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一最高榮譽!超70位華人當選!當選率不超過1‰

2020-11-30 西電招生辦

11月25日,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公布了2021年新晉Fellow名單,共有282名科學家新晉Fellow,超過70位華人學者當選(名單為不完全統計),華人科學家佔比近30%。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李建東教授以及石光明教授分別因其在"異構自組織無線網絡"及"圖像表示和圖像重建"方面做出的貢獻獲得推薦,成功當選2021年度IEEE Fellow。此外,文舸一黃德雙等優秀校友也同時當選,在人才培養的"西電現象"中再留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建東教授

李建東,1962年出生,於1985年和1990年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得碩士及博士學位。1996年被評為電子部有突出貢獻專家,2001年獲863有重要貢獻的先進個人,2002年擔任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問教授,同年獲得教育部"青年教師獎",2004年入選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7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08年被授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9 年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先後主持 863 計劃重大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牽頭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 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主持和推動了4項無線局域國家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出版專著和教材5本,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80多篇,學術成果豐碩。

曾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及合肥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現為中國通信學會會士、中國電子學會會士,國家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重大專項總體組專家,工信部寬帶無線IP技術標準工作組組長,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綜合業務網理論及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石光明教授

石光明,1965年出生,於1988年和2002年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碩士及博士學位。2009年獲得中國電子學會實踐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國防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11年獲得陝西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2012年被授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3年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17年獲得國家級自然科學二等獎。在圖像表達和重構方面,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2013)、中國電子學會二等獎(2010)、國防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09)。以第一完成人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14)、陝西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2011)、中國電子學會實踐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9)。

現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擔任IEEE Fellow,IEEE CAS西安分會主席,IET Fellow,中國電子學會會士,中國人工智慧學會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專委會、混合智能專委會委員,信號處理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國家部委生物與信息交叉領域,AI領域、計算機應用領域等專家,教育部科技委委員,教育部實驗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文舸一教授

文舸一教授,湖南平江人,1963年1月2日生。1982年7月畢業於西北電訊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雷達信息處理專業,1984年12月獲西北電訊工程學院電磁場工程系碩士學位,1987年9月獲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磁場工程系博士學位。現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特聘教授。

黃德雙教授

黃德雙教授,1993年3月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信號、電路與系統專業博士學位,師承保錚院士,同濟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生導師,2000年度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

"以人為本、教師是大學核心競爭力"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理念,未來,學校將繼續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辦學宗旨,堅持"立足西部、育人育才、強軍拓民、服務引領、團結實幹"的發展思路,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為把學校建設成為電子信息特色鮮明的一流大學而不懈奮鬥!

延伸閱讀

IEEE的全稱是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學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是國際性的電子技術與信息科學工程師的學會,1963年1月1日建會。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致力於電氣、電子、計算機工程和與科學有關領域的開發和研究,是全球極具影響力的國際學術組織之一,IEEE目前在全球16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40萬會員。

IEEE Fellow(IEEE會士)為學會最高等級會員,是IEEE授予成員的最高榮譽,是學術界和科技界公認的權威榮譽和重要職業成就,每年由IEEE同行專家在擁有高級(senior)或終身(life)等級的會員中評選,當選人需要對工程科學技術的進步或應用做出重大貢獻,為社會帶來重大價值。當選人數不超過IEEE當年會員總人數的1‰。由於每年當選的IEEE Fellow數量較少,因此當選的科學家基本都是在科學與工程技術領域內取得重要成就的傑出科學家。


歡迎關注"西電招生辦",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素材來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官網

相關焦點

  • 最高榮譽!美國又一重要名單:超70位華人當選!當選率不超過1‰!
    11月25日,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簡稱IEEE)2021年度IEEE Fellow(會士)名單揭曉,共有282名科學家新晉Fellow,超過70位華人學者當選(名單為不完全統計),華人科學家佔比近30%。
  • 超70位華人當選,熊輝當選 AAAS Fellow
    【新智元導讀】今天,2021年IEEE Fellow名單公布,一共新增282名Fellow,超過70位華人學者當選(名單為不完全統計)。AAAS也公布了本年度增選Fellow名單,共計489人,與AI關係密切的信息、計算與通訊學部有24人入選,華人學者熊輝教授當選。
  • 10位華人科學家當選2018年美國工程院院士!
    美國國家工程院成立於1964年12月,是美國工程科技界最高水平的學術機構,也是世界上較有影響的工程院之一。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界最高榮譽,這一榮譽獎勵那些「在工程領域內從事研究、實踐和教育並做出卓越貢獻的學者」,以及「對新的技術領域起到開創作用、在傳統工程領域具有突出貢獻、或者是在工程教育中開發或者採納了創新方法的學者」。
  • 美國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單公布:李飛飛、鄧中翰等7位華人當選
    其中共有7位華人科學家當選,包括人工智慧領域著名學者、史丹福大學教授李飛飛,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士;中星微電子集團創始人、首席科學家鄧中翰當選為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增選後,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人總人數達到2309位,外籍院士數量達到281位。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師獲得的最高專業榮譽之一。
  • 25位華人學者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新聞—科學網
    2014年美國物理學會會士(APS Fellow)增選結果近日揭曉。在新當選的248名會士中,有25名是華人科學家。
  • 恭喜,這七位華人教授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近日,美國藝術與科學院新當選院士名單公布,七位華人教授科學家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1780年5月4日成立, 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院士機構之一,同樣也是美國地位最為崇高的榮譽團體之一。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現有院士4000於名,外籍榮譽院士600於名,包括250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60多位普立茲獎得住。每年審議1300左右院士候選人,每年約250人正式當選院士。
  • 3位華人教授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近日,2020年美國物理學會會士(APS Fellow)增選結果公布,凝聚態物理分會共有16位研究人員當選,束流物理分會共有4位研究人員當選。其中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兩位教授同時當選,即物理與天文學院賈金鋒、嚮導教授,來自香港大學(港大)物理學系以及物理及天文學研究部講座教授姚望博士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成立於1899年,是世界上最具聲望的物理學專業學會之一,每年增選新會士,人數不超過其會員人數的千分之五。
  • 當選院士!從遼寧走出,他公司成為"世界唯一",被美國授予"最高榮譽"!
    近日,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NAI)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名單,今年共有175位學術發明人當選,其中,包括大連海事大學校友馬鴻斌在內的20位華人學者當選。
  • 莊小威等華人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來源:未來論壇綜合自Bio生物世界、高分子科學前沿、新智元等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NAM)增選100位新院士,其中90名常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新增後,NAM院士總數超過2200人,其中國際院士為175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
  • 「2018美國工程院院士名單」貝索斯當選,三位華人當選外籍院士
    新智元報導 來源:美國工程院官網作者:聞菲、劉小芹【新智元導讀】美國工程院最新公布了新當選的院士名單,一共83名新院士和16名外籍院士,亞馬遜CEO貝索斯當選,原因是在太空探索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郝吉明,中國科學院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主任盧柯,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楊衛當選外籍院士。今天,美國國家工程院(NAE)主席C. D. (Dan) Mote, Jr.宣布,NAE新選出83名新院士和16名外籍院士。加上今年的新院士後,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的美國院士總人數達到2293人,外籍院士262人。
  •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等華人學者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此外,還有6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分別為Howard Chang、程亦凡(Yifan Cheng)、黃永剛(Yonggang Huang)、華泰立(Terence Hwa)、 曹穎(Doris Y. Tsao)和楊麗笙(Lai-Sang Young)。美國國家科學院是美國科學界最高榮譽機構。
  • 多位華人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不過只有1位中國人!
    2020年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公布了最新一批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單。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成立於1863年,由當時的美國總統林肯授權創建,是一家由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的私立機構,致力於為美國聯邦政府提供科學技術方面的諮詢和建議。當選院士被認為是美國學術界最高榮譽之一。其中,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美國國家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單公布:李飛飛、鄧中翰等7位華人當選
    當地時間2月6日,美國國家工程院(NAE)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外籍院士名單,此次共增選了87名新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此次共有7位華人科學家當選,分別是李飛飛、劉鎮欽、範欽強、俞久平、曾亮、張捷以及鄧中翰。其中鄧中翰是唯一一位中國籍學者,當選為國際院士。增選後,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人總人數達到2309位,外籍院士數量達到281位。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成員是工程師的最高等級的專業殊榮。
  • 多位華人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莊小威、劉如謙、李飛飛等在列
    昨晚,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NAM)宣布了新入選的 90 名正式院士和 10 名外籍院士。新增後,NAM 院士總數將超 2200 人,其中外籍院士為 175 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
  • 美國科學院公布院士名單,七位華人學者當選,卻只有一人為中國籍
    29 23:50:19 來源: 唐老師說 舉報   在許多國家,院士是一位科學家能夠得到的最高榮譽
  • 【新華網】三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新華網】三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2016-05-05 新華 林小春 【字體:5月3日公布了今年新增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華人科學家楊培東、戴宏傑與孟祥金三人當選院士,中國科學院環境地質學家安芷生當選外籍院士。
  • 四名華人當選2016年美國科學院院士 含一蘇州人
    2016年院士增選結果,共有84位知名學者當選美國科學院新科院士,來自14個國家(地區)的21位學者當選2016年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科學院在其新聞中認為這些當選人的卓越的原創性研究得到廣泛認可。至此,美國科學院院士總人數達到2291人,外籍院士人數達到465人。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國際著名納米技術專家戴宏傑、維吉尼亞理工學院分子病毒學教授孟祥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教授楊培東等三名華人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安芷生當選2016年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王辰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宣布,增選100位新院士,其中90名常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此次新增院士中,王辰當選外籍院士,莊小威、劉如謙、李飛飛、宋紅軍等多位華人學者當選。新增後,NAM院士總數超過2200人,其中國際院士為175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此前我國科學家陳竺、高福、曹雪濤等曾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 5位華人當選工程院新外籍院士:有「身價最高華人教授」
    11月27日,中國工程院對外公布了2017年新增選的67位院士名單,同時公布的還有18位新當選的外籍院士名單。  在這18位外籍院士中,最著名的無疑是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封面新聞記者從中國工程院了解到,該院從1996年起評選外籍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在此次名單公布之前,工程院共有48位健在的外籍院士,其中年級最大的是建築大師貝聿銘。  貝聿銘是1996年當選的第一屆外籍工程院院士,他生於1917年,今年已整整100周歲。  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增選18名外籍院士是歷屆增選中人數最多的一次。
  • 楊培東等四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楊培東等四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林小春/新華網 2016-05-04 13:26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