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史上首位華人主席,馬裡蘭大學終身教授劉國瑞當選

2020-10-13 機器之心Pro

機器之心報導

作者:蛋醬

劉國瑞以 21120 票當選為 IEEE 歷史上首位華人主席,將於 2022 年 1 月 1 日開始任職。

北京時間 10 月 13 日,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官方正式發布了 2020 年度選舉結果,美國馬裡蘭大學終身教授、華人學者劉國瑞(K. J. RAY LIU)當選 2021 IEEE 候任主席。

官方公告中提到,劉國瑞以 21120 票贏得本次主席選舉,並將於 2022 年 1 月 1 日開始擔任 IEEE 主席,他將接替在 2021 年結束任期的 Susan K. 「Kathy」 Land。此外,IEEE 主席的另外兩位候選人是 Saifur Rahman(15781 票)和 S. K. Ramesh(12852 票)。

IEEE 是世界上最大的非營利性專業技術學會,會員人數超過 40 萬人,遍布 160 多個國家。IEEE 致力於電氣、電子、計算機工程和與科學有關的領域的開發和研究,在航空航天、信息技術、電力及消費性電子產品等領域已制定了 900 多個行業標準,是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國際學術組織。這是 IEEE 歷史上首次由華人當選主席職位

劉國瑞 1983 年在臺灣大學獲得電氣工程學士學位,1990 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電氣工程博士學位。現為美國馬裡蘭大學傑出教授,美國科學促進會 AAAS 會士和 IEEE 會士,歐盟歐洲研究委員會、芬蘭科學院科學與工程技術評審組、澳大利亞國家科學與工程研究評審組成員和香港科技大學戰略發展顧問委員會成員、西北工業大學顧問教授。

他的研究涵蓋信號處理與通信技術領域,出版高性能大規模信號處理、數字視頻編碼系統、超寬帶通信、陣列信號處理與傳感器網絡、認知無線電組網與安全等專著 10 餘本。發表論文 800 餘篇,在信號處理、通信、信息取證學等領域做出傑出貢獻,他領導的信號處理研究在 2009 年 IEEE 125 周年被選為「對人類將有重大影響的 7 大信息技術」之一。

劉國瑞曾擔任 IEEE 信號處理學會主席 (2012-2013,當選主席 2010-2011,副主席 2006-2008),是亞太信號與信息處理協會創始人之一,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主編 (2003-2005)(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在劉國瑞教授領導下成為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方面的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

他曾獲得過兩項 IEEE 技術領域獎,因「在無線傳感和通信信號處理方面的傑出領導和開拓性貢獻」被授予 2021 年 IEEE 傅立葉信號處理獎,2016 年被授予 IEEE Leon K. Kirchmayer 研究生教學獎。此外,劉國瑞也是 Origin Wireless 公司的創始人,率先提出了用於無線傳感和室內定位的無線 AI 技術。

以往,IEEE 主席多數來自歐洲和美國,劉國瑞也是繼福田敏男(Toshio Fukuda)之後第二位來自亞洲的 IEEE 主席。福田敏男是北京理工大學全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在 2018 年 11 月當選為 2020 年 IEEE 總主席。

參考連結:https://www.ieee.org/content/ieee-org/en/about/corporate/election/

相關焦點

  • 祝賀劉國瑞教授當選下一任IEEE主席!IEEE首位華人主席
    美國馬裡蘭大學首席教授、華人學者劉國瑞(K.RAY LIU)以 21120 票當選為 IEEE 歷史上首位華人主席。在此,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向劉國瑞教授表示祝賀!01 成就劉國瑞教授 1983 年在臺灣大學獲得電氣工程學士學位,1990 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電氣工程博士學位。
  • IEEE歷史上首位華人主席誕生!馬裡蘭大學首席教授劉國瑞當選,無線AI因他而改變!
    IEEE歷史上首位華人主席誕生了!馬裡蘭大學華人教授劉國瑞當選下任IEEE主席。他領導開發了世界首個釐米級室內定位系統,此前曾榮獲2017年CEATEC大獎,研究成果還曾獲封IEEE七大改變世界技術之一。
  • IEEE首位華人主席誕生!劉國瑞教授當選,無線AI因他而改變
    【新智元導讀】IEEE歷史上首位華人主席誕生了馬裡蘭大學華人教授劉國瑞當選下任IEEE主席。他領導開發了世界首個釐米級室內定位系統,此前曾榮獲2017年CEATEC大獎,研究成果還曾獲封IEEE七大改變世界技術之一。 一大早,傳來喜訊,馬裡蘭大學華人教授劉國瑞當選IEEE主席!
  • 堪比院士的IEEE,選出了歷史上首位華人主席
    10 月 13 日,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官方正式發布了 2020 年度選舉結果,美國馬裡蘭大學首席教授、華人學者劉國瑞(K. J. RAY LIU)以 21120 票當選為 IEEE 歷史上首位華人主席。
  • IEEE首位華人主席:不能再用數數評價科研人員,學術界崇尚的是「質」
    ——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誕生了首位華人主席,他是馬裡蘭大學終身教授劉國瑞(K.劉國瑞當選IEEE新任主席一天後,他在社交平臺LinkedIn上就收到了三四千條關注的申請,而在此之前他只有2200個「友人」。截至目前,他發表的一則簡短的致謝詞,已經收到了近1.5萬個反饋。「華人主席」的身份讓他備受關注,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連連說「我不是明星」。
  • IEEE迎來史上首位華人主席!
    劉國瑞教授出生於中國臺灣地區,1983年畢業於臺灣大學,1990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電子工程博士學位。他在信號處理與通信技術領域做出傑出貢獻,出版高性能大規模信號處理、數字視頻編碼系統、超寬帶通信、陣列信號處理與傳感器網絡、認知無線電組網與安全等專著10本。
  • 2021年IEEE Fellow放榜!超70位華人當選,熊輝當選 AAAS Fellow
    【新智元導讀】今天,2021年IEEE Fellow名單公布,一共新增282名Fellow,超過70位華人學者當選(名單為不完全統計)。AAAS也公布了本年度增選Fellow名單,共計489人,與AI關係密切的信息、計算與通訊學部有24人入選,華人學者熊輝教授當選。
  • 喜報:武漢大學健康產業聯盟名譽會長王小凡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年院士增選名單,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徐紅星教授、校長竇賢康教授分別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和地學部院士,武漢大學生科院77級校友、武漢大學健康產業聯盟名譽會長王小凡教授當選外籍院士!     武漢大學健康產業聯盟名譽會長陳東升、會長田源、執行會長楊志、監事長於剛等領導代表聯盟對王小凡名譽會長當選中科院外籍院士表示熱烈祝賀!        王小凡教授, 癌症生物學家。新疆烏魯木齊人。
  • MICCAI 2020 正式舉辦:沈定剛當選 MICCAI Fellow,影像計算華人首位
    大會程序委員會聯席主席由中科院計算所周少華教授擔任,這是繼蔣田仔(2010)、沈定剛(2019)、劉天明(2019)、周翔(2019)等極少數人之後,MICCAI又一名華人大會主席/程序主席。周少華長期聚焦於非熱門的知識建模與機器學習結合等原創性技術方向。
  • 王梅雲教授當選國際華人醫學磁共振學會主席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曉敏通訊員崔冰心  7月30日,在日前召開的國際華人醫學磁共振學會(OCSMRM)換屆儀式上,河南省神經疾病影像診斷與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河南省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王梅雲教授當選國際華人醫學磁共振學會2020-2021年主席,進一步提升了河南醫療在國際專業學術領域的影響力。
  • 杜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小凡訪問北京大學
    9月25日下午,美國杜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小凡訪問北京大學,並與北大師生座談交流。王小凡圍繞世界一流大學的人才評價與機構評估這一主題,分享了國際上的先進經驗和他的個人體會。交流會開始前,郝平會見了王小凡。副校長龔旗煌等陪同會見。
  • 首位登太空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首位登太空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時間: 2012-03-31   來源: 科學網   作者: 海嶼 王贛駿從太空回來,在愛德華空軍基地登陸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華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從事自己設計的科學實驗的科學家、美國範德堡大學教授王贛駿,近日榮獲「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最受矚目獎項「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 謝曉亮教授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新聞—科學網
    美國當地時間10月17日,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北京大學長江講座教授謝曉亮,當選為美國國家醫學院
  • 那些年輕的華人終身教授幾乎都是「大牛」
    (原標題:那些年輕的華人終身教授幾乎都是「大牛」)
  • 近日在一場國際會議中,江蘇教授成歷史上首位華人主席
    此前,大會官方已正式宣布,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系主任、人工智慧學院院長、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周志華教授擔任" IJCAI 2021 "程序主席,這也是IJCAI 歷史上首次由華人擔任程序主席一職。IJCAI 2020原定於2020年7月開幕,因為疫情影響,會議地址便由日本橫濱改為了線上,於2021年1月11日開幕。
  • 麻省理工華人終身教授最年輕紀錄保持者既非錢學森,也非張鋒
    麻省理工華人終身教授最年輕紀錄保持者既非錢學森,也非張鋒 澎湃新聞記者 王盈穎 2017-02-09 13:16 來源
  • 合肥工業大學汪萌教授當選IEEE Fellow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26日,記者從合肥工業大學了解到,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公布了2021 IEEE Fellow名單,該校汪萌教授因在「多媒體內容分析與檢索
  • 醫學影像AI元年:李純明、呂樂、彭漢川,當選IEEE Fellow
    三位學者的當選理由分別為:因對計算機視覺和醫學圖像分析的貢獻因對大規模生物數據可視化和定量分析的貢獻因對機器學習癌症檢測和診斷的貢獻這是醫學影像分析學術史上,IEEE Fellow當選華人數最多的一年。
  • 醫學影像AI元年:李純明、呂樂、彭漢川,當選IEEE Fellow
    今日,IEEE正式公布2021年IEEE Fellow名單,新晉 Fellow名單中共有282位學者入選,其中華人學者75位。其中在醫學影像分析領域,知名學者李純明教授、彭漢川教授、呂樂博士成功當選。李純明教授向雷鋒網表示,「這次當選IEEE Fellow,要感謝徐晨陽博士的提名,以及寫推薦信的八位IEEE Fellow學者,他們都是這個領域的頂級學者,這也是他們對我的欣賞和認可。」彭漢川教授也說到,「我非常感謝同行,特別是東南大學腦和智能研究院以及美國艾倫腦科學研究所的眾多同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