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11月27日電 (通迅員 田陽)11月26日,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簡稱IEEE)公布了2021年新選會士(Fellow)名單,在282名新選會士中有5位清華大學教師和5位清華校友。
5位清華教師分別是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王昭誠、電機系教授吳文傳、計算機系教授唐傑、軟體學院副教授劉世霞、自動化系副教授耿華,5位校友分別是Transphorm公司高級副總裁吳毅鋒、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教授王忠東、加拿大瑞爾森大學教授張曉平、流利說美國人工智慧實驗室負責人劉揚、中國地質大學教授王力哲。
王昭誠
王昭誠,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1991年、1993年、1996年先後在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是面向6G的毫米波/太赫茲無線通信,面向智能交通的可見光通信,深度學習在無線通信中的應用。因在 OFDM 無線系統的導頻設計與調製方向作出貢獻而入選。
吳文傳
吳文傳,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電力系統研究所所長。1996年、1998年、2003年先後在清華大學電機系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大電網能量管理與運行控制、能源網際網路/主動配電網運行調度與自律控制、機器學習理論及其在能源系統的應用的研究與工程實踐。因在能量管理與運行控制方面的貢獻而入選。
唐傑
唐傑,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副系主任。2006年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獲得博士學位。研究領域是人工智慧、社交網絡、數據挖掘、機器學習和知識圖譜等。因對數據和社交網絡挖掘的知識發現而入選。
劉世霞
劉世霞,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副教授。2002年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獲得博士學位。研究領域是信息可視化及可視分析,具體包括文本可視分析、社會媒體可視分析和用戶行為可視分析。因對視覺文本分析和視覺模型分析的貢獻而入選。
耿華
耿華,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檢測與電子技術研究所副教授。2008年在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獲得博士學位。研究領域是多能源網絡系統智能化控制、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自主控制、多能源系統協同控制;高性能實時仿真技術、多能源網絡系統實時仿真方法、多時間尺度高性能實時仿真器;能源網際網路系統評價技術、能源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太赫茲檢測技術、低噪聲放大器、太赫茲成像及物質識別。因在可再生能源功率變流器控制領域有突出貢獻而入選。
吳毅鋒
吳毅鋒,Transphorm公司高級副總裁。1985年在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獲得學士學位,1994、1997年先後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獲得碩士、博士學位。吳毅鋒多年來致力於氮化鎵電子器件的研究與應用,是氮化鎵微波電子和功率電子技術的開拓者。他在WideGap公司和Cree公司擔任氮化鎵HEMT微波器件首席科學家長達11年。於2008年加入Transphorm公司,負責開發高壓氮化鎵功率器件產品和應用。因對氮化鎵微波和功率轉換器件的貢獻而入選。
王忠東
王忠東,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電力工程教授,同時擔任該校副校長兼工程、數學和物理科學學院院長。1991年、1993年先後在清華大學電機系獲得學士、碩士學位,1999年在華東理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00年加入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曾任該校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負責學院國際事務。2020年7月加入埃克塞特大學。研究領域是智能電網和低碳電能網絡,特別是狀態監測技術、電力系統網絡的熱、電瞬態和磁建模技術、電介質絕緣老化機制、替代環境友好型液體絕緣材料和變壓器資產管理。因在絕緣液體以及電力變壓器頻響分析領域有突出貢獻而入選。
張曉平
張曉平,加拿大瑞爾森大學電氣、計算機系和生物工程系終身教授,通信與信號處理及應用實驗室主任,併兼任Ted Rogers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1992年、1996年先後在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獲得學士、博士學位;於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獲得金融和經濟學專業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研究領域包括統計信號處理和大數據分析、多媒體內容分析、傳感器網絡和電子系統、機器學習以及在金融、經濟和營銷領域的應用。因對金融中的信號處理的貢獻而入選。
劉揚
劉揚,流利說美國人工智慧實驗室負責人。1997年、2000年先後在清華大學電子系獲得學士、碩士學位,2004 年在美國普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02-2005 年,劉揚進入伯克利大學國際計算機研究所擔任研究員。2005年起,在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擔任助理教授,並於 2011 年獲得終身教授。2017年10月加入流利說。研究領域是機器語音和自然語言處理。因對語音理解和語言學習技術的貢獻而入選。
王力哲
王力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計算機學院教授、院長,擔任「智能地學信息處理」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智慧地質資源環境」湖北省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地質探測與評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1998年、2001年先後在清華大學電機系獲得學士、碩士學位,後在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獲得工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是高性能地學計算與空間信息處理。因對遙感成像處理、分析和應用的高性能計算的貢獻而入選。
IEEE是國際性的電子技術與信息科學工程師的學會,於1963年1月1日建會,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IEEE在160多個國家中,擁有42萬多名會員,其中50%以上來自美國以外地區。
IEEE Fellow為學會最高等級會員,是IEEE授予成員的最高榮譽,每年由IEEE同行專家在擁有高級或終身等級的會員中評選,當選人需要對工程科學技術的進步或應用作出重大貢獻,為社會帶來重大價值。每年當選人數不超過IEEE當年會員總人數的1‰,基本都是在科學與工程技術領域內取得重要成就的傑出科學家。
供稿:校友會
編輯:韓瑞瑞 李晨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