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公布了2021 IEEE Fellow名單。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呂寶糧教授因在「人工神經網絡和情感腦-機接口方面的貢獻」(for contributions to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d affectiv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電院2006屆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校友陸榮幸因其對車載通信的安全與隱私方面所做出的貢獻(for contributions to security and privacy in vehicular);電院1993屆電子工程系校友宣東因在無線網絡連通覆蓋領域的貢獻(for contributions to connected coverage in wireless networks)當選2021 IEEE Fellow。
呂寶糧
呂寶糧,1982年2月本科畢業於青島科技大學化工自動化儀表專業,1989年在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獲碩士學位,1994年在日本京都大學電氣工學科獲工學博士學位。同年入職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先後在理化學研究所仿生物控制研究中心和腦科學綜合研究中心任研究員。2002年回國任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與張麗清教授創立了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仿腦計算與機器智能研究中心(Center Brain-Like Computing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目前為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長聘教授,任智能交互與認知工程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上海交通大學清源研究院執行院長,擔任亞太神經網絡學會理事、IEEE Transaction on Cognitive and Developmental Systems、《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和《智能科學與技術學報》編委。榮獲2018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nomous Mental Development 最佳論文獎。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仿腦計算理論與模型、神經網絡、腦-機接口和情感計算。
陸榮幸
陸榮幸,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2006屆博士畢業,2012年獲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現為加拿大紐布倫斯威克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陸榮幸主要從事大數據安全與隱私、無線網絡安全、應用密碼學、系統安全與數據取證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2019年和2020年均入選Guide2Research全球頂尖科學家千人榜單(計算機科學和電子領域)。H指數高達72,被引用超20800次。已出版著作8部,在各種學術期刊、會議上發表近400篇論文。在國際學術會議(IEEE ICC 2018,IEEE ICCC2015, IEEE ICCC 2013, IEEE WCNC 2013等)上獲最佳論文獎近10次。
宣東
宣東,1986年至1993年在上海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學習,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師從諸鴻文教授;1993年至1998年,留校在電子工程系通信教研室任教。2001年,他在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獲得博士學位。宣東博士目前是俄亥俄州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他的研究領域包括計算機網絡和移動系統。他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職業獎(NSF Career Award)和俄亥俄州立大學工程學院Lumley研究獎的獲得者。
#關於IEEE
IEEE是當今世界電子、電氣、計算機、通信、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領域最著名、規模最大的非營利性跨國學術組織。在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擁有40多萬會員和39個專業分會,是信息技術領域最重要的創新驅動源之一。其各專業分會的出版物是國際上最具權威性的學術刊物,是各國電子電氣領域科學家和學者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的首選之一。
IEEE Fellow即IEEE會士/院士,為協會最高等級會員,是該組織授予的最高榮譽,在學術科技界被認定為權威的榮譽和重要的職業成就,每年由同行專家在做出突出貢獻的會員中評選出,當選人數不超過IEEE會員總人數的 0.1%。由於每年當選的IEEE Fellow數量較少,當選科學家基本都是在科學與工程技術領域內取得重要成就的傑出科學家。
來源: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排版 | 曾玉竹 袁何斌
責任編輯 | 金雪 祁潔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