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王盈穎
2017-02-09 13:16 來源:澎湃新聞
前幾天,一則關於「34歲生命科學家張鋒成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史上最年輕華人終身教授,打破錢學森記錄」的新聞在華人圈傳得熱鬧。這可能是一場「烏龍」。
據《知識分子》消息,張鋒助理回應稱,經麻省理工(英文簡稱MIT)的工作人員核實,張鋒並非麻省理工最年輕的華人終身教授。香港出生的羅聞全(Andrew W. Lo)在1990年獲得麻省理工終身教職,時年30歲。
羅聞全(Andrew W. Lo)。來源:麻省理工羅聞全出生於1960年,1965年隨家人移民美國,2004年當選為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目前為麻省理工金融學教授,在金融工程學、對衝基金、生物金融學頗有建樹。
羅聞全在1990年獲得麻省理工終身教職。來源: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網站「張鋒在35歲(註:實際周歲年齡34)時獲得終身教職,和他在同一年齡獲得MIT終身教職的還有另外4位來自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的華人。」在《知識分子》貼出的郵件截圖中,張鋒助理Paul Goldsmith如是回復,但表示並不知道其他四位華人的名字。
張鋒助理回復《知識分子》。來源:「知識分子」微博但可以得知的是,之前誤認為被打破記錄的錢學森是4人之一。錢學森於1911年出生,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35歲時獲得MIT終身教職。在一段時間內,錢學森的確保持過這個「最年輕」記錄。
不可否認的是,張鋒是學術界的重磅「明星」,尤其在如火如荼的基因編輯領域具有話語權。2013年,張鋒率先在哺乳動物細胞中成功應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CRISPR被稱為「基因魔剪」,被認為是諾貝爾獎的熱門研究領域。
張鋒。來源:麻省理工1982年,張鋒出生在河北石家莊,11歲時隨母親來到美國。分別在哈佛大學和史丹福大學完成學位後,2011年,張鋒進入麻省理工,同時在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大腦與認知科學部門,以及博德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張鋒獲得麻省理工教職已經有半年時間。澎湃新聞查閱發現,早在2016年7月,麻省理工學院理學院公布消息,將包括張鋒在內的五位副教授授予終身教職。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官網關於張鋒的介紹中也寫道,他在2016年獲得終身教職。
早在2016年7月,麻省理工學院理學院公布消息,將包括張鋒在內的五位副教授授予終身教職。之所以將「終身教職」作為一個衡量標準,是因為在美國,在頂尖學府獲此頭銜並不容易,需要經過嚴格的同行評議。一經聘任後,終身教職的聘期可以延續到退休,而非像普通教職一般需要每5年進行評估和續聘。設立終身教職的初衷是讓學者有持續的經費保障,有利於學術自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張鋒,錢學森,羅聞全,麻省理工,MIT,終身教授,澎湃,澎湃新聞