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5位教師4位校友當選2021 IEEE Fellow

2020-11-29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新聞網11月27日電 (通迅員 田陽)11月26日,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簡稱IEEE)公布了2021年新選會士(Fellow)名單,在282名新選會士中有5位清華大學教師和5位清華校友。

5位清華教師分別是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王昭誠、電機系教授吳文傳、計算機系教授唐傑、軟體學院副教授劉世霞、自動化系副教授耿華,5位校友分別是Transphorm公司高級副總裁吳毅鋒、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教授王忠東、加拿大瑞爾森大學教授張曉平、流利說美國人工智慧實驗室負責人劉揚、中國地質大學教授王力哲。

王昭誠

王昭誠,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1991年、1993年、1996年先後在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是面向6G的毫米波/太赫茲無線通信,面向智能交通的可見光通信,深度學習在無線通信中的應用。因在 OFDM 無線系統的導頻設計與調製方向作出貢獻而入選。

吳文傳

吳文傳,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電力系統研究所所長。1996年、1998年、2003年先後在清華大學電機系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大電網能量管理與運行控制、能源網際網路/主動配電網運行調度與自律控制、機器學習理論及其在能源系統的應用的研究與工程實踐。因在能量管理與運行控制方面的貢獻而入選。

唐傑

唐傑,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副系主任。2006年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獲得博士學位。研究領域是人工智慧、社交網絡、數據挖掘、機器學習和知識圖譜等。因對數據和社交網絡挖掘的知識發現而入選。

劉世霞

劉世霞,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副教授。2002年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獲得博士學位。研究領域是信息可視化及可視分析,具體包括文本可視分析、社會媒體可視分析和用戶行為可視分析。因對視覺文本分析和視覺模型分析的貢獻而入選。

耿華

耿華,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檢測與電子技術研究所副教授。2008年在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獲得博士學位。研究領域是多能源網絡系統智能化控制、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自主控制、多能源系統協同控制;高性能實時仿真技術、多能源網絡系統實時仿真方法、多時間尺度高性能實時仿真器;能源網際網路系統評價技術、能源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太赫茲檢測技術、低噪聲放大器、太赫茲成像及物質識別。因在可再生能源功率變流器控制領域有突出貢獻而入選。

吳毅鋒

吳毅鋒,Transphorm公司高級副總裁。1985年在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獲得學士學位,1994、1997年先後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獲得碩士、博士學位。吳毅鋒多年來致力於氮化鎵電子器件的研究與應用,是氮化鎵微波電子和功率電子技術的開拓者。他在WideGap公司和Cree公司擔任氮化鎵HEMT微波器件首席科學家長達11年。於2008年加入Transphorm公司,負責開發高壓氮化鎵功率器件產品和應用。因對氮化鎵微波和功率轉換器件的貢獻而入選。

王忠東

王忠東,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電力工程教授,同時擔任該校副校長兼工程、數學和物理科學學院院長。1991年、1993年先後在清華大學電機系獲得學士、碩士學位,1999年在華東理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00年加入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曾任該校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負責學院國際事務。2020年7月加入埃克塞特大學。研究領域是智能電網和低碳電能網絡,特別是狀態監測技術、電力系統網絡的熱、電瞬態和磁建模技術、電介質絕緣老化機制、替代環境友好型液體絕緣材料和變壓器資產管理。因在絕緣液體以及電力變壓器頻響分析領域有突出貢獻而入選。

張曉平

張曉平,加拿大瑞爾森大學電氣、計算機系和生物工程系終身教授,通信與信號處理及應用實驗室主任,併兼任Ted Rogers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1992年、1996年先後在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獲得學士、博士學位;於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獲得金融和經濟學專業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研究領域包括統計信號處理和大數據分析、多媒體內容分析、傳感器網絡和電子系統、機器學習以及在金融、經濟和營銷領域的應用。因對金融中的信號處理的貢獻而入選。

劉揚

劉揚,流利說美國人工智慧實驗室負責人。1997年、2000年先後在清華大學電子系獲得學士、碩士學位,2004 年在美國普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02-2005 年,劉揚進入伯克利大學國際計算機研究所擔任研究員。2005年起,在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擔任助理教授,並於 2011 年獲得終身教授。2017年10月加入流利說。研究領域是機器語音和自然語言處理。因對語音理解和語言學習技術的貢獻而入選。

王力哲

王力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計算機學院教授、院長,擔任「智能地學信息處理」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智慧地質資源環境」湖北省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地質探測與評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1998年、2001年先後在清華大學電機系獲得學士、碩士學位,後在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獲得工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是高性能地學計算與空間信息處理。因對遙感成像處理、分析和應用的高性能計算的貢獻而入選。

IEEE是國際性的電子技術與信息科學工程師的學會,於1963年1月1日建會,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IEEE在160多個國家中,擁有42萬多名會員,其中50%以上來自美國以外地區。

IEEE Fellow為學會最高等級會員,是IEEE授予成員的最高榮譽,每年由IEEE同行專家在擁有高級或終身等級的會員中評選,當選人需要對工程科學技術的進步或應用作出重大貢獻,為社會帶來重大價值。每年當選人數不超過IEEE當年會員總人數的1‰,基本都是在科學與工程技術領域內取得重要成就的傑出科學家。

供稿:校友會

編輯:韓瑞瑞 李晨暉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6位教師8位校友新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景虹、醫學院教授董晨、生命學院教授謝道昕和航天航空學院教授鄭泉水共4位教師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鄭緯民、建築學院教授莊惟敏共2位教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此外,還有8位校友分別獲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校友為北京大學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物理學院院長高原寧(2000-2018年任清華大學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近代物理所所長)。
  • 清華大學6位教師8位校友入選2018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
    清華大學6位教師8位校友入選2018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清華新聞網11月23日電 (通訊員 田陽)11月21日,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 北航4位教授、2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北航4位教授、2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宮聲凱教授、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蘇東林教授、無人系統研究院向錦武教授等3位教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北航大數據科學與腦機智能高精尖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樊文飛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我校校友曹建國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校友楊威迦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三位清華校友獲選2019 ACM Fellow
    三位清華校友獲選2019 ACM Fellow清華新聞網12月13日電 12月12日,國際計算機學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 ACM)公布了2019年新選會士名單(ACM Fellow),清華大學1995屆計算機系校友李向陽、1997屆電子系校友謝源、1996屆物理系校友宋曉東當選
  • 3位交大人當選2021 IEEE Fellow
    近日,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公布了2021 IEEE Fellow名單。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呂寶糧教授因在「人工神經網絡和情感腦-機接口方面的貢獻」(for contributions to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d affectiv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電院2006屆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校友陸榮幸因其對車載通信的安全與隱私方面所做出的貢獻(for contributions to security
  • 2021年IEEE Fellow放榜!超70位華人當選,熊輝當選 AAAS Fellow
    【新智元導讀】今天,2021年IEEE Fellow名單公布,一共新增282名Fellow,超過70位華人學者當選(名單為不完全統計)。AAAS也公布了本年度增選Fellow名單,共計489人,與AI關係密切的信息、計算與通訊學部有24人入選,華人學者熊輝教授當選。
  • 四位成電人當選IEEE Fellow
    近日,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簡稱IEEE)2021年度IEEE Fellow(會士)名單揭曉,我校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李純明博士因對計算機視覺和醫學圖像分析做出貢獻,當選2021年度
  • 四位成電人當選IEEE Fellow!
    近日,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簡稱IEEE)2021年度IEEE Fellow(會士)名單揭曉,我校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李純明博士因對計算機視覺和醫學圖像分析做出貢獻,當選2021
  • 清華大學5位教師9位校友獲選2017年度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會士
    清華大學5位教師9位校友獲選2017年度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會士清華新聞網11月25日電 日前,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公布了新選2017年度會士(IEEE Fellow)名單,全球共有299人獲此殊榮
  • 西電兩位教授、兩位校友當選IEEE Fellow
    日前,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公布了2021年新晉Fellow名單。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李建東教授以及石光明教授分別因其在「異構自組織無線網絡」及「圖像表示和圖像重建」方面做出的貢獻獲得推薦,成功當選2021年度IEEE Fellow。
  • 一位教師兩位校友當選2020年度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清華新聞網10月20日電 近日,美國物理學會(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簡稱APS)公布了2020年新增會士(APS Fellow)名單,共有163位研究人員當選,其中有一位清華教師和兩位校友,他們是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燃燒能源中心教授孫超,1999級工物系校友、上海交通大學
  • 2021 IEEE Fellow名單公布,282位新晉Fellow,華人佔比接近三成
    今天,IEEE公布了2021年新增會士(Fellow)名單 (IEEE Society Report《IEEE Fellows Elevated
  • 清華大學5位教授12位校友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清華新聞網6月2日電(通訊員 田陽)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在京隆重舉行。清華大學5位教授12位校友分別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章和獎狀。
  • 【重磅】2018年IEEE Fellow出爐!17位中國大陸學者當選,香港臺灣共15人新當選!
    日前,全球最大的非營利專業技術學會IEEE(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公布了2018年度Fellow名單,中國大陸共有17位科學家當選,中國香港有7個,臺灣地區共有8位科學家當選。32位中國科學家當選新一屆IEEE Fellow本年度中國大陸共有17位科學家當選新一屆IEEE Fellow。
  • 清華大學兩位教師五位校友獲得2018年何梁何利獎
    清華大學兩位教師五位校友獲得2018年何梁何利獎清華新聞網11月7日電 (通訊員 田陽)11月6日,何梁何利基金2018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共有56位科學家獲此殊榮。今年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獎項——「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張彌曼院士;37位科技工作者榮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8位科技工作者榮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其中,清華大學潘峰教授、聶建國院士,清華校友向濤院士、李立浧院士、楊志峰院士、周志成院士獲得「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清華校友吳蓓麗研究員獲得「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 鄧小鐵、張大慶、宋令陽當選2019年度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
    (IEEE fellow)295人名單,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和前沿計算研究中心三位教授榜上有名。2008年,因在博弈論算法領域的貢獻(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interface of algorithmic methodology and game theory)當選計算機協會會士(ACM fellow)。
  • 7位圖靈獎得主當選,新晉多位華人,2020 ACM Fellow公布
    在 95 名入選者中,包括多位華人,如杜克大學教授陳怡然、浙大教授任奎等,更有多名圖靈獎得主當選,可謂星光熠熠。入選華人姓名:陳怡然(Yiran Chen)機構:杜克大學當選理由:因對非易失性存儲器技術的貢獻而當選個人簡介:陳怡然本科及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在美國普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杜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杜克大學計算進化智能中心聯合主任以及美國 NSF 新型可持續智能計算中心主任。
  • 醫學影像AI元年:李純明、呂樂、彭漢川,當選IEEE Fellow
    今日,IEEE正式公布2021年IEEE Fellow名單,新晉 Fellow名單中共有282位學者入選,其中華人學者75位。三位學者的當選理由分別為:因對計算機視覺和醫學圖像分析的貢獻因對大規模生物數據可視化和定量分析的貢獻因對機器學習癌症檢測和診斷的貢獻這是醫學影像分析學術史上,IEEE Fellow當選華人數最多的一年。
  • 北京大學7位教師、6位校友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來自9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獲獎者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北京大學共有7位教師、6位校友獲獎,13位北大人在各自領域脫穎而出。
  • 「因為相信,所以看見」,蔣田仔和周少華當選IEEE Fellow
    今日,IEEE正式公布2020年IEEE Fellow名單,其中在醫學影像分析領域,國內知名科學家蔣田仔教授和周少華教授成功當選。於蔣田仔而言,當選IEEE Fellow是一份「遲來但不意外的榮譽」,而對於周少華來說,則是一份「適逢其時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