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國工程院對外公布了2017年新增選的67位院士名單,同時公布的還有18位新當選的外籍院士名單。
在這18位外籍院士中,最著名的無疑是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封面新聞記者從中國工程院了解到,該院從1996年起評選外籍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在此次名單公布之前,工程院共有48位健在的外籍院士,其中年級最大的是建築大師貝聿銘。
貝聿銘是1996年當選的第一屆外籍工程院院士,他生於1917年,今年已整整100周歲。
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增選18名外籍院士是歷屆增選中人數最多的一次。在這18位外籍院士中,有5位是華人院士,他們是胡仕新、米耀榮、顧敏、李凱和餘艾冰。
米芾後代米耀榮院士:我是一個有中國心的人
他們五人中,生於1946年的米耀榮院士是年級最大的一位,今年已71周歲。米耀榮是世界著名材料力學專家,他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機械工程系。1974年起,先後進入美國密西根大學、美國標準與工藝國家研究院和英國皇家學院等國際一流機構從事研究工作,1977年受聘澳大利亞雪梨機械工程系,1990年擔任雪梨大學工程院副院長。
現在人們普遍使用的隱形眼鏡,就主要使用了米教授所在研究中心的成果。他們研究出的隱形眼鏡材料,增加了眼睛材料的透氣性,減少了材料對眼角膜的損壞,使隱形眼鏡成為了一種安全可靠的產品,進入了尋常百姓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米耀榮教授還是宋朝著名書法家米芾的後代。據媒體報導,2008年,米耀榮曾到江蘇鎮江米芾墓進行憑弔。在憑弔祖先之後,他還登上米芾長期居住的北固山,眺望鎮江城市山林、大江風貌雄姿。米耀榮還曾對媒體表示,他是「一個有中國心的人」。
五位新當選外籍華人院士 均為各領域權威
新當選的外籍院士中,1963年出生的胡仕新教授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他1983年本科畢業於天津大學機械工程系,隨後赴美獲得密西根大學碩士、博士學位,其後一直在密西根大學工作。
2015年,胡仕新被任命為密西根大學科研副校長,同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曾表示,選舉胡仕新為院士是因為他為「複雜的汽車裝配系統提供了預測和矯正出現質量問題的方法。」據了解,包括通用汽車、克萊斯勒汽車等多個車廠都在應用胡仕新發明的診斷汽車生產線故障技術。
與胡仕新一樣,新當選的餘艾冰院士同樣生於1963年,今年54歲。餘艾冰是廣東開平人,1982年獲東北工學院學士學位,1985年獲碩士學位。1990年獲澳大利亞伍侖貢大學博士學位。2004年當選為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2011年當選為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是澳大利亞極少的具有工程背景的兩院院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