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AI元年:李純明、呂樂、彭漢川,當選IEEE Fellow

2020-12-05 雷鋒網

今日,IEEE正式公布2021年IEEE Fellow名單,新晉 Fellow名單中共有282位學者入選,其中華人學者75位。

其中在醫學影像分析領域,知名學者李純明教授、彭漢川教授、呂樂博士成功當選。三位學者的當選理由分別為:

因對計算機視覺和醫學圖像分析的貢獻

因對大規模生物數據可視化和定量分析的貢獻

因對機器學習癌症檢測和診斷的貢獻

這是醫學影像分析學術史上,IEEE Fellow當選華人數最多的一年。

與此同時,產業界也於2020年獲批多項NMPA三類證。

醫學影像AI,終於迎來了正統意義上的元年。

IEEE 是國際性電子技術與信息科學工程師學會,在16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40萬會員。IEEE會員有四級:student member,member,senior member,fellow。Fellow是其中最高級別,是IEEE授予成員的最高榮譽。

對於當選的感受,李純明教授表示驚喜。「這是我第一次被提名,而且準備有點匆忙。直到1月底才開始了解提名的詳細流程。」

他補充到,「與以往入選的Fellow相比,我的文章數少得有點『另類』。但是,我有5篇第一作者的論文,引用次數超過1000次,2篇超過2000次。從這個角度來看,IEEE Fellow的評審專家還是比較注重論文的質量和影響力,並不會以文章多寡來評判候選者。

據雷鋒網了解,當選Fellow要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至少要有5年的會齡,另外一個條件是要有5個Fellow的推薦。

據了解,一年IEEE約有250名左右的Fellow產生,相當於會員總數的0.1% 。去年,IEEE一共選出了295名新晉Fellow。

李純明教授向雷鋒網表示,「這次當選IEEE Fellow,要感謝徐晨陽博士的提名,以及寫推薦信的八位IEEE Fellow學者,他們都是這個領域的頂級學者,這也是他們對我的欣賞和認可。」

彭漢川教授也說到,「我非常感謝同行,特別是東南大學腦和智能研究院以及美國艾倫腦科學研究所的眾多同事們。」

近年來,華人學者在世界頂級協會裡的身影越來越頻繁。今年,新增的IEEE Fellow中,華人學者高達75人,佔比26.6%,接近三成。

去年,中國科學院自化研究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主任蔣田仔教授、中科院計算所周少華教授共同當選IEEE Fellow。

對於這一現象,李純明教授認為,「現階段而言,華人學者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加入世界頂級協會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彭漢川教授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蔣教授、周教授,以及之前的沈定剛教授等都是相關領域裡面的IEEE Fellow。看到今年李教授和呂博士也同時當選,我覺得這個反映了大家對生物醫學影像相關領域的認可度,相信以後會有更多做出傑出貢獻的華人會進入這個序列。」

李純明教授簡介

李純明博士現任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教授、博導,電子科技大學-陸軍軍醫大學聯合數字醫學實驗室主任,東北大學兼職教授,國際數字醫學學會委員、共同創辦人,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CSIAM)數學與醫學交叉學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體視學學會智能成像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錢學森創新委員會委員。

李純明博士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和醫學影像分析的算法研究與應用。在圖像分割和水平集方法的研究中做出了若干重要的貢獻,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多篇原創性的研究論文,包括五篇他引次數超過1000次的論文,其中一篇關於水平集方法的論文於2005年發表至今已經被引用高達2700多次;另外兩篇論文單篇他引次數為1800多次和2000多次,分別榮獲2013和2015年IEEE信號處理學會最佳論文獎,李純明是國際上唯一的兩次以第一作者身份獲得該獎的學者。

在2020年愛思唯爾(Elsevier)的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所有164個中國高被引科學家中排名第11。李純明2015年受邀擔任圖像處理頂級期刊IEEE TIP編委,2020年受邀擔任醫學圖像分析頂級期刊Medical Image Analysis編委。2017年發起並組織了首屆圖像計算與數字醫學國際研討會(ISICDM)。

彭漢川簡介

東南大學腦科學與智能技術研究院創院院長,東大-艾倫聯合研究中心主任,東南大學學習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美國艾倫腦科學研究所腦科學大數據負責人,美國華盛頓大學、美國喬治亞大學等多個院校兼職教授。

彭漢川教授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腦科學和醫療應用中的腦大數據採集、管理、可視化、分析、知識挖掘、結構功能模型、人工智慧應用等前沿研究。

他曾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進行過研究,任美國霍華德休斯研究所的圖像大數據挖掘研究組組長。國際生物圖像信息學年會的發起人和現任指導委員會主席,兼任國際腦信息學年會的指導委員會共同主席;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腦信息學雜誌(Brain Informatics)和BMC生物信息學雜誌的共同主編(co-Editor-in-Chief及Section [Chief] Editor)。

他是美國醫學和生物醫學工程院會士(Fellow),獲得美國科學院2013年度最佳論文獎Cozzarelli Prize,2010 DIADEM Award等多個獎項。在高性能計算軟體硬體系統、智能算法、大腦三維地圖和腦重建研究等方面上的工作多次在國際一流雜誌上發表。

呂樂簡介

呂樂博士是平安科技美國華盛頓DC研究院院長,曾任NVIDIA 資深研究經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臨床中心資深研究科學家、西門子美國研究院(Siemens Corporate Research)資深科學家、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計算機科學哲學博士。

他的研究致力於改進現代醫學圖像理解和語義分析,以推動預防性醫學、精準醫學、癌症影像診斷治療以及醫療大數據等領域的革命性臨床工作流程實踐。到目前為止,他共發表了科研論文176餘篇、美國/PCT 專利54項,並獲得了 NIH 多項科研臨床貢獻獎勵、MICCAI 5年最有影響力論文獎和RSNA 2016/2018 年傑出論文獎。他曾多次擔任CVPR、MICCAI、 WACV和ICIP領域主席。

1996-2001年,呂樂博士分別在中科院自動化所(導師胡佔義)和微軟亞洲研究院(導師沈向洋)進行研究。在微軟亞洲研究院的一年多時間裡,他在張正友博士的密切指導下完成研究工作。

目前,呂樂博士是IEEE Trans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的副主編,該期刊的影響因子高達17.8,他負責醫學影像方面的論文審稿工作。雷鋒網

相關焦點

  • 醫學影像AI元年:李純明、呂樂、彭漢川,當選IEEE Fellow
    其中在醫學影像分析領域,國內知名學者李純明教授、彭漢川教授、呂樂博士成功當選。三位學者的當選理由分別為:因對計算機視覺和醫學圖像分析的貢獻因對大規模生物數據可視化和定量分析的貢獻因對機器學習癌症檢測和診斷的貢獻這是醫學影像分析學術史上,IEEE Fellow當選華人數最多的一年。
  • 四位成電人當選IEEE Fellow
    近日,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簡稱IEEE)2021年度IEEE Fellow(會士)名單揭曉,我校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李純明博士因對計算機視覺和醫學圖像分析做出貢獻,當選2021年度
  • 四位成電人當選IEEE Fellow!
    近日,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簡稱IEEE)2021年度IEEE Fellow(會士)名單揭曉,我校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李純明博士因對計算機視覺和醫學圖像分析做出貢獻,當選2021
  • 「因為相信,所以看見」,蔣田仔和周少華當選IEEE Fellow
    今日,IEEE正式公布2020年IEEE Fellow名單,其中在醫學影像分析領域,國內知名科學家蔣田仔教授和周少華教授成功當選。於蔣田仔而言,當選IEEE Fellow是一份「遲來但不意外的榮譽」,而對於周少華來說,則是一份「適逢其時的認可」。
  • 蔣田仔和張道強當選IAPR Fellow,國內醫學影像AI學者再獲國際榮譽
    雷鋒網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的蔣田仔教授和南航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慧學院)副院長張道強教授,當選今年國際模式識別協會(IAPR)Fellow。近兩年,蔣田仔教授在國際頂級會議上屢獲殊榮,去年即當選IEEE Fellow。在得知蔣田仔教授當選IEEE Fellow時,沈定剛教授就曾評價道:我和田仔有著十幾年的交情,他早就該獲得這項榮譽。2000年CVPR上認識田仔,成為好朋友,因為擁有一樣的學術價值觀。
  • IEEE Fellow、AAAS Fellow 同日公布,數十位華人入選
    當選人需要對工程科學與技術的進步或應用做出重大貢獻,為社會帶來重大價值。當選人數不超過 IEEE 當年會員總數的 0.1%。去年,機器之心對IEEE 2020 Fellow進行了報導。>姓名:Wenke Lee,喬治亞理工學院入選理由:因對基於機器學習方法的網絡入侵檢測與殭屍網絡檢測方面的貢獻而入選姓名:Ninghui Li 李寧輝,普渡大學入選理由:因對數據隱私和安全的貢獻而入選姓名:Shixia Liu 劉世霞,清華大學入選理由:因對視覺文本分析和視覺模型分析的貢獻而入選姓名 :Le Lu 呂樂
  • 2021年IEEE Fellow放榜!超70位華人當選,熊輝當選 AAAS Fellow
    【新智元導讀】今天,2021年IEEE Fellow名單公布,一共新增282名Fellow,超過70位華人學者當選(名單為不完全統計)。AAAS也公布了本年度增選Fellow名單,共計489人,與AI關係密切的信息、計算與通訊學部有24人入選,華人學者熊輝教授當選。
  • 美國又一重要名單:超70位華人當選!當選率不超過1‰!
    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李純明教授因對計算機視覺與醫學圖像分析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當選IEEE Fellow。>李純明博士現任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教授、博導,電子科技大學-陸軍軍醫大學聯合數字醫學實驗室主任,東北大學兼職教授,國際數字醫學學會委員、共同創辦人,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CSIAM)數學與醫學交叉學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體視學學會智能成像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錢學森創新委員會委員。
  • 東南大學三位校友當選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會士
    未來網高校頻道4月10日訊(記者 張程 通訊員 陳小敏、冷玥)日前,2019年度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會士(AIMBE Fellow)受聘儀式在美國科學院舉行,來自全球的156名科學家當選。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校友彭漢川、蔡林濤、徐蓁順利當選。
  • MICCAI 2020 正式舉辦:沈定剛當選 MICCAI Fellow,影像計算華人首位
    從某種程度上講,這類研究相比於熱門的深度學習,均為醫學影像分析領域的「冷板凳」:難度大、周期長、研究者寥寥。但正是十年如一日的探索,使得周少華於去年當選IEEE Fellow。在上一屆MICCAI大會上,周少華向雷鋒網分享了4大重要趨勢:深度學習自動化、成像與分析的結合、聯邦學習、通用表徵學習。
  • IEEE Fellow 2021 完整名單 及 2012-2020 IEEE Fellow 華人名單
    每年由同行專家在做出突出貢獻,且擁有高級(senior)或終身(life)等級的會員中評選出,當選人數不超過 IEEE 會員總人數的 0.1%。由於每年當選的 IEEE Fellow 數量較少,當選科學家基本都是在科學與工程技術領域內取得重要成就的傑出科學家。
  • 鄧小鐵、張大慶、宋令陽當選2019年度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
    (IEEE fellow)295人名單,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和前沿計算研究中心三位教授榜上有名。2008年,因在博弈論算法領域的貢獻(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interface of algorithmic methodology and game theory)當選計算機協會會士(ACM fellow)。
  • 北京大學王立威教授: AI 醫學影像的現狀、機遇與挑戰
    王立威教授指出,只滿足把自己定位於一個人工智慧研究者來看待醫學影像問題,將圖像識別技術單純地嫁接到醫學影像原有的系統上,即便數字結果看起來不錯,但距離「好用的產品」依舊非常遙遠。嘉賓介紹:費用:直播免費;錄像回看付費(9.9元),觀看回放地址,請點擊連結:http://www.mooc.ai/open/course/339關於《未來醫療大講堂—醫學影像專題》系列課程的更多介紹,歡迎點擊超連結閱讀:《做AI的不懂醫學,學醫的不懂AI ?
  • 南航盧天健教授當選為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Fellow
    3月30日,我校航空學院盧天健教授以其在生物組織熱-力-電多場耦合理論及熱疼痛、仿生工程等領域的卓越貢獻,當選為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Fellow,並遠程完成受聘。
  • 2021年IEEE Fellow名單出爐,華人學者佔26.6%
    每年由同行專家在做出突出貢獻,且擁有高級(senior)或終身(life)等級的會員中評選出,當選人數不超過 IEEE 會員總人數的 0.1%。由於每年當選的 IEEE Fellow 數量較少,當選科學家基本都是在科學與工程技術領域內取得重要成就的傑出科學家。
  • IEEE史上首位華人主席,馬裡蘭大學終身教授劉國瑞當選
    機器之心報導作者:蛋醬劉國瑞以 21120 票當選為 IEEE 歷史上首位華人主席,將於 2022 年 1 月 1 日開始任職。RAY LIU)當選 2021 IEEE 候任主席。這是 IEEE 歷史上首次由華人當選主席職位。劉國瑞 1983 年在臺灣大學獲得電氣工程學士學位,1990 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電氣工程博士學位。
  • 呂樂東方禪意微電影《一維》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影片是國內著名攝影師兼導演呂樂首創1D影像、化繁為簡的一次大膽實驗嘗試。故事改編自鹿橋的小說集《人子》,以古喻今開放式探討如何分辨人性的善惡。呂樂,人稱影像玩家,曾是馮小剛、張藝謀等導演的御用攝影師,合作電影包括《集結號》、《非誠勿擾》、《一九四二》、《活著》等力作。 《一維》幕後團隊皆為馮小剛導演御用原班人馬。
  •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黃如院士當選2017年度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
    日前,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公布了2017年度新當選的會士(IEEE fellow)名單,其中包括18位中國大陸科學家。
  • 重慶大學教授當選2021年度 IEEE Fellow
    11月25日,全球最大的非營利專業技術學會IEEE(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公布了2021年度Fellow名單,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廖曉峰教授因其在神經動力學系統和混沌密碼學領域作出的傑出貢獻當選2021年度 IEEE Fellow。
  • 合肥工業大學汪萌教授當選IEEE Fellow
    日,記者從合肥工業大學了解到,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公布了2021 IEEE Fellow名單,該校汪萌教授因在「多媒體內容分析與檢索」領域中的貢獻(for contributionsto multimedia content analysis and retrieval),成功當選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