聞網11月5日電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出席大會並講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出席大會。2020年度共有52位科學家從全國823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
  • 清華大學兩位教師五位校友獲得2018年何梁何利獎
    清華大學兩位教師五位校友獲得2018年何梁何利獎清華新聞網11月7日電 (通訊員 田陽)11月6日,何梁何利基金2018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共有56位科學家獲此殊榮。今年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獎項——「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張彌曼院士;37位科技工作者榮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8位科技工作者榮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其中,清華大學潘峰教授、聶建國院士,清華校友向濤院士、李立浧院士、楊志峰院士、周志成院士獲得「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清華校友吳蓓麗研究員獲得「科學與技術創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